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闆,如果讓員工每天寫工作日報,每週寫週報,每月寫月報,會不會被罵?

艾希瑞


要求員工寫日誌、週報、月報,員工肯定是會牴觸,但對於一家公司、一個管理者來說,每項管理規定的實施,從來都不是以員工的喜惡作為評價的第一標準。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評價一項措施是否要繼續執行,是要看這項措施/要求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有效?追隨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三十年,被業界譽為“松下幸之助的傳人”的江口克彥,在《我在松下30年》一書中寫到:“對於上司來說,最讓人心焦的就是無法掌握各項工作的進度。如果沒有得到反饋,以後就不會再把重要的工作交給這樣的下屬了。所以要知道,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彙報,卻能讓你得到上司的肯定。”

一、工作日誌、週報、月報的必要性

工作日誌、週報、月報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讓領導知道下屬做了什麼工作、做得怎麼樣的一種溝通方式。而就領導和下屬的溝通來說,如果領導想要了解下屬的工作情況,需要一對一的去溝通,那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和產出比非常低。因此,對於管理者來說,要建立一個日常溝通的機制,最常見、有效的就是工作日誌、週報、月報。

二、作為下屬員工,不喜歡工作日誌、週報、月報的原因

就工作日誌、週報、月報來說,員工不喜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覺得工作都是一些重複性、日常性的,沒有必要。

2、覺得工作日誌、週報、月報本身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除了完成正常工作以外,還要浪費時間去寫。

3、 面對自己真實的情況,覺得尷尬、羞愧

工作報告最簡單的情況,也要求梳理出自己所完成的工作,如果是本身工作比較飽和、工作效率比較高的人,那不會有什麼困擾,但對於工作量比較少或者是效率比較低的員工,情況就比較不一樣。

(1)在工作量不飽和,工作比較空閒的狀況下,如果是不用寫工作報告,那自己完全可以裝作很忙的樣子。但需要寫工作總結,又不能讓自己的上級知道自己工作很閒,打包工作的內容很難可以“無中生有”,所以,需要花費很多心思去“編”,這個過程的痛苦可想而知。

(2)可能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一整天一直處於很忙碌的狀態,自己是做了很多工作的。但真正梳理才發現,自己雖然忙了一天,真正做的有價值的工作只佔很少的比例,大多數時間,都是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工作上,而一切沒有產出的努力都是浪費資源。

因此,工作報告會讓自己看到自己真實的情況,在真相面前“無所遁形”,當然會覺得羞愧、尷尬,以致於內心會牴觸工作報告本身。

三、作為管理者來說,應該如何堅定實施讓員工提交工作彙報這一要求?

員工的喜好雖然不能作為一個管理措施實施的評價標準,但員工對措施的接受程度會影響到工作要求的實施,員工的看法會影響到管理者的判斷。因此,作為管理者,要明確自己對一項工作要求存在是否合理的評價標準,排除一些因素的干擾。

能堅定自己信心,最重要的,當然是認清工作彙報的重要性和優點。

工作日誌、週報、月報、季報……等,最大的缺點當然是員工會比較牴觸,但正常實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及優點。常規來說,工作彙報可以讓管理者知道下屬的工作進度、可以監督或者是說約束下屬的工作、當下屬工作遇到困難時,可以及時提供協助……這些是我們常規知道的優點。但工作彙報還有兩個隱藏的優點:

1、可以作為工作的延續性資料

工作彙報本身就是工作的詳細記錄,在工作中,一方面,平時可以讓領導、同事知道自己的工作進度;另一方面,在員工休假、離職時,可以知道之前工作開展的情況,知道後面需跟進的事項。除此之外,工作彙報還可以作為後續查詢、瞭解工作情況的記錄。

2、可以預告風險,從而能提前做準備

職場中,我們都知道應該進行工作進度的彙報,但往往不知道怎麼去彙報、什麼時間節點彙報,往往都是出現了問題,自己沒有方法解決時,才想著要去把情況彙報給領導。而這種情況下,往往都是已經不能扭轉局面或者是要改變極為困難的情況。

工作彙報本身,可以讓領導知道我們工作的情況、進度,也能瞭解到工作的一些風險,及時規避風險或者是提前做好準備。

因此,作為管理者,要能堅定工作彙報本身的優點,在貫徹執行這一要求時,能更堅定,排除一些不必要因素的干擾。

四、怎麼做能讓員工減少對書寫工作彙報的牴觸情緒

既然工作日誌、週報、月報、季報等是必須實施的,但員工是必然會牴觸的,那作為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怎麼降低員工對這一工作要求的牴觸情緒。

1、強調工作彙報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讓員工能認識到工作彙報不是為了監督他的工作,而是能促進他的進步。

員工之所以會反感工作彙報、總結,根據“X理論”,人本性懶惰、厭惡工作、不願意承擔責任,會選擇儘可能的逃避。因此,肯定不希望收到強制性的管制,需要管理者去說服、獎勵、控制,通過一系列措施,約束員工。

2、認真回覆下屬員工的工作彙報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寫工作總結、彙報,是因為覺得寫了這些也沒有意義,原本是自己的成果,還是原來那樣,相反,如果是某項工作沒完成、沒做好,還會受到領導的指責。

且很多的管理者,在收到下屬員工的工作彙報以後,都會直接不回覆、或者是簡單回覆“收閱”、“知悉”等簡單的字眼,無法真正發揮管理者通過下屬員工的工作彙報,對其進行指導、促進員工提高的作用。

因此,作為管理者,在收到下屬員工的工作總結、彙報後,應該認真的回覆,對於員工認真工作、取得的成果,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對於員工做得不到位、遺漏等的工作,要做相關的提醒和指導。

3、 避免讓工作彙報流於形式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上級要求寫工作總結,而我們雖然不能不交,但會流程化的完成,久而久之,工作總結就是流於形式的一個工作。

因此,作為管理者,要避免讓工作總結流於形式,而應該讓員工通過工作總結能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梳理、能瞭解自己工作存在的問題,通過工作計劃,能做好自己之後工作的時間管理,分清工作的主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儘量讓工作彙報簡單、易於操作

很多時候,管理者要求員工提交工作總結、彙報,但沒有明確自己的要求,導致下屬員工寫的工作總結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無法呈現自己工作的重點和成果,也無法進行認真的梳理。

因此,可以通過一些形式,讓員工工作彙報起來更簡單、易於操作,例如,可以通過系統、設置固定的格式、表格等方式。

綜上所述,要求員工寫日誌、週報、月報、季報、半年報……這種要求必然會受到員工的牴觸,但作為管理者,員工是否能接受並不是評價一個工作要求是否要實施、是否繼續實施的首要原則。而是要從要求本身出發,如果工作要求本身是合理的、有效的,那就自然需要推行。要認清工作彙報、總結這一形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如認真回覆下屬的工作總結、設計一些更為簡單、易於操作的等方式,降低員工的牴觸情緒,讓這一工作要求能落到實處。


淋說職場


我講一個親身經歷吧,當時入職的公司是做快消品的,有很多業務員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外出跑客戶,他們的工資是和業績、銷量掛鉤的。


公司老闆有段時間特別注重行政管理,招聘了一個新的行政副總,他來公司第一個星期新官上任三把火,就向老闆建議,要求我們每個員工每週必須上報本週工作總結及下週計劃,以便及時讓老闆瞭解工作動態及查缺補漏。


老闆聽從了副總的建議,就要求員工每週五下午5點準時在公司工作群上交本週的工作總結和下週的工作計劃。


過了一個月後,老闆發現公司的業績同比下降了,仔細查找原因後發現,原來員工為了撰寫每週的工作總結和計劃,到了星期五就全部在公司撰寫總結和計劃,沒有一個人外出跑業務,而週五卻是公司銷量的一個高峰期,事實證明這個政策並不適合我們公司。


老總做了調整,把週報改成了月報,並且只需要部門領導進行上報即可。


作為老闆,如果讓員工寫工作日報、週報、月報、年報,我覺得工員工會不會罵你,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對員工說白了就是多一件事情,雖然費點時間,反正浪費的也是上班時間,大家慢慢習慣也就好了。


但最重要的卻是要看你這樣做的結果,會不會反而影響公司的工作效率和業績,因為員工罵你也只會前後罵,你也傷不了什麼,但是業績不好,那最後最大的受損者的就是老闆自己。



工作中要覆盤,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但是一定要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彙報總結的間隔時間,而不能一味的追求為了彙報而彙報,反而本末倒置影響公司的發展。


奈奈姐姐


肯定會被罵的,但也是很有必要的!


為什麼員工不願意寫日報、週報、月報?

很多公司都希望員工能夠寫日報、週報、月報,但員工是非常抗拒的,還經常罵老闆是傻逼,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1.無事可做

對於上班摸魚的員工來說,寫日報就會暴露自己的工作量,會讓領導知道自己一天無所事事,好日子就到頭了,自然不願意寫出來,而是混著日子就好。


2.瑣事太多

還有一些員工,一天下來其實做了很多事情,但因為都是瑣事,寫起來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寫,都是雞毛蒜皮。就是忙忙碌碌,卻真的不知道忙了些什麼。


3.動作太慢

另外有一些員工,動作很慢,別人一個小時能夠完成的事情,他要2個小時,甚至更久,那麼對於這種員工,也是不願意寫日報週報的。


4.佔用時間

還有一些員工覺得,寫日報和週報非常浪費時間,本身工作就很忙,還要寫這種東西佔用時間,就會有怨言。


5.記不太清

還有很多員工呢,根本想不起來自己一天干了什麼事情,更別說一週或者一個月了,所以寫週報月報對他們來說,無疑是考試寫不出答案。


但我認為,寫日報、週報、月報,還是很有必要的!

1.公開公正

員工之間經常會有諸多抱怨,這個乾的多,那個乾的少,每個人嘴裡都喊忙,那麼到底是真忙還是假忙,不妨都亮出來,讓老闆心中有個數。


再者,很多人會搶佔職場新人的功勞,明明是別人做的,說成是自己的,那當日報週報寫出來的時候,就能看到,誰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2.得到反饋

寫日報週報等好處,就是老闆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瞭解工作進度,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會出大問題。


3.收賬清晰

有些公司業務一多,就會忘記哪些賬可以收了,寫週報月報,就能避免這些事情。


4.職場成長

其實對於員工來說,寫是很有好處的,你每天寫,回過頭去看,你會發現自己的成就和成長。至少知道自己忙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如何寫週報、日報、月報?

1.以結果為導向

很多人以為寫這個是字數越多越好,其實不是的,只要簡單的幾句話,把事情的進度結果說清楚就好,不要囉囉嗦嗦。


2.有時間節點

寫週報日報等,最重要的是寫清時間節點,什麼時候開始,將於什麼時候結束,需要多少時間,讓老闆心裡有數。


3.困難提出

寫的時候,將工作中遇到的,自己沒法解決的問題寫上去,需要什麼配合,或者哪裡不能進行下去,都寫清楚。


綜上,寫日報、週報、月報,不是寫作文,佔用不了多少時間,時間節點、工作進度結果、工作苦難,寫清楚這三點就好。員工不願意寫,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工作有貓膩的時候。我寫過日報週報月報,就算公司不要求,我也會自己在本子上寫,對工作是非常有好處的。

職否


根據崗位性質確定不同的管理方式才會有效果。


我老婆所在的公司,恰好就是一個要求寫日報、週報和月報的公司,除此之外,還要寫周計劃、月計劃、半年度計劃、年度計劃。我老婆剛進這家公司時,被這些東西弄得叫苦不迭,日報還好,每天寫幾點就是了。每到要寫週報、周計劃、月報、月計劃時,就愁得不行。

但幾年下來,她走上管理崗位,天天催下面的人要交日報、週報、月報以及相應的計劃,聽著基層員工的抱怨,這時她就苦口婆心地告訴他們寫這些東西的意義了。


據我被耳濡目染的經驗來看,通過寫日報、週報、月報的方式來管理自然有一大堆的好處,如及時保存數據、總結經驗、規範操作等等,但也有繁瑣、增加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問題,如果不是利大於弊,就不應該採用這種管理方案。


我老婆公司所在的行業是中學生的課外培訓,每天需要有大量的拜訪、洽談、登記等細微、鎖碎的事情,因此每天工作內容的記錄、情況總結尤為重要,他們業績的提升、問題的解決需要以這些日常記錄為基礎。因此,根據他們行業的性質特點,採用這種天天報、週週報、月月報的方式是合適的。


另外,情況有所改觀的是,他們現在採用了內部辦公系統、手機APP等方式,將大量常規化的數據、情況通過登錄系統解決,大大減輕了員工的負擔,而且利用效率更高。


彎弓射鵰er


我曾經也被要求每天寫日報,每週寫週報。作為一個下屬剛開始我是有牴觸情緒的。

為了有東西可寫,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自己要乾的所有事情,都在筆記本上列出來,每天下班前對自己所幹的事情做個總結。然後我就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做了,哪些事情沒做。哪些事情的最新進度是怎樣的?都會詳細寫在記事本上。

我對我的下屬也是同樣的要求。所以,即使他們每天不面對面的給我彙報工作,我也能大概知道他們的工作進度是怎樣的。

現在,沒有人要求我每天寫工作日誌,但這個工作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再來說說我對每天寫工作日誌的幾點體會。

1、工作日報可以幫你做好明天的計劃,知道自己明天要做什麼,那一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事情。

2、每天的工作總結記錄,是跟自己的領導反饋及溝通進度的過程。可以防止自己工作的方向不跑偏

3、寫工作記錄的過程也是方便領導監督我們的過程。因為人性的弱點是偷懶。

4、寫工作日誌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執行力的過程。每天總結的時候,對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進行反思。為什麼做的不好?後面又如何來改進?剛好也形成了一個覆盤的過程。對我們經驗的積累非常有利。

以上就是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對於有上進心做事有方法的員工,你不要求他都會自己寫。而有些員工就算你每天要求他寫,都是在敷衍了事。

最後,建議先把每天彙報制度建立起來,然後根據實際執行情況慢慢調整。對員工進行輔導,讓他們認識到這樣做的好處。

管理者也需要對員工每天的總結要及時反饋點評,不要讓下面人會覺得我的總結寫了,你也不會認真看。如果自己都偷懶,還怎麼指望員工好好的寫總結呢!


世說新職場


我上一份工作就是每天寫日報,每週寫週報,然後每月寫月報,我每天從早忙到晚,中午吃飯都是匆匆去匆匆回,中午大夥都要睡午覺,然後我還要繼續堅持工作,沒辦法,因為我跟了一個很糊塗的領導,她經常忘事,然後做事沒有規劃,她就希望我能跟她互補一下。而且她的事情超級多的,她知道我一個人也忙不來,打算招一個人進來協助我的,但因為公司裡面制度多,就是這些各種報不寫的話,一次扣20元。業績不達標就累計到下個月來完成,再不完成就直接讓你進入試用期!試用期提成很低很低。很多員工因為進去一年了還在試用期,後面都走了,新員工很難達標,所以半年內都沒有轉正的。如果被客戶投訴不但要扣你錢還不能評優秀員工,今年一年的全勤獎都沒有。後面很多認識的同事都走了,當然也包括我在內,我領導都不願意讓我走,我提了離職申請三次她才肯正視這個問題,我走後一週,因為招不到人,沒人幫她處理那些她不在行的事,弄得手忙腳亂的,這是我後面聽別的同事說的。她又給我電話,希望我回去跟著她,她不會虧待我的。可是我一想到之前跟她每天加班到10點,週末沒有一天時間是可以陪家人的,平時吃飯的時間都有工作安排的。我就怕,我過了那段最忙最忙的時光,我不要再重複這種生活了。所以我後面拒絕了她。那種生活,想想就怕,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沒有時間停下來充實自己沒有時間停下來,讓自己看點書,那段時間真的是忙到廢了,非常渴望有半天時間不用工作,專門去趟書店轉轉。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毀掉員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忙到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成長。像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不要停


寶貝愛吃魚


怎麼說呢,我現在就經歷這樣的制度,每天日報,然後還有周報,月報,每天早上7點半到公司開會

從管理者角度來說,這是對公司負責,瞭解員工的工作進度,以便更好的安排下一步工作。但是,這樣是否真的能讓公司變好,目前來說我沒看到任何效果,反而弄的員工都很反感

從員工角度來說,他不會為公司考慮,他考慮的的是你讓我每天寫總結,嘴上不敢說,但是心裡把老闆和管理層罵了一個遍,更影響員工的工作情緒

對比我朋友的工作,在建築公司,公司在我們本地是建築行業的龍頭,他們一年就寫一次年終總結,從來沒有日報,月報什麼的,甚至打卡機制都沒有,但是他們的工作態度於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畢竟給的錢多。

我個人來說的話,總結可以寫,可以一週一次,或者一月一次,適當的對員工放鬆管理,但絕對不養閒人。


一輩子堅持


我以一個員工的身份跟您談談我的看法吧。


以前我的領導專門嚴捉我們的工作週報問題。他規定,

1、每天交班前,需要在交班本上寫上交代的事宜,未完成的工作,需要同事跟進處理的事。

2、每週五下班前,提交一份週報,裡面寫清楚本週的工作內容,執行進度,遇到的問題,下週的計劃等。


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很多都是相同的,一個工作任務會有幾個同事一起跟進,因此,這就給同事們一個偷懶的縫隙,讓一個同事寫好了,自己再抄就行了。這樣的效果除了應付式,都是沒多大用處的。


因此,為了應付任務,同事們都習慣到點了才開始狂寫,很多人都會有怨言。


我認為,管理者要適當的佈置這類工作彙報。

例如,遇到一個重要項目/工作時,就必須要認真執行日報、週報、月報,並配合上舉辦研討會等,讓員工對本次工作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領導也可以對重要工作有一個掌控。


但如果這段時期並沒有重要任務的,則不需要頻繁地寫日報、週報,不然,員工只會應付式,寫出來也沒多大意義。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作為老闆,考慮的問題不應該是:如果我做某件事情,在當時會不會被罵!而是這件事做了之後,能夠讓員工賺錢/成長嗎?

一個員工可能會罵一個對他苛刻的領導/老闆一時,但如果這種苛刻讓他日後賺到錢了,變的更好了,他則會感激他一輩子。

日誌是一件事好事,如果你要求員工寫,必須要想清楚如何把這種好落到實處,而非淪為形式主義。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日誌

從老東家離職到現在,我自己已經寫了5年的日誌,到目前為止都還在堅持。我特別感謝老東家給我養成了這個習慣,它讓我受益匪淺,一路從小職員成長為COO.

關於日誌,大部分人覺得寫就好了,記錄一天的工作便可,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一個企業要讓大家把日誌寫到這樣才算好:

①有點評:

很多人覺得日誌是來約束下屬的,在我來看日誌是對管理層最好的督促。所以,看日誌我優先看主管對下屬日誌的點評。一個好的主管要真正瞭解員工每天在做什麼,心理、工作出現什麼問題,然後基於每天的情況給予合適的建議或者反饋。

如果主管不點評日誌,或者日誌點評的非常敷衍,大概率我覺得這個主管是不稱職,所以日誌的第一要求就是必須有點評,這是對員工工作最基本的認可和支持。

②有考量:

一個員工如果工作不飽滿,花費的時間不合理。日誌一定是能夠考量出來的,從職業到管理者,如果日誌不詳實,來來回回總是那些事。說明工作是有問題,透過日誌,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③有經驗:

我曾在一線時,特別喜歡看別人的日誌。有些日誌寫的非常好,特別多的乾貨和經驗,通過學習優秀員工的乾貨,我也能得到很多收穫;同樣一些別人犯過的錯誤,在日誌中體現出來,也能映照我自己的毛病,加以改正。

如何才能讓大家寫好,又願意寫

所有人都希望日誌像上述說的那樣,但不是一個命令下來,就能到做到,必須要有機制推動。

如何推動,首先要有自上而下的獎懲機制。

我曾在的公司,每個員工有500元行動底薪,主管有1000元。每個月按工作日,職員日誌數量在80%以上,這個錢就有了,低於則沒有;主管則是既考核下屬日誌數量,也考核自己日誌數量。

有了這樣一個機制,才能保證好好進行下去!

其次,要重視,要持續激勵。

真的發現好的日誌了,老闆要給出獎勵,鼓勵大家寫出高質量文章;同時,對於長期敷衍的一群人,要點名公開批評。

最後,要堅持。

老闆自己不關注,不堅持,這個事情肯定無法發揮價值,一定要自己堅持寫,自己堅持看。

自己都不願意寫,不願意看,不點評,要求別人,最後肯定一地雞毛。

總結:讓員工寫日報是件好事,但要做好激勵措施,自己重視,自上而下一視同仁,對質量也有要求,這樣才會產生價值。否則,不寫也罷!

鵬君,一個逆襲的草根,畢業8年從小職員做到COO,摸爬滾打,走過彎路,也跳過坑。從江湖小蝦米,到職場精英,只為把最好的經驗給你。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少走彎路,共同成長!

蹩腳烏鴉


肯定心裡都在罵!重複工作、降低效率、增加成本,老闆損人不利已,員工心裡一定罵!自己也沒得到什麼好處!屬於比較蠢的老闆,當然如果企業不是他的,比如說職業經理人,我可以理解,這叫做“甩包袱”戰術。

以前我所在寫字樓的隔壁公司,是新公司,管理上還不是特別規範。為了更好地瞭解員工的工作情況,老闆規定每週一晚上,各個部門的主管組織員工開工作彙報會議,彙報上週工作情況,安排這周工作計劃,然後幾個老闆分別加入不同的部門,看著大家彙報,偶爾點評幾句。

除此,老闆還要求,員工每週寫周工作總結,每月寫月工作總結,主管每週每月則要寫部門周工作總結和月工作總結。

這一波操作下來,員工和主管都在吐槽不說,員工和主管每週每月都要花時間想怎麼彙報,怎麼寫材料,拉低了部門團隊的工作效率。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罵是肯定會被罵的。但是,身為管理者,更要關注的是,這一管理措施真的有用嗎?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這一問題:

  1. 員工工作的角度,是否會影響員工日常工作效率
  2. 管理者的角度,是否會管理真的有幫助

一、重複性的彙報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情緒和效率

這一點,其實大家都模糊能感受到,這種制度實在有些不妥,大部分員工都會有抵抗的情緒。那具體不妥在哪裡,又有怎麼樣的影響,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下。

如果有個人,每隔幾天總是問你同樣的問題,你最近幹了什麼,幹得怎麼樣了,你簡單做個介紹唄。

你會有什麼感覺?這個人怕不是神經病嗎,這個人是沒事找事做吧,浪費我們的時間。

沒錯,這就是我們對重複性問題的牴觸,原因就在於:

  1. 人類總是牴觸做重複的動作,尤其是傳達重複的信息
  2. 在職場上,我們牴觸做無用的事情

說直白一點,在職場上,大家的時間都很值錢,而日報,週報和月報,很明顯還有很多重複性的信息,如果管理者是想掌握員工的工作情況,根本不需要這麼頻繁的彙報過程。

同時,每天每週每月要花時間撰寫工作報告,也是一個耗心思耗時間的過程,只會拉低員工的工作效率。

因此,從員工的角度出發,重複性的彙報會讓員工帶著牴觸的情緒工作,會降低員工的工作效率,可想,對團隊的工作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

對管理者,重複性彙報提高管理成本

這個不難理解,針對管理者,我們就問兩個問題:

  1. 員工這麼頻繁地提交工作報告,你花多少時間去看
  2. 這麼多的報告,你有沒有給一點回應,如果不回應,管理的意義在哪裡

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在談一個東西:管理的成本。

作為管理者,即使我們先不談員工的情緒和工作效率,就對我們自己的管理效率而言,每天要花那麼多時間看那麼多報告,這實際嗎?

其次,如果對大部分報告,我們要做一個回應,是不是更花時間。而如果不做回應,工作報告只能其到單方面的管理作用,並不能讓員工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到底需不需要改進,如何改進。

所以,重複性彙報對管理者來說,除了滿足個人對權力的掌控欲,並沒什麼實際作用,反而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成本。

對此,在這個問題上,我的建議是做員工個人的月度工作總結和部門的月度工作總結,便可以滿足我們對團隊工作的進展監管,並發現團隊問題,及時給予指點。

<strong>

我是學習委猿,10年職場高管經歷,每日職場乾貨分享,我們一起職場進化。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委猿是個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