有些農民寧可打工也不種地,蓋小別墅卻不住,有錢買車卻不開,為啥?

新大風歌


你好,作為一個農村人很高興為你解答,農村人為什麼基本都在外面打工也不在家裡種地呢?因為很多人剛開始都向往外面的生活慢慢的習慣了每年都要出去,剛開始可能因為外面掙的比農村多,但是現在很多國家政策下來在家掙的不比外面少,但是比較養成習慣了所以不會在農村待著,然後掙的錢蓋了房子,有的人家裡有父母在家或許還住一下,如果父母都不在家那自然只能放哪裡空著呢,小車的話現在農村很多人都有了,像你表達的買了小車也不開,問題是它不出門壓根用不上啊,農村很比較流行攀比心裡,人家有的我必須也要有就算我不用,而且車的費用比較高然後買了只能放哪兒了。




我叫唐小易


我也是一個80後的農二代,家裡也蓋了二層的新房,還有縣城裡也買了一套100多平米的商品房,車也買了,不是很貴,也不常開,我覺得這些並不是所謂的虛榮心作怪,而是實際需要,這些跟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的。我在農村也有地,可是種地的收入跟本無法滿足我們一家的生活開支,所以地由父母種,我和妻子在縣城上班。城裡買房也是剛需,為了讓子女享受和城裡小孩一樣的教育,我只能貸款買房,並且還要買城市較中心的位置,小孩上學是劃片區就讀的。老家離縣城有點遠,平時放假想回家看父母,在鄉下坐車很不方便,更何況父母年齡大了,有點身體不舒服必需及時送院就醫,所以買車也成了必要的了,我們這代人雖說生在新時代,但我們所承擔的壓力也是很重的,只有自己不斷地努力,拼命工作讓親人過上好日子,並不是大家眼中的不知天高地厚,同意的點個贊。




果農虎哥


你好!本人農村人,屬於農村有房家裡有地,城裡也有一套90平不大的房子!還有一輛可以帶我出門的交通工具車!現目前的話在農村老家發展,城裡的房子租出去了!當然也背上了15年的房貸!

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講!這些東西沒有一樣是多餘的!

第一、古話講葉落歸根!農村的房子主要是為老了不想待在城裡還有就是老人住!城裡的房子可以算是投資,因為中國最穩定不就是房地產麼?還有就是等孩子大點去城裡讀書不至於去租別人的房子,說白了就是為孩子買的!個人覺得這也是剛需!

第二、關於車子!我身邊很多親戚朋友都買了車,也有很多親戚朋友在外地打工!他們都不存在把車放那裡長期不開!很多都是全家在沿海城市打工,出門回家都開車來回!這樣就不用每年去搶票擠火車!對於我來說了,更是剛需,現在農村孩子上學很不方便,只有鎮上才有學校!車也就成了必須品!

第三、關於種地!現在農村土地都實行了規模他機械化!尤其平原地區,很多農戶把自己家的土地都租給了別人,也就無地可種了!我們這屬於盆地,地少,但是很多地方也將這些能改成一片的土地連片,實行了機械化規模化!承包給了別人!也讓我們無地可種!

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種通訊全靠吼,交通全靠走的年代了!農村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


農村養雞人大偉


現在的農民,只要能在外面有點門路的都會選擇到外面打工,因為在家種地很不合算,種地辛辛苦苦一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的收入卻是寥寥無幾,所以只要是有條件能出去的都外出打工了。在外打工一般是自已沒特長沒技術的只能當普工,工資也一般,一年除去開支很結餘不了多少錢。而有的因為自己懂技術有特長有高薪,所以有的在家鄉蓋上了別墅買了小車,這樣既顯示了自己的實力,也為後來打不了工時回家居住。


土生土長鄉下人


這幾年農村的變化是很大的,農村也早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農村,過去的農村道路不堪,尤其是一場雨雪過後,農村的道路更是寸步難行,交通不便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也讓村子跟外界更加的隔離,道路不好,居住環境差,自來水不通這些都是過去的農村寫照,近幾年的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很整潔,新建的房屋林立,而且小別墅也是越來越多,農村生活條件的變好,也帶了了一些大家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比較常見的就是有地不種、有房不住、有車不開,這是為啥呢?

有地不種:這也是一件很讓人無奈的事,過去的說法叫做:農民愛土地,工人愛機器,戰士愛槍又愛炮,學生愛書和筆,哪一個農民不會不愛自己的土地呢?不但很愛自己的土地,而且愛的深沉,但隨著這幾年的發展,物價上漲,唯一不漲的是糧食,雖然糧食每年都獲得豐收,但增產不增收已成為事實,種地的開銷加大,糧食價格卻很萎靡,種地不賺錢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單單依靠種地來維持家庭的開銷,相當的不現實,農民現在最大的收入來源,莫過於是外出打工,如果種地能夠保障家庭收入和開支的話,試問誰願意背井離鄉在外打拼呢?

有房不住:農村這幾年蓋房勢頭不減,每個村子每年都有人建造新房,而且房屋修建的規格越來越高,房屋越來越好,小別墅也多了起來,但也有一種現象出現,那就是空房子也多了起來,這些新建的房屋無人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給兒子蓋的婚房,兒子婚事沒有著落之前,是不會裝修住人的,省的到時候在重新裝修,也有是因為已經在城市安家落戶的,但還會把村裡的老宅基翻蓋,即便平時不住,但在逢年過節或者其他的時候回村,畢竟有個自己的房子、有個落腳的地方。也有的是因為由於建築材料逐年漲價,蓋著蓋著錢不夠,只能停工,等有錢了之後在接著蓋。

有車不開:汽車作為一種代步的交通工具,已經成為大家尋常的家庭物品,農村也不例外,這幾年買車的數量暴增,汽車在農村也是隨處可見,也有很多汽車是常年停放在家裡的,平時都不會動,道理很簡單,村民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主要是外出打工,平時不在家,這些汽車誰來開呢,除了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回家之後才會利用起來,沒有什麼用途幹嘛還買車?問題是不買不行啊,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走親訪友沒有汽車,是很難出行的,而且這個時候大家都需要用車,你去借車也很難借到,現在汽車也不算是奢侈品,很多汽車的價位大家還是能夠承受的。

這些現象是這幾年農村常見的,也是農村的這幾年發生改變的寫照,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加快,我們的農村還會出現很多的變化,你認為會有哪些改變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有人說有些農民寧願外出打工,也不願意在家裡種地,他們常年在外面打工,但是還是喜歡在農村老家蓋一棟像樣的房子,甚至稱之為鄉村小別墅。在老家買的車子,平時不開就放在家裡,這到底是為啥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第一,農民為什麼願意出去打工?也不要在家裡種地

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民在家裡面種地根本掙不到錢,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山區農村,本來土地資源就比較緊張,過去農村種地只能解決自家的溫飽問題,根本不可能有多處的糧食拿來銷售也不可能用種糧食來增加農民的收入。就像我們村裡麵人經常講的那樣,我們這裡不愁吃不愁穿,但是就缺錢。為什麼是因為農民非常辛苦勞作,所以家裡吃的糧食並不缺,但是農民種的糧食也只夠家裡吃。增加收入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一些副業,包括一些農村的土特產和在外面打零工。而現在隨著城市用工需求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了農村的土地耕種,到城市裡面去打工。正常情況下,一個青壯年勞動力在外打工,一年掙五六萬塊錢是非常容易的。而如果他在家裡種地的話,一年最多也就在兩三萬塊錢的樣子。可想而知,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會選擇外出打工。


第二,農民為何要在農村老家蓋小別墅,平時又不住,只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回來住幾天,有必要嗎?

其實非常有必要對於農民來講,他們努力掙錢就是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狀況,而在農村改善房屋的居住條件就是為了改善生活水平。過去農村很多房屋都是非常破舊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現在在外面打工掙到錢了,肯定要回農村老家把房子翻修一下。有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也願意將自家的房屋裝修一新,感覺就像小別墅一樣。這是農民自己的意願,也是農民的自主權而決定的,沒有人可以說什麼。雖然他們平時在外面打工拼不回來住,但是家裡還有老人,或者說以後年老之後還是要回到農村,而這棟房子就是他們以後養老的居所。所以現在趁著自己有能力有條件的時候將其蓋好,等到年老之後,不用再去費心思。這是一種未雨綢繆,也是一種提前準備。


第三,為啥有些農民買了車之後放在家裡不開?

最近這些年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農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再加上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現在農村人買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村裡面大部分人家都有了汽車。一方面是因為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現在我們當地已經實現了戶戶通,每家每戶都有水泥硬化道路,可以讓汽車開到家門口。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農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提升,為了出行方便,他們願意購買輛汽車。當然有一些人是為了愛面子,當別人買了汽車之後,自己也想買輛汽車,互相攀比,這樣的情況也存在,但還是少數更多人買汽車是出於實際生活需要。至於說為什麼有些農民買了車之後放在家裡不開,是因為他們到外面打工,平時就住在宿舍或者工地上,根本不需要開車。而到了過年過節回家的時候,走親戚購買年貨或者是運輸農用物資都需要車輛。說實話,現在農民買車真的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


所以總體而言,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這更多的歸結於很多農民外出打工所賺取的財富。如果他們留在農村老家,想要依靠種地來掙錢確實很困難,除非是擁有大規模集約化的種植方式或者是從事一些新興的農村產業發展,才有可能發家致富。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


止茶


大家好,作為一個農民,對於這個問題我村裡也有好幾家這種情況,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1,大家都知道農民工的生活來源,百分之九十的都是靠著每年外出打工,才能支撐一個家的開銷。由於種地在國家好些區域都是一口人幾分地,一個家也就三四畝地,現在糧價低,施肥和耕地費用,和每畝地的產量差距太大,一年下來的糧食都不夠日常生活中的開銷。

2,由於國內各大城市的大開發,需求人工量大,好多農民工感覺打工要比種地強太多了,好多有技術的農民工每天的工資也是讓那些上班族羨慕,每天收入好幾百,即使沒技術的普工也能掙到二百多。

3,所以有些農民工靠著打工這幾年家裡都蓋起了小樓房,買了小轎車。也不是蓋著小樓住不得,買了小車開不得,因為農民工們一年不出去打工,來年就會沒了開銷,小車擱置在家裡,因為出去打工都是遠離家鄉一千多里的城市,車燒油過路費也是一些開銷,到了工地還是放置那裡。

有家的地方沒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這就是農民工們的心聲。也是為啥有些農民工,家裡放著小樓不住,小車不開的原因!

感謝大家分享!





魯西南大傻哥


此問題看似三個問題,通過現象看本質實際上都是一個問題的連鎖反應或者說延伸,農民為啥寧可不種地出去打工呢?原因是種地賺不到錢或者說種地賺錢的回報率比打工低,為了更好的生活農民只能外出打工,外出打工雖然工資高了,但城市的房價更高,打工賺錢的速度跟不上房價的漲幅,大部分農民工無法在打工的城市落戶安家,手裡有部分積蓄後只能回家蓋房買車,房蓋完了車買完了,手裡的積蓄也花差不多了,還是需要外出打工,這就又導致了蓋了別墅不住,買車不開的現象!


鄉村小蟲685


說實話這種提問有點兒矛盾,有三點原因。第一齣去打工的是年輕點的農民,歲數大了工地也不要,應該講年輕點兒的農民,農民寧可打工不種地,這說明種這幾畝地還不如出去打工掙得多,如果只種自己的這幾畝地,說實話都不夠自己的工錢,從播種到收割中間耗費的時間太長,打藥澆地等等,如果算下來一畝地能純掙個500塊錢就不錯了,而且受累特別多,要是再僱個人中的那更賠錢。而打工比較自在,而且掙得多沒有這麼多事兒,一年四季只要你有時間就可以打工,如果你邊種地邊打工,那麼幹活兒幹不了那麼長時間,種地是個長時間的活兒,活兒多不掙錢。如果租地便宜那麼可以多包些地,最好上去100多畝地,那樣國家有補貼,而且種的多了,就可以多掙點辛苦錢。只如果只種自己的這一畝多地或者二畝多地的,真不划算。再就是蓋別墅不住別墅,這種問題就是說明了不是自己不住,而是有原因的,可能是給自己的兒子留著娶媳婦兒用,有可能是為了一種攀比心吧,有一種別人有了,我也得有!再就是有錢買車卻不開車這種問題,說實在的,如果只靠打工出去幹活兒買車真沒什麼意義,因為你自己不幹,妹妹或者自己有生意或者有店面什麼的可以自己開車去,你如果僅僅只是打個工開車去那也不現實,還不夠自己的油錢了,掙得工資,那麼車只能放在家裡,再就是我所說的面子問題就是攀比心,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買,我也有,就是這麼個心理吧。其實我感覺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把自己混的高興快樂就好,不要在乎別人怎麼想的,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自己活的,所以有些事兒就是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真正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兒,想買吧就買,不要攀比,你買了能用著就行,不要買了用不著是不是?房子呢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看的,看著好有什麼用呢?不住永遠是白搭。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想法,感謝大家支持鄉村楊逸!





鄉村楊逸


我們這個鎮子經濟並不發達,人土地面積少,人均1畝4分地,如單靠以前傳統農業種植小麥、玉米生活是無法得到保障的,不能維持正常開銷,更別說贍養老人、供子女上學了,除了部分人在家搞日光溫室種植反季節蔬菜和養殖業外,所以有些農民不得不外出打工。

當收入好一點了自然會去改變居住環境和出行方便,人人都向往美好生活,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

有家的地方沒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家,試問有誰願意長年離開家去外面打工勞作,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美好向往和生活,不得不負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