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張圖表顯示17年前的非典如何衝擊經濟。本次有何差異?

此文英文原版由YENNEE_LEE發於CNBC,如下內容由本號翻譯整理。

新冠狀病毒與非典來自同一大病毒家族,有很大的相似性,投資者和分析師經常將這兩種病毒進行比較,以評估最近一次疫情對潛在的經濟影響。

本次疫情波及到的人數和範圍更為廣發,也正是因此,我國採用了更為嚴格的措施來防控,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預測,與2003年的SARS相比,新病毒對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衝擊更大。

以下四個圖表顯示了17年前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經濟增長放緩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SARS爆發期間經濟活動的中斷將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從2003年第一季度的11.1%降至接下來的三個月的9.1%。


4張圖表顯示17年前的非典如何衝擊經濟。本次有何差異?

非典期間中國經濟增速

當年最終增長率為10%,快於上年的9.1%。但是各種估計表明,在不受SARS影響的情況下,中國2003年的年增長率可能會提高0.5至1個百分點。

這次,幾位經濟學家表示,新的冠狀病毒將主要打擊中國第一季度的增長。一些銀行和研究機構已經將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下調了 0.2至0.7個百分點,到2020年降至5%。

零售額增長下降

中國的零售業是SARS疫情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Refinitiv的數據顯示,2003年5月零售銷售增速放緩至4.3%,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速度。

4張圖表顯示17年前的非典如何衝擊經濟。本次有何差異?

非典衝擊零售

分析人士表示,零售業可能再一次受到新冠狀病毒傳播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在採取了各種嚴厲控制措施的情況下。

但與非典的經歷一樣,經濟學家表示,在新的冠狀病毒被遏制後,中國的零售額可能會反彈。

打擊工業產出

Refinitiv數據顯示,SARS疫情也打擊了工業領域,5月份生產增速放緩至13.7%,這是2003年全年增速最低的一個月。

4張圖表顯示17年前的非典如何衝擊經濟。本次有何差異?

2003年工業產出

一些分析師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對中國工業生產的拖累可能更為嚴重。他們說,為了遏制病毒傳播,多個主要城市的工廠關閉。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的經濟學家表示,他們預計冠狀病毒將在第一季度下半年“得到控制”,這將使工業企業“提高滿足訂單的能力”。但是,經濟學家警告說,中國的情況可能無法如他們所料。

外貿穩定

官方數據顯示,在SARS爆發後,中國的進口增長有所放緩,但在2003年全年保持穩定增長。


4張圖表顯示17年前的非典如何衝擊經濟。本次有何差異?

外貿穩定增長

在2001年至2002年期間,全球經濟正走出低迷,SARS爆發時,對中國出口的需求才開始回升。澳大利亞銀行麥格理(Macquarie)表示,這幫助中國經濟從流行病中復甦。

標普的經濟學家表示,由於“供應中斷和物流網絡中斷”,這次進出口都將受到打擊。

總結:

1. 非典爆發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從2003年第一季度的11.1%放緩至接下來的三個月的9.1%。

2. 非典後期,中國的零售和工業生產增速也有所放緩,但在這一年中出口增長保持穩定。

3. 預計本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比非典更大、更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