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救人儒婦皆知,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說?

文|武品文史

司馬光砸缸救人儒婦皆知,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說?

舊話說看小見老,是說從一個人小時候的言形就能判斷出這個人長大後是塊什麼材料。我國古代優秀小孩子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孔融讓梨”、“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等,這些人無不在孩童時期就表現得異常聰明賢德,果不其然長大了成就都頗高,其中砸缸的司馬光更是做到了北宋宰相這樣的高官。

可是被司馬光所救的那個小孩又是什麼人?為何沒有記載?似乎沒有人知道。其實不然,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

司馬光砸缸救人儒婦皆知,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說?

司馬光出生在現今河南的光山縣,他家世代為官,他的父親在司馬光小的時候正是做的光山縣的縣令。

司馬光受家庭氛圍的影響自小就酷愛讀書,到了七歲的時候他已經可以流利地背誦《左傳》了,而且還可將這裡面的來龍去脈講得頭頭是道,真可謂是神童。不過這也只能使小司馬光聞名光山縣而已,真正使他名揚天下的卻是砸缸救人的故事。

在他年幼的時候,有一次與一群小夥伴在一個院裡玩耍,他們的世界裡沒有高低貴賤,沒有善與惡,心中只有遊戲所帶來的愉悅感,也正因如此,他們對於危機事件也是毫無防範。

司馬光砸缸救人儒婦皆知,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說?

其中的一個小男孩最是頑皮,興高采烈居然爬到了一口大缸的上邊緣處,他似乎是想表演什麼,可是卻一失足“撲通”一聲掉進了水缸裡,這口水缸極大,小男孩個子又瘦小,一下就被沒過頭頂,立馬本能地手腳在水中亂舞。

見此情形其它的孩童大叫著往院外跑去,司馬光雖然也被這突發情況驚嚇,但是他沒有選擇一起跑開,而是到處尋尋找著什麼東西,不一會,他在地上發現了一塊大石頭,於是他抱起這塊大石頭,毫不猶豫猛地砸向水缸,水缸立馬就破裂開來,缸中的水湧流而出,小男孩也得救了。

司馬光砸缸救人儒婦皆知,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說?

等大人們趕來時都被司馬光的聰明機智折服,從此之後司馬光砸缸救人的事蹟傳遍天下,也傳頌到了今天。

可是許多人都有個疑問,司馬光救的那個小男孩是誰呢?難道他只是個無名群眾嗎?

他的確是個群眾,不過卻是有名有姓的,這個孩童複姓上官,名叫尚光,是司馬光兒時幾個比較要好的玩伴之一。

司馬光砸缸救人儒婦皆知,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誰?老師為啥不說?

時光荏苒,上官尚光也逐漸長大成人,但是在他的心中,卻還一直記著這件事。為此,他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也算是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至於在上學時老師為何對上官尚光和後面的故事避而不講?那只是因為那時候小朋友們年紀尚小,理解能力有限,加之這個故事在史書中也只是寥寥幾句而已,老師們更在意的是傳承像司馬光這樣的中華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