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為什麼繼續看好科技股

朋友們,晚上好。

我的文章一是分享股市觀點,大家的普遍感受是我的觀點清晰、明確,從來不說廢話。第二呢,現在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感悟,我在思考股市過程中的體會與困惑。

大盤的觀點,現在就是上漲趨勢的延續,趨勢從來都不是邏輯推動的,只是趨勢需要邏輯。為什麼新能源車漲得好?為什麼雲計算漲得好,邏輯早就在那了。為什麼是現在漲呢?而是這個邏輯被大家認知了,大家的認知推動了股價的上漲,不管大家的認知是對的還是錯的,都可以推動股價的上漲。如果認知是錯的呢?大不了股價先漲上去再跌回來。如果大家的認知無法驗證對錯呢?這是最好的狀況,認知確定對了那叫利好兌現,認知確定錯了,那叫證偽。最好的就是怎麼認知都無法證偽。

如果這個認知背後是大家的情緒,是眾望所歸、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呢?那就會推動股價的瘋狂上漲,長期上漲,2019年的芯片就是如此。現在的雲計算也是如此。

成長股的邏輯就是業績不斷在驗證,然後大家就意淫是不是永遠成長下去?就會給超級高的估值,就像現在100倍,200倍滿天飛。而價值股雖然好,值幾個錢總能算得出來,那就沒有了想象力,這也是為什麼能持久。成長股總是會炒過頭,所以炒過頭了,總是有炒不上去的時候,結果是漫漫熊途,而價值股大家總不喜歡多看一眼,所以總是一直低估它,人家業績確實好,所以一直是業績推動著上漲,那麼也就可以持續上漲了。

我鼓勵大家做價值投資,就算當下也是3~5成的倉位做價值投資。而最近我自己展示出來的,實際上在做成長投資,今天的文章算是跟大家講了成長股最本質的邏輯。雲計算、消費電子、芯片這些都是成長股的邏輯。

大盤看漲,也是跟我說的這些邏輯有很大關係。大盤就是各個板塊的總合,能上漲的板塊多了大盤才能上漲。最直接的股市漲的原因是錢願不願意進來,錢很簡單,就看賺錢效應,賺錢效應就看股市能不能漲。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蛋實際上問題也是有解的,到底有沒有一個邏輯讓裡面的人不太想賣出,而外面的人有理由進來呢?有沒有資金如果現在不買,就怕踏空大行情呢?當然有!很多資金都在看未來10年中國科技股大牛市,所以科技股總是能吸引最新的資金,最近的雲計算、電動車,它是可以把原來消費電子裡面很多資金給吸引過去的,資金終於不要逃了,這個板塊換到那個板塊,還有賺錢效應,場外資金又進來。就解決了,裡面資金可以不出來,外面資金還願意進去的問題。

今天就說這麼多,從底層邏輯的角度跟大家講這個問題。然後端起看好什麼,電動車不敢追,雲計算不敢追了,那就看好消費電子了。還是科技股的大環境,還是有大趨勢的慣性。另外,遊戲龍頭加倉了。

「核心觀點」為什麼繼續看好科技股

張順聰(執業編號:A0600619040001)編輯整理。本內容中任何內容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