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縣域經濟空心化?

本文作者:劉奇洪,授權江蘇城市論壇公眾號發佈。原題為《做強實體產業 防止縣域經濟空心化》,原載於《時代週報》。全文共857字。

2019年3月30日,“縣域經濟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動能所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黃勇在首屆縣域總部基地創新定製和發展大會上表示,當下縣域經濟要發展多元化經濟,肩負承接產業轉移的重任。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在全國要抓好的七項經濟工作中,有半數以上工作落在了縣域經濟。縣域經濟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集中了大量中小型民營製造企業,集中了中國70%以上人口,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潛力巨大,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重點在縣域層面;鄉村振興戰略領域在縣域經濟領域,只有發展縣域經濟才能真正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目標。

如何防止縣域經濟空心化?

然而,從中國百強縣市分佈情況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實質就是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而且當前縣域民生(教育、醫療、養老等)發展薄弱、弱勢群體集中,加強和保障民生理應重點在縣域經濟,才能提高中國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筆者認為,發展縣域實體產業,要大量支持民營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要以縣域經濟振興為目標,以縣級政府為主體。具體而言,一是以國家出臺減稅降費政策為契機,實實在在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讓縣域經濟中的民營企業輕裝上陣;二是努力解決民營企業尤其是製造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對有發展前途的民營企業紓解流動資金困難;三是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以“三個平等”為核心,營造縣域經濟公平競爭環境、親清政商環境、寬容社會環境;四是以縣域為範圍,以產業鏈為核心,打造和提升產業集群,使得縣域經濟產業集群由企業扎堆,到產業集群,再到產業創新。

當前,雖然全國經濟工作重心在下移,但對縣域經濟“要我發展”不能變為“我要發展”,如果任意縣域經濟產業空心化、脫實就虛,無疑也會助長縣域層面“等靠要”思想。

為此,發展縣域經濟首要在思想上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觀念,支持傳統產業升級,發展適宜新產業,承接上位城市轉移先進產業、先進要素,統籌城鄉發展,在以城市群為特徵的城鎮化過程中,找準定位,差異發展,促進縣域經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做到縣域層面宜居宜業宜遊宜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