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通報表揚首批23名疫情防控先進個人

12日,南靖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作出突出貢獻和優異成績的第一批23名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縣湧現出一批衝鋒在前、擔當作為、甘於奉獻的先進個人。為了激勵先進、鼓舞鬥志,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決定,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作出突出貢獻和優異成績的第一批先進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這次受到通報表揚的第一批先進個人,是全縣上下齊心協力防控疫情阻擊戰的優秀代表。他們聽從指揮,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崗位。他們無私奉獻,不顧自身安危,用最美“逆行”向疫情宣戰。他們奮戰在一線,爭分奪秒、排除萬難,堅決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要求全縣廣大幹部群眾要以先進個人為榜樣,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先進個人名單(第一批)

黃飛鴻 山城鎮江濱社區黨支部書記

鄭曾亮 龍山衛生院幹部

劉小蘭 梅林鎮衛生院院長

李美香 金山鎮衛生院退休醫生、安後村衛生所成員

李長江、陳移民、吳木林 金山鎮東建村三屆原黨支部書記

簡林江、簡海萍 南靖縣疾控中心幹部

曾清南 南坑鎮新羅村主任

王 傑 南靖縣交通執法大隊隊員

盧少雄 金山鎮後眷村衛生所負責人

莊藝崗 龍山鎮錦山村黨支部書記

凌智敏 豐田鎮豐華社區黨支部委員

林美珠 山城鎮世紀豪庭小區黨支部書記

李小鳳、郭藝娜、林茜 南靖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中隊長、副中隊長、科員

林楚騏 泰中友好基金會董事、南靖縣德龍石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先進個人宣傳事蹟

黃飛鴻——編寫疫情防控“三字經”

中共黨員,山城鎮江濱社區黨支部書記。疫情防控未啟動之前,他就考慮如何宣傳引導,聯想到網絡上充滿趣味的宣傳標語,仔細檢索疫情引發史、防疫要點,結合社區實際情況,連夜編寫疫情防控“三字經”,並通過各微信群進行廣泛宣傳,朗朗上口的疫情防控知識,極大提高了居民的防範意識。

鄭曾亮——舍小家為大局

中共黨員,龍山衛生院幹部,現借用在衛健局協助疫情防控工作。其父親因患重症在福州住院,其妻子去年12月份剛剛分娩。鄭曾亮“舍小家為大局”,顧不上患病的父親和剛出生的孩子,春節以來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已經連續奮戰十餘天,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

林媛超——負重前行的“白衣戰士”

中共黨員,南靖縣中醫院內科醫師。作為醫院的質控骨幹,林媛超從大年廿八起就堅守在抗疫一線,第一時間認真研究學習診療方案,參與制定呼吸道發熱患者就診流程,並主動要求到發熱門診、醫學觀察點進行輪崗,經常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連日高負荷的工作加重了其頸椎間盤突出的病情,使其頸肩部痠痛僵硬,而家中還有年幼患病的兒子和湖南返靖居家隔離的妻子。

阮明文——發熱病房的“主心骨”

中共黨員,南靖縣醫院副院長。他迎難而上、勇挑重擔,第一時間研究制定防控診療方案,組織開展相關培訓,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對隔離區人員進行查體和醫學觀察。對於上千例的發熱病例,每一例都嚴格篩查把關,每一次排查都嚴防漏診,忙碌的身影在發熱區病房和檢測室之間來回疾行,總要等到核酸檢測結果出來才能放下心來,而那時往往已到凌晨。這是醫者仁心,更是黨員初心。

劉小蘭——連續作戰的山區女院長

中共黨員,梅林鎮衛生院院長。作為全縣唯一一個鄉鎮衛生院女院長,家住金山,已經鎮守偏遠山區梅林鎮14年。疫情防控衝鋒令吹響後,她主動請戰一線,連夜緊急召開全院及全鎮鄉醫疫情防控部署會,啟動預診分診、發熱門診,第一時間對接武漢返鄉對象。在發現其中一位武漢返鄉人員體溫為37.5℃時,她親自指導並跟隨其到縣醫院檢查,待到檢查結果為陰性後她才安心返回工作崗位。從除夕到現在,劉小蘭堅守抗疫一線已經十餘天沒有回家了。

陳燕麗——初心不改的“白衣天使”

南靖縣中醫院院感科護士。她顧不上家中幼女,堅持奮戰一線,第一時間制定防控措施及就診流程,對全院職工進行培訓演練,深入發熱門診及預檢分診處指導醫務人員、保潔人員做好防控工作,並及時為工作人員疏導恐慌心理。陳燕麗加班加點,因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喉嚨痛、頭暈,但她依然不分晝夜戰鬥在防控作戰最前線。

遊勇軍——抗疫戰場“全家總動員”

中共預備黨員,南靖縣第二醫院急診科主任。作為負責抗擊疫情前沿陣地的他,連續十餘天奮戰在一線,每天為湖北等地返鄉居家人員監測體溫,耐心為普通感冒病人答疑解惑,緩解病人的恐慌心理。他的妻子林上惠和岳父林振森均是和溪鎮的村醫,一家三口在這一特殊時期積極配合村幹部做好本村湖北返鄉人員信息登記、體溫檢測、健康管理和隨訪等工作,為和溪鎮疫情防控築起一道堅強防線。

李美香——抗疫一線受傷“不下火線”

金山鎮衛生院退休醫生,安後村衛生所成員。她主動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認真做好返鄉人員摸排工作,堅持每天對重點地區返鄉人員進行體溫監測。1月31日,在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時,不慎摔倒致左手骨裂、右手肥腫,但依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崗位,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個退休幹部的初心使命。

李長江、陳移民、吳木林——三屆老書記,攜手上戰場

中共黨員,金山鎮東建村三屆原黨支部書記。三位老書記退職不退崗、退位不褪色,與鎮村幹部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戰場。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68歲,平均年齡63歲。從疫情防控衝鋒令吹響的第一天開始,三位老書記主動請戰,踴躍加入金山鎮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協助鎮村幹部做好人員體溫檢測、宣傳引導、外來車輛的備案登記工作,為疫情防控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簡林江與簡海萍——抗疫戰場“夫妻檔”

中共黨員,縣疾控中心幹部。面對形勢洶洶的疫情,夫妻倆毅然出征,把孩子送回梅林老家,委託父母照料,全身心投入抗疫一線。簡林江作為應急分隊的成員肩負著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動態瞭解和網絡直報等工作任務,愛人簡海萍則是負責各項材料收集彙總整理。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夫妻倆已經好些天沒有回家了,他們不辱疾控人的使命,舍小家為大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曾清南——抗疫戰場“父女兵”

中共黨員,南坑鎮新羅村主任。他帶著女兒曾靖宇(川北醫學院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奮戰在防疫最前線。父女倆到羅山寺廣場與工作人員一同殺菌消毒,儘可能為村民提供安全的公共環境,並在村口設置“新羅村防控疫情勸導站”,疏導外來人員和本村聚集群眾。曾靖宇表示,只要疫情還沒有結束,只要還沒有開學她就哪裡也不去,跟隨父親一起對抗病毒。

王傑——堅守“入靖大門”的年輕戰士

中共黨員,南靖縣交通執法大隊隊員。作為單位裡最年輕的幹部,他關鍵時刻靠前作戰,積極加入抗擊疫情第一線,主動要求安排晚班,常常深夜裡執勤在甬莞高速南靖五川出入口,對所有入靖車輛逐一開展交通檢查,嚴格執行“逢車必攔、逢人必測”的查控要求。面對家裡生病的兒子和理解支持自己工作的妻子,王傑心生愧疚,毅然堅守“入靖大門”,始終把好交通防控第一道防線。

盧少雄——抗疫是化解病痛的“良藥”

金山鎮後眷村衛生所負責人。他雖身患重病,卻強忍病痛,積極參加村疫情防控勸導站工作,對來往車輛、人員進行嚴格把控,並認真做好外來返鄉人員摸底調查和健康檢查。他說,“抗疫是化解病痛的良藥,堅守崗位是休養鍛鍊的最好辦法”,克服病痛,長時間駐守一線,聲音沙啞了,雙眼佈滿血絲,仍堅持不下火線。

莊藝崗——與時間賽跑的抗疫戰士

中共黨員,龍山鎮錦山村黨支部書記。疫情防控啟動以來,他組織村兩委、小組長和黨員始終堅持在一線,細緻全面地做好宣傳引導、精準摸排、交通勸導等工作。大年初三,剛做完手術就立即返回村裡,連續奮戰在防疫一線,一天不落、一刻不停。當得知村裡口罩急缺,群眾購買難,該同志主動對接外出鄉賢捐贈、自掏腰包想辦法購買,免費發放給村民250只口罩,解了燃眉之急。

凌智敏——帶病衝在抗疫一線的支委

中共黨員,豐田鎮豐華社區黨支部委員。他強忍剛做完手術後身體不適的病痛,負責每日疫情信息採集、彙總上報工作,並與其他兩委幹部、黨員志願者一起走村入戶摸底排查、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並且主動要求參與勸導站值班駐守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肯定第一個往前衝”的諾言。

林美珠——最美“黨員樓長”

中共黨員,山城鎮世紀豪庭小區黨支部書記。作為小區“黨員樓長”,她積極組織黨員開展全面、深入的疫情防控工作,對小區進行全面消毒,協調小區保安崗亭配備體溫檢測儀,對進出小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在LED顯示屏、電梯及公共場所張貼防控疫情指南,加大疫情防控的宣傳力度,還組織“黨員幫幫團”中的醫生、警察,為小區居民提供防控服務,被譽為“最美樓長”。

李小鳳、郭藝娜、林茜——抗疫一線的“三朵警花”

南靖縣公安局指揮中心中隊長李小鳳、副中隊長郭藝娜、科員林茜,均為中共黨員。在防控疫情的巨大壓力面前,這支“娘子軍”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日夜奮鬥在指揮調度一線。從1月23日(大年廿九)至今,累計接警1558餘起,接涉疫警情48起,督辦線索、收發文件、上報信息均做到“零差錯”。

林楚騏——雪中送炭的熱心人

中共黨員,泰中友好基金會董事,南靖縣德龍石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大年初四,他了解到我縣防控疫情物資比較緊張,立即聯繫泰國企業訂購口罩等重要醫療物資。在泰國出口口罩數量有限、運力緊張的條件下,該同志通過多種途徑自費訂下貨運艙位,主動協調海關等有關部門,以最快的速度優先將一大批口罩空運回廈門機場,並於大年初九送交縣防控疫情指揮部進行統籌發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