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的叛逆期怎麼辦?

初中數學蔣老師


孩子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個叛逆期,兩歲開始到五十歲才開始平穩。

青春期是最嚴重的,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被控制、被壓抑,所以在青春期表現的尤為嚴重。

想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就要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也就是說,在孩子還沒迎來叛逆期的時候,你就要通過孩子的各種行為以及具體表現判斷出孩子是否要開始叛逆了,然後去應對孩子的變化。

推薦久明老師的青春期課程,科以在我的主頁裡找到。


久明教你管孩子


說實話我是一個新手媽媽,走在育兒大軍的路上邊實習邊借鑑,算是摸石頭過河吧.優秀的育兒經借鑑完畢之後也未必適用於自己家娃身上,我家寶今年3歲半了 有叛逆我只能說說3歲半之前的叛逆經了哈人小鬼大人小主意正!說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娃吧可能 3歲左右娃就學會了護食各種護,撒潑打滾要東西,口齒不清的叫嚷,確實帶在人多的地方恨是難為情,打不得罵不得.打了怕被拍叫狼媽,罵了嗓門大了過往人叫潑婦,沒辦法心中默唸是自己親生的,緩解自己的情緒.深呼吸,默數12345……迫使自己冷靜不至於汗流,明確的拒絕無理取鬧的娃 ,帶到揹人的地方,讓他隨意的鬧看著他鬧直到他鬧夠了 偷偷觀察你還是那麼無動於衷……這時候不要和他們講道理,娃根本聽不進去也聽不懂,這時候家長的心理必須強大. 而且寶爸媽之間必須意見一致,原則立場的一致性會讓娃不至於不知道聽誰的好.寶爸媽的威信也就樹立起來了.為了他下次不會用這種方式方法出席公眾場合,我們為父母的也就是拼了吧,雖然看著他們哭鬧很是難受但是要死忍住直到娃妥協不再重複使用他的哭鬧殺手鐧!


迷糊小朱姐



志和13


在此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具體情況如何,以及你所說的叛逆究竟指什麼?

我兒子今年十歲,他的所作所為在我看來就是進入叛逆期孩子的典型表現。在此,我也僅以我對我兒子的方式方法來說說這個關於叛逆期的問題。

1,和孩子交流時,要耐心傾聽。無論孩子講什麼,父母一定要耐心傾聽,這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瞭解孩子,解決矛盾的一個途徑。

2,不隨意草率的評論。父母應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讓孩子把話講完,避免隨意的指責引起雙方的不快。

3,做出積極的反應。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後,父母應作出積極的姿態:“你這個想法不錯,要是再加一點或再改一點就更完善。”家長的積極反應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佈滿成就感,有利於雙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4,批評孩子要分清場合。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父母的批評。

5,措辭要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麼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

6,適當冷靜處理。當孩子情緒反應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父母乾脆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說到底,孩子身上所表現出的一切毛病、缺點、壞習慣,都可以非常容易的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所以父母自己要規範好行為,加強自身的修養,多瞭解一些東西,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去對待事情,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加強孩子的修養和素質。至此,孩子也就再無叛逆一說。


這是我兒子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現在好多了。


華樂多


面對孩子的所有叛逆,專家說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階段, 2到3歲,7到9歲和12到15歲。這三個階段,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與之前不同的表現,

第一次叛逆期2到3歲 。

1、表現:孩子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獨立性,通常會比較乖巧,願意服從大人的指令。兩歲之後,他的獨立意識逐漸增強,面對家長的管教就會去挑戰,孩子的訴求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憤怒的情緒就會被激發,而家長大多數時間面對這種看似無理的取鬧,也會無所適從,

2、怎麼做?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家長不要一味順從 ,遷就,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鼓勵孩子的自主性 。

第二次叛逆期7到9歲 。

1、表現:強烈的逆反心理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他們賴床、不收拾房間、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毫無節制、厭學,愛和父母對著幹等。 便急於想掙脫家長管教。

2、怎麼做?尊重孩子,遇事多和孩子商量,用細心、耐心、愛心和一些聰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家長要怎麼做? 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民主,不耍權威 。

第三次叛逆期12到18歲的青春期

1、表現:比如公然違反課堂紀律、不聽父母的話、離家出走、早戀、跟社會人士交往,有強烈的獨立意識,極強的自尊心,以自我為中心易怒,不聽話。而這股力量就是所謂的荷爾蒙。

2、怎麼辦?(1)多關心子女在學校的情形,但不要讓孩子有“家長和老師串通一氣”的感覺。 (2)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3)避免“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口頭禪”。 (4)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您交流,不必過於強迫,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5)在與孩子接觸時,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您的抗拒心理。 (6)不要在和孩子交流時總以學習成績為話題,這樣只會讓孩子有心理壓力懷疑您的“誠意”。 比如網絡,比如現在很流行的一些校園文學,還有手機短信,不健康的信息多的是渠道!而這樣得來的信息往往會貽誤孩子。有的家長可能聽說過,現在就有中學生在網上結婚,而且為數還不少!所以,家長不去爭取孩子,網絡、影視等傳媒就會把孩子爭取過去!

與青春期敏感孩子溝通要注意什麼

1、對孩子的教育儘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前。

2、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3、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孩子的成績下降的時候,一般自己已經很傷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為家長,應該表示關切,鼓勵他,幫助他樹立信心,幫助他具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責備會疏遠他與你的距離,以致今後出了問題,也不會再主動拿出來與父母協商。

4、轉變固定的思維模式。試圖從當今時代的角度來理解孩子。對某些現象和觀念家長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為了讓孩子服從而堅決反對。

5、防止出現兩個極端。一是過渡縱容,一是一味壓制。兩者都不會有好的教育結果。因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家長必須堅守基本的道德原則,以此來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離正確的人生軌跡。

創造條件:

1、讓學校與家長建立教育檔案,互相反饋孩子表現及時予以對症教育,

2、學校請心裡專家定期或不定期作專題講座。


關小村1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都會出現一個叛逆期,你不讓他幹什麼,他偏要跟你反著來。這一方面是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希望得到大人關注。那麼,孩子“叛逆期”總喜歡反著來,該怎麼解決呢?教你3招,輕鬆解決叛逆!

1、尊重孩子意見,多點關心

孩子有時候之所以叛逆,是因為你替他們做的太多。有時候你強加給他們的一些想法或者事情,讓他們產生反感甚至是牴觸心理。孩子不滿意,自然就容易叛逆。所以,家長們平時要多注意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意願,讓孩子擁有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多一點關心,這樣孩子反而會更喜歡跟你交流。

比如,孩子本身不喜歡去學鋼琴,但是你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直接生拉硬拽地讓他去學,不僅學不好,而且還會讓孩子更加叛逆。有時候選擇尊重,反而會讓孩子更喜歡你。

2、給自己點耐心,少一點指責

很多情況下,孩子跟家長對著幹的時候,家長們就會覺得權威受到挑戰,動不動就抬手打一頓,要麼就板著臉指責嚇唬孩子。但是,孩子在叛逆期,越打孩子只會越叛逆。其實,有時候孩子叛逆,是想得到你的關懷,你要多點耐心,少一點指責,這樣孩子反而會更願意跟你講道理,叛逆問題也就輕鬆解決啦。

孩子不順著你的時候,你要多一點寬容,多點理解,給孩子多一點關懷,孩子才能什麼都願意跟你說,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3、多點寵愛,但不要溺愛

家長給孩子的愛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別把寵愛,發展成溺愛。父母的寵愛能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變成一個樂觀、自信的人,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而一旦寵愛變成溺愛,孩子就會用哭鬧的方式,變本加厲地虐的你懷疑人生。

比如孩子想要某件東西,但是你不想買,因為家裡已經有了。這時候你會怎麼解決呢?其實只要帶他離開,等他情緒穩定以後,再帶他去買,反而會比他直接跟你要好很多!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故意跟你反著來,他們只是要你多點關心,你多上點心,更容易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普澤教育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叛逆期,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兩歲時候叛逆期的孩子變的以自我為中心,情緒波動較大,一向聽話的寶寶開始和家長對著幹,覺得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不喜歡別讓來幫忙做,以此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感,此時幼兒心理也很需要認可和尊重。那麼我們來著重說一下如果孩子出現第一反叛期我們該怎麼辦?

應對方法:

1.適當“專制”:打算讓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直接以陳述句的句式去告訴孩子,而不是用反問句。比如:想讓孩子去洗手就給孩子說寶寶,要吃飯了你應該去洗手了。而不是說寶寶,要吃飯了,我們去洗手好不好?諸如此類的事情。

2.給出答案,從中選擇:孩子的思維特別活躍,所以有時候不能很好的根據目前問題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法,那麼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去給孩子羅列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讓孩子來選擇。比如:我們可以給他說,你是想吃麵條? 還是想吃米飯? 這樣來問會讓孩子感覺到尊重,並且也能夠很好的去引導孩子。

3.學會尊重孩子,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作為家長不要有自己是父母孩子就應該聽我的話這樣的想法。這種想法是不成熟的表現,是沒有尊重孩子的表現。孩子儘管年齡小,但是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學會用商量的口氣,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氣。

4.學會“無視”:當孩子為了滿足自己某種慾望而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無視”的方法,讓孩子哭鬧,讓孩子自討沒趣,等孩子的情緒好轉穩定下來後我們便可以去和孩子講道理,如果靠近孩子他又哭鬧,我們繼續採取“無視態度”這樣重複幾次孩子就會懂得通過哭鬧這樣無理取鬧的方式是無法滿足自己慾望的,這樣孩子也就懂得了自己行為是否合理。

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或者評論“老馬的話”隨時為您解答!






老馬的話


青春叛逆期是指孩子在12--18歲,孩子進入叛逆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已經從小孩子過渡到大人了,要求獨立和空間,不再願意接受父母的管束,把自己和父母隔離開來。父母還把他當作孩子在管教,孩子會用他的方式在反抗父母,讓父母不知道怎樣去與孩子相處了。侯媽專注親子教育十幾年,現在和父母說一下青春期叛逆期孩子的如何管教。

1. 孩子已經是大人了,父母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不能再把他當作孩子來看待,要改變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問題,說話時要注意自己的語氣。

2. 多幫助孩子,而不是整天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讓孩子很厭惡,對於孩子的需要要多幫助他,讓孩子相信父母,孩子就願意和父母交流和溝通了。

3.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強,父母要尊重孩子,多誇獎和鼓勵孩子,少批評孩子,在孩子面前說話不要哆嗦。

4. 傾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真誠溝通,對孩子多作正面的評價,不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不打罵孩子。

5. 叛逆期的孩子價值觀正在形成,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要讓他與不務正業的孩子來往,以免誤入歧途。

我是侯媽,歡迎家長朋友關注我,每天分享親子教育內容。


侯媽家庭教育


孩子叛逆,父母會管,卻越管越逆反,最後兩敗俱傷,為避免發生這樣的結果,父母要調整教育方法,該如何調整呢?先給大家講解個故事:

一位朋友的孩子,高中前去外地培訓,去培訓也是孩子主動要求的,去了沒到一個月,孩子就打電話說不想學了,想回家。

媽媽想孩子養成好習慣,激發孩子學會面對困難,要堅持不要半途而廢,也有點心疼錢,媽媽話還沒說完孩子就掛掉了電話。

而寶爸呢?仔細傾聽孩子說話,不時的認同孩子的情緒,好、好、好馬上買機票回家。孩子這時反而說,今晚就算了,明天再說,第二天孩子反而不回來了。就這樣反覆幾次,孩子最終也沒中途回家,而是學習結束才回去。

所以遇到孩子叛逆,我們要:


1.仔細傾聽孩子講話,不要評論。傾聽孩子把心中的情緒渲洩出來後,就不容易發脾氣,也聽得進家長的話。

2.要認同孩子的情緒,不要去阻止他,你越是阻止,孩子原本不想做的,卻因為反抗父母而釆取行動。

3.在孩子叛逆時,千萬別講大道理,越講越煩。家長倒是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自己在工作中的煩惱,這樣孩子反過來會給父母出主意,從而打開溝通的通道。

總之,孩子叛逆,也是在向父母“宣戰”,我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你們少給我做主,同時孩子也是在尋求同伴的認同,青春期孩子,他們最看重的是與朋友的關係,有時候為了與朋友們保持一致,也會對抗父母。

所以只要我們當面認同,支持他,背後默默地關注,孩子就會順利地度過這一成長期,親子關係也會和諧。祝好!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巧妙媽育兒


孩子一般是有三個叛逆期,大部分父母應該都深有體會。

2-4歲

一般俗稱寶寶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表達能力有限,但是又是剛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所以會不斷通過自我行動來向父母表明自己的獨立的。


表現一般是為抗拒父母,比如教他坐著吃飯,他非要站著,叫他到點睡覺,他非要玩會玩具等等。

那麼父母該怎麼辦呢?

首先就要理解孩子,切忌打罵。然後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當有自己的想法時要先表達出來。

孩子在犯錯後,分情況對待。有些事就是孩子有自己的打算,父母不要強加干涉。比如,孩子不收拾玩具,可能就是單純認為過一會我還玩。

6-7歲

一般俗稱兒童叛逆期。

個人認為這個階段是因為孩子剛剛進入校園,開始一生最漫長的學習歷程,一時不適應才產生一些叛逆行為。還有一點就是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表現其實大部分家長都能體會到,比如不學習,抗拒學習。不聽話等等。

父母要在階段多跟孩子溝通,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多給孩子愛與關心,尊重孩子。產生問題時,要以一個平等的姿態跟孩子溝通,教會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12-18歲

一般俗稱為青春叛逆期。

這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一個孩子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獨立生活,所以叛逆表現尤為強烈。

表現一般就是不管對與錯,不把父母的教訓當回事,依然我行我素。

這個階段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讓孩子觸碰原則,或者是底線。在這個基礎上,給孩子適當空間以及自由。

做父母的的也要緊跟時代發展,多接觸孩子接觸的事物,儘量縮小與孩子的代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