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第92屆奧斯卡中《寄生蟲》大爆冷門,成為最佳影片,也印證了在電影領域,優秀劇本的重要作用。

而相對於完全連貫緊湊的劇情,在各類影視作品中,分段式的劇情則屬於一種異類。

其中有類似於去年《被光抓走的人》那種,同一個故事背景,不同劇情人物的分段故事;也有當年香港恐怖片經典系列《陰陽路》那種,以同一班角色講述不同故事的分段方式。

而在日本則有一種叫做“物語”的電影呈現形式,同樣也是以分段的方式進行電影故事的呈現。

因為物語在日語中本就有故事的意思,所以日本電影中,某某物語也就是某某的故事的意思。

比如今天要講的《鎌倉物語》,講述的自然是發生在鎌倉的故事。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有著千年歷史的日本鎌倉,有著許多志怪傳說,而影片也正是根據這些傳說,將數個小故事編輯在一起拼湊而成。

從電影劇情的整體表現來說,《鎌倉物語》的情節展開缺乏驚喜也沒有深度,屬於較為平庸的作品。

不過,幾個小故事中依舊寓意了不少真善美的積極情感,加上不錯的想象力和製作水準的呈現,影片依舊值得一看。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而在這部以愛情+志怪為主題的影片中,江之電作為串聯影片的關鍵劇情道具。

除了作為鎌倉的文化標誌出現外,也有著很多深層次的寓意,儘管鎌倉的妖怪也十分可愛。

可在這部影片之中,鎌倉的重要交通工具江之電才是本片真正的“靈魂”

電車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現時,配合悠揚的音樂,將鎌倉的風光景色呈現在觀眾面前。

而電車悠然駛過的聲響,也展示了鎌倉這座古城悠然自得的愜意風情。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這裡也是《灌籃高手》片頭曲中的一處景色,相比不少觀眾都會覺得這裡十分眼熟吧!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電車的第二次出現,則是以玩具模型的方式,完成了對男主角職業的介紹。

而有趣的是,儘管電車如今看來已經是相對陳舊老土的設備,可相對於古城鎌倉,卻已經是最具科技感的公用設施。

新的科技自然寓意著創新,結合當時正和恰逢寫不出稿子的狀態,把玩電車模型也給他帶來了靈感。

這正是電車所代表的科技,對於傳統文化的促進與衝擊。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第三次出現電車,依舊是圍繞模型展開。

這一次,妻子亞紀子終於忍不住開始吐槽,老公買下的這些玩具無疑是巨大的浪費,不利於婚後的家庭經濟。

這裡算是對新婚生活做了簡單的探討,結婚後雙方勢必無法完整保持所有的興趣愛好,最終的結果多數都是在溝通和退讓中達成統一。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第四次出現時,是保姆金奶奶乘坐江之電離開的短暫畫面。

深夜的鎌倉如此的寂靜,電車塑造出了鎌倉與世獨立的氛圍,緩緩駛離後的電車,讓被它留在身後的這座古老的城市與科技被分割的更遠。

這樣的設計,也為隨後妖怪夜市這種靈異內容的出現,營造了合適的環境氛圍。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第五次電車的出現,是正和破解的江之電殺人案事件。

這一段,是講述科技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不僅加快了生活的節奏,也促生了很多古時候不應存在現象的發生。

在為人們提供幫助的同時,科技也有可能成為傷害我們的工具,這也讓科技成為一種潛在的威脅。

只要一輛小小的電車,兇手就可以跨越遙遠的距離,短時間內殺害遠在異地的人。

這還僅僅是在鎌倉這種古樸的小縣城,對於那些更加依賴科技的大都市而言,人們更是隨時隨被科技所“威脅”。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除了可以載人在城市間穿梭,影片中就連靈魂去往黃泉世界也要通過搭乘電車來完成。

電車第六次出現時,是送別鄰居家一對即將去往黃泉的夫妻。

儘管懷著對倆人愛情的美好祝願,可是面臨生死的離別,這麼一列單程的列車,造成的只會是天人永隔。

通往黃泉之國的迷霧,對於現世相愛的兩人,無疑充滿了對生離死別的惶恐與茫然。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經歷了一番生離死別之後,正和對亞紀子的思念再也難以抑制,當他乘上電車去往黃泉之國。

原本象徵死亡的電車,則成為了帶他去往愛人身邊的希望。

再加上影片中,將黃泉之國設計為可以根據人心境而轉變樣子的地方,此時美輪美奐的黃泉之國,也顯示了即將見到亞紀子的正和是多麼的愉悅。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江之電在影片中的這八次出現,每一次都肩負了劇情的起承,或是被安排了深度的寓意。

這些都屬於,影片製作時把控細節的加分點。

當然,除了這八次之外,江之電還有第九次出現,是為了帶著正和與亞紀子逃離黃泉的國度。

這一次則主要是為了服務劇情而出現,如果有影迷朋友覺得有可解讀的內容也可以在評論中回覆分享。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有趣的是,在電車完成了將正和帶到黃泉之國的使命後,死神又對黃泉進行了另一番介紹:黃泉,是一箇中轉站,讓人們在開始下一段人生之前,短暫修養的地方。

其實除了所謂的轉世,人的一輩子也有很多可以重新開始人生的機會。

也許是因為選擇了新的行業,也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感情的變動。

生活在如今這個科技發達,俗世紛亂的時代,稍有不慎可能人生就會陷入低谷。

而跌落谷底後勢必要籌備著日後的反彈,可是在此之前讓自己短暫的喘一口氣,也很有必要。

就像是鎌倉與東京或是黃泉與現世的區別,有時候人們需要一個寧謐的休息的地方,不是為了偷懶,只是要讓自己的心靈放鬆一下。


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景色,這次成了《鎌倉物語》中的隱藏主角


如今,頂著要出人頭地等諸多大義,喝多了濃烈的雞湯,享受美好人生的願景有時候反倒成了不思進取的負能量。

甚至中國傳統神話中,許多美好的傳說,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再被人們所提及。

說起來,《鎌倉物語》這樣的故事,正常來說如果以我國豐富的民俗故事作為支撐,絕對可以拍出更加優質的影片,大家覺得有這樣的可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