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明星會怎樣?

ace養成方式


社會更加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教育強國逐步實現,強大國防領先世界,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陳佳興泰


如果社會沒有明星,其他不說,絕對不會是倒退,最多就是缺少了一點娛樂文化而已,最多就是生活少了一點調味劑,少了些樂呵樂呵,但不至於讓我們生活質量有多差,至少對於我來說,沒有了明星,對於自己的生活質量沒有半點影響,我想,我只是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分子,都是如此,如果沒有了明星,能對大家的生活有多大影響?也跟我一樣吧,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同樣的感受呢?


我總結了一下,如果這個社會,沒有了明星,會是如下樣子:

1、年輕人的偶像改了。沒了明星,他們會轉移視線,把其他人當做自己的偶像,如果國家加以引導,可能就是把科學家和那些對國家社會有卓越功勳的人作為偶像,又或者是軍人、警察、醫生、老師、記者等,不會再是明星和網紅。


2、社會風清正氣。社會整個風氣必然發生巨大變化,一定不是如今的年輕人瘋狂追星,扭曲畸形把那些娘炮或者變性明星當作自己的偶像,不會再那麼排斥自己,特別是男性,不會再覺得自己有腿毛、喉結而討厭自己,不會崇尚膚白貌美,而是崇尚力量肌肉美,而不是小鮮肉那種美。

社會不再有明星出場保鏢開路,不會有七八萬粉絲參加合唱會,演唱會現場高喊:“我愛你”,不會地動山搖,也不會有那麼多不正常的現象,更不會有明星偷稅漏稅、出軌、吸毒、家暴、當第三者等情況,社會風氣爽。


3、年輕人變得更加的正常和健康。不是說如今的年輕人不正常,但確實有部分年輕人過度追星導致身心都不健康,或者有疾病,如果沒了這些明星,年輕人們的價值觀也必然變得正常,這也是李蘭娟院士在這一次抗疫中說,等疫情結束後,要重新樹立年輕人的三觀,重塑他們的偶像意識,要限制明星們的天價片酬。



4、國家更加有希望了。少年強則國家強,這個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最終是年輕的你們的,但是,如今的年輕人,確實看不到能夠承擔國家大任,未來國家富強復興的重任,未來國家的脊樑,還是需要有魄力、有擔當、有血性和有剛毅氣質的年輕人,有個性和三觀正做人正氣的年輕人,而不是把娘炮、小鮮肉們當偶像,把他們的騷姿弄舞當時尚,模仿他們,學他們,甚至耳朵上掛耳珠。如果年輕人們的偶像觀正確,三觀正做人正有血性,有責任和擔當,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有希望了。


5、沒有了天價片酬,沒有了各類汙七八糟事,社會再也沒有藏汙納垢的地方了,那麼,這個社會風氣一定會變好,或者正常,給明星那麼多的錢,可以省出來,給科學家,或者基層一線人員漲工資了,雖然他們的錢,不是國家的,是你我追星帶來的流量,商家給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一次錢省下來了,必然會用到其他地方,至少,就會用到正能量地方了,說不定就用到科學家、軍事、科技人才地方了。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之所以對這個問題感興趣,是在網上看到最近刷爆網絡的一段被網友說成是“李蘭娟教授說的話”:這次疫情之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的科研、軍事人員,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

很顯然,這句話不是李蘭娟教授的原話,李教授也不大可能說出這樣的話,因為她正忙於抗擊疫情,哪來的時間?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引起了萬千網友的共鳴:明星的天價片酬與很多普通人的收入相對比起來,實在是懸殊過於巨大。

那麼,問題回來了: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明星會怎樣?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明星也是社會組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謂明星,在各個時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古代,明星被稱為“戲子”、“倡優”,這些稱呼,飽含明顯的諷刺意味,而今天,明星的名稱,更多人將其稱為“藝人”、“演員”,是一些比較中性的稱謂。


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時代,明星們的待遇不一樣,社會地位也不一樣。

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社會的進步,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空前的提倡,也更加深入人心。

每個時代,都會湧現一大批值得人尊敬的“明星”,不說遠了,單說近代的明星,京劇大師梅蘭芳就是一個值得人尊敬的“明星”。他留下的《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曲目依然是現在很多京劇大家無法超越的經典。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精神財富。

梅蘭芳

在我們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極大豐富的時候,精神世界同樣需要得到洗滌,而藝人和演員們提供的精神財富是不可估量的。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

明星的存在,自然有他們存在的道理,而不可否認的是,明星的存在,所提供的文藝作品,極大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

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沒有明星們留下的經典,會造成我們精神世界的空白。《駱駝祥子》話劇劇照

明星不合理的片酬制度才是“罪魁禍首”?


為什麼會提“如果沒有明星這個社會是什麼樣子”這樣的問題呢?

事實證明,我們並不仇恨明星,也不討厭明星。不然,我們就不會為《我不是藥神》、《三國演義》、《紅樓夢》、《平凡世界》、《辛德勒名單》播出時拍案叫絕,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因為,這些作品都是明星們出演的,共同創作的“經典”。

我們痛恨的,是整個社會大環境下不公平的明星高片酬。

他們憑什麼拿那麼高的片酬?憑什麼一部片子的收入,普通人20輩子也賺不到?

普通人發出了靈魂的拷問:為什麼?

而這個問題在全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表現得更加明顯:像鄧超孫儷捐款被罵事件,網友的矛頭指向了他們:賺了那麼多,為什麼只捐30萬?連買個包都不夠。

但也有很多明星的愛心是受到讚揚和鼓勵的,像郭德綱、韓紅、黃曉明、周杰……等等,不勝枚舉。

為什麼一部分明星被點贊,而另一部分明星捐款了,只是因為捐少了卻要受到網友口誅筆伐?這背後,一方面是明星的特殊身份,另一方面,則是我們難以言說的“仇富心理”作祟。

但究其根源,還是不合理的高片酬問題。

如果他們的收入與普通人相差不是那麼巨大,那麼他們還會因為只捐了30萬就被罵得頭破血流嗎?

顯然不會!

結語


這個社會,依然需要明星,需要他們為我們帶來更多經典的作品,但像醫生、教師、科學家、軍人等職業的普通人的待遇需要得到合理的提高和重視。

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塑造也需要引起重視,不能盲目追星,扭曲價值觀。

另外,對演藝圈不合理的片酬制度也急需有所改變,以促進社會公平。


小微影評


什麼明星不明星的?和早些年的戲子一樣!

他們的片酬每部、或每集掙個生活費足夠,但現在也不知何因,他們片酬或出場費高的驚人,有些外出前呼後擁,場面讓人無語!

一個國家再有錢,實力再強也不能如此高託戲子!

因為他們啥也不是,只不過掙個面熟,圖個一笑而已!


姚言宏


關於明星這個定義應該更加清晰指明為“娛樂明星”,如果社會沒有娛樂明星的話,我倒認為沒什麼影響,反倒是年輕人的偶像榜樣會轉移到各行各業中去,這無疑是很好的事情。

一直以來,娛樂圈的明星總是經常佔據著各大新聞頭條,平時不管是結婚、分手還是自拍甚至剃個鬍鬚都能上熱搜。而他們當中有些粉絲極其狂熱,為了自己的愛豆甚至不惜加入網絡暴力,年紀輕輕沒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整天沉浸在愛豆的各種消息中不能自拔,這是十分不正常的事情。

除此之外,這幾年隨著影視市場的發展,這期間不停傳出各種小鮮肉耍大牌的消息,影響非常不好。要知道,他們這些年輕藝人拍個影視劇的片酬幾乎都在千萬以上,然而拿著高報酬卻連最基本的工作都沒做好,甚至會背個臺詞都能被捧上天了,如此下去,這些藝人對社會發展是一點作用都沒有的。

所以前段時間李院士提出限制明星片酬,把更多精力放在各行各業的明星偶像上,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可以不看明星藝人的八卦緋聞,但是我們不能沒有那些奮鬥在第一線的英雄,那些為我們遮風擋雨築起生命圍牆的英雄。和他們相比,明星那些家長裡短的八卦新聞真是顯得太多餘了。

這些年因為娛樂圈明星各種熱點總是充斥在人們的眼前,很多人幾乎都忽視了我們國家真正的明星。如果社會真的沒有娛樂圈的明星出來佔據公共資源了,相信會有更多人關注到我們各行各業真正的明星,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畫面。娛樂圈的明星雖然也有正能量,但是微乎其微。

關注“娛樂八卦掌櫃”,看更多精彩點評。

娛樂八卦掌櫃


離開誰都照樣過,沒有明星會更好。


領袖詩人盧偉宗


沒有明星對我們的生活也沒有多大影響!娛樂圈只不過是人們的娛樂場所而已!多點歡樂少點歡樂無所謂,不像吃飯穿衣,非它不行.!幾句閒言供參考罷了!


泡泡堂1358


如果我們當今的社會沒有娛樂圈的明星那可是太好了,最起碼社會風氣能好轉,兔得出現追星,捧星,學星,拜星,供星等不良風氣,能使一些造星的媒體有時間能多宣傳一些,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真正的明星人物,如軍人,消防戰士,環衛工人,科學家,工人,農民等。


長江16005


我個人覺得,社會,特別是大眾,是需要明星的。因為人們都向往著一些美好的、漂亮的東西,當這種美好體現在一些人身上並且被大家熟知時,大家對他們的關注也就會增多,認識他們的人也越來越多,也就出現了明星,畢竟我們不能做到出類拔萃。

但我們可以去欣賞別人,並在這種欣賞中或滿足自己的幻想,或激勵自己,讓自己更努力。所以,無論如何,明星總會存在的,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難道千年之前人人爭相一看潘公的美貌時,他不是明星嗎?所以說,並不是在近代以來傳媒的發展下才有了明星,任何時代都存在,以後也必將存在。

這個社會,可以有明星,也可以有網紅,但也要關注我們身邊默默無聞的英雄們,默默作出貢獻的雷鋒們。像環衛工人、醫護人員、科學家們等很多平凡的崗位的人,得向他們致敬。他們一雙勤勞的雙手,一顆為生活而打拼的信心,保護了我們這個可愛又美麗的國家。


曲解憂


假如少了這些娛樂圈明星,生活會少許多趣味。

娛樂圈明星大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靠演技、靠人品、靠藝德降服觀眾的,也便是常說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們,比如李雪健、陳道明等等;一類是靠炒作、靠熱點、靠顏值增加流量的,也便是常說的流量明星,比如某寶物、某徐坤。當然,娛樂圈的人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更多的人是以這兩類為方針,而正在鬥爭的人,他們目前還不能稱之為明星。

毫無疑問,稱之為娛樂圈明星的,都是在娛樂圈有很大知名度的。這些明星每年都能推出不少的著作,正是這些著作陪同人們度過許多無聊的韶光。要知道生活並不只是為了吃飯、睡覺,還有精神生活。所以,假如真的沒有這些明星了,肯定會少許多有意思的著作,生活也就會少了一些趣味。

實際的狀況是兩類明星都不或許沒有,畢竟他們也是一個職業的佼佼者。第一類明星應該支撐,他們是娛樂圈的根基。他們的存在,也是在傳遞真善美,其實也是在協助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二類明星應該控制一下,他們的存在固然也有存在的道理,可是現在看來他們對年輕人的影響卻不太好,應該說對社會的影響弊大於利。哪怕流量明星應該存在,也應該控制他們的收入,嚴格要求他們的言行。

其實,所謂的明星便是某個職業的佼佼者,錢學森是科學範疇的明星,鍾南山是醫學範疇的明星,馬雲是商業範疇的專家等等。這個社會需要明星,也不能沒有明星。

一個明星的存在,其實是給整個職業建立一個典範。年輕人,甚至是整個職業的人,在不懈的盡力和鬥爭,其實也需要一個典範,需要一個方針是的人物。只不過,現在社會許多人只把娛樂圈那些經常曝光的人,作為明星。讓某些娛樂圈的明星,把明星這個詞彙都給搞得變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