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作關於"冠狀病毒"的科學小品

武漢冠狀病毒肺炎鬧得沸沸揚揚,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領導高度重視,科學家全力攻關,醫護人員細心醫治,廣大群眾用心預防。那麼到底什麼是"冠狀病毒"呢?我的醫生朋友想寫一篇科學小品,科普一下"冠狀病毒"的知識,徵詢我如何寫作科學小品。在此,順便給大家普及一下科學小品的寫作。

如何寫作關於


當我們打開中學語文課本中的《新星》、《種子的力》、《魚和潛水艇》、《琥珀》、《蜘蛛》、《死海不死》、《洲際導彈自述》等,就會發現這些文章不同於一般的說明文,讀來既可獲取科學的知識,又可得到藝術的享受,甚至是思想的啟迪。這種說明文,我們稱之為科學小品,它是文藝性的說明文,它的爸爸是科學,而它的媽媽則是文學,是科學與文學的寧馨兒,屬於一種邊緣文體。

所謂"科學小品文(scientific essay)"就是用小品文的筆調,即藉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的一種文體。那麼,科學小品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要具有它爸爸的性格特點——科學性。

科學性,是科學小品從它爸爸的遺傳基因裡接受來的。科學小品的使命就是介紹科學技術知識,就必須具有高度的科學性,要以科學的理論和實驗為依據,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內容、形式和規則、規律。例如《死海不死》就科學地介紹了死海的特徵和它的形成過程;《黃河象》從黃河象失足落水的時間、氣候和地理環境等方面與對古象與完整的骨骼化石之間的本質聯繫作了科學的說明。

科學領域是十分廣闊的,科學小品的內容自然也就異常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宇宙,小至原子都可以成為它表現的內容,不論表現手法如何,它都必須具有科學性,經得起考查和檢驗。——也就是說,必須像他的父親,有科學的性格特點。一個不像父親的孩子,是要被人說閒話的。

如何寫作關於


其次要有它母親的性格特點——趣味性

趣味性,是從它母親那裡遺傳來的,科學小品的母親——文學,是一個天性活潑、美麗調皮而且很感性的女子,她有品味、有趣味。所以,科學小品必須具體、通俗,引人入勝,親切感人,有文學的趣味性,否則,只能是一般的說明文,會被罵作不是它媽養的。

例如《洲際導彈自述》用擬人手法把洲際導彈問世、分類、構造、特點及其威力和弱點都說得十分清楚,文章把它賦予假定的人類行為,讀來生動風趣,易於理解。

科學小品要想具有趣味性,必須有母親的那一套作派,有文學的筆法,常見的藝術手法有:白描,如《沙漠裡的奇怪現象》中對海市蜃樓的描寫。比喻,如《看雲識天氣》中,在介紹各種類型的雲時,就運用了許多形象的比喻。擬人,如《洲際導彈自述》。講故事,如《死海不死》就有兩處引用民間傳說。引用詩文,如《蜘蛛》開頭的謎語即是。

如何寫作關於


第三,還要有它自己的性格特點——通俗性

科學小品文不是為專業科研服務的,它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它面對的讀者是普通大眾,所以它的語言必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例如《種子的力量》:"有人問世界上什麼東西的力氣最大。答案多得很,有的說是象,有的說是獅子,有人開玩笑似的說是金剛。——金剛有多大力氣,當然大家都不知道。結果,這些答案完全不對。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顆種子可能發出來的"力",簡直超越一切。這兒又是一個故事……"語言明白易懂,娓娓道來,不論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聽得懂。我們翻看比《人類的語言》、《話茶》、《天石》等科學小品文看看,都具有語言通俗易懂這一特點。

如何寫作關於


最後,優秀的科學小文還會有一個特點——思想性

科學小品作為科學與文學的愛情的結晶,是應"科學救國"之運而產生的,本身就帶有反對迷信的使命,它自然就會閃爍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之光,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示和教育。

例如《種子的力》在說明種子的力的同時,還歌頌了頑強不屈團結向上的精神。聯繫一下當時的背景,其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

再如《春蠶到死絲方盡》一文,把介紹蠶的生長髮育過程同讚頌"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奮鬥精神與獻身精神結合起來,這就給人的思想以啟發。

如何寫作關於


科學,是人民智慧的結晶,作為反映科技成果的科學小品也就離不開思想性了。

總之,科學小品是採用文藝筆調來寫的,有較多的描述,寓科學內容於文藝形式之中,因而就具有了科學爸爸和文學媽媽的雙重特性,而現今的一些科學小品只滿足於知識的說明,而不去注重藝術的趣味,缺乏形象,彷彿只是它爸爸的克隆,和一般的說明文或科普作品沒有什麼兩樣。

寫作"冠狀病毒"方面的科學小品文,自然要把握好科學性、趣味性、通俗性和思想性這四個特點。在寫作中要善於記敘和描寫,善於穿插趣聞,善於運用修辭。做到這些,我相信就能將"冠狀病毒"這一知識明白易懂地告訴大家。

如何寫作關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