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少奶奶”越來越多,農民家庭苦不堪言,你們那有嗎?

新大風歌


比比皆是,而且這種現象愈發多了起來。有且窮且做的,有且富且飄的,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沒教養!!!


瓜帥帥是隻狗


我姨家的兒媳婦,就是農村的少奶奶,我們住的比較近,對她們家的情況瞭解一些。

她們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她們家姊妹三個,老小是兒子,上面兩個姐姐,大姐正常,大齡未婚,在外地工作,月入5000左右,二姐天生智障,父母做好了養她一輩子的心理準備。兒子生下來多了一個腳趾頭,生活上沒有影響,但是家人都覺得他有點殘疾,心裡有嚴重的自卑心理。

我姨一輩子在家做家庭主婦,姨夫以前開挖掘機,掙錢能力還行,但是過去大手大腳沒有攢下錢,現在50多歲了,收入不穩定,考慮到兒子的情況,還是借款十幾萬給兒子娶了媳婦。

兒媳婦是通過媒人介紹認識的,她兒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婚後實際上有很多隱形的家庭矛盾,這種矛盾主要來源還是金錢方面。

婚後我姨的兒媳婦一直沒有上班,閒著在家裡,每天睡到自然醒,家務也不幹,飯都是婆婆做好端過來,生活開銷也是我姨們承擔。

我姨的兒子,我叫表弟,他在老家幹快遞,收入直接交給他老婆,他爸媽收入不穩定,一邊還兒子結婚的欠債,一邊維持全家人的生活,經濟方面很拮据,我姨經常跟她大閨女說,生活太難了,她大閨女心疼她,總是把工資拿回家補貼她媽,所以她大閨女工作十幾年,沒有存款,沒有男朋友,還經常為家事煩惱。

她兒媳婦拿著彩禮錢,婚後又一直管著我表弟的收入,在家裡吃住,花錢的地方就找婆婆要,我姨是敢怒不敢言,每次都是好言好語伺候著她兒媳婦。

我們說我姨,不要那麼慣兒媳婦,她說:怕兒媳婦跑了,兒子以後打光棍,現在對兒媳婦好一點,以後生了孩子,都會好起來。

我姨的兒媳婦,嫁過來快10年,班不上,生了兩個孩子也不帶,一直過著被婆婆伺候的生活。

其實說起來,究其深層原因,主要還是家庭的自卑感導致,一方面認為兒子不優秀,無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另一方面,是公婆的不自信,他們覺得通過討好兒媳婦的方式,換來兒媳婦那十幾年的青春,等她們歲數大了,被孩子牽絆,兒子的家庭就穩定了。

沒有無緣無故的好,所以農村的少奶奶現象背後,也是一種隱形的利益交換。


阿川說情


這的確是個社會問題,現在農村年輕人啃老族也多,男青年到姞婚時,父母親把一切東西都配備好了,取進門的媳婦再用著艱苦創業了,當然就變成少奶奶了。

再者男多女少,女孩把自己當成了寶貝,在自己家裡任何家務活都不幹,甚至連飯都不會做,光一天玩手機,網上買這買那,嫁到公婆家更如此,吃了喝了不是打扮自己,就是上網玩手機,根本不下廚房做飯,婆婆把飯做熟了還要端到根前,稍不如意就給婆婆翻臉,跑到孃家不回來,所以全家把兒媳婦當做公主對待,生怕跑了,人財兩空。

鄰居家有一個兒媳婦,嫁到婆家快5年了,她的女兒快4歲了,她生娃時,正好是冬天,婆婆每晚上把炕燒熱後,還要插電暖器加熱,白天晚上電暖器不停,一個冬天下來,光電費就用了6000多元,這6000多元的電費對於一個農民來說,就得用10年左右的電,過後婆婆說了兒媳婦幾句,兒媳婦就把娃扔給婆家,說到外面打工去了,到現在電話也不往家裡打,人也不回來,乾著急。

現在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兒媳婦變成了“少奶奶”,變成了公主,主要客觀原因是男多女少,生活條件好了,年輕人光知道享福,不知道這福是從那裡來的,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看來在農村或全社會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很有必要,開展憶苦思甜教育更有必須,徹底關閉農村的麻將館,讓勤勞致富光榮,自己創業才能立志的風氣在年輕人身上興起。

<strong>


用戶自知自愛WWW


在我們這兒,農村少奶奶還是挺多的,大多數都是九0後的獨生子家庭,因為社會的男多女少,娶個媳婦都是感激涕零的。生怕有個言語衝突讓媳婦提離婚。公公婆婆都是小心翼翼的過日子,即使在城裡買了房,他們也不去居住,而是跟公公婆婆住在農村的房子裡,飯菜做好了叫幾遍才慢悠悠的下來吃飯,吃完飯碗筷一放就玩手機消磨時光,再有興趣就是上網購物。有的媳婦就往麻將館一坐開啟一天的新生活。新婚兩三年以內都是如此,因為有的媳婦在這兩三年是養胎生子,公公婆婆也只能小心伺候著,也是為了迎接下一代而默默承受。


平靜珍惜


我也是農村的,唉,但我可沒那福分當“少奶奶”,因為我是個閒不住的人,讓我啥也不幹,天天待著,我會得病的,所以我必須出去上班掙錢,我家前院的小媳婦就是,啥也不幹,孩子幾乎都是兩個老人幫著帶,她一天除了打牌就是出去逛街,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做美甲接眼毛,弄的花裡胡哨的,每天穿的乾乾淨淨的就往牌桌一坐,開始玩,家老人不敢說,雞眼了就說離婚,老公常年在外打工,現在家那邊很多都是這樣的,老人帶孩子,小的就是吃喝玩樂,管多了,就回孃家,在嚴重了就不過了,你說農村娶個媳婦都十幾萬,老人們都尋思著,好歹維護著兒子不散夥,散了咋娶啊,都以為年紀大了會好的,我看未必會好,因為想改變早已習慣的東西挺難的。


寶寶jiao


現在去個老婆花十多萬,還要買房 買車還要首飾4樣一件不能少,到最後娶個祖宗回去,不會洗衣做飯的女人真的很多,懶不說還特別兇,搞的全家都不安寧,而且花錢也沒節制,就知道要錢 買買買買,也不為這個家想想有有這個空閒錢,買很多沒用的你問她 她說她朋友都買了 所以也要買 買回來扔那又沒什麼用







重慶仔啊輝


農村的"少奶奶"越來越多,農民家庭苦不堪言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社會問題,一是這些"少奶奶"一般都是出自"獨生子女"或者是家庭孩子較少的人家,個別的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她們在孃家基本上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養尊處優狀態,父母親服侍不周時還要大喊大叫發脾氣;二是她們在孃家由於被嬌慣成性,嫁到婆家後雖為人妻,但家務事基本上都不會做也不願意去做,由於"嬌、驕、懶"成性,家裡“油瓶子倒了都不會去扶",就這樣的德性還專挑婆婆丶姑姐妹們的"刺",經常無端引發家庭“大戰“,對農村這些"少奶奶"們,農民家庭是苦不堪憂,"豆腐掉進灰裡了,吹打不得”,又不能為此小事叫兒子離婚,你說咋辦?

筆者認識一個郊區的朋友,他的兒子是去年“五.一"才結婚的小夫妻,自這個兒媳婦進了家門,家裡被這個"少奶奶"鬧的雞犬不寧,平時懶的出奇,飯要婆婆端到飯桌,衣服被子一件不洗,就連晚上的洗腳水也要婆婆送到房間去。對此,朋友老夫妻倆也無奈,只得忍聲吞氣,自認倒黴娶了"奶奶“進家了。


78650313一九柱


這個裡面有一半是公婆自願的,因為現在的媳婦,半數以上是獨女,細皮嫩肉的,只有讓她們不打工,陪讀,免了好多磨合,這個就是和諧的體現,我鄰居(12年)嫁女生孩後吵架,她父母在外,她奶奶叫我代表孃家人去草舍,一開始,叫女孩收拾東西回老家,我講帶上嬰兒,。。。。。。。。。回家後,奶奶講,我不管誰對錯,你公婆在磚瓦廠上班,事過後,你要保持冰箱裡要有肉元子,她們的全是重體工,我明白了,沒有原則問題,還是家人,和為貴!


溱湖早茶


我是農村出生,現在已經脫離農村生活了,因為父母尚在村子裡。講一個回去瞭解到的農村故事:

一個鄰村親戚。差不多60歲的老太太,3個兒子,年輕時仗著自己三個兒子,簡直村裡一霸,周圍的人惹不起躲得起那種。然而三個兒子都沒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長大後都去沿海打工謀生。大兒子和工友一起去海邊游泳,淹死。二兒子在廣東偷盜搶劫,被判了3年蹲監,3年出來後人變得沉默少言,憨厚老實,處於社會漂流狀態。小兒子是心肝寶貝,被父母寄予厚望。這個厚望的背後,寵著唄。也沒有讓小兒子去學一門像樣的技術,一樣各種打工謀生。

老兩口倒是給兒子攢下了老婆本。在各種求人拉線說媒之後,娶了個老婆。娶回來供著,不做飯,不洗衣不做家務,天天打麻將。老兩口敢怒不敢言,因為怕兒媳婦兒跑了,畢竟自己兒子沒有多大掙錢能力。然而,一年不到,兒媳婦真的跑了(沒有領結婚證,農村辦酒席就是結婚成家)。找各種算命先生算兒媳婦是怎麼跑了的,後來在家裡搜出這個媳婦兒給其它男人寫的信,信裡說自己嫁的這個男人沒有本事,掙不來錢,自己看著他就心煩……

再隔兩年,一樣的各種求人拉線說媒之後,娶了第二個老婆。這個女人嫁給他是二婚,和前夫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25歲的男人娶了二婚30多歲的二婚女,老兩口傾盡老本給了5萬的彩禮,熱熱鬧鬧的娶進門。這次有吸取教訓,領了結婚證。一樣的,當祖宗供著,還得每月給女人之前的孩子500塊錢撫養費。女人看起來也爭氣,先後給生了2個孩子,女孩。男人當地工廠裡面做流水線工人,老太太在家做家務種菜賣菜,媳婦在家帶孩子。孩子怎麼帶的呢?早上老太太和媳婦一起給孩子穿好吃好後,媳婦就帶著兩個孩子去麻將館了,往麻將桌上一坐,就是一天。天黑再回家吃晚飯。當然晚飯也是老太太做的。晚飯後手機麻將,時間差不多了帶著孩子去睡覺。

打一天麻將,孩子怎麼辦?怎麼辦,麻將館專門衍生出來的幫忙看孩子業務,你來打麻將,我給你看孩子,一天20塊錢,孩子要吃零食要玩具你自己出錢我去幫忙買。反正我給你看著孩子不丟就行,你安心打麻將。午飯怎麼解決?老太太在家做好,喊兒媳婦回去吃,吃了再來。打到興頭上不想回去吃飯了,那麼麻將館給你做,10塊錢一頓,或者老太太不忙的時候給你送來……

村民們日常交流中,大概總結出來以下的各自內心狀態。

兒媳婦的內心活動是這樣的:

幫老太太做做家務?不存在的,我在帶孩子!兩個孩子呢,我作為女人多不容易。

找份小活兒幫老公分擔點經濟負擔?不存在的,我在帶孩子。孩子也喜歡麻將館,給麻將館送點錢能待一天,娘三都高興,多好!你還不用擔心我出去逛街亂買或者和其他男人有染!

有沒有想過要好好給孩子做做榜樣?榜樣?我現在不是挺好嘛,有吃有玩兒,有不操心掙錢,以後我孩子這樣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吧。

羨慕城市裡的人有車有房,有更好的教育嗎?有希望自己以後跟城市裡面的人一樣嗎? 有什麼好羨慕的,上班累死累活。欠銀行那麼多錢,還是隻能住樓房裡面那小房子!教育,城裡孩子那麼累,我們小孩現在這樣挺好的,從小就接地氣,不會像城裡孩子那樣從小就培養那麼多心眼。

你覺得自己過得像少奶奶嗎?啥少奶奶喲,城裡人才叫少奶奶,穿得好,住得好,吃得好,我們這些農村人,就是土媳婦。

老太太的內心活動是這樣的:

你自己照顧家裡累嗎?累呀,但是兒子媳婦過得開心就好!

媳婦天天不做事光打麻將,你也不說啥嗎?我想說呀,不敢說呀,要是再要跟我兒子離婚走了,可怎麼辦呀

別人都在城裡買房搬出去住了,你們打算搬到城裡嗎?兒子一個人掙錢,還要養這麼大個家,買不起。祖祖輩輩就農村裡面待著的,也習慣了,無所謂了。

覺得自己兒子累嗎?累呀,但他有老婆有孩子,也很幸福。

兒子的內心是這樣的:

很累,掙錢很苦,很羨慕人家有錢人,很羨慕別人的老婆會掙錢。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我不敢反抗呀,萬一老婆又跑了怎麼辦呢?


哎喲喲絮叨生活


農村少奶奶不太瞭解,只聽說,農村的男人娶個媳婦挺難的,彩禮錢太高了,比城市高太多了!農村的男人娶個媳婦知道心疼媳婦,離婚率沒有城市多,城市條件好點,雙方父母都有工資,不指望小孩,比較寵愛,但他們的脾氣都大,離婚率高,相比之下,城市娶個媳婦沒有農村彩禮多是真的,說農村娶個媳婦當少奶奶可能有,娶個媳婦很難,全家都寵著,農村媳婦金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