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蝗災怎麼樣了?會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小小魚1994


蝗蟲的到來,也是一種自然災害,非洲有50多個國家,一旦蔓延,會造成非洲這50多個國家,十億人左右的糧食危機,蝗蟲過後,寸草不留啊!


方民說科學


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蝗蟲趨水喜窪,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由乾旱地方成群遷往低窪易澇地方。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

蝗災的致災物種主要為蝗蟲。蝗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蝗科,身體一般綠色或黃褐色,咀嚼式口器,後足大,適於跳躍,不完全變態,其幼蟲稱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為食,種類很多,世界上共約有1萬餘種,在我國就有300餘種,如飛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農林業的主要害蟲。

蝗蟲在後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觸碰時,蝗蟲就會改變原來獨來獨往的習慣,變得喜歡群居。蝗蟲通常膽小、喜歡獨居,危害有限。但它們有時候會改變習性,喜歡群聚生活,最終大量聚集、集體遷飛,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災,對農業造成極大損害。牛津大學的科學家說,他們對處於獨居階段的沙漠蝗蟲進行試驗,反覆觸碰蝗蟲身體的多個部位,以尋找是否有某些觸覺因素使蝗蟲改變習性。結果發現,當蝗蟲後腿的某個部位受刺激之後,它們就會突然變得喜愛群居,而觸碰身體其它部位如觸角、嘴部或腹部都不會有這種效果。

科學家認為,在某一自然環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蟲後腿彼此觸碰,可能導致其改變習性,開始成群生活,其成員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進而形成蝗災。如果能發現到底是哪些化學信號刺激了蝗蟲的神經系統促使其行為發生改變,就可能研製出防止蝗蟲群聚的新型農藥。





經典影視資源精選


在2020年非洲地區爆發了蝗災,由於東非反常氣候導致大暴雨,在大暴雨的裹挾之下,蝗蟲大軍已經突破非洲阿拉伯半島,席捲也門等地,現在甚至登陸到印度河流域,在巴基斯坦境內非常嚴重,而且還將威脅到整個印度地區。蝗蟲大軍所到之處一片廢墟,現在受災的人數非常多,根據統計即便是使用殺蟲劑噴灑一次性消耗價值7000萬美元的殺蟲劑,都達不到什麼效果。最為可怕的是現在整個阿拉伯半島的綠洲地區居然出現了二代繁殖的蝗蟲,這增加了驅逐的難度。

現在非洲蝗蟲災害已經不斷的擴展,現在侵入印度之後,如果印度政府反擊不力,很可能會席捲整個東南亞,同時包括中南半島上的我國雲南。黃銅大軍截止1月30號已經導致了1190萬人受災,在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和肯尼亞數萬公頃耕地遭受到嚴重的損害,因此這些地區都進入了警戒狀態,蝗蟲大軍一部分已經越過國界,威脅到蘇丹和烏干達,加劇了這些地區的糧食危機,對於蝗蟲大軍孵化有積極影響的洪水本身是威脅糧食生產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根據最新研究表明黃銅大軍每日可移動150公里,如果不進行阻止到6月份的時候會擴張500倍,也就是達到3600億到4000億的規模,當然非洲並不是玉米的主要生產地,這些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基本上是以木薯類為主,因此對世界糧食價格影響並不是特別大,現在並沒有說蝗蟲有入侵到我國雲南的信息。

我國在消滅蝗蟲這種動物身上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應該對我國影響不是特別大,而且就算是有糧食危機,我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了,在某種程度上不會影響到我國,而且我國進口的大豆類食物基本上從美洲進口,像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對付這種蝗蟲是非常容易的,並不會像這些落後國家一樣對付不了。

當然問題是這些蝗蟲會對巴基斯坦造成一定的影響,對世界糧食價格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對棉花影響非常大,也就是以後的服裝成本會上升,同時對木薯類經濟作物的影響比較大,因此現在的這種蝗蟲災害必須要提前預防,防止蝗災產生傳染病。或者攜帶傳染病飛行,造成危險的局面。





A大王1022


有大量的優質昆蟲旦白質帶來給非洲人多好啊


帆哥436


赤地千里,餓殍遍野 這是形容蝗災過後的詞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