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肺炎疫情結束之後,畜禽價格是漲是跌?

漢川佬萬


疫情結束後,我感覺雞鴨的價格應該會下降,它的出欄太快,在1加上大家不敢在吃這些家禽了,買的少了,價格就低了,當然豬肉的價格還是要看具體的行情1




農村優樂美


據我瞭解的情況,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我們這邊的價格已經有回升了,由於年前年後大雞行情低迷導致大部分養戶都低價出售了,現在雞苗價格處於上漲趨勢,大雞價格平穩回升,我個人看好年中的價格,我現在都入手了……





罪二滔天


嗯,疫情過後這個蓄禽的價格應該還要跌,因為什麼呢?嗯嗯,這個情令吧,我就說禽類,因為前期積壓的比較多,好多都比如說養雞的養鴨的都沒有出貨,所以說疫情過後會出現一個集中出貨,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價格肯定要跌,至於那個事情來說,因為是大牲口,你可以多養一段時間,所以可能能夠保平,或者稍微跌一點點


新疆農民小魏


你好,我是山東王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覺得從總體上來講,畜禽價格為穩重有升,不排除部分品類報復性上漲。我的理由如下:

1.受疫情影響,飼餵、宰殺、銷售等環節全面受制,目前雞等禽類價格到了冰點。但這是個非常不正常的價格,是緊急因素下導致的畸點價格,隨著疫情結束,包括一些養殖戶為了止損自行處理了很多雞苗導致存欄量降低等原因,雞肉價格不排除報復性上漲的可能。

2.豬肉價格應該會穩中有升然後保持,畢竟19年的行情還沒有完全過去,包括環保帶來的影響還沒有消除,指望新增量豬肉滿足市場還不太現實,所以豬肉還有提價空間。至於這個空間是多少,主要取決於國家調控。

3.其它畜禽類總體也應是穩中有升的狀況。畢竟現在疫情確實降低了存欄量,養殖戶被動止損已經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元氣和市場供求合理度,所以至少上半年應該是個升勢,而到了下半年根據品種不同才會出現走勢的分化。

綜上所述,受市場影響,畜禽價格未來一段時間總體穩中有升,部分品種報復性上漲。預計下半年會穩住價格,但仍不排除價格變動較劇烈的情況。

我是王叔,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一點兒參考。








山東王叔


2020年1月底國內“新冠肺炎”在湖北武漢大爆發,目前仍在在全國其他地區蔓延。嚴重疫情將對畜禽養殖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畜禽養殖業與其他產業的最大區別是畜禽是活的生命體,需要每天飲食、喝水,到期就要及時出欄;養殖場需要及時購買飼料和幼雛,才能保證基本的生產活動。如果養殖效益差,持續虧損就會導致資金鍊斷裂,再復產將難上加難。

為防止疫情繼續擴散,全國多地相繼採取了封城封路、延遲復工、關閉活禽市場等防控措施,各地延長春節假期,並對人員流通進行了嚴格管控,給我國畜禽帶來重大影響。

1、生豬產業“雪上加霜”

“非洲豬瘟“給我國生豬產業帶來的影響還沒散去,“新冠肺炎”又開始肆虐。

短期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將影響我國豬肉的消費、供給和生豬養殖。

(1)豬肉消費量將出現下降。目前為防止疫情感染,各地居民外出受到管控,豬肉採購行為明顯減少;另一方面,目前處於春節囤貨消化期,按照往年情況,春節後一個月豬肉消費量都有明顯下降;各地學校、企業等開學、開工延遲,團體消費下降。

(2)豬肉供應將出現短期緊缺。受疫情影響,目前國內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普遍延遲開工時間至元宵節後,且部分廠家要求外市返程人員須隔離7天甚至以上,屠企正式開工時間受到影響。預計2月下旬屠企開工率將恢復正常,疫情對豬肉供應的整體影響不大。

(3)生豬遠距離調運量下降,南北方豬價差將明顯拉開。目前各省交通管控,生豬調運量將出現下降,最明顯的表現在無正規檢疫手續的拉豬車無法走高速,私自調運和遠距離調運量將有所減少,致使主產區豬源外調減少、豬價受壓,主銷區豬源供給緊張、豬價易漲,南北方豬價差將明顯拉開。

本週國內各地區生豬出欄價

(4)生豬養殖出現危機。由於各地紛紛限制車輛通行,生豬飼料運輸困難,養殖場出現飼料短缺;飼料廠所需的玉米、豆粕原料等也受到影響;另外,湖北地區飼料廠員工推遲上班,影響生產等等,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生豬養殖。

中長期來看,疫情將延長生豬產能的恢復進程。

一方面生豬補欄積極性下降。受肺炎疫情影響,市場調運難度增大,目前養殖戶的仔豬補欄量減少,二元母豬基本沒有交易量,或將影響4個月後的生豬供應量,今年第三季度生豬供給出現恢復性增長的時間點可能會有所延後。

另另一方面養豬企業的新建豬場普遍處於停工狀態。為有效減少人群聚集,多地政府要求建築施工延期,目前牧原、正邦、新希望等養豬企業的新建豬場普遍處於停工狀態,生豬新增產能的釋放或將延後。

2、黃羽肉雞產業“減產能,控生產、謀轉型”

黃羽肉雞產業更依賴活禽交易市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多地相繼採取了關閉活禽市場、封城封路、延遲復工等防控措施,使黃羽肉雞產業損失慘重。

對養殖場來說,產品銷售困難、飼料供應不足。一方面,山東、上海、江蘇、雲南、安徽等多個省份限制活禽交易,部分地區禁止活禽交易和屠宰,黃羽肉雞販賣難度明顯加大。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倉儲、運輸、生產企業復工推遲導致生產資料供應緊張甚至中斷,導致飼料、獸藥等物資運輸受阻,飼料生產和運輸供應不足,養殖場面臨原料不足的巨大風險。

針對這種突發事件,廣東、廣西、貴州等禽業協會聯合溫氏、立華、湘佳牧業參皇等企業共同發起“減產能,控生產、謀轉型”的倡議。

溫氏股份作為黃羽肉雞行業內的龍頭老大,也是“公司+農戶”模式的典範企業,率先示範,並實施減產,由於“溫氏股份”能夠維護合作養殖戶的利益,所以減產措施易於實現。

3、白羽肉雞和雞苗價格跌至谷底,養殖場和孵化場深度虧損

“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地區飼料供給不足,白羽肉雞養殖場肉雞存活率降低;屠宰場延遲開工、養殖場毛雞銷售困難;養殖場推遲補欄計劃,種雞場雞苗銷售受阻,出現掩埋雞苗的現象。

(1)毛雞價格跌至5元/千克左右。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響正常復工,屠宰場延遲開工,開工率不足50%。另一方面,部分養殖場由於飼料短缺,急於出欄;部分養殖場的肉雞已達出欄期限,被迫壓欄。由於毛雞供給數量遠遠大於當前屠宰數量,導致毛雞價格跌至5元/千克左右,部分地區跌破4元/千克,養殖場損失慘重

2019年我國畜禽養殖效益好、企業利潤高,對大型的養殖企業或養殖集團來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完全可以應對2020年上半年出現的危機。

但是如果疫情在上半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國內畜禽養殖業將會遭受重創,大批企業將因資金鍊斷裂而破產。






村口那個小胖子


生豬產業

生豬行業供需難有實質性改變,對行情影響度有限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的影響,生豬產業發展短期內存在不確定性。從歷史數據看,非典疫情自2002年12月份起至2003年6月份結束,在2003年4-5月疫情快速暴發期對豬價產生了較為明顯衝擊行至低點,隨後在2003年6月疫情得到控制後豬價逐步反彈。

另外,國內多地封城,區縣、村鎮級別均有封鎖現象,道路阻斷,而國內生豬養殖散養戶佔比較大,養殖地點多在村鎮及周邊地區,部分養殖戶對於生豬及飼料調運存在擔憂情緒。規模養殖企業(場)地理位置相對較好,但銷售仍受一定阻礙。屠宰企業原定正月初五陸續開工復產,但由於採購存在一定難度,檢疫過程複雜,部分企業開工或有延遲,開工率提升速度或有減緩。湖北省內疫情較重地區屠宰企業短時恢復難度更大。

生豬養殖週期相對較長,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時間在1個月以內,對生豬行業短時有一定影響。若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生豬存欄時間可能被迫延長,加之各地區豬肉流通效率有所下降,市場終端供給壓力不減。整體判斷,短期內我國生豬產業或將呈現供求“緊平衡”的基本態勢。

長線來看,生豬行業供需難有實質性改變,對行情影響度有限。若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則生豬存欄時間或被迫延長,養殖端銷售受阻;加之國內凍品仍有一定庫存,而行情淡季高價豬肉對消費抑制作用明顯,豬價有下滑可能。

就需求層面而言,出於降低感染風險的考量,人們會減少去菜市場、餐館等地的頻率,豬肉的批發及終端消費將承受壓力,需求降低不僅導致傳統豬肉價格的“春節效應”淡化,也會讓豬價面臨一定程度的下行壓力。

據瞭解,目前一些地區的豬場生產節奏暫未受到影響。一是所需生產資料、飼料等儲備充裕,部分豬場反映飼料庫存在1個月以上;二是此前擔心封路可能會影響飼料、種畜禽、生豬及其產品等運輸,近幾天農業農村部等三部門以及各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通道暢通;同時,經歷了過一年多的抗非、防非過程,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普遍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但能有效防止非洲豬瘟病毒等傳入豬場,也能很好地阻斷新型肺炎的侵襲,一些朋友甚至認為眼下在豬場比家裡要更安全,樂於提前返工。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有信心保障豬場的員工安全和健康,有信心穩生產。

家禽行業

短期影響較大

春節前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國內多省市宣佈禁止銷售活禽。其中,湖北省1月22日出臺措施,加強農貿市場監督檢查,嚴格督促市場開辦企業,憑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採購和銷售畜禽產品;嚴格落實地方農貿市場活禽禁售政策。安徽和山東也出臺文件,從省級層面禁止活禽交易。這一系列的舉措讓畜牧養殖企業受重創。此次疫情對養禽業的不利影響是肯定有的,但應理性面對。

首當其衝的是肉雞和蛋雞淘汰雞的行情,其次是雞蛋行情。與當年的非典疫情不同,這次國家、社會與民眾有了當年防控“非典”的經驗,相信社會和民眾恐慌心理要比“非典”輕很多。還有,2018年以來兩年的雞蛋行情較好,其主要原因是豬的“非瘟”疫情導致豬肉供應大幅下挫,雖然國家採取多種措施,但豬肉供應在2020年仍然偏緊一些。隨著本次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禽產品行情受豬肉供應偏緊的影響仍可期待。還有上雛高峰推遲等情況,可能會使本來預測的下半年蛋價行情進入低迷的情況得以逆轉。

肉雞

國內白羽肉雞主要銷往屠宰企業,目前已是價格低位,再降空間不大,而節後需求淡季支撐力度差,價格上漲可能亦不大。白羽肉雞走活禽市場相對較少,因此關閉活禽市場的政策對白羽肉雞現階段行情影響不大。但多地道路交通受阻,加之養殖戶對後市行情預期不佳,補欄謹慎、上苗積極性不足。目前已出現養殖不足10日雞苗被迫銷燬的現象,部分孵化企業雞苗銷售困難,亦存在銷燬情況。這意味著未來40-50日後,白羽肉雞出欄量或明顯減少,在需求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供應端支撐行情有一定上漲可能。

以走活禽市場為主的黃羽肉雞則影響較大,市場成交明顯減少,養殖戶出欄困難,利空市場,短時行情有下滑可能。而黃羽肉雞上苗情況更加不樂觀,限制活禽市場交易時間難以預判,養殖戶多不看好後市,上苗量有限。目前上苗存在斷檔情況,且斷檔時間或將持續,60日後供應面利好市場,價格有上漲可能。


三石成磊


我覺得疫情結束後畜禽價格會漲。因為疫情的影響,各村路口都有人員把守不讓外出防止疫情傳播,家家戶戶也都是緊閉門鎖在家坐吃山空。在年前接客準備的大魚大肉蔬菜基本都以吃光了,也沒有辦法去購買都是醬豆鹹菜配著饅頭米飯吃。現在還不確定多久解封,在這空檔期天天醬豆鹹菜早就不知道肉是什麼味道,吃了那麼久的齋飯想著以前吃肉時的場景都會想著等疫情結束後吃它個滿嘴流油。肉類需求的升高會促進畜禽價格上漲。





風大迷人眼


這次疫情對畜禽水產行業價格的影響,主要是地區封鎖導致的。養殖行業最要緊的是一個品種到了週期末端,再養下去就虧本。這次疫情封鎖,導致正常的貨物運輸停頓,菜市場關閉意味著消費端封閉,人人自危。我真搞不懂,富饒的華中地區,為什麼要那麼多生活物資捐助。
疫情導致養殖行業鉅虧,投資者減產減存貨。疫情過後,消費恢復正常。相比年前的價格,我是看漲畜禽價格的。因為中央釋放儲備豬肉,豬肉價格漲幅不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af2a2df48f241679967989868131f04\

水產黃瑞傑


這些禽類,不會漲幅太高,因為有我們工商監督管理局在監督著,如果漲價太離譜會面臨停業總體來說會有漲幅



小楊愛農業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了,就目前來說正是蛋雞的孵化季節,由於封路飼料也供應不上,很多養殖戶就會減少數量,目前價格便宜也打擊了積極性,一旦市場放開可能要到56月份,那時市場存量少,加上下半年是消費的主力,價格會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