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銀行存款的利率是升還是降?為什麼?

憨漢438


疫情過後,因為很多企業收到影響,國家鼓勵減輕企業負擔,一般不會增加利率。而且銀行業受嚴格管制,不能隨便升降利率,利率調整需經主管部門批准。


審計老大哥


疫情過後,銀行存款利率是升還是降呢?

很多人都在關心這個問題,因為它關係到每個人的利益。

可以明確的說,即使沒有疫情,利率也是下降的。現在受疫情的影響,利率下降的幅度會更大。

前幾天,在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四個部門,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分別從金融、財政、稅務等各個方面制定了一攬子的優惠措施。

在金融方面,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了1.7萬億的市場流動性,維護金融市場平穩有效的運行。

央行相關負責人透露,提供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向生產和銷售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的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支持。這3000億的專項貸款放貸利率不能高於3.15%,最近一期的LPR利率是4.15%。也就是說,比最近一期LPR利率低了100個基點,這個優惠幅度還是很大的。

從具體發放的情況來看,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基本在2.4%-3.15%中間。結合財政貼息,共同促使企業的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使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降低到1.6%以下。

從現在市場運行來看,公開市場7天和14天的中標利率較前期下降10個基點,分別是2.4和2.55。在量增價降的背景下,整個金融市場利率也在下行。

現在市場都在預期下次MLF中標利率和2月20日公佈的LPR也將大概率下行。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認可這種預期。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銀行貸款利率肯定會降低。資產端利率的降低必然導致負債端利率的降低,否則銀行也會出現經營上的困難。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疫情過後,銀行存款利率是必然會下降的。


南公子


存款利率下降的概率非常大。

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傷害非常大,很可能會催生出一波企業倒閉進而帶來壞賬,為了儘量扶持剩下的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銀行必然會降低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可是銀行現在的息差並沒有那麼大了,需要降低一下存款利率來為銀行創造一些息差。

如果最終真的降息了,相當於疫情的後果由全體國民以降低存款的方式分攤了。

疫情持續時間足夠長的話,會帶來一波中小企業倒閉潮,增加銀行壞賬

疫情開始沒多久時候就已經有像西貝、韓都衣舍這樣的知名企業發出了求助的信息,疫情對於企業的影響可見一斑。疫情導致的人員流動停滯給服務業以重創,只要復工復產持續延後1-2個月,就會有大批企業倒閉。這些企業無法償還的銀行貸款都會成為壞賬給銀行帶來損失。

銀行還要響應國家號召給中小企業降低貸款,進一步壓縮利潤

疫情開始到現在,央行已經往市場上投放了1.7萬億的流動性,這些流動性反應到2月20日就會帶來新的LPR下降,再加上這段時間國家要求銀行儘量降低貸款利息來給中小企業降低負擔,銀行貸款利率會大幅下降。


也就是說,前有壞賬的豺狼,後有貸款利率降低的虎豹,銀行利潤在2020年會受到強有力的衝擊。

未來影響不可知,從控風險的角度,降低存款利率可以事先給銀行鬆綁

銀行業雖然有比較大的利潤空間來承擔損失,但是疫情最終造成的影響很難預料,我們也需要為一些極端情況提前準備,降低存款利率就是一個選擇。

自2015年10月開始,存款利率已經有4年半時間沒有動過了,通過下調存款利率給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是可行的。我們先來看看目前的存款利率表:

現在的一年期存款有1.5%,按照很多銀行給出的上浮算,實際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會到2%左右,這個存款利率水平已經有足夠的空間下調了。

當然,最終的結果是央行直接下調基準利率還是每個銀行根據自己的情況下調上浮比例猶未可知。

從個人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需要做好存款利率下調的準備

當然,也有可能存在一種情況就是最終疫情的發展比我們預期的要早結束,存款利率不會下調。但是從個人投資者角度,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好在存款利率不是股票,即使下調也不會帶來巨大的損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在存款利率下調的時候保值增值。



金融筆記


疫情之後必然會帶來一定的流動性充裕,從2月3日的央行1.2萬億逆回購,2月4日再釋放5000億流動性,以及最近一次公佈的一年期LPR減100基點,調整到3.15%,而且還明確對一些中小扶持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按實際貸款利率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要低於1.6%的要求。

那麼,也就是貸款利息下降,以及迫使存款利率也要下降。但存款利率還有一個制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CPI的高低。

我國2019年12月份的CPI已經是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CPI高達4.7%。可是剛剛公佈的2020年1月份的CPI突破了5%,達到了較嚴重的通貨膨脹要求,以5.4%的CPI成為了近十年來的最高。

居民存銀行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跑贏通貨膨脹,那麼如今的大額存款也就只要5%左右。要求存款利率繼續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在未來幾個月裡出現了CPI快速下降才有可能降低存款利率。

這也是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面需要對金融產業、實體經濟、服務業等給予貨幣政策的支持,通過釋放流動性、降低融資門檻、降低貸款利率等手段。

可另一方面,CPI卻是達到了十年來的高點,我國是一個儲蓄型國家,居民的存款總額達到了70萬億,人均存款額達到了5萬元。當出現了利率繼續下跌且CPI大大超過存款之時,會出現盲目地進入到股市、基金、房產等高風險產業中,一旦出現投資性、投機性風險加大,也會影響其投資熱情和信心。這樣也可能會出現更大風險。

總之,未來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存款利率也不可能出現大幅下跌,要求是這幾個在調整房貸轉為LPR之時,會造成未來銀行的大量虧損情況。合理的LPR是符合要求的。適當調整LPR來激活市場是必要的,可主要還是需要通過財政貼息的方式來彌補不足;存款的利率下滑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有在穩定和回落的CPI才是利率下調的基礎。


鞅論財經


疫情過後,銀行存款利率是降了還是升了?

首先說結論,銀行存款利息沒有多少變化,大銀行基本保持平穩,小銀行在積極攬儲,還有小幅上漲,但貸款利率有一定的下行。

這次疫情,對實體經濟還是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企業推遲上班,人員都禁錮在家裡,尤其是餐飲、娛樂、旅遊、商業購物等行業影響非常大。因此,中央也考慮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加大了資金投放的力度。按道理加大資金投放的力度之後,存貸款利率會適當下行,但實際情況是存款利率保持平穩,貸款利率有適當下行,這是為什麼?

1、春節期間本來就是一個資金比較緊張的時間

歷年春節這種重大節日期間,企業、居民對資金的需求量都比較大,企業要發工資獎金,居民春節開銷都會加大,因此,春節期間資金面一般都會緊張。

2、疫情的影響,加大對資金的需求

疫情來了後,居民都加大了物資囤積的力度,一般都儲備了幾個星期的物資,還有藥品等的採購,開銷變大。與疫情處置相關的企業需要加大生產,對原材料等採購出現爆發性的增長,不開工的企業如餐飲等在沒有進賬情況下都還需要給員工發工資,這些都導致對資金的需求加大。

3、年初是銀行放貸高峰,也是銀行攬儲高峰,也支撐了存款利率;

4、目前各種理財平臺和股市行情的上行,分流了很多資金,因此,銀行對存款利率也不敢降。


愚夫閒人


銀行存款的利率水平,等到疫情過後大概率仍舊是不會改變的,不升不降。銀行自2015年10月份降息以來,這些年均是沒有任何的改變。銀行活期存款基準利率為0.35%,定期存款年化利率三個月期為1.1%、六個月期為1.3%、一年期為1.5%、二年期為2.1%、三年期為2.75%。

各大銀行方面依據自己的情況對存款利率有所上浮,這也是在疫情之前就有的。關於上浮的比例,有可能等到疫情過後有所變化。央行關於市場資金流動性方面,幾次提高中短期市場資金流動性。並且,3月份據各大金融機構預測,有望央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這就要看市場的反應了,如果市場對應的流動性充足,那麼各大銀行會就銀行存款上浮比例進行調整,會向下調整上浮幅度。當然,如果與年前的流動性相近,銀行方面也就沒有必要調整上浮存款幅度了。再就是,如果市場流動性仍舊是缺乏,那麼銀行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提高上浮比例,爭取吸收更多的資金流入。

所以,這就要看市場對貨幣資金的需求了。

從現在對市場LPR基礎貨幣利率的預測來看,疫情過後市場的貨幣流動性應當是較為充足的。眾多機構對3月份LPR的預測,有望下降10個基點。市場的貨幣資金多了,才有可能造成下降的情況。

市場基礎貨幣利率LPR下降10個基點,對於貸款來說算是明顯下調了,但對於銀行來說,或許調整上浮存款利率的比例,並不強烈。因為銀行方面也是需要爭取更多的資金豐厚自身。對於大型銀行而言,可能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存在略微下調的情況。

總的來說,關於銀行存款利率是升還是降,要看疫情過後市場貨幣資金的流動性情況。從現在的各大金融機構的預測來講,各大銀行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保持平穩是大概率,有潛在的可能略有下調。


厚金說


疫情過後,銀行的存款利息一定不會升。保持現有的存款利息和定期下降的可能性更加大一點。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根據定期利率歷年來的走向一直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自1990年以來。

我國的定期存款利率一直是一個下降的趨勢,在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已經呈現一個負利率的時代,所以說利率上升的可能性不太大。



第二,

疫情過後,百廢待興,市場需要足夠的資金流動來支撐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也非常的缺錢,人們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入銀行,並且人民銀行會制定相應的政策來限制性和吸儲,所以銀行不可能提高存款利息來將大量的資金回籠到銀行,這樣做與我國發展經濟的意願相違背,人民銀行也不允許這樣做。


安生拙見


本來在2020年,銀行存款的利率水平就會持續下降。那麼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還有可能會加速下調。

1.在2月10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在一個論壇上表示,要建立疫情利益相關方的損失分擔機制,要防止中小微企業此次損失過多過大。可以考慮適當降低央行基準存款利率,這樣可以為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提供空間,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這其實就是一個信號,有可能央行在4年之後,會考慮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

2.目前銀行貸款利率將全部以LPR進行定價。而lpr的走勢已經是連續在下降,在央行連續使用逆回購工具之後,市場資金面寬鬆,有可能lpr會繼續向下調整。在2月7號,央行副行長在發佈會上表示,在下一個調整區間的2月20號公佈的lpr會有較大概率下行。把整體貸款利率下行,就為存款利率下行提供了充足的空間。這樣可以保證疫情過後市場穩定,經濟快速恢復。

3.自從2019年中期開始,存款市場中的高息存款利率就不斷在下降過程中。在去年年化利率超過5%的定期存款產品比比皆是,而現在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自從第四季度,對結構化存款產品進行嚴查之後,假結構性存款產品也難覓蹤影,其高利率也自然消失於市場之中。在年底,央行叫停了定期存款在提前支取時,不得就近掛檔計息,智能存款產品也是利率不斷下行。

4.其實我們未來可以用大額存單利率作為一個市場的存款利率風向標。目前大額存單最高利率是在基準利率上浮55%,也就是中長期存款利率達到年化4.263%。德先生認為未來存款利率可能會在4.263~4.5之間進行浮動。破5利率的定期存款產品可能會越來越少。

5.最後就講講我們的貨幣供應量。經過去年年底和今年前兩個月的不斷降准以及央行逆回購操作。銀行的資金面大為寬鬆,已經沒有了利用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的動力。其中尤其政策針對農商行,城商行及中小銀行還有特殊的降準待遇,這些銀行過去都是高息定期存款的主力發行銀行,經過監管的一番操作,他們應該資金都非常寬鬆了。未來再發行高息存款的動力已經不足。

總結一下,2020年存款利率本身就在下行通道上,但如果通過此次春季疫情的刺激,很有可能提前,或者更加快速的下降。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很有可能降低。

跟大家普及一下,國家利率是跟貨幣飽和度充分相關的。利率上升,人民都把錢存進銀行,代表國家要回收資金,防止市場出現通貨膨脹,造成物價上漲的風險;利率下降,大家都把錢流向市場,市場投資資金越來越多,貨幣更加貶值,容易出現投資過熱的情況。

受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行業經濟已經遭受長達一個多月的停滯,未來影響時間可能更長。就目前情況來看,疫情結束後,大家已經遭受了空前的經濟停滯,市場上的企業會奮力經營彌補經濟損失,特別是湖北省需要政府出來救市促活經濟,市場經濟短期內會遭受一個空前的爆發,流通貨幣短時間內大幅增加。

但就長遠來說,咱們目前的經濟相比去年是遭受傷害了的,市場經濟需要更加的流通,國家拿出金庫出來救市,市場經濟環境需要更大的力量促活,銀行存款會更傾向掌握在人民的手裡,導致利率下降。

但就長遠來看,大家覺得利率會是上升還是反彈?投資機構可能遭遇哪些影響呢?你願意將自己的錢放在銀行嗎?


財經阿告


顯然,銀行存款利率水平進一步降低是大勢所趨的,實際上,在2月剛剛過去的一週裡已經通過逆回購等一系列操作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此舉旨在增加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及自有資金,從而達到傳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的目的。

另外,我們從金融監管部門近期的表態來看,央行投放流動性1.7萬億元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很可能還會開啟降準或者降息通道模式,這是特殊時期為保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的需求,更是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的現實考慮。

根據360大數據研究院近期發佈的全國35個重點城市房貸利率的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1%,環比下降1BP,相當於5年期LPR加點71BP形成;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82%,環比下降2BP,為5年期LPR加點102BP形成。

注意這裡的5年期LPR為1月20日發佈的4.8%水平,即將到來的2月20日發佈的新的5年期和1年期利率很可能會下降5BP左右。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利好消息。

總的來說,當前受疫情特殊時期的影響,很多行業都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困難,比如說去年以來就遭遇定向貨幣緊縮政策調控影響的房地產市場普遍出現了流動性短缺,部分中小型房企甚至遇到了嚴重的資金鍊斷裂風險。當然,最難的還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經營困難,肯定要考慮進一步降低它們的融資成本,因此央行降準或者降息的可能性增大,整個市場利率水平走低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