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泰安30條指南規定規範“網課”!誰能上誰不能上、每天最長上多久,一目瞭然!


速看!泰安30條指南規定規範“網課”!誰能上誰不能上、每天最長上多久,一目瞭然!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基廳函〔2020〕3號)和省教育廳有關要求,現就做好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工作,制定線上學習服務指南。

學校

1. 嚴格執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關於各學段教學的規定和要求。學校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應依據居家網上學習的特點,按照“一校一策,一班一案”的工作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特別要加強對防疫阻擊戰一線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和關愛。

2. 對小學低年級上網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適當減少課時量,限制網課時長,合理安排學生網上學習和生活作息,網上微視頻一般控制在小學階段20分鐘、初中高中階段30分鐘以下,看完視頻後,安排閱讀思考或拓展練習,督促孩子“每天鍛鍊1小時”的要求落實到位。

3. 科學設置“空中課程”。從課程形式上,包括線上直播課和學習支持資源;從課程內容上,包括學科學習、活動指導、家校共育和疫情防護知識普及;課程安排上,小學可以班級為單位,結合實際制定學生居家學習計劃表,比如上午1-2節視頻課(點播或直播)、30分鐘體育鍛煉等,下午1-2節視頻課(點播或直播)、30分鐘體育鍛煉、20分鐘家務勞動等;其餘時間讀書至少60分鐘、寫作業等,其他學段可根據實際科學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從學習方式上,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線上指導和答疑為輔。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不得硬性規定全體參與,不得要求家長形式化、擺拍式實時上傳圖片視頻等,防止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4. 強化網絡教研。通過網絡加強集智備課,出臺網上錄課、直播課評價標準。每一節課都由一個團隊共同研製,確保符合課程標準和線上學習特點。各校制定線上教學方案,嚴格按照課程與課時計劃指導學生開展線上學習,任科教師進行實時在線互動指導,提供輔導答疑,進行作業批改。

5. 突出班主任工作,上好主題班會課。班會課在思想教育、情感維繫、互動交流、反饋評價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學生居家學習正需要同伴交流,渴望集體生活。加強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認真學習防疫阻擊戰中湧現的先進事蹟,弘揚社會美德,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

6. 解放教師,重心放在資源使用。把教師從高負荷低效率零起點學科錄課中解放出來,不強制所有老師一律錄製新課,選擇整合學科資源,把重心放在有效使用、答疑反饋上,依據每天的課程安排,相關學科教師要定時進行網上答疑與指導。

7. 因生施教,用好、用足、用活資源。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創新作業形式,學科間加強溝通,統籌安排各科作業量,不得多頭佈置多項作業和活動,不得要求家長代為批改作業,防止將學生“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8. 靈活施教,重在鞏固與學法指導。延遲開學期間線上學習的課程內容與開學後的課程內容是相同的,目前主要側重於鞏固“舊知”與學法指導,確有餘力再進行新課。正式開學後,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居家學習質量進行評估,適度整合已學新課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進行“零起點”教學、講解或複習。

9. 關注弱勢群體,做好分層教學。對極個別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家庭,學校和老師要關心、關注並有替代方式;對學困生,要通過個別幫扶措施幫其跟上學習進程。學校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現有條件,選擇網絡學習或電視空中課堂學習,防止再購置新設備而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教師

10. 重視進行課程建設。從課程設計、學生髮展、素養形成的角度做好網絡課堂設計,積極探索網課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改革。運用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開展“混合式學習”,實施翻轉課堂,提高教學實際效果。

11. 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備課前有學情反饋,上課前先出示學習目標,告知學習流程,提出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預習,強化問題答疑,重視練習評改與反饋。

12. 熟悉網絡課堂的基本路徑。教師先出示預習提綱(問題卡);提供微課視頻,學生藉助暫停重放功能觀看,嘗試解決相關問題;建立小組微信群分享交流;小組提出共性問題,教師點拔答疑;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自主進行課後小結,做好反饋矯正,不放棄一個孩子。

13. 提高直播課堂效果。直播時調試硬件,現場無雜音,現場光線充足,背景整潔,避免與課程無關的標識。保障自己的網速達標,儘量選擇網絡最優的時間、區域直播,網速條件達不到的話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如組織學生看其他學習視頻,錄課後傳給學生觀看等。

14. 提升直播課堂品質。直播時保持畫面穩定,備好穩定器、手機支架。保證錄音音質純淨,音量適中,錄入聲音無明顯噪音;直播時畫面穩定,文檔版面不要太滿,字號不要太小。

15. 加強網絡課堂師生在線交流。綜合考慮學段特點、學科要求和學校基礎情況,靈活選用“空中大課堂”學習資源,並依託選定的學習資源,利用班級群、小組群為中小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教師在網絡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情感的交流與溝通,紓解學生焦慮和恐慌情緒。

學生

16. 提前準備在線學習用品,整理好居家學習環境,精神飽滿進入學習狀態。

17. 按照授課時間,進行學習活動,儘量中途不因喝水、上廁等私事離開。

18. 做好預習,主動進行課本閱讀,通過自主學習明晰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在線或通過網絡學習小組與教師、同學互動交流。

19. 遇到信號不好、網卡的地方或不明白的地方可藉助重放功能進行二次學習。

20. 學會自律、自控,不能無節制聊天或沉迷於電子遊戲,注意用眼衛生,堅持室內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家長

21. 引導孩子協商制定居家學習的規則及作息時間表,注意提醒學生用眼衛生,每天室內鍛鍊1小時。

22. 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在線學習環境。提供合適的網絡設備,能用電腦不選手機,能用電視不選電腦,準備好相關學習用品,孩子在線學習時保持室內安靜。

23. 監督提醒孩子學習狀態,保持學習注意力集中,根據課程表安排合理作息,及時向班主任、任課教師反饋學習信息。

24. 鼓勵家長加強學生居家期間的親子互動,增進和諧的親子關係。如共讀一本書,講講家庭故事,整理家庭照片,共寫抗疫日記,看幾部高質量的親子電影,召開家庭故事會,賽詩會,才藝展示會,每天一菜廚藝展示等各種形式的活動。

25. 注重從關注孩子個體成長到家校攜手共進,從關注孩子學業表現到重建家教家風,建立良好的情感包容,形成科學的家庭治理理念,改進家庭生活,促進家庭幸福,讓兒童少年置身於愛與尊重的生活中,實現兒童成長和家庭建設雙重效應。

26. 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重視網絡的工具性,減弱對網絡的情感依賴。儘量讓學生的上網處於可控範圍內,家長可利用設備提供的家長模式來控制設備使用時間和訪問內容。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人格教育,從根本上杜絕迷戀網絡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27. 家長不要做“監工”,忌命令、強制,忌與孩子情緒對立,學生如有學習困難,可回放課程視頻重點學習,也可以在線求助老師和同學。若不能解決,可以做好記錄,正式開學後查漏補缺。

教研部門

28. 市、縣市區教研部門做好新錄製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實施,強化優質資源供給,在監測評估、質量諮詢、政策建議等方面嵌入專業的力量,通過加強過程性評價及專業性診斷提升線上學習質量。

29. 集中骨幹教師開發基於真實情景的跨學科學習課程,採取學校引導與教師自主相結合,以學校、年級或學科為主體,對空中課堂的有效實施進行積極探索。

30. 為保障線上學習效果,各級教研部門要密切聯繫各學段各學校,對學生居家學習的“新情境、新技術、新資源”等教學和管理特點加強研究,不斷優化實施途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速看!泰安30條指南規定規範“網課”!誰能上誰不能上、每天最長上多久,一目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