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絕命鎮》這部電影如何?值得高分嗎?

春之綠葉


一部電影的經典與否在於對你是否有所感觸,評分高低在於你對這部影片的解讀,作為一名資深影迷,很榮幸為您奉上個人解讀

首先,劇情驚豔

《逃出絕命鎮》<strong>曾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劇本獎,看過的同學都知道這是一部恐怖驚悚片,但是劇情卻意外的給人一種懸疑推理的錯覺,劇情最後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讓人不寒而慄,出人意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這部電影劇情讓觀眾不得不置身其中,給人一種緊張壓迫的感覺,類似最近電影《誤殺》帶給影迷的觀影體驗,劇情是很值推敲的!

其次,揭露的社會問題

這是一部美國電影,露骨的揭露了美國的種族歧視,“避而不談”的種族話題是當前在美國的現實問題。美國不是不存在種族問題,而是大家在多數時候很文明地選擇“避而不談”。結果,種族問題以社交禁忌的形式,存在人們的心底深處。《逃出絕命鎮》就在電影中很好的去隱喻了這一點!

對於“種族歧視”很多中國影迷不能理解,當然也不能夠體會到其中深意,但是當把這一問題換成電影《寄生蟲》中的貧富差距之後,或許會更容易去解讀這一類電影,所以在“寫實”社會問題這一方面,《逃出絕命鎮》可是經典,當然也配得上高分

最後,送給還在“迷茫”之中的你

一部很好的影片,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你不妨把自己代入其中,把種族歧視問題換成現在“貧富差距”問題,仔細觀看認真思考,無論是對於你的世界觀還是價值觀都會有所幫助!

你覺得呢?


富貴看電影


非常高興給你說下我看過後的感想!我個人給它的分數 9.0分

《逃出絕命鎮》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非常精彩,而我與身邊的朋友交流時,他們普遍認為這部電影不好看,我對電影的評價是出了名的寬容,所以朋友們認為我老毛病又犯了,把一部不太好看的電影認為很精彩。

這部電影很奇怪,我身邊的很多喜歡電影的影迷朋友都認為這部電影就是一部一般的驚悚電影,普遍評價此片老套,沒有出彩之處,小兒科。我看過很多驚悚片和恐怖片,發現這部電影除了講述一個驚悚的故事以外,還有暗指了美國的種族歧視,尤其是美國南方各州白人對黑人的歧視與迫害,當然,這也是一個很老套的話題,之前我也分享過很多關於美國種族歧視的電影,也聊過種族歧視的問題。

在美國始終是一個社會問題,但是經過很多年以及很多人的努力,在美國基本上,最起碼從法律層面上已經實現了各個民族的平等,各種權利包括受教育的權利、找工作的權利,還有獲得各種社會福利的權利基本上通過法律得到了公平的對待。表面上看美國似乎已經比較完美地解決了種族問題,但實際上在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或者說對非白人的歧視始終存在,而且根深蒂固,這才是美國的現狀。

法律是帶有強迫性質的,美國有規定公司僱員達到一定人數,對所僱用的非白人的人數是要達到一定比例的,低於這個比例會被罰很重的稅,所以有些公司不得不僱用一些黑人僱員,這就讓一些白人更憎恨黑人,或者少數族裔。因為平權法案,使得一些白人找工作時非常尷尬,由於這個問題的敏感性,很多電影不敢公開討論,尤其是不敢公開討論當代的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態度,歷史上的著名事件已經拍了非常多的電影,那些電影的觀點都非常明確,想要表達的意思也一清二楚,就是應該人人平等。

《逃出絕命鎮》用一種非常隱喻的方法,借用一個驚悚故事的外殼,告訴了全世界這樣一個事實:表明了種族問題在美國當代的現狀,少數族裔依然受到迫害,只不過手法更加隱秘,但是對少數族裔的傷害非常巨大,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優秀之處。

我第一次觀看這個電影就明白了這個隱喻,也無法與其他朋友爭辯,有些朋友會認為我在過度解讀,《逃出絕命鎮》入選各大雜誌的榜單,當然我無法對各大雜誌的影評人對其列入榜單的評論一一瞭解,但從部分評論的中文譯文中我也看到了對種族歧視的隱喻的說法,這是對本片解讀的其中一項。

另外一項是媒體對人的操控。電影中那位老太太的催眠術,如此有效,這其實也是一種隱喻,當代美國媒體對美國人的心理暗示——催眠法。現代人獲取資訊都是要通過公共媒體,這些媒體出於對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出現的所有新聞事件都經過了加工,以達到適合受眾群體的口味。

有些新聞並不是那麼聳人聽聞,或者沒那麼多人關心的,為了引起轟動,所有媒體都會對其進行再加工,賦予其一層意義,這層意義都是本媒體分析了本媒體的受眾人群,比如受教育程度、對各種問題的關注度等等,把這些新聞事件賦予一種特別的意義,再傳播出去,讓儘可能多的人都來關注,使得人們對本媒體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本媒體就會得到發展。

美國的公共媒體已經高度發達,對媒體受眾的分析也是相當的透徹,能夠用加工過的新聞事件來吸引人,這就是某種程度的洗腦,讓美國人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些媒體灌輸的這些新聞事件的所謂的意義,而對於其本身的內涵,媒體不會說得很清楚,受眾也無從瞭解,似乎也不再想了解其真正的內涵,只接受了媒體對新聞的種種猜測,對於這種操控,有些美國人覺醒了,認為現在的媒體對大眾的洗腦非常的惡劣,簡直就是操控了人的思想,美國人普遍擔心。

現在的美國媒體都是獨立的,政府不能干預他們發佈的新聞和對新聞的解讀,假如有一天,政府能操控這些媒體中的一部分,那麼對美國來說,那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新聞假如不再獨立的話,美國人就不光是受到催眠了,而是會受到摧殘,美國人兩百多年來,都選擇相信媒體,那是因為媒體是獨立的,假如媒體被政府操控,美國人就會逐漸被政府控制。

現在的一些媒體為了錢,職業操守被玷汙之後,再接受一些政府機構的資助,那麼媒體本身被政府控制將不是不可能發生。這是很多美國人都關心的話題,《逃出絕命鎮》對美國媒體對所有受眾的洗腦也做了一個隱喻。這種洗腦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由於人微言輕,對於大多數已經被催眠的受眾來說,他們是不會相信的,像這部電影所表達的一樣,他們沒辦法清醒地看待這件事情。

上述的兩個熱點同時在《逃出絕命鎮》裡出現,表現得很有章法,所以這部電影不光是一個很好看的驚悚故事,還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看電影有時候會很意外地碰上自己的心頭好,這種心頭好是怎麼感知的呢?首先就是加強自己基礎知識的積累,也是常識的積累,當你掌握的某些門類,或者說知識點,在某一個知識層面上剛好與某一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高度契合時,就會獲得雙倍的快樂,這與平時的知識積累是分不開的,平時在網絡上百度到的知識是比較淺顯的。

最多也就是一個名詞解釋,甚至有時候連解釋都算不上,內涵以及應該有的外延都無法得知,知識的積累是要靠閱讀,最起碼是雜誌,書籍最好,書籍不像雜誌,有時候會受到篇幅或內容刪減的限制,所以相關的書籍是瞭解某些門類的知識最好的途徑,有了這些知識的積累,對事情的判斷就會有自己的標準,不會人云亦云,這是一個人生活自由、不受他人控制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自由生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思想的自由,對事情有獨立的判斷,這個指標不太明顯,卻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比物質上、時間上的自由要重要得多,美國人看重的就是這種自由,這才是自由的真正表現。系統的、紮實的基礎知識只能依靠閱讀,有了知識與自由的思想,才是自由。

電影的末尾倖存的是一位黑人,當警車到來時,導演把氣氛醞釀得十分緊張,這樣的一種氣氛,對西方或者美國比較瞭解的人,會對導演的意圖瞭然於胸:這個問題要想得到徹底的解決,道路依然遙遠。故事是結束了,懸念卻留下來了,到影片結束還用這樣的方式,讓所有觀眾提心吊膽地離開影院,這是相當高明的方法,觀眾在短時間內無法忘記這部影片,雖然電影已經結束,但是事情卻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


帥哥來了


感謝可以回答您這個問題,現在我簡單說一下我的觀點!

《逃出絕命鎮》是由美國傑森·布朗姆工作室製作,由喬丹·皮爾執導,丹尼爾·卡盧亞、艾莉森·威廉姆斯、凱瑟琳·基納聯合主演的恐怖驚悚片。該片於2017年2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黑人小夥子克里斯與白人女友露絲在相處階段時,發現了自己落入了一個邪惡的種族陰謀當中的故事。

主要講了黑哥哥去白人女友家度週末,女方家裡媽媽是一個精神病醫生,會催眠。爸爸言行中些許透露著古板白人的一些種族歧視。哥哥看上去像個酒鬼癮君子。黑哥哥發現家裡的兩個傭人都是黑人,並且言行舉止極其反常,但沒有特別的在意,只是有些後怕。在女友家的第一天晚上,他突然醒來,走出門看見一個黑人傭人徑直從樹林中朝他的方向狂奔(一個嚇到我的點)。黑哥哥回屋,被女友媽媽用茶杯催眠,被困在兒時母親去世時的痛苦中不能動彈。再次醒來後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床上。

第二天家庭聚會,各種奇怪的白人老頭老太看起來對黑哥哥都有著濃重的興趣,總是和他搭話,向他問問題。黑哥哥發現聚會上唯一的一個黑人看上去好像一個失蹤的歌手(不確定是不是歌手),但是在這裡他的角色卻是一位白人老阿姨的丈夫,裝束和舉止彷彿是個死板的白人老頭,和他本該有的酷炫樣子截然不同。黑哥哥想給這個奇怪人拍張照發給他的好基友,卻忘記關閃光燈,只見奇怪人突然流鼻血,眼神突變,嚷嚷著“get out”,撲向他,試圖攻擊他。接著,女友爸爸組織這幫老頭老太玩遊戲,可怕的是,他們拍賣的卻是黑哥哥這個人。

種種離奇、卻有解釋不通的現象讓黑哥哥毛骨悚然,他和好基友通話,認為應該快速離開。黑哥哥把他的意願跟女友說了,女友“善解人意”地同意了。在整理東西時,黑哥哥偶然間看到衣櫃裡一個裝滿照片的盒子,裡面有女友和家裡兩個傭人和聚會上的奇怪人的親密合照,黑哥哥倒吸一口涼氣,意識到了他已經陷入了一個大麻煩。

他快速下樓,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哥哥、爸爸、媽媽三方包圍,他大吼著讓女友給他車鑰匙,女友“可憐兮兮”地在包裡翻找鑰匙,故意拖延時間。此時,黑哥哥再次被催眠,醒來後發現自己被綁在一個皮椅上。面前的電視機播放的視頻不斷給他洗腦、催眠,他意識到一個失明的白人老頭贏得了拍賣,而老頭的腦子將被放置到他的身體中。黑哥哥憑著主角光環機智地把皮革沙發裡的棉花塞進耳朵,防止被催眠。而當換腦手術即將開始時,他帥氣地殺掉了女友哥哥和爸爸,又上樓殺掉了女友媽媽。

他開車逃走,卻突然撞到黑人女僕,本想一走了之,可是童年媽媽車禍的陰影驅使他下車把女僕拉上了車。沒開幾步路,另一個黑人傭人又朝他狂奔而來要攔下他,而此時女友也扛著槍從屋裡出來。黑哥哥在搏鬥之中靈光一閃,用閃光燈給傭人拍照,使他突然變清醒,殺了女主後自殺。最後黑哥哥的好基友開著警車把他救走。故事結束。

原來,女主一家及周圍的人堅信“black is the fashion”,她不斷地勾引黑人到她家,催眠他們後把別人的思想放進他們的身體。黑人女僕和男傭不是別人,正是女友的爺爺奶奶。而聚會上的奇怪人則是白人老太太已過世的丈夫。

原來,女主一家及周圍的人堅信“black is the fashion”,她不斷地勾引黑人到她家,催眠他們後把別人的思想放進他們的身體。黑人女僕和男傭不是別人,正是女友的爺爺奶奶。而聚會上的奇怪人則是白人老太太已過世的丈夫。

總之,一步非常棒的驚悚片。看到別的回答說結尾女主死的時候全場掌聲雷鳴,我也好想站起來瘋狂鼓掌啊!


阿飛剪影


這部電影精彩的地方在於全程埋下的伏筆,只有當你看完全片回過神來思考你才會發現:原來如此!

電影原名get out,國內翻譯成逃出絕命鎮,老實說,翻譯成這個名字更吸睛,但是從片名上就暴露了這個電影的劇情,而原名getout你看不出這個電影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當你看完會給你更大的驚喜。

get out這個名字是取決於片中一個黑人恢復自己的意識是對男主大吼:getout(滾、滾開、走開、滾遠點),看上去是在兇男主,實際上是叫男主趕快逃跑遠離此地。

而片中諸多伏筆是最精彩的地方:

1、黑人男友 白人女友決定回家見父母,女主強調家裡人沒有種族歧視。

2、回家是女主開車不是男主,還是林肯suv,這女的咋這麼有錢,黑人只是一個“眼光獨到的”攝影師,在女主面前應該也算是個屌絲吧。

3、路上警察要檢查男主的身份證,女主強烈阻止,表面看似女主維護男主,實際上是女主擔心警察檢查了他的身份證,今後男主失蹤了警察就會發現最後和男主在一起的人是女主。

4、到家了,這家人是豪華別墅還帶運動場,這種土豪對黑人居然沒有歧視,不可思議。

5、女主父親反覆強調對黑人沒有歧視,如果還能第三次投票還會投給奧巴馬。

總之伏筆太多,最後聚會那個瞎子坐在一邊,其實他就是看中了男主的眼睛,獨到的觀察能力,他這次拍賣可以說是勢在必得,就是要將自己的腦花換到男主的腦袋裡面擁有男主的身體,從而讓他擁有視力。

女主一家就是從事販賣人體器官的勾當,他們這個裙底非常崇拜黑人與生俱來健壯的身體,女兒負責引誘身體健壯的黑人,母親負責催眠,兒子負責打手,父親負責開顱手術。父親中途提到男主吸菸的問題,吸菸對身體不好,有損了他的身體器官,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賣好價錢啊。這部電影能打9分吧,剩下一分我怕它驕傲!







清風潛入夜


電影《逃出絕命鎮》由喬丹·皮爾自編自導,獲得2018年第90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1-故事核心

這一個關於美國種族話題的故事。

白人街區的夜晚,迷路的黑人男性被頭盔人綁架,幾個月後他再次露面,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不止穿著打扮變了,連行為舉止也變了,變得像一個白人。是誰綁架了他?綁架他的人又對他做了什麼?

這是電影設計的懸念,電影的敘事就是解開懸念的過程。影片開頭被綁架的這個黑人,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作為一個暗示線索出現的,幫助故事的主角克里斯解開謎團。

克里斯是一個黑人,他和白人女友露絲交往五個月後,被邀請到女方家做客。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這一過程中充滿了詭異,等待他的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2-講故事的策略:雙方實力懸殊,惡人佈局,等待“小白”入甕。

面對這場陰謀,克里斯是沒有任何準備,他面對的卻是一個經營了幾十年邪惡生意的家族。

邪惡家族布了一個“甕中捉鱉”的局,等待著克里斯。

這是女主角露絲的家族生意,就像有的家族做汽車,有的家族做鐘錶,而露絲的家族是專門給人換腦的。

這個生意是從露絲的爺爺開始的,他曾參加過希特勒德國時的那屆奧運會,因為輸給了黑人選手深受刺激,從此致力於研究換腦技術,把白人的大腦放在健壯的黑人軀體上,追求永不衰敗。

露絲的爺爺是換腦技術的設計師,又是這項技術的實踐者,並把整套的技術傳給了兒子。

到了露絲的爸爸這一代,換腦生意已經非常成熟了,一家人都有明確的分工。

露絲以談戀愛的方式把黑人騙到家,露絲的媽媽負責心催眠黑人,找到黑人快速被催眠的介質,露絲的爸爸負責實施換腦手術,露絲的弟弟是爸爸的助手,負責控制黑人。

每當一個黑人到家,露絲的爸爸都會組織一個聚會,來的都是年老的白人,他們都有各種需求,是精準的目標客戶,露絲的爸爸組織一場拍賣,他們中出價最高的獲得黑人的身體,接下來就是定製手術。

所有的這一切克里斯毫不知情,他雖然一開始就對去見女友的家長有擔憂,但也沒有理由拒絕。他的視點就是觀眾的視點,他帶著觀眾進入到這個陰謀,根據線索解開事實的真相,在生死攸關之時絕地反擊,最終逃出絕命鎮。

3-元素和線索

女友的家在樹林深處,偏僻的居所更能讓克里斯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是驚悚懸疑片空間設計的標配。

影片一開始是黑人青年被綁架,綁架者開了一輛白色的汽車,戴了一個頭盔面具,這輛車和這個面具在影片最後又一次出現,克里斯逃出時開的露絲家的車,再次印證黑人青年是被露絲家族綁架的。

開片是克里斯的視點,車窗外延綿不絕的樹林滑過,這是一次穿越森林的旅程,交代地裡環境的偏僻。

露絲開車走神之餘,撞死了一頭鹿,鹿的死亡是克里斯將有生命之憂的暗示。

警察對克里斯的盤問,再加上克里斯行程前的對自己膚色的擔憂,好友的勸說,點出白人對黑人的偏見還是常態,難以消除。

開片13分鐘,通過黑白族群關係,偏僻的目的地,鹿被撞死,緊張懸疑的氛圍已經充分營造起來。

露絲父親關於鹿的言論,死幾百只鹿才好呢,已經在暗示他對生命的蔑視,暴露其殺人魔的性質。

露絲的父親帶著克里斯參觀住所,交代家族的歷史,也是在勾勒邪惡家族的面目。

黑人女僕和園丁都已經沒有黑人族群的特點,這兩個人的真實身份埋得很深,在影片最後才揭開。

露絲的弟弟在克里斯到來後不久也回家了,他是專門趕回來的,為了即將進行的新手術。

聚會中,除了克里斯來的都是白人,白黑族群在人數和話語權上的差距,讓克里斯倍感壓抑。這些老年白人參加的聚會實際上就是克里斯的拍賣會,誰出的價格高,誰就能獲得克里斯的軀體擁有權。

克里斯被露絲的媽媽催眠了,並且建立了被快速催眠的介質,快速攪動茶杯。

聚會上出現的黑人,克里斯投拍男人,手機上的閃光燈閃了一下,黑人瞬間像瘋了一樣,擁有了黑人的頭腦,攻擊其克里斯。這是埋下了換腦人的缺陷,怕閃光燈,影片後來還會用到一次。

克里斯瞭解到這正是幾個月前失蹤的人,他感覺到情況不妙,已經打算離開了。

克里斯又看到了很多張露絲與不同黑人男性親密的合照,他對自己被騙已經確信無疑,他想拿到車鑰匙離開,露絲也放棄了偽裝,露絲一家也準備動手了。

克里斯被很快催眠,在催眠室裡他又看了幾次電視錄像,徹底弄明白了露絲的家族所做的事情,以及即將進行的換腦手術的醫學原理。

克里斯躲過了手術前的最後一次催眠,幹掉了露絲的弟弟,後又用鹿角殺死了露絲的父親,又連殺了露絲的媽媽,他剛開動汽車卻撞倒了黑人女僕。

露絲追了出來,露絲喊女僕奶奶,女僕的身份揭開了,露絲喊園丁爺爺,園丁的身份揭開了,園丁去追克里斯,園丁把這時克里斯使用了第二次手機閃光燈,再次利用換腦人身上的缺陷,園丁轉而拿槍射殺了露絲,並開槍自殺。

這時一輛警車開來,女主呼喊救命,按照故事開頭白人警察盤問克里斯埋下的線索,如果警車裡坐的是白人警察的話,克里斯可能會被射殺,但警車裡出來的恰恰是克里斯的朋友,朋友載著他最終逃離了絕命鎮。

4-方法和隱喻

電影《逃出絕命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被巧妙設計的多次猜謎遊戲,謎面一個一個的埋,謎底又一個一個的解開,答案清晰明瞭,猜中一點不難,觀眾觀影體驗到了猜謎的樂趣。

克里斯的朋友是故事中的傳信人,在經典的戲劇模式中,都可以看到這類人物。電影故事也有比較深的三一律戲劇屬性。

故事中的顯性手術——大腦移植手術是不存在的,醫學發展到今天,也無法完成這樣的手術。但是隱性的腦部手術卻是存在的,白人渴望把自己的大腦放置在黑人的軀體中,讓黑人擁有白人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其背後是白人的種族優越感。

一旦一個族群有了這種盲目的自信,就會強力推行自己的制度和文化,成為霸權主義而不自知。


深海說電影


  

  英文名《get out》,逃離、跳出、滾出去,字面意思的解釋給人第一感覺,影片最獨特的地方在於,緊張中帶著輕鬆,輕鬆得走入深淵,不斷的逼迫你展開聯想和推斷。

  黑人小夥克里斯出生貧寒,年幼時候痛失雙親,但憑藉一己之力,成為一名攝影師。好友是在運輸局工作的小羅德,另外白人女孩露絲相戀,雖然兩人之間的相處不久但感情十分要好,女友邀請去自家做客,克里斯一直為自己的膚色心存芥蒂。

  

  某個週末,兩人相約前往露絲家做客,在驅車前往的路上,撞死一頭鹿,克里斯盯著鹿的眼睛陷入了沉思,鹿證明死亡後,當地警察介入調查信息,女友攔著不出示其身份信息。

  後來在郊區莊園裡,克里斯見到了露絲的父母,禮貌友善,毫無種族歧視的意思。除了露絲的弟弟吉瑞米對克里斯展現出了一絲敵意外,2個黑人管家和男僕外,女管家習慣照鏡子,男僕喜歡半夜跑步,瘮得慌。

  

  隔日,克里斯參加了露絲家舉辦的派對,在派對中,賓客對克里斯指手畫腳,評頭論足,彷彿看到了稀世珍寶,同時克里斯遇見了舊友,讓克里斯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安德魯的穿著、談吐和舉止和先前大相徑庭,判若兩人。種種詭異的蛛絲馬跡讓克里斯漸漸察覺,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個陰謀。。。。。

  看完Get Out,你不得不佩服導遊對當代美國社會種族問題恰到好處的拿捏,節奏把握剛剛好,主題突出,劇情不拖泥帶水,恐怖裡帶著喜劇元素。試圖呈現的就是所謂的後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扭曲到了什麼程度呢?

  

  1.影片的前半段,聚會上的黑人男子,被換了一個白人的意識,可以明顯看出動作和表情很僵硬,在男主伸出拳頭和他擊拳的時候,他是伸出手來握手的。這也表明即使身體是黑人,但是意識包括習慣還是白人,所以下意識沒有擊拳的意識。 這兩點都反映了即使擁有了黑人的身體,但是意識和習慣都是白人的,所以對黑人文化甚是陌生。非常巧妙的兩個細節,使我在看到這兩個細節後立刻明白最後的陰謀一定是意識轉移。

  

  2.影片中白人群體對黑人身體的崇拜和渴望。女主的爺爺輸給了黑人,之後換到了一個黑人的身體,也是因為羨慕和渴望超強的身體素質。 在第一夜的家庭聚會,女主的弟弟也表達了對男主黑人身體素質格鬥運動的興趣。在聚會上前來和男主打招呼的白人,關注的點全都是男主的身體素質,一個直接上來摸,一個問好不好使,都是在表達白人群體對黑人身體素質的渴望和好奇。

  

  3.父親介紹家裡的兩個黑人時候說到:we hired them to take care of my parents. After my parents gone, I can't let them go。這句話當時聽起來覺得是爸爸想展現自己對於家裡兩個黑人僕人的友好,但是特麼的細思極恐,是的兩個無辜的黑人服務一家人,老頭子老太太過世後,為了長存的意識和生命,借用了黑人的軀殼。

  

  4。 鎮子party的時候可以看到黑人男僕和女僕在車旁邊迎接貼面並且和客人擁抱,仔細想想作為僕人這樣是不是有點奇怪?因為他們正是主人啊,都是老熟人了,打招呼的方式未曾改變。後來在這個變態的利益鏈上,展開了對男主的拍賣,皮囊好,眼睛好,體格優質,被盲人給高價拿下。

  

  5.另外附加一個可怕至極的揣測:rose的照片顯示他們應該已經誘拐過不少黑人了,但是鎮上只有三個,那麼其他人去哪裡了呢?有可能是爸爸把他們用於了動物實驗,從片頭看,爸爸對鹿的態度鄙視且惡劣,說鹿是“繁殖多,又快但骯髒的動物,低賤死不足惜”是否也是另一個視覺審視黑人族群呢,比如實驗室那個鹿頭(後來插死女主父親的武器)、比說附近隨處可見的鹿。影片開始撞到車的那頭鹿的腦子有沒有可能是其中一個黑人的呢?

  6、大腦移植手術後,其實原來的宿主的意識是被催眠而沉陷下去的,就像一次閃光燈就能喚醒沉睡的意識,片尾短暫從身體禁錮中逃離出來的黑人大叔,第一個舉動是復仇(開槍殺死自己軀體),即唯一的逃離途徑就是死亡,唯一不那麼痛苦的出路就是死亡。

  

  7、多虧了男主被催眠時候不斷的扣椅子,才發現了裡面的棉花,棉花塞耳朵,化險為夷,躲過了可怕的催眠術,為後來逃生計劃創造機會,不然又要悲劇發生了。男主還是聰明的,一直積極和基友保持聯繫,只是對於失去母親的心理陰影讓他最後關頭選擇重新返回拯救黑人女管家,可是女管家是奶奶的附體,差點要他的命。

  

  8、整部片子最讓我毛骨悚然的是黑人女管家笑著流淚,皮笑肉不笑,面目猙獰的說nonono!可否理解成為原來的肉體不斷對抗被移植的新主人的意識產生的物理反應,雖然流淚但是無能為力,讓一個外來者闖入自己的意識,從而操縱自己的行為,變成一個傀儡,不僅失去了自我的掌控權,而且被囚禁在漫無邊際的意識囚牢中,這種無助感和恐懼,來自於黑人數百年來的種族心理。

  老頭說,如果奧巴馬還可以精選,他還會投票給奧巴馬這句話的。今天的時代,大家喜歡黑人的身體條件和體格機能,我們就換成黑人的身體;等到明天,大家開始都紛紛喜歡黃種人的肉體了,也不要緊,我們就再換成黃種人。

  這是後種族的侵略和歧視,帶著深深的控制和毀滅,利益階層的自我維護體系不會坍塌,會不斷的堅固,他所認為低等的生物不能夠像他一樣平等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當今社會大環境、跨種族、跨膚色、跨性別的婚戀已經越來越多,這都是表象,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

  不管在電影中,還是生活中,不要被眼前溫和所迷惑。

  世界永遠不會像任何人設想的烏托邦那麼美好,你最好要敢於直面他的醜惡和殘酷,但也沒必要苦大仇深,“要盡一切可能避免成為‘受害者’”(布羅茨基)


光影留音


大家好!專注影視領域!希望能夠認識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我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影片評價:沒有裝神弄鬼,沒有故意嚇唬人的鏡頭,沒有過於血腥噁心的橋段,沒有廢話連篇,沒有節奏拖延,前半段都是在疑惑中度過的,中間劇情反轉時令人毛骨悚然,後半段主人公屠殺“壞人”時暢快淋漓。劇情中因引入“換腦”而展現出新意,演員從主角到配角都演技在線,故事推進節奏把握到位,但配樂似乎總踩不到點上,總是比視覺鏡頭慢一拍,配樂質量佳,讓人意識不到配樂的存在,反轉時的觀影體驗相當棒,令人無法猜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全片充斥大量細節,從故事人物的語言到動作,都在透漏著一股驚悚懸疑的氣息。總之,這是一部沒有尿點、別出心裁,沒有鬧出驚悚片革命但能留給觀眾深刻印象、話題度較高的上等佳作。

影片細節解讀

1. 被綁架的黑人小哥:

影片開頭,一位黑人小哥被綁架。克里斯是認識這個人的,而且知道這位黑人小哥已經失蹤數月了,沒想到在家庭派對裡偶然遇見了他。

綁架者正是露絲的弟弟(汽車、綁架用的頭套、束縛動作為證)

被綁架的黑人小哥慘遭“換腦”(帽子用來遮住傷疤)

“換腦”線索:握手代替擊拳(克里斯在用黑人打招呼的方式,黑人小哥用白人握手的方式);

“換腦”線索:眼神迷離;

“換腦”線索:炫耀身體;

“換腦”線索:黑人小哥意識恢復(黑人小哥對手機閃光燈有反應);

“換腦”線索:黑人小哥警告主人公克里斯“快逃”(呼應影片英文名《GET OUT》)。

2. 女友露絲的林肯牌汽車:

這種設定實則為嘲諷,總統林肯最知名的政治成就就是解放黑奴,然而露絲一家卻綁架黑人,露絲看似能頂住輿論壓力和一個黑人談戀愛,其實她背後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幫家人誘拐一個裝白人大腦的容器。

3. 被撞死的野鹿:

暗示此行兇多吉少。克里斯的媽媽在他小時候遭遇了車禍,車禍發生時克里斯在看電視而不是出門尋找,直到後來克里斯才知道車禍當時母親並沒有死,如果小時候的他出門尋找,說不準母親現在還會活著,這件事教給克里斯但凡有希望的事,都要去嘗試。這也為後來克里斯在露絲家裡絕境逃生埋下了伏筆,因為克里斯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遇事逃避的性格,這就不難解釋克里斯在被捆綁的狀況下仍然能想出對策阻止自己被催眠。

鹿的設定還有嘲諷的效果。露絲的父親討厭鹿,家裡有獵槍,地下室裡還有鹿頭,然而父親最終卻被鹿角“撞死”(暴力鏡頭我就不截圖了,你們自己去看)。


4. 舉止異常的女友露絲:

露絲駕車意外撞死了野鹿,趕來的警察想看看克里斯的身份證件,露絲卻反對警察這麼做,因為露絲清楚克里斯即將“失蹤”,克里斯在“失蹤”前留下的任何線索都有可能給家人帶來麻煩。

5. 怪異的僕人:

女僕經常走神、欲言又止,說話掉眼淚,而且內容奇怪,因為,女僕正是露絲的奶奶,原本的黑人姑娘已經被換上了奶奶的腦子,黑人姑娘還有一些意識存在,她想警告克里斯這是一個陷阱,又想讓克里斯幫助她逃離這裡,但她實在無法控制好原本屬於自己的身體,流淚就表明了黑人姑娘的無奈與悲慘。


男僕說話時表情怪異,表達方式聽上去很不友好,因為是露絲的爺爺控制著黑人小夥的身體,話語裡透露著克里斯也被露絲騙了的感覺,看電影時注意對比一下男僕和爺爺的說話語速,你們會發現這兩人的語速和口氣幾乎完全一致。


6. 愛挑釁的弟弟:

克里斯和露絲一家人吃晚飯時,弟弟似乎特別關心克里斯是否擅長某些功夫,克里斯告訴他自己會柔道,弟弟還走到克里斯的身後想要和他打一架試試身手,弟弟這麼做是想知道克里斯在體能方面是否勝過自己,避免加害克里斯時打不過他。

弟弟提到克里斯在不畏首畏尾的情況下會變成一頭野獸,他說對了,因為最後克里斯屠殺了露絲大部分家人,弟弟在飯桌上的這句話成了伏筆。

在弟弟和克里斯的最後搏鬥裡,弟弟想靠蠻力制服克里斯,然而會柔道、講策略的克里斯智勝擊敗弟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電影中弟弟和克里斯糾纏時的片段,每當克里斯打開房門,弟弟都會去用手或用腳關上,這就給了克里斯反擊的機會。

7. 女友露絲和其他黑人的合影:

弟弟用蠻力綁架黑人,露絲則誘騙黑人。露絲跟黑人合影的照片差不多有十張,露絲現年27歲(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和克里斯談戀愛談了5個月,按照不嚴謹的邏輯進行計算的話,露絲差不多在23歲的時候就開始幹起誘騙黑人的勾當了。

再對比一下露絲和黑人姑娘(女僕)的合影,那眼神真瘮人。露絲摟住黑人姑娘的動作就暗示了這姑娘要被騙了。注意截圖中的臺詞,“能感覺到他們就在我們身邊”,這話是露絲的媽媽說的,能感覺不到嘛!這老頭老太太就在僕人身體裡藏著呢!而且看到黑人姑娘照片的克里斯知道了露絲的爸爸在撒謊。


被騙來的黑人會在家庭派對上競拍,哪個白人出高價,誰就能進行“換腦”手術,露絲一家人從中牟利。在我看來,如果夫妻都成功“換腦”,就沒必要再來參加這個所謂的“家庭派對”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一個黑人小哥會和一位中年白人婦女前來參加派對。

觀影體驗:我用片中的一個表情來表達我細思極恐的樣子。


影樂觀


剛剛看完英國午夜場,我的評價是電影沒有被過譽,很多小細節顯得意味深長。下面會列舉幾個個人發現的,關於種族問題的細節和個人理解下的電影立意。

包含劇透,請選擇性觀看。

簡單來說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黑人小哥,和白人女友回家看望父母,見見未來老丈人丈母孃。再探望期間黑人小哥漸漸發現很多不尋常的事情,原來女友家庭從事意識轉移手術,將年老體弱或是有殘疾的白人意識通過手術轉移到黑人身體上,發現了這一點後男主奮起反抗,最終在基友的幫助下逃離。

首先電影的內核是種族問題,而在一開始就奠定了矛盾的產生。

白人女友,黑人男友。雖說如今大環境下跨種族戀情以及婚姻越來越多,但是總數相比較同種族戀情和婚姻還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頂多是個零頭。所以影片一開始,就能想到後面會圍繞這對情侶略為不同的膚色混搭情況。

之後電影的節奏進展較快,很快黑人小哥就意識到女友家庭的異樣,但是他僅僅認為只是因為自己是黑人,沒想到有更大的陰謀。 隨著故事發展,女友家僱傭的黑人女傭和黑人園丁就更顯得怪異無比。

比如黑人園丁對男主角的那番話,透露出對女主的關切和疼愛,讓男主誤以為園丁是喜歡女主,其實後面才知道只是因為黑人園丁的意識早就被換成女主爺爺的意識了。

另外一個細節是在女主爸爸帶男主參觀家裡照片時,說他的父親曾經參加奧運會,結果輸給了一個黑人,然後那個黑人的成績像世人證明了對黑人的看法是錯誤的,個人覺得這個細節是在提示出名的“黑手套”事件。(評論指出影射的是另一事件,而非黑手套) 1968年奧運會上,200米男子田徑的前三名,有兩名是黑人,在領獎時他們高舉戴著黑手套的手,聲援在美國為反種族歧視做鬥爭的同胞。這一事件被認為是黑人平權運動中很重要的一環,之後的black live matter也是在此事件後才發生的。

另外一個細節是,影片中出現的黑人女傭和聚會上出現的黑人,都反映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不同。首先在男主發現手機被人動過之後,女傭出來承認是她動過,表示抱歉。男主說沒關係,我不會告密,在影片中男主說“告密”這個詞用了兩種不同的說法,snitch以及rat you out,這兩個詞都是告密的意思,但是是屬於黑人常用的說法,所以被換了白人意識(女主的奶奶)的女傭,頭兩次沒有反應過來,最後才明白男主說的是告密的意思,她也用了一個詞形容,我沒聽清,但是明顯和黑人文化中常用的告密說法不同。

其次,聚會上的黑人男子,被換了一個白人的意識,可以明顯看出動作和表情很僵硬,在男主伸出拳頭和他擊拳的時候,他是伸出手來握手的。這也表明即使身體是黑人,但是意識,包括習慣還是白人,所以下意識沒有擊拳的意識。 這兩點都反映了即使擁有了黑人的身體,但是意識和習慣都是白人的,所以對黑人文化甚是陌生。非常巧妙的兩個細節,使我在看到這兩個細節後立刻明白最後的陰謀一定是意識轉移。

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影片中白人群體對黑人身體的崇拜和渴望。女主的爺爺輸給了黑人,之後換到了一個黑人的身體,也是因為羨慕和渴望超強的身體素質。 在第一夜的家庭聚會,女主的弟弟也表達了對男主黑人身體的興趣。在聚會上前來和男主打招呼的白人,關注的點全都是男主的身體素質,一個提到老虎伍茲,一個直接上來摸了摸男主的胳膊,都是在表達白人群體對黑人身體素質的崇拜和好奇。

這一點也是影片內核的基礎,即為種族優勢。黑人的身體素質被認為是所有人種中最好的,爆發力和肌肉力度都是遠超白人和黃種人的,加上黑人在現代體育佔據的重要地位,都證明了黑人身體素質的出眾。 然而,黑人的身體素質即是禮物也是詛咒,因為黑奴制度最初就是看中了黑人的強壯身體,導致黑人在人口販賣過程中是最受歡迎的種群。 現代黑人在體育界的成就證明了他們的能力,卻也難免讓人一看到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強壯的身體,過硬的身體素質。影片中白人對黑人男主角身體的讚歎,看上去是褒獎,實際上是一種種族歧視,叫作正面歧視(自己翻譯的,英文不記得了) 也就是說,一些人種方面的優勢反而成為了一個歧視的理由。比如一提到黃種人就想到數學好,勤奮,精打細算,一提到黑人就想到跑得快跳得高肌肉強壯。這類看似是優點的特質,反而是種族歧視的一種形式。所以影片採用這樣一個切入點,巧妙地描述了種族問題,卻又不像其他政治正確的種族電影那樣直白明顯,實在是高明。

這部影片不同於“hidden figure”那類的主旋律反種族歧視電影,並沒有出現腦殘式打壓和看不起黑人的白人人物,反而處處透露出對黑人身體的讚揚,但是這本質上的種族意味卻顯得比主旋律片更意味深長,也讓電影的邏輯站得住腳,更引人入勝。

以上內容都是看完電影后手機打的,很多史料和文獻無法提供,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自行搜索相關內容。


古惑仔影視


由喬丹·皮爾執導,丹尼爾·卡盧亞、艾莉森·威廉姆斯主演的《逃出絕命鎮》成為了今年毫無疑問的黑馬電影。

看完本片之後,大概的感覺是:雖然沒有那麼好,但絕對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作為一部小成本影片,如果概念上不突出,完成度不高,很難從一干重工業大片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本片從世界著名的“聖丹斯電影節”亮相以來,就吸引了影評人的注意。

目前為止,本片豆瓣評分7.5分、IMDb8.0分,爛番茄指數新鮮度高達99%,觀眾的選擇足以說明本片的受歡迎程度。

但本片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在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語境下,一群“現代3K黨成員”迫害殘害黑人的故事,無疑就擁有了”政治正確“的保護,很難讓人去反對。

可本片的癥結也恰恰集中在這裡。這群看似文明,實則兇殘的“現代3k黨成員”為什麼要殘害黑人、動作何在?種族歧視的解釋,似乎很難支撐故事的敘事邏輯。

可因為本片的格局並不大,在細節的出色處理,牢牢地吸引住了觀眾,以至於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性地忽略本片的在敘事上的缺陷。

還有作為本片中非常重要敘事線索的“催眠”,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如果能有一點兒科學或者偽科學的解釋,或許能夠更加具有吸引力。

還有那些他們請來的參與者和陪審團(突然來了又消失,再也沒出現過),顯得都有些莫名其妙和多餘。



叨咣簡影


逃出絕命鎮這個好像是17年的電影,看完很久了,努力回想了一下情節,總體印象好像當年評分很高,劇情隱喻很多,為了負責任,我重新看了一遍,整體8.5分吧。

男主是黑人,女主是白人,放在我們眼裡可能還好,但在美國這事還是挺刺激的,因為美國種族歧視還是非常嚴重的。這也是整個電影的總體背景.

該片講述黑人小夥克里斯(丹尼爾·卡盧亞 飾)和他的白人女朋友露絲(艾莉森·威廉姆斯 飾)相處到了見父母的階段,她邀請他去自己父母家度週末。起初,克里斯把她家人過度熱情的行為,解讀為他們對女兒的跨種族戀愛的緊張應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系列令人不安的發現使他認識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真相,這一切背後是一個邪惡的種族陰謀。反轉還是比較多的 細節氛圍營造的比較到位。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他的黑人保姆。還有黑人園丁。看著黑人保姆的眼睛,有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感。看到這裡突然想起了一句中國的古訓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一群白人對一個黑人獻了那麼大的殷勤。為什麼呢 當男子慢慢明白的時候。他 感到了無比的恐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都覺得電影比較彆扭,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一群白人為什麼對一個黑人那麼好,而且能接受一個黑人。 最後導演又恰如其分的留了一個帶有懸念的結尾。總體評價還是值得一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