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腎虛恐懼症”

最近在臨床上遇到不少主訴為陽痿早洩的患者,其中有好幾個都是年紀輕輕的青年人,也有幾個中年人。最近這些年有很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對於生兒育女看的比天還大,但卻恥於談論性。滿大街都是人流的廣告,但卻看不到避孕的宣傳。

談談“腎虛恐懼症”


在我看來,“腎虛恐懼症”比腎虛本身更可怕。我從進入中醫藥學院學習,到現在已經第八個年頭了,從大三開始跟隨老師上臨床,這裡的臨床不是病房,而是正兒八經的中醫門診,其間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疑神疑鬼;有的人開藥而不吃;有的人看病自帶《黃帝內經》;有的人每天把自己的血壓按時按點量三遍然後繪成統計圖;還有人永遠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但檢查又查不出任何毛病,從此以看病為職業,不知何時是個結尾。

這類病人男人沒有一點陽剛之氣,事業無成,家庭失敗,女人成了反覆嘮叨自己的祥林嫂。如此的怪圈卻一直不能打破。在這裡,我真切的呼籲,每個中醫師或者每個醫師都懂一些心理學知識,也希望我們國家能多一些優秀的心理治療師,因為很多疾病,其實都有心理原因,而很多心理問題,是和身體機能有密切關係的。就好比李逵、張飛、魯智深這樣的體格,就會有魯莽、生猛爆裂、草率、不拘小節這樣的性格;而林黛玉這樣的體格,就會有多愁善感,特別擰巴的性格,體質體格與心理性格二者相互雜糅,相輔相成,形成了形形色色,世間炎涼,悲喜與共的人間社會。

自己行醫的這段時間,感慨頗多,其中有治好病患之後的欣喜,有無能為力時的痛惜,諸味雜陳,冷暖自知。矯情一點說,更多的是一種悲憫,《紅樓夢》裡面說:“當今之世,貧者日為衣食所累,而富者又常懷不足之心”、“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貧苦之人,溫飽尚成問題,何談養生?而富貴之人,倒是無比重視健康與養生,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進補治療,所用卻都是深海魚油、瑪卡、蛋白質粉、參茸枸杞、蟲草阿膠、六味地黃、金匱腎氣、五子衍宗、左歸右歸,可最後很多仍不免落得個三高、心腦血管病的下場,此種情形,閱者大概也會覺得餘言不謬吧。

大學二年級時我就把張仲景的《傷寒論》序言給背了下來,在漫長的學醫生涯中,這篇序言無時無刻在給我鼓舞和力量,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是行醫之人的目標格言,可有些人,有些病,終不知如何下手,如何治療。在我的臨床實踐中,還有一批”病人“,他們是自以為性功能“不正常的”或“衰退的”中青年人,其中甚至有一些20歲上下的的小夥子,也疑神疑鬼地跑來看病,還自稱腎虛,有性功能障礙。

究竟什麼是性功能障礙呢?當然,有許多種說法,下面是我在網絡上搜索出來的內容,粘貼下來的:男子性功能障礙包括性慾低下(中老年雄性激素缺乏綜合徵佔大多數)、早洩、勃起功能障礙(舊稱陽痿,英文簡稱ED)和不射精。早洩指男性性興奮過程進展得太快,無法控制其射精反應,以致根本無法滿足妻子的性需求;一般認為,健康男性在陰莖插入陰道2~6分鐘發生射精,即為正常。勃起功能障礙是男子興奮不起來,以致無法獲得或維持勃起,當然也就無法完成性生活。在年輕人當中當然也會有極少數人存在嚴重的勃起功能障礙,如有的人患有先天性血管發育不良,甚至於從來沒有勃起過;有的人則因染色體或內分泌問題導致性腺功能低下、性發育不良並伴有勃起功能障礙,但這些情況畢竟是罕見的。臨床經驗表明,前來就診的絕大多數自認為腎虛的年輕人,是不存在任何性功能障礙的。但當醫生苦口婆心地向他們講明性解剖和性反應的基本知識,並具體分析了他們的無謂擔憂之後,他們卻總不滿意:“就算沒病,我大老遠地跑來怎麼也得拿點補藥吧!”說了半天他們還是自認有病,“我身體虛,特別是腎虛”。

這也是當今醫療界的一個怪現象:很多男人都覺得自己腎虛,很多女人都覺得自己氣血虛,可是,不管男人女人都覺得自己火大。最後的結果是大家在瘋狂的進補,同時又瘋狂的喝涼茶、敗火藥清熱解毒。那到底是虛呢,還是火大呢?很多人明明手腳冰涼,吃涼東西就胃痛拉肚子,可又天天“上火”,那到底是寒還是熱呢?

中醫的特色在於辨證論治,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用合適的藥物或者食物,來調整人體陰陽氣血失和的狀態。拋棄了這個原則的用藥,極容易被誤導和跟風。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天喝涼茶,卻仍然天天還上火。

有的女同志人經常吃阿膠,也還是面黃肌瘦。

有的人吃了好多瑪卡,看病的時候還說自己腎虛。

有的人便秘喝蜂蜜,越喝越便秘。

有的人口瘡吃水果,越吃越爛。

沒有一個治療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可以適合所有人的。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啊,武松可以喝十八碗酒,我要是喝十八碗酒,我就完了;武松可以打虎,我只能打呼嚕。

這種盲目的炒作某種藥物,導致的結果是真正需要用這些藥的時候的普通老百姓,吃不起這些藥,前一段時間治療一個小女孩,給她開的薯蕷丸,裡面用的有阿膠6克,貴的我自己都心疼。

我記得我小時候身體素質差,那時候跟風都在賣三株口服液,爸媽花了不少錢給我買了好幾瓶,喝完沒感覺,還是瘦的跟個小雞子似的。現在也是啊,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熱,但是光用你們的大向日葵,多半要廢了。

我給朋友開玩笑,說:給中年男子把脈,說一句話肯定能讓他信服,只需要把脈幾分鐘,然後說:你腎虛。多半都有人認同。給中年女子把脈,只需把個幾分鐘,然後說:你血虛。也能奏效。

其實,虛的不是腎,虛的是心,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

虛的也不是血,而是對於年華流逝,容顏老去的恐懼。

所以,至此,我也不再那麼憤青了,因為醫療是服務,藥品也是商品,有的藥品是用來治病的,有的藥品是用來滿足內心不安全感、不安定感的,各取所需而已。

結果是我要說他們有病很容易,而說他們沒病,就算講一堆理由他們也未必信。所以這給了一些廣告商以可乘之機:看看這條廣告啊:腎虛,有時在過度勞累之後。腰腿痠痛、精神不振,好像,身體被掏空,是不是腎透支了?想把腎透支的補起來?試試**片,他好我也好!不得不承認,在營銷方面,這個廣告做的是成功的,成功之處在於,廣告完美的給人造成了對“腎虛”的恐懼感。

我還遇到同學、還有一些結過婚的人向我訴說青少年時經常手淫,導致現在腎虛,身體不好,我要說的是,這種對於手淫過後的恐懼感和負罪感,甚至比手淫本身對人體的危害更大!人非聖賢,青少年手淫的經歷,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和現象,這樣說,並不是鼓勵手淫,而是不能把這件事看做是多麼天大的事。

孔子說: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是應該有的態度。戒之在色,指的是有度,而不是禁絕。

我再引用一篇喻嘉言《寓意草》裡面的一段話,看不懂的可以直接跳過,因為有的我也不知道是啥意思:“人生有性分之樂,有勢分之樂,有形體康健之樂。性分之樂:四時皆春,萬物同體,雖環堵蕭然,而樂在也;雖五官弗備,而樂在也;雖夷狄患難,而樂亦在也。溪山風月,有我便是主人。木石禽魚,相親悉為好友。何取溺情枕蓆,肆志淫佚也哉?即造物小兒,無所施其播弄矣。至於勢分之樂,與康健難老之樂,惟福濃者,始兼有之,蓋得貴之與得壽。其源若有分合兩途,少年 樸不凋,此壽基也,而嫌其精采不露,髫齜機神流動,此貴徵也,而嫌其渾敦太鑿。此其間半予天,半予人,而後天奉若之功,不知費幾許小心,然後可凝休而永命,故在得志以後,既知此身為上天託界之身,應葆精嗇神,以答天眷。若乃女愛畢席,男歡畢輸,竭身中之自有,而藉資於藥餌,責效於眉睫。致宵小無知之輩,得陰操其禍人之術,以冀捷獲,雖前代之覆轍皆然,而今時為益烈矣。”總結起來說,就是,人生的歡樂有很多種,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鍛鍊好自己的身體,不使自己執著於某個概念,比如:“腎虛”、“上火”、“溼熱”、“痰溼”等等。有問題找大夫解決,不要疑神疑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男士要有陽剛之氣,要有情義有擔當,不拘小節,胸懷廣闊;女士要包容,要像大地一樣春風化雨,而不斤斤計較與家長裡短。這樣,不但不會有“腎虛”恐懼,更不會有“氣血虛”恐懼,“衰老”恐懼,“失敗”恐懼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