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析以色列“納格”戰車家族(2)

“納格瑪肖特”採用了“肖特卡爾”坦克的車體,其車體長7.36米,車寬3.24米,到載員艙頂部為2.25米。由於改造較為倉促,因此其改裝過程極為簡單,僅拆除坦克炮塔,開闢出一個能容納5名步兵的裝甲載員艙,並在其頂部周圍佈置了小型武器安裝點(因為當時小型自動武器控制站技術還不成熟),其上裝有M2型12.7毫米機槍、MAG58型7.62毫米機槍(FN MAG的以色列版)和60毫米迫擊炮。“納格瑪肖特”車體前部可安裝推土鏟或掃雷犁,炮塔位置僅僅在四面安裝了裝甲板,構成了一個“裝甲盒子”,盒子頂部開有2個艙口(直接移植“百人隊長”的炮塔艙口),艙體尾部開有上下對開的艙門,以方便步兵出入。該車對“肖特卡爾”的車體結構基本沒有大的改動,車體為焊接結構,兩塊橫隔裝甲板將車體分成前後3部分。前部左側是儲物艙,內裝彈藥和器材,右為駕駛艙。車體中後部依次是戰鬥艙和動力艙,這是典型的傳統坦克艙室的佈置方式,而在裝甲車領域較為少見。與戰後的其他大多數裝甲車輛不同,“納格瑪肖特”的乘員僅有1名駕駛員(配有左右對開的艙門及潛望鏡),並未配置車長和炮手,這主要是由於“納格瑪肖特”的車體空間過於狹窄,也未安裝重型武器的緣故。

詳析以色列“納格”戰車家族(2)


從防護性能上看,“納格瑪肖特”做了較大改進。“肖特卡爾”坦克的車體正面裝甲為118毫米(“百人隊長”MK3厚度為76毫米),炮塔更是厚達152毫米,且有一定的傾角;而“納格瑪肖特”具有了較好的基礎防護,為進一步提升近戰中的防破甲彈能力,“納格瑪肖特”一方面為車體上部的載員艙配備了雙層間隙裝甲,基本達到了與車體正面相當的防護能力;另一方面在車體外部安裝了大量的螺栓,以披掛各類非規則形狀的附加裝甲;載員艙的前部主要是反應裝甲和重型間隙裝甲(其中載員艙的側面斜坡上,焊接有大量平行筋凸,這些裝置的作用並非是加強筋,而是在戰時配合頂部和底部螺栓,用於支撐ERA反應裝甲的),後部主要是簡單的均質鋼裝甲板,總的來看其防護能力遠超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載員艙部分能夠在三個方向上抵擋RPG-7和AT-3等該地區常見的反坦克武器。由於“納格瑪肖特”採用的是人員為重點的防護策略,因此其底盤兩側防護較為薄弱,早期的“納格瑪肖特”車體兩側,僅披掛了8毫米的薄鋼板,在實戰中還存在為了提高機動性能而拆除這些鋼板的“裸奔”車。經過重裝甲改裝的“納格瑪肖特”,從外觀看相當猙獰,特別是載員艙周圍層層的反應裝甲和附加裝甲,顯得張牙舞爪,粗陋不堪,遠觀猶如一隻蟄伏的鬣蜥,近看也充滿了堆砌之感,毫無美感可言,其附加裝甲的凌亂程度甚至遠超以外觀“邪惡”著稱的蘇制坦克。對此,以軍的解釋是“美觀不能嚇倒敵人”。

從機動性能上看,六日戰爭結束後的1968年,鑑於基層裝甲部隊對“百人隊長”低劣的戰術機動性頗有怨言,以色列軍工部門對“肖特卡爾”坦克實施過大改,因而“納格瑪肖特”的機動性得到了較好的保證。通過軍事援助等途徑,以色列能夠方便而又便宜地獲得美國的先進軍用設備,因此,他們得以通過更換性能更先進的美製發動機來改進“百人隊長”的機動性能。以色列方面評估了3種不同型號的美製發動機,最終選定美國泰萊達因·大陸(Teledyne Continenta)公司的AVDS-1790-2A風冷柴油發動機作為“百人隊長”的升級動力包。

泰萊達因·大陸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風冷坦克發動機生產商,技術實力雄厚。他們研製的AVDS-1790風冷柴油發動機由AV-1790汽油機和AVI-1790噴射式汽油機演變而來,1960年,該發動機取代AVI-1790噴射式汽油機裝備同年定型投產的M-60坦克和首批系列化生產的M-48A3坦克。AVDS-1790風冷柴油發動機燃油消耗率低(同等燃料攜帶量下,裝有低耗油率發動機的坦克行程顯然更大);採用風冷體制提高了發動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減小了發動機的體積和重量,減少了易損性,提高了維護性。此外,它還採用了多燃料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後勤供應的負擔。以色列選中的是AVDS-1790-2AC型渦輪增壓風冷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750馬力(比“流星”發動機淨增100馬力),在坦克全重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單位功率仍提高到14馬力/噸。艾利遜公司的CD-850-6型自動傳動裝置取代了原有的梅利特-布朗(Merritt-Brown)公司的Z-51R型手操縱變速箱,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操作強度,簡化了駕駛訓練。“納格瑪肖特”的油箱相對於“百人隊長”增加了較多,其最大燃油攜帶量達到1 190升,是“百人隊長”MK5型的2倍多,最大行程也達到了500千米以上(不攜帶附加油桶的情況下)。

詳析以色列“納格”戰車家族(2)


上述改進有助於“納格瑪肖特”實施長時間遠程奔襲作戰,也使其最大公路速度達到了50千米/小時,越野速度能夠達到30千米/小時,能夠滿足城市巷戰和治安戰的需求。但由於“肖特卡爾”坦克的內部空間實在有限,儘管拆除了炮彈架等不必要的設備,仍然難以攜帶足夠的生活和作戰物資進行持續作戰,“納格瑪肖特”不得已在發動機艙和載員艙之間焊接了鋼條製成的“筐子”,以儘可能的馱載物資,但由於該位置位於戰時的步兵下車通道上,因此將對作戰時上下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帶著厚厚的裝甲,和一堆沒來及解決的問題,“納格瑪肖特”參加了1982年的作戰,承擔了支援坦克部隊的任務。以軍在實戰中發現,“納格瑪肖特”不適合作為裝甲人員輸送車使用,主要是由於其載員艙空間狹窄,6名士兵不得不由車尾部向上開啟的艙門上下車,造成戰時人員在槍林彈雨中暴露時間過長、生命安全沒有保障。後來以色列軍隊發現“納格瑪肖特”更適合作為工程車 ,用於搭載工兵完成戰鬥工程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