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打好防疫戰,也要著眼百姓增收

既要打好防疫戰,也要著眼百姓增收

既要打好防疫戰,也要著眼百姓增收

彭楊(左二)向村民傳授防控疫情的方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 張立峰

2月2日正月初九,成都市公安局派駐美姑縣瓦古鄉古覺村的扶貧幹部彭楊自駕從成都出發,再次奔赴大涼山脫貧攻堅中的“貧中之貧”——美姑縣。年後,有更重的脫貧攻堅任務在等著他。

早在2018年7月,彭楊就來到古覺村,主要工作是發展村裡產業,幫助彝族群眾脫貧致富。瓦古鄉是美姑最偏遠的鄉,距縣城有78公里,鄉鎮府坐落在海拔2220米的高山上,光是返程,彭楊就需要用上一天的時間。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彭楊一回到村裡,還未整理行李,就迅速投入到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中。雖然在回村前,村裡已經召開了村民大會,向村民傳達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村上大喇叭也隨時用彝語播放著防疫知識,但彭楊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

“我駐村已經一年半了,我深知這裡的公共衛生狀況和村民的個人衛生習慣。”彭楊介紹說,他回村後第一時間與村支書進行了溝通,向村支書說明此次疫情的嚴重性。“要藉助這次抗擊疫情的機會,在村民中開展一次講衛生,愛清潔的移風易俗宣傳。”彭楊說。

這些天,彭楊手上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排查和安排隔離。他深知,在大涼山深處的山村裡,如果有外地返村人員感染了病毒又沒及時隔離,後果將不堪設想。在得知古覺村四組有4個外出打工人員返回的消息後,彭楊第一時間趕到了四組。

“四組步行要走1個小時,而且海拔最高,必須儘快排查。”彭楊介紹說,他帶上了一瓶84消毒液泡騰片,和村裡社會管理員一同趕到四組,對返村村民做了自我隔離的宣傳工作,並現場教四組組長用84消毒液泡騰片配製消毒液,用空礦泉水瓶製作簡易的噴灑壺,對返村村民的房屋四周進行消毒。

從四組回來後,彭楊又開始擔心起另一件事。在他駐村的半年時間裡,他知道彝族同胞有聚集的習慣,必須儘快和大家溝通,暫時減少聚集次數。“比如生娃、結婚等,村民們都有聚集的習慣,這是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再次挨家挨戶與其溝通。”彭楊說。

疫情是暫時的,老百姓脫貧、增收是長遠的,還需要幹部不懈努力。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彭楊不忘繼續思考產業發展,他潛心研發土豆手工皂終於在2月10號大功告成。

“瓦古鄉海拔高、土地薄,祖祖輩輩種土豆、吃土豆,如果能把它做成手工皂,附加值能大大提高,沒準能成為增收的新路子。”彭楊表示,疫情的發生,讓今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更顯艱難,但是隻要上下齊心擰成一條繩,在抗擊疫情成功以後,接下來的脫貧攻堅工作會更加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