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從大連到武漢 1950公里

從大連集結到武漢報到 12小時

從報到至現在40小時, 睡眠不足6小時

4小時集結500名醫療隊員

4小時籌集9大類4496份生活保障物資

4架包機……

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令人傾佩的大連速度,更彰顯了這座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

2月8日下午,遼寧省衛健委接到國家衛健委下達的立即集結500名醫護人員,組成醫療隊馳援雷神山的命令後,立即通知大連醫科大學承擔此項重任。大學黨委第一時間部署並向兩所附屬醫院下達命令。此時,大連市委、市政府接到市衛健委的彙報,集結160名醫護人員,與大連醫科大學集結的340名醫護人員組成大連醫療隊馳援武漢雷神山!

2月9日零時30分,大連援助湖北醫療隊飛抵武漢天河國際機場,500名“白衣勇士”鬥志昂揚,齊赴抗疫最前線——雷神山醫院。

在這次特殊的集結中,大醫一院積極響應組織號召,醫院領導班子帶領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統籌部署支援工作,指揮有力,協調有序。各職能部門在任務分解落實、物資配置等方面迅速響應,展現出了這座城市超強的應急能力,也展現了大醫一院堅持上下同心、政令暢通、集中力量、調動各方的能力。

從發出號召,全院員工踴躍報名,奮勇爭先,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經過醫院統籌兼顧,在確保大連病患診治需求的基礎上,4個小時集結174名醫務人員與其他兄弟醫院一同連夜奔赴湖北。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在大連市商委、大連軍分區保障處的協助下,在應急辦、設備及耗材管理部、後勤保障部的大力推動下,3小時籌集11大類防護用品、14類後勤保障物資及日常生活用品、11種中西醫藥品,共472件保障物資同醫療隊員一起,在2月9日零時30分,隨機抵達武漢。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保障物資

時間:2月9日,週日,天氣小晴

人物:大連雷神山醫療隊

地點:醫療隊武漢駐地

從武漢機場到駐地住處,醫療隊都受到了武漢人民的熱情接待,一路上得到的是禮遇與關懷。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熱情與溫暖,質樸的笑臉中透露著別樣的親切。

凌晨3點抵達駐地後,大家開始收拾房間、搬運物資、整理分類各種物品,直到早上6點,一夜未眠的醫療隊員們迎來了在武漢的第一個日出,儘管忙碌了整夜,每一個隊員都鉚足了勁兒,想打敗病毒,守護健康,守護武漢。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到達武漢的第一頓早餐

上午9點,醫療隊員們已經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大連醫療隊總領隊,大連醫科大學副校長、大醫一院院長徐英輝,副院長尚東,學科建設與科研管理部部長黃偉等管理人員和醫護人員緊急召開在武漢的第一個部署協調會,成立了7個工作小組,包括感染控制組、生活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物資供應組、心理舒緩組、聯絡協調組、後方保障組。要求各組分工協作、通力配合,確保醫療隊各項工作落實順暢。強調加緊做好駐地整個樓宇、房間各處的消毒工作,積極同區長取得聯繫,對接協調相關事情,做好戰前的保障工作。“全力保障醫療隊員能夠吃得好,睡得香,精氣足,打得贏!勝利完成任務,一個都不能少的安全回家!”這是院長徐英輝在武漢的第一個早晨給所有醫療隊員叮囑的話。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籌備會現場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院長徐英輝為隊員們鼓舞士氣

上午10點,來到這裡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對我們的駐地進行消毒,製作清潔區和感染區的分佈圖。只有先把駐地的感染控制做好,將隊員生活區的感染風險降到最低,才能提高戰友們的安全健康!副院長尚東、科護士長劉永寧帶領隊員們細緻“消殺”,不留死角,設置入門強制通道。雖然工作量很大,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隊員們彼此間默契的合作讓時間過得總是很快,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效率總會很高。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這是我們來到武漢的第一天,一切安好,各項工作也在陸續展開。請在大連的同事和親人們不要擔心,我們會彼此照顧,做好防護,早日打贏這場戰“疫”,回去和你們團圓!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醫療隊員急診科邢靜醫生書寫的日記

時間:2月10日,週一,天氣小晴

人物:大連雷神山醫療隊

地點:醫療隊武漢駐地

上午9點,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小組專家到大醫一院醫療隊員所住酒店講授院感防控。整個課程由湘雅醫院的吳安華老師進行授課。由於人數較多,今天的戰前培訓將分四批進行。大家接到通知後,按照分場次安排積極投入培訓中。

從昨天剛到武漢的第一天再到現在,院長徐英輝不斷關注隊員們身心健康的同時,強調最多的就是控制感染。他說,“疫情即是敵情,醫院即是戰場。白衣勇士,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防護是最重要的個人行為,大家務必認真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你們安全了我們才能安心。”他還轉達了市委、市政府以及大學黨委對所有醫療隊員的掛念和慰問,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譚作鈞致電前線,鼓勵醫務人員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勇氣,更重要的是叮囑大家要做好安全防護。

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注,讓我們士氣大振。我們深刻地知道,我們不是孤獨的在戰鬥,我們的身後是大連市委、市政府及大學黨委的強大保障,也是700萬大連人民、甚至全國人民共同的關注。

我們不但要增強信心、放鬆心態,更要科學嚴謹、細緻入微!從口罩的正確佩戴方式、防護服的正確穿脫,到感控流程的再部署,大家都在做最積極、最穩妥的準備。副院長尚東帶領管理、醫療、護理等相關人員細緻研究感控方案,敢於質疑,及時修正,盡最大努力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經過反覆強調,我們清楚在進入醫院戰區之前,感染防控知識的再強化、防護用品操作的再熟練尤為重要,也關乎著我們的生命安全,不能有半點含糊!雖然我們的白衣戰士們已經經歷了無數次這樣的專業培訓和實戰訓練,但疫情當下,為了防止患者的交叉感染,確保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不被感染,大家今天接受培訓的精力格外集中,胸有成竹的醫療隊員們,已經做好了奮不顧身、全力以赴上戰場的準備!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下午2點30分,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雷神山黨支部宣佈正式成立!這代表大醫人將戰鬥的堡壘建在了馳援武漢的第一線。此時距離我們到達武漢只有30多個小時。

會上由副院長尚東同志宣讀醫院黨委同意成立雷神山臨時黨支部的批示,並任命其為黨支部書記,學科建設與科研管理部部長黃偉、急診科副主任龔平、呼吸二科副主任李豔霞、護理部科護士長劉永寧、徐國君、護士劉波任支部委員,醫療隊中的47名黨員同志有了自己的組織。副院長尚東同志帶領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徐國君同志代表全體黨員宣讀了決心書,同時表達了100多名醫護人員面對疫情,敢為爭先,要求在此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

大連醫療隊總領隊,大連醫科大學副校長、大醫一院院長徐英輝同志鼓勵黨員幹部們要有必勝的信心,強調面對疫情要在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在各方物資支持下,依託“四集中”原則,做好對患者的搶救工作,更強調了自身防護的重要性,提出“四防”,即物防、技防、人防、心防,真正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同時,他也表示,今天的黨員大會形式雖然簡潔,意義卻很重大。他強調大家要發揚大醫精神,發揮黨員作用,展現遼寧風采、大連風采,要統一號令、步調一致、各司其職、沉著應戰,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做到有分工、有協作、有組織、有紀律,圓滿完成抗擊疫情的任務,將黨旗在武漢雷神山上高高飄揚!副院長尚東同志在總結中強調,大家要齊心協力、堅定信心,以嚴格執行零感染指令,不斷提升防護意識,加強防護能力,必定會取得抗擊疫情鬥爭的最終勝利!

全體黨員同志深受鼓舞,信心大增。在大學黨委和醫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雷神山黨支部定會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率先垂範,帶領全體黨員和醫療隊員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攜手圓滿完成救治任務,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個不少的安全回家!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下午5點,大連醫療隊的領隊們先行趕到武漢雷神山醫院現場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協調和部署,為正式進入雷神山醫院做準備。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晚上7點半,回到駐地立即傳達下一步工作重點和安排。明天醫療隊全體醫護人員將進入雷神山醫院做現場部署,包括分配區域、熟悉環境和設備等,為收治病人做好最後的準備。

白衣逆行者,也溫暖了大連

昨天下午,從市委出來,網約了一輛滴滴。這個時期,很多人都意識到公共交通工具的風險,但必要的出行還是需要有人回應。車門一開,濃濃酒精味道降低了車內的風險,50來歲的司機師傅禮貌的提示、規範的操作,讓我和同事感到安全係數飆升。路上和同事聊著元宵夜隊員們出征的事情,司機師傅突然開口,問:“大連出發500名醫生護士的事情是真的嗎?”我和同事異口同聲回應,是真的!師傅突然哭起來,口中在唸叨,“500名醫護人員啊,都是了不起的天使!我要為他們祈禱,了不起的大連,了不起的中國!團結的國人,偉大的醫護人員!”。他說,越是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們這些網約車更應該提供服務。說著拿起一瓶含有酒精的消毒劑,讓我們知道他每天都在很認真的做著消毒和防護,保護自己,更是保護大家。臨下車,他含著淚說,讓我們待他問候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凱旋的時候他願意無償出車迎接!我透過口罩依稀看得到他顫抖的雙唇,一雙淚目向我們傳達著一份真摯的敬意!

前線 | 雷神山醫院,我們來了

醫療隊員呼吸科何欣醫生的愛人謝韶旺寫給何欣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