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指導靈14

前面所講的故事,情節都是站在5級文明的立場上,有時候不容易理解。可是不按照5級文明的先後順序去描述,就不能理解5級文明所表達的原意,按照不同的順序來描述,先後順序其意義是5級生命的思考順序,錯誤的順序會讓人們誤解。

假如把5級文明比喻成人類的話,那麼我們現在的人類就相當於螞蟻的級別。所以以人類的角度去給螞蟻講故事,因為螞蟻沒有對應的科學理解力,不能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現在我換一個角度,從我們人類的思路上講述太陽系中的生命進化過程,當然這個生命的進化是由5級文明參與並實現的。

5級生命的形態

5級生命是小於PM1.0的克隆體微粒,它們每一個結構就相當於電腦中的CPU,它們只保留了大腦的功能,一隻5級文明有幾十兆兆兆億個克隆體構成,之間的距離有的很近,有的很遠,並不是平均分配的,5級生命搭乘各種各樣的宇宙塵埃流旅行,它的速度受宇宙塵埃流限制,因此速度不超過光速的1%,即3000公里/秒,離開了它所生存的河系,速度就會減慢,同時因為河系之間的空間磁場強度下降,5級生命體切割磁力線所產生的能量不夠,就會死亡的。因此5級生命體只能生存在河系中,我們銀河系只有一支5級文明,5級文明就像我們人類社會文明一樣,有許多單隻的個體5級生命構成,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就是每隻5級生命的區別。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好幾個5級生命,它們的分佈空間可以重疊,一個生命的身體可以和另外一隻生命的身體生存在同一空間內。就像兩團灰塵的相互交融,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內。5級生命體就是兩團帶有不同信息的灰塵。想要去毀滅一隻5級文明,除非將這幾十兆兆億的生命都毀滅,只要有一個生存下來,它的整個信息就得以了保留,除非銀河系毀滅時,5級生命體全部死亡,才能致5級文明毀滅。所以5級生命體的壽命可以和銀河系一樣。它們可大可小,大的話分佈在整個太陽系中,小的話不超過一個拳頭的體積。同樣像一團灰塵可大可小。

首先容我介紹一下,從1級智慧生命到5級智慧生命的標準設定,智慧生命的等級肯定是按智慧程度來區分的,越高級的智慧生命其腦結構也就越複雜,到了最後只需要進化大腦結構就行。

按進程劃分:

自然演化→低級水基生命→人類水基生命→半導體生命(硅基、碳基生命)→導體生命(如:鐵基生命)→光粒子神級生命。

按能量使用效率增高劃分

絕緣體生命→半導體生命→導體生命→粒子生命。

按組成生命載體的基本結構由大到小劃分:

分子構成的生命(水基生命)→原子構成的生命(導體生命和半導體生命)→粒子構成的生命(神級生命)

按活動範圍劃分:行星生命→恆星系生命→河系生命→可觀測宇宙生命

對應的文明進程

一級水基文明→二級水基文明→三級水基文明→四級半導體文明→五級導體文明→六級光粒子文明。

在自然演化的力量獨立推動時,只能誕生水基生命。水基生命的最高智慧表現形式在地球上就是人類。水基生命分成一級、二級、三級,部分水基生命被稱之為肉體生命。4級生命跳出了水基生命形態,已經不是肉體生命了它不需要水,是半導體材料構築的生命,如果是以硅材料為主的就是硅基生命,以碳材料為主的就是碳基生命。5級生命則是以導電材料鐵為主的生命,稱之為鐵基生命。

必須在40億年時間內,及2300年之前,使地球生命進化出半導體生命。

原因:有伽馬射線輻射的天災光臨太陽系。

現在一堆5級鐵基生命到達了太陽系。它們到達時間是在太陽系形成後的6億年,根據它們的計算預計,再過40億年左右時間,某顆超星星爆發後的伽馬射線流將會正面橫掃太陽系,其不言而喻的結果是,會消滅太陽系中所有的水基生命,人類就是水基生命。所以5級文明生命體為了在地球上繁衍後代,要按照設定的路線圖,完成生命從無到有的進化。反正它們的壽命很長啊,它們要在40億年時間內,不但要進化出人類,還要趕在伽馬射線到來之前,逼迫人類進化到半導體生命。伽馬射線雖然能殺死水基生命,但是殺不死半導體生命。如果人類成功的進化到半導體生命,則因為半導體生命的存活,使得地球生命的進化歷程繼續發展。那麼這個伽馬射線到來的時間點,可能是2300年附近。

現在讓我們回到創造地球生命的過程中吧,5級生命體擁有知識,它們沒有建造工具,它們只有那一大堆PM1.0以下的身體,所以用身體撞擊是它們的唯一途徑。

自然界進化的方向是任意的,就是雙向的。是針對任何生命的,當然包括人類在內,那些被淘汰的物種,被淘汰的生命,是生存環境的改變淘汰了他們。人類有返祖的進化,也有巨人的進化,也有矮人的進化,只是在進化歷程中被生存環境所淘汰。是生態環境選擇了哪些生物活下來,哪些生物被淘汰。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談到野人,也能發現蹤跡,現在還沒有確定的證據。野人有嗎?有。它是逆向進化的產物,進化方向是任意的,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後,野人是退化的方向的產物,因此只有個體而沒有種群,一個返祖的個體是很難發現的,但是假如是一個種群的話,怎麼都能被發現。地球上有許多地方有野人的傳說,但是又沒有被證實,就是說這些地方都沒有野人種群,若是種群,生存時間長,總能發現的。人類沒有總群的話,是繁衍不了後代生存不下來的。我們偶然間拍攝到了一個野人,但是事後卻發現不了的原因是,野人躲著我們,他是倒進化的失敗品,自卑當然要躲著人類。倒進化現象很普遍,但是被自然淘汰了。許多物種進化都是基因突變,最大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是宇宙高能射線。

5級文明也沒有辦法控制生命的演化方向,它只能在這種無數方向進化的生命中去選擇,通過改變生態環境,篩選出它需要的生命。5級文明通過撞擊改變和營造地球的生態環境,使得被篩選的生命活下來,不被篩選的生命淘汰下去,這樣通過一次又一次撞擊,不斷的調整生態環境,設定了加速生命向人類進化的路線。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次撞擊,逼迫人類去攔截這顆隕石,這艘或者這幾艘攔截的宇宙飛船上面配備的一定是最高人工智能的半導體生命,只要有一個半導體生命被創造出來,只要有一個半導體生命活下來。這個半導體生命就能靠自我的力量,成為伽馬射線後的倖存者,它也能獨立的發展科技,將半導體生命的種群延續下去。那麼接下來也能進化到5級導體生命,這樣才能完成5級生命在地球上繁衍後代的任務。

再舉些基因改造的例子:我們將某些果蠅的個體變大了,可是它們卻變成了同性戀。我們將老鼠的個體變大,可是它們卻膽小了。在自然界中,已經將我們人類基因改造的很多試驗重複過了。他們因為不適合地球的生態環境,都被淘汰了,現在人類的基因實驗只是在重複自然界已經做過的工作。自然界有過大果蠅嗎?有,被淘汰了。自然界有過大老鼠嗎?有,被淘汰了。自然界有過巨人嗎?有,因為同樣的原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改造生物的某個基因序列,一定會一定會有其他的副作用。

以我們現在所瞭解的太陽系,有這麼幾個特點。1.原始的太陽是一大堆光團,體積比現在大。2.金星的自轉方向是順時針的。而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都是逆時針的。3.金星沒有衛星。4.月球是空心的。5.柯伊伯帶分佈著小行星,為什麼不能形成大的行星呢?

早期的太陽系中的太陽,還沒有形成今天這樣的球體,更像是一個漩渦,從自轉的垂直方向來看,反倒是像銀河系一樣擁有很多懸臂,如果站在地球的角度去看的話,即從側面看渦漩,因為物質分佈不均勻,就像一根繩子上穿了很多球一樣,所以會使人類誤以為有很多太陽。當然任何一個人類都看不到這種場景,這種場景是5級文明給某些人類傳遞的,是在人類大腦的虛擬世界中看到的,是真實世界很久很久之前已經發生的事,在還沒有誕生人類之前。

這個40多億年的計劃安排是這樣的。先撞擊奧爾特星雲中的冰晶,使之有多米諾骨牌效應,引導許多的冰核撞擊地球和火星,使得地球和火星的溫度降低,並給地球和火星帶來水。在地球和火星有了液態水之後,水基生命就會自然而然產生,水基生命的產生不受5級文明的控制,在宇宙射線等各種外部條件的影響下,原始的水基生命瞬間就誕生了,同時誕生了各種各樣的低級的原始生命,有很多品種,但絕大多數的原始生命瞬間又死亡了,總是偶然會有一些生命活的時間稍長,它們適應當時的生態環境的能力稍強。因此5級文明又用撞擊的方式,來改變生態環境。選出它希望生存的生物,我們地球生物的進化方向,是5級文明通過改變生態環境來選擇的。這樣的撞擊過程發生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是某種生命大繁榮的時候,在生命大繁榮的時候,它完成了歷史使命。需要另一種生命的繁榮,代價就是前一種生命的滅亡。只有這種緊趕慢趕的方式,才能完成40億年之內的任務。

假如在宇宙中發現有著液態水的行星,它的上面一定有生命。宇宙射線穿過水的過程,在有雜質的水中,雜質與水相互反應。相互作用,就出現了低級的生命,這種低級生命非常普遍,形態也各異。每一種生命生存都需要各自的生態環境,在這萬千生命之中,適合周圍環境的生命生存下來了,不適合周圍環境的生命死亡了,許多生命都是瞬間誕生瞬間死亡的,時間短到我們無法分辨。適者生存,生態環境才是最重要的,在宇宙的自然演變中。有很多偶然的影響左右著生態環境的變化,茫茫的宇宙中總有能夠進化出人類這種智慧生命的生態環境。當智慧生命誕生以後,智慧生命反過來能夠改變生態環境,從而選擇出進化出人類的生態變化過程。我們地球的進化方向就是更高智慧的生命,靠著改變生態環境,不斷淘汰低端生命,直至篩選出人類為止。

火星和地球生命都是同時展開進化的,前20億年的進化時間中,火星生命進化速度快於地球生命的進化。火星生命的使命是為地球的生命進化縮短十億年時間。所以在火星探測中是能夠發現早期生命遺蹟的,火星也能夠發現曾經有水。但是火星的位置、橢圓軌道以及它的大小,決定了火星誕生不了人類這種高級生命,決定了火星的生命進化時間只有20多億年(約10億年前火星生命才徹底滅絕),所以也不會有火星人類,更是沒有過火星文明被毀滅的歷史。假設太陽系中沒有火星,那麼5級文明想在40億年之間完成人類的進化是不可能的。火星生命是第一棒,地球生命接過了火星生命的接力棒,這種接力賽跑縮短了進化到人類的時間。

太陽系中最適合誕生人類的地方在地球。如果不借助與火星生命的融合,那麼現在地球上還沒有人類呢。生命向高等級的進化過程中,不僅僅是改變進化的生態環境,還必須要添加重元素物質,是每過一段時間添加一些重元素材料,而不是一次就完成的。這些重元素物質就是由隕石撞擊帶來的,而隕石撞擊的時間節點是由5級文明安排的。5級文明選擇柯伊伯帶的小隕石,比如說體積大小等,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挑選其中合適的隕石,改變它的軌道去撞擊地球某些特定位置,以及所需要的力度,這樣的最終目的是調整地球的生態環境,已滿足特定要求。

而所有的撞擊過程更像蝴蝶煽動翅膀引起大風一樣艱難。只有5級生命才具有這種能力,不僅需要強大的計算力,而且必備精確的執行力。5級生命總是通過先撞擊跟它差不多大小的宇宙灰塵,進而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控制更大的隕石完成最後的撞擊任務。

為了保證地球40多億年的穩定,還要對太陽系中的某些行星進行改造,首先就要改變金星的公轉軌道,原因:金星的公轉軌道在許多年之後會影響地球生命的進化,所以5級文明撞擊了金星,並且用光了金星周圍的隕石。金星也由逆時針自傳變成了順時針自轉,這是它的自傳方向與其它行星不同的原因所在。另外用光周圍的隕石,也使得金星沒有了衛星,成為了太陽系中行星的另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