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這是一本講英語詞源的書,書名的原文叫做《Midwives, marathons and mumbo jumbo: a dictionary of word and phrase origins》,點得很清楚,是一本關於「單詞和習語起源的詞典」,中文翻譯成「單詞的歷史」反而讓人誤以為是個系統講詞源學的大部頭。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作者: 馬丁·H·曼瑟;譯者: 崔峰;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5-5

其實本書只有240也,體例如詞典,一個詞一段解釋,很快就能讀完。不過從整體內容來說,有點枯燥無味,因此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免不了要從中摘錄一些相對有趣的詞條。

下面就夾敘夾議著列一列。


abracadabra (表演魔術、施魔法時所念的咒語)阿布拉卡達布拉

魔術師表演魔術時會使用abracadabra這個咒語。該咒語可溯源至希臘咒語abrasadabra。諾斯替教派、巴希理德學派、的教徒們在祈求神助時使用這一咒語。它也可能來源於abrasax,其最初是由希臘字母組成的咒語或護身符,人們相信它是有魔力的;從公元2世紀起,abrasax又被認為具有神性,且受到諾斯替教派的崇拜。這一咒語中包含了數字365,代表365重天,也表示重天中的精靈,它們是神的365個發散體。


另一種解釋認為該詞來源於三個希伯來詞語:即Ab(聖父)、Ben(聖子)及Acadsch(聖靈)。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如果你念得夠快,這個詞就會變成:Wubba lubba dub dub!

aftermath 後果,創傷

該詞指不幸或災難(如戰爭、洪水等)發生後隨即產生的餘波、後果。該詞的意思由 after和math的字面意思延伸而來。math 表示一撥收割後的草,因此 aftermath 表示同一季節內再度收割的草。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如果創傷是被再次收割的草,那我們的悲傷就如afteralliumtuberosumcutting

agnostic 不可知論者

我們很難準確地指出某個詞是在何時由何人創造的,但agnostic是個特例。186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倡導者托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創造了該詞。當時他是形而上學學會(the Metaphysical Society)的一員。赫胥黎認為,人們無法證明上帝是否存在,所以他想創造一個單詞以表示某人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上帝的存在。他認為,只有物質對象才是可知的,所以把 a(希臘語中表示“不”的意思)與 gignōskein(希臘語中表示“知道”的意思)結合起來,創造了agnostic。赫胥黎原本用該詞指認為上帝的存在是不可知的某個人,但在現代英語中它的意思略有變化,指懷疑上帝存在的人,或者更籠統地指對特定事物持懷疑態度的人。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基本上所有西方主流語言都是直接引用這個詞。

antimacassar 椅背套

19世紀,潤髮香油被引進英國,其中含有大量望加錫油。據說此油的原料產自望加錫(Makassar,即現在印度尼西亞中部的烏戎潘當〔Ujung Padang〕)。該髮油頗受歡迎,使得望加錫成為商標名。由於沙發椅沾上髮油後易留下汙漬,所以人們就發明了antimacassar(由 anti和macassar 組成)。antimacassar是一種裝飾性布料,可以套在椅背上作吸油之用,從而保持椅子清潔。現今,一些住家、火車車廂和飛機內仍在使用antimacassar的紙製椅罩。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又是一個地名變名詞的案例,還加上一層反轉,還是德語裡的Sofaschoner更簡單易懂些。

atlas 地圖冊

在古希臘神話中,阿特拉斯(Atlas)是泰坦神族(Titans)的巨神之一。因為他企圖推翻宙斯的統治,所以被罰以雙肩扛天度其餘生。地圖繪製家墨卡託(Gerardus Mercaror,1512—1594)曾採用阿特拉斯擎天圖作為一本地圖冊的扉頁插圖,該地圖冊於16世紀末出版。後來atlas就被用來指稱地圖冊。


在建築物中,atlas(複數形式是atlantes)指的是男像柱,它們被用作上橫樑的支撐柱。而caryatids(複數形式是caryatides)指的是女像柱,源自希臘語Karyatides,指的是希臘城邦卡黎亞(Caryae)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的諸位女祭司。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Atlas → Atlantes,特別的複數形式,不過atlases好像也是存在的。

atone 補償

該詞表示為所做的錯事感到愧疚,並補償過失。它源自 16世紀產生的一個名詞 atonement,用以表達"at one"的狀態(at-one-ment)——即與上帝保持一致。後來這種“協調”之意轉而表示對錯事進行彌補。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德語裡表達類似含義的是一個長詞:Wiedergutmachung,有修復的意思。

batty 瘋瘋癲癲的

batty 形容某人言行古怪或有點瘋瘋癲癲。該詞可能源自短語have bats in one's belfry。人們認為安布羅斯·畢爾斯(Ambrose Bierce,1842—1914)在 20世紀初第一次使用了這一短語,指的是鐘樓裡的蝙蝠。每當鐘敲響時,蝙蝠便會瘋狂地亂飛,就好像一個瘋子心神不安、胡思亂想一般。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類似的詞還有batshit(極不合理的),可能源自apeshit(像猿猴一樣因為憤怒或興奮失去控制),以及squirrelly(可能源自松鼠般的不穩定)

beggar 乞丐

該詞可能源自 12世紀比利時神父蘭伯特·伯格(Lambert Le Bègue)的暱稱,即“結巴蘭伯特”(Lambert the Stammerer)。他在列日(Liège,今比利時東部城市)創建了一個女修道會,修女們被稱作Beguines。她們過著簡樸的、半世俗的集體生活。會員無須立誓,並可擁有私人財產,還可隨意返俗。後來又出現了類似性質的兄弟修道會,成員被稱作Beghards。他們擁有共同財產,但不允許擁有私人財產,所以他們中有不少人靠救濟金為生,無自尊可言。故而,Beghards 一詞保留了下來,並變成了beggars。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所以說,beggar並不是源自beg,而是從一個人名變成了一個群體的代稱。

blurb (印在書籍等護封上的)推薦廣告

該詞指簡短的廣告,尤指出現在書籍封面上的廣告。它系美國幽默作家、插圖畫家吉利特·伯吉斯(Gelett Burgess,1866—1951)為推介他的新書《你是庸俗之人嗎?》(Are You a Bromide?)而創造的。


20世紀初,美國小說的封面上通常會印一張美女照吸引讀者。伯吉斯對此進行了惡搞,把一幅他稱為"Belinda Blurb 小姐”的美女照印到了護封上,畫中的小姐一副病殃殃、無精打采的樣子。他這樣做是為了希望“以她的封面為護封廣告,以期終止此類廣告”(blurbing a blurb to end all 封面為護封廣告,以期終止此類廣告”(blurbing a blurb to end all blurbs)。自此以後,人們便常將 blurb 一詞同書籍封面上的廣告聯繫起來。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看來腰封宣傳真是一件歷史悠久的事情。

boycott 聯合抵制

boycott a person,organization,etc.指拒絕與某人、某機構等有業務關係。該短語除了具有“不同意”的含義外,也常指試圖強迫他人、機構等接受特定條件的某種手段。boycott 一詞出自查爾斯·肯寧漢·杯葛(Charles Cunningham Boycott,1832—1897)上校,他是一名土地承租管理人。


杯葛在退役後,受僱於厄恩伯爵(the Earl of Erne),管理愛爾蘭梅奧郡(County Mayo)的地產。1880年,愛爾蘭土地同盟(the Irish Land League)試圖進行土地改革,倡議地主削減佃農地租,並聲稱凡拒不執行此倡議的地主應遭驅逐。結果杯葛因為拒絕減租而立即遭到驅逐。他的工人被迫離開他,商人拒絕給他供貨,他的妻子也受到了威脅——他不得不攜妻子倉皇逃往英格蘭,以躲避迫害。英國曆史上第一次“聯合抵制”的事件就這樣大獲成功。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主要的西方語言基本都沿用了boycott,只不過在拼寫上各有調整(並加上了動詞詞尾),如法語boycotter、德語boykottieren、意大利語boicottare、西班牙語boicotear、世界語bojkoti…可憐的杯葛上校。

browse 瀏覽

該詞指隨意瀏覽書刊雜誌等。它源自古法語brost,原義指鹿、羊等動物食用的嫩苗、嫩葉和嫩枝。所以該詞既保留了“吃葉”這一本意,又具有了“悠閒地擇取事物”這樣的比喻義,如瀏覽雜誌中的段落,或慢悠悠地逛商店,試圖找到有趣之物。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悠閒地擇取事物,試圖找到有趣之物」,這個意象真是太棒了。

burgle 入室行竊

someone burgles a house指某人入室行竊。動詞 burgle 源自名詞 burglar,也就是說,burgle是個逆成詞——即去掉已知單詞的後綴以形成另一相關詞語。比如,人們以為以 -ar,-er,或 -or 結尾的名詞是由已知動詞加上"doer"之類的詞尾構成的,這就使 pedlar和editor 被誤解為是由 peddle和edit 分別加上相關詞尾衍變而成。


其他逆成詞還包括 commute(commuter的逆成詞)、diagnose(diagnosis的逆成詞)和televise(television的逆成詞)。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關於刪出來的逆成詞,還有哪些,可以參考這個列表: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English_back-formations

Busman's holiday 有名無實的假期

該短語指照常工作的節假日。據說在 20世紀初,倫敦很多公共馬車的司機非常喜愛他們的馬匹,為了確保頂替輪班的司機對馬兒好一點,他們在休息日作為乘客,坐上自己的車子,以確保馬兒被照管妥當。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對當代新媒體、廣告等行業從業者同樣適用,Mad Man's Holiday.

chortle 咯咯地歡笑

chortle指滿意地笑或被逗得直笑。這是英國作家卡羅爾(Lewis Carroll,1832—1898)在他的童話《鏡中世界》(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1872)中造的一個詞,由 chuckle(抿著嘴暗笑)和snort(哈哈大笑)縮合而成。squawk 一詞也是由卡羅爾所造,現在亦廣為使用,它是由 squeal(尖叫)和squall(哇哇叫)綜合而成。既然把兩種意思“壓縮”成一個單詞,卡羅爾便把這樣的單詞叫做 portmanteau words,portmanteau在當時是一款時尚的旅行箱。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造詞大師劉易斯·卡羅爾,類似的還有slithy(lithe+slimy),現在「混成詞」就叫做portmanteau,不過目前逐漸被blend取代了。

earwig 蠼螋

該詞指蠼螋,它是一種小昆蟲,身體尾部長著一對螯。該昆蟲得名自古英語ēarwicga:ēare指耳朵,wicga 則指昆蟲或甲蟲。根據過去流傳的迷信說法,這種昆蟲會爬進夢中人的耳朵,然後又鑽進人的大腦,故得此名。作為該詞一要素的wig可能也與 wiggle(扭動,蠕動)有關。在其他語言中,這種昆蟲也有類似的名詞:如法語的perce-oreille,字面意思為“刺穿耳朵者”;德語的Ohrwurm,字面意思為“耳蟲”。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蠼螋」的讀音是:chyu sou,兩個典型的形聲字。

eavesdropper 偷聽者

該詞指竊聽者。eaves指屋簷,在陰溝和排水管還未發明之前,屋簷能夠使雨水滴到屋子之外。雨水所滴之處曾被稱為eavesdrip,後衍變為eavesdrop。而簷下滴水之處靠近窗戶,正是偷聽屋內人說話的理想場所。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太形象了。

electricity 電

古希臘人已經瞭解了電這一能源形式。他們發現,通過摩擦琥珀可產生靜電,吸引稻草和其他很輕的物質。該詞源自英國科學家威廉·吉爾伯特(William Gilbert,1544—1603)根據希臘語ēlektron(琥珀)所創的electricity 一詞。吉爾伯特以其在磁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尤其是他的論文《磁論》(De Magnete,1600)而聞名於世,被稱作“電力之父”。吉爾伯特也將 electric force(電力)、magnetic pole (磁極)等術語引入英語。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在奉行純化政策西方語言裡,對「electricity」這個詞總要進行一番再創造。比如冰島語裡的rafmagn = raf(琥珀)+ magn(力量),等於把希臘語詞根直譯了一遍;匈牙利語的villamosság源自villám(閃電);最有意思的是芬蘭語的sähkö,1845年由物理學家Samuel Roos創造,源自動詞sähähtää(短暫發出嘶嘶聲)和säkenöidä(冒火花)的合成。

intelligentsia 知識階層

該詞指社會中對文化藝術、政治等感興趣的知識分子階層。追根溯源,它源自拉丁語intelligentia(感知力或理解力)。令人好奇的是,intelligentia是從俄語中借用而來的。它在俄語裡指“俄國革命”前社會上的那些“有志於知識性活動”(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第2版)的一群人。20世紀的前25年,該詞進入英語中。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俄語的原文是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я (intelligéncija)

laser 激光

激光能產生高強度光或其他形式的電磁輻射,在切割硬物、全息圖、電信、手術等方面用途廣泛。laser是一例首字母縮略詞:起初它名為light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輻射式光頻放大器),各單詞首字母組成 laser。由於全稱表述累贅而形成縮略詞的其他科學術語還包括:AIDS(艾滋病),源自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radar(雷達),源自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無線電探測與測距);及sonar(聲納),源自 sound navigation ranging(聲音導航與測距)。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一般能組成音節的縮寫詞能容易獨立成詞,比如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不過USA就沒人念成u-sa;此外音節也可以組合,例如Gestapo(Geheime Staatspolizei),翻譯也很妙:蓋世太保。

loo 廁所;盥洗室

loo 為口頭語,尤指英式英語中的廁所。在幾種詞源解釋中,最有可能的有兩種。其一,一個英國人試圖發法語le lieu(地點)的音,have time off in lieu 中的lieu 常發音為loo。其二,它是Gardy loo的縮寫形式。在還沒有下水道的年代裡,家庭主婦們把夜壺傾倒至窗外的街道上時會發出“Gardy loo!”的警告。Gardy loo 在法語中寫作gardez l'eau(小心有水)。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loo = l’eau,沒毛病。

mesmerize 迷惑,迷住

someone is mesmerized by something指某人為某物神魂顛倒,彷彿受了魔咒或被催眠了一般。mesmerize 出自奧地利醫生、催眠師弗朗茨·安東·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1734—1815)之名,他是首位將催眠術運用於醫療的人。梅斯梅爾出生於奧地利,後來在維也納行醫。他認為自己行醫之所以成功,源於他使用磁鐵作為催眠工具。


儘管那些被他治癒的病人給予他莫大的支持,他還是被奧地利當局從維也納驅逐出去,於1778年移居巴黎。在那裡,他的治療技術變成了時尚。


1784年,路易十六任命了一個科學委員會調查他。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梅斯梅爾是個吹牛皮的騙子。他不得不逃離巴黎,在瑞士默默無聞地度過餘生。他相信他的成功是由於超自然力量的幫助,而今天,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他的催眠技術。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又一個人名進入詞典的案例。

moron 蠢人,笨蛋

該詞現主要是表達某人很蠢的一種粗俗的方式,它原本有精準的科學意義。1910年,在美國低能研究學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Feeble-Minded)的一次會議上,美國心理學家亨利·戈達德博士(Henry H.Goddard,1866—1957)建議用此詞指心理年齡在 8和12 歲之間、智商在 50和70 之間的精神不健全人士。該詞源於希臘語mōros(愚蠢)。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這個詞現在不夠政治正確,某些情況下除外。

news 新聞;消息

該詞指廣泛傳播的有趣或者值得關注的事件。常有人以為這個單詞來源於指南針的四個方向:北(N)、東(E)、西(W)、南(S),因為新聞常常是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其實該詞的來源並不複雜:中古英語中該詞的拼寫是newes,模仿的是古法語noveles 或中世紀拉丁語nova,意為“新事物”。人們之所以認為該詞的來源與指南針有關,估計是因為有些報紙習慣在報頭放上地球的圖案,並在上面加上指南針的四個指向。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這個單詞來源於指南針的四個方向:北(N)、東(E)、西(W)、南(S),因為新聞常常是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如果真是這樣就有趣了。

nice 好的;美好的

恐怕沒有哪個詞的詞義像 nice 這樣變化如此之大。現代英語中該詞表達贊同之意,有“好”、“美好”的意思。該詞源自拉丁語nescius(無知的),13世紀傳入英語,表示“愚蠢的”。其意思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14世紀時,它為“放蕩”、“好色”之意;到了15世紀,則形容“害羞的”;16世紀時,它又指“吹毛求疵”或“細微差異”:a nice distinction(精細入微的區別)和a nice point(敏銳地指出)等現代詞組中仍保留了這層含義。直到 18世紀,該詞才具有了現代意義。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Nice的意味今天依然很微妙,有點像微信裡的微笑表情。

OK

該詞用以表達肯定的態度。對其來源,眾說紛紜,其中有兩個主要的觀點。有人認為該詞代表oll korrect,是all correct的滑稽拼法,造於1938年。另有人認為Old Kinderhook的首字母縮寫才是OK的來源,Old Kinderhook 即民主黨人馬丁·範布倫(Martin Van Buren,1782—1862)的出生地,後來也成了他的外號。馬丁曾於1840年參加總統連任競選,OK 俱樂部就是為了支持他的競選而成立的。他後來落選,所以當然不 OK 了。


不管該詞起源為何,它和它的變體 okay 已經深深根植於英語和其他語言中。正如斯圖爾特·弗萊克斯納(Stuart Flexner)在其著作《我聽見美國在說話》(I Hear America Talking)中所言:“OK是最流行的典型美語。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在美國,它每天的使用頻率高達上百萬次。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不但自己用OK,也憑此判斷那些說 OK的就是美國人。”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OK才是真正的世界語,連世界語裡都有個詞叫okej。

onomatopoeia 擬聲詞

該詞指象聲詞,是模仿它所代表的事物或行動的詞。如buzz(嗡嗡聲)、crash(碰撞聲)、hiss(嘶嘶聲)、moo(哞)、sizzle (嘶嘶聲)。模仿描寫對象聲音的詩歌也是象聲的,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鐘聲》(The Bells):


Keeping time,time,time,

In a sort of Runic rhyme,

To the tintinnabulation that so musically wells

From the bells,bells,bells,bells.

合著一種北方神秘的旋律,

合著那悠揚快活的丁丁鍈鍈,

鈴聲流出那小鐘般的銀鈴,

丁鍈,丁鍈,丁鍈。


該詞源自希臘語onoma 一詞,由 onoma(名稱)和poiein(製作)組合而成。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擬聲詞這個話題,本身就夠寫無數篇論文了。這裡只說說幾個新造的擬聲詞,比如喬伊斯在《尤利西斯》裡造的:tattarrattat,用來形容敲門的聲音;60年代的《蝙蝠俠》電視劇,在戰鬥場景裡,屏幕上會出現漫畫風格的擬聲詞:wham!, pow!, biff!, crunch!, zounds!;漫畫作家Don Martin經常自創擬聲詞,比如thwizzit,是表現「從打字機中拉出一張紙的聲音」,粉絲們甚至還為此編了個字典,記錄這些擬聲詞的含義。

palindrome 迴文

該詞表示“迴文”,即順讀和倒讀都一樣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它源於希臘語palindromos(再次跑了回來),其中 palin 表示“反過來再來一次”,dramein 表示“跑”。最早的迴文是由古希臘人設計出來的。英語迴文詞的例子有 Hannah(人名:漢娜)、level(水平)、minim(微量水平)等。英語中最長的迴文詞是redivider(重新劃分)。拿破崙曾說過: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在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本無所不能。”

還有 19世紀的一組對句:

Dog as a devil deified.

Deified lived as a god.

魔鬼一般的狗被奉若神明,被奉若神明的它如神一般生活。


最長的迴文故事有 66 666個單詞,由愛德華·畢爾布(Edward Berbow)所作。它的開頭是Al,sign it,“Lover!”,結尾是revolting,Isla.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這個迴文故事似乎只是個傳說,並沒有查到類似的文本,另外這個作者似乎應該是叫Benbow而非文中的Berbow。

前面提到喬伊斯創造的擬聲詞tattarrattat,被《牛津英語詞典》認定是英語中最長的迴文詞。《吉尼斯紀錄大全》則認為是detartrated,一個化學術語的過去分詞,意為「去除了酒石酸鹽的」。

另外吉尼斯紀錄還認定,芬蘭語中的saippuakivikauppias(皂石供應商)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長迴文詞。

除此之外,英語中還有兩本「迴文小說」,David Stephens於1980年寫的《Satire: Veritas》,一共58795個字母;Lawrence Levine於1986年寫的《Dr Awkward & Olson in Oslo》,一共31954個字母。此外,Demetri Martin還寫過一首224個詞的迴文長詩:Dammit I'm Mad。

pandemonium 喧鬧,大混亂

該詞指喧譁吵鬧的狀態。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在《失樂園》(1667)第1冊中創造了該詞。彌爾頓用此詞作為地獄首府的名稱,而所有的邪靈都來到首府參加會議:


"A solemn Council forthwith to be held At Pandæmonium,the high Capital of Satan and his Peers."

“萬魔窟是撒旦和其從眾的首府,在那裡將立即召開一次莊嚴的會議。”


該詞源於希臘語pan-(全部)和daimōn(精靈)。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這個詞本身就非常有莊嚴感。

posh 漂亮的,時髦的;高檔的

有關它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頗具詩情畫意,認為該詞源自英國人乘船定期往返於印度的時代,當時的印度還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為了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一些乘客在往返時都要住在船的遮陰側,即去時住在船的左舷邊(port out),回來時住在船的右舷邊(starboard home)。取這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即為posh,指有地位、身份高貴的人才能付得起這樣的艙位價格。雖然這種說法頗為流行,但缺少證據。第二種說法雖然不那麼精彩,,認為該詞源自過時的俚語單詞 posh(花花公子或錢),最早可能出於吉卜賽人之口。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果然還是第一個說法有意思。

robot 機器人

該詞指代替人類執行任務的自動機器,它出自捷克語robota(工作或奴役)。1920年,捷克劇作家、小說家卡爾·恰彼克(Karel Čapek,1890—1938)創作了戲劇《羅薩姆萬能機器人公司》(Rossum's UniversalRobots),其英文版本於1923年在倫敦公演,劇名中的robot 遂進入英語中。劇中的人造機器人雖然沒有生命,但卻能熟練地操作機器。


形容詞 robotic(機器人的或像機器人的)由美國科學家、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於1941年創造出來。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像中文中「機器人」這種翻譯,在世界範圍內很少見,不過冰島語總能給你驚喜,vélmenni(機器人) = vél(機器)+ menni(合成詞中表示「人」的含義)。

serendipity 意外發現珍奇事物的本領

該詞指意外發現有趣事物的本領。1754年,英國作家霍勒斯·沃爾浦爾(Horace Walpole,1717—1797)創作了波斯神話故事《錫蘭三王子》(The Three Princes of Serendip),從而創造了serendipity 一詞。故事中的英雄們擁有如此才能:


"they were always making discoveries,by accidents and sagacity,of things which they were not in quest of."

“他們總能憑著運氣和睿智,發現他們並沒有尋求的東西。”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意外發現有趣事物的本領」多麼迷人的本領。

smog 煙霧

smog(煙霧)是由 smoke(煙)和fog(霧)組成的混合詞。1905年,在公共健康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中,H.A.德佛(H.A.des Voeux)博士創造了該詞,用來形容倫敦煙霧瀰漫。其他混合詞還包括:binary(二進制數)和digit(位數)組成的混合詞 bit(二進制位),breakfast(早餐)和lunch(午餐)組成的混合詞 brunch(早午餐),camera(照相機)和recorder(錄音機)組成的混合詞 camcorder(攝像機),motor(汽車)和hotel(旅館)組成的混合詞 motel(汽車旅館),以及transfer(轉移)和resistor(電阻器)組成的混合詞 transistor(晶體管)。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最近很火的Brexit、Megxit也是如此。其實和制英語中其實也有很多混成詞,比如パソコン,就是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personal computer )的混成,ポケモン( Pokémon)是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pocket monster)的混成。

ventriloquism 腹語術,口技

該詞指腹語,它是一種發聲藝術,使聲音聽起來並非出自說話者的口腔。口技演員常手持一隻玩偶,通過操縱玩偶使其張開嘴巴和移動軀幹。該詞的詞源是ventriloquism,由拉丁語單詞 venter(腹部)和loqui(說話)組成。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既然聲音不是從口技人的嘴裡發出的,那麼一定是出自於其腹部。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一直沒有搞懂腹語術是怎麼練成的。

vitamin 維生素

該詞指維生素,它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是保持身體健康和成長的重要物質。1912年,美國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Casimir Funk,1884—1967)創造了該詞。起初,馮克把它拼作 vitamine,由兩個拉丁單詞 vita(生命)和amine(氨)組成,當時人們以為維生素中包含了氨基酸。但後來人們發現,維生素中並沒有氨基酸,遂去掉了vitamine 中的e。

讀書筆記 |《單詞的歷史:英語詞源漫談》趣詞摘錄

還是喜歡另一個翻譯「維他命」,當真是形神兼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