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間盤突出是不是由於過度勞累?

疾病理論體系


經常會和病友,朋友們討論,腰椎間盤突出是怎麼發生的,有的人真不知道怎麼就這樣的,有的人是由於外傷、勞累等,簡單的總結一下這幾個常見因素,大家引以為戒,減少病痛的發生幾率。

1.體態、姿勢

也許會有人講,這啥意思?臨床上,骨盆前傾、變直的人,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幾率還是挺多的,尤其腰部肌力較差的人,L4-5椎間盤是最容易突出的,因此,有這種不良替代,記得儘早的矯正一下。

2.外傷

這個應該講,還是真躲不掉,畢竟誰也不願意自己外傷,但是,下雪天路滑摔倒,出車禍,高處跌落,打架受傷,抱重物扭身子,真的沒辦法去做好預防,不過肌肉的強大,可以在同條件下減少損傷的程度和幾率。

3.過度疲勞

一般慢性的腰椎間盤突出,都不知道怎麼發生的,但是過度的疲勞,堅持在疲勞的狀態下工作和生活,會誘發腰肌勞損的出現,這樣會減少對於椎間盤的支撐,可能一次次積累到突出,也可能在外傷的時候“爆炸”。

退變與疾病

一定要認識到,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退變,絕大多數人都會有,可能終生都不會發病,康復之後再檢查依然可以發現這個問題,有症狀就及時治療,沒有症狀,不要杞人憂天,腰椎間盤脫出不痛的人都不少,不必急於手術!


喬棟談健康


這種說法不能說不對,但也不能說對,很可能會誤導他人。

為什麼不能說不對?

腰間盤突出是一種退行性病變,這種病變可以說是必然結果,但其出現的時間卻各不相同,這與患者的日常經歷、習慣都有關係,如果這名患者長期處於坐姿,而且還不經常起身活動,這種不健康的姿勢是會加速這一過程,還有一些家庭婦女,需要經常彎腰幹家務、抱孩子,這都是致病因素,這些情況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我們都可以稱之為過度勞累,所以如此發展,確實可能導致腰間盤突出的發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腰間盤突出確實是由於過度勞累所致。

為什麼不能說對?

腰部問題,基本以疼痛最為典型,但腰痛卻不一定是腰突,有一種導致腰痛症狀的可能,那就是腰肌勞損,腰肌勞損是最符合過度勞累概念的情況,也是最常見的,患者常因久站久坐而出現痛感,勞累時會更加嚴重。

腰肌勞損和腰間盤突出天壤之別,一個輕一個重,一個早一個晚,但需要清晰的是,兩者也存在關聯,比如說腰肌勞損時間過長,可能誘發腰間盤突出,而已經腰間盤突出的患者,常同時存在腰肌勞損。

我糾正大家幾個可能犯的錯誤!

1,別睡硬板床:不僅不能放鬆休息,只會越來越疲勞,加重病情。

2,別亂做劇烈動作:我不否認鍛鍊對患者有好處,但由於每個人的腰椎突出位置和程度不同,雖然都叫腰間盤突出,但有些動作只會使你越來越重。

3,推拿請找正規醫師:最近幾年,按摩推拿師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康復店更是開遍全國,但其中存在很多沒有證件,只是簡單學了幾年、甚至幾個月的“假醫生”,一旦用力過猛、位置錯誤,不僅不能使患者恢復,反而出現悲劇。

PS:過度勞累不是腰間盤突出的直接病因,而是腰間盤突出的間接病因之一。


羅民教授


你好,引起腰間盤突出的原因很多,很複雜。

過度勞累僅僅是引起腰間盤突出的一個誘因。

最基本因素是椎間盤的退行性疾改變。

57%-70%與外傷有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誘因:

1、腰部過度負荷,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舉重運動,比如煤礦工人;

2、腹內壓力突然增加,比如劇烈咳嗽、打噴嚏、屏氣、便秘等;

3、脊柱畸形或者脊柱生理曲度改變;

4、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長期姿勢不當;

5、過度肥胖使腰椎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

6、妊娠使腰椎過度前驅,腰椎間盤脫出的可能性增加;

7、長期震動,如開拖拉機的駕駛員和長期開車的司機;

8、受寒、潮溼……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首選是非手術治療,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才選擇手術。

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過非手術得到治癒或者讓症狀長期緩解。長期保守治療症狀無緩解、甚至加重的患者才需要手術治療,只有10%-15%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

1初次發作時,應嚴格臥硬板床休息,大、小便都不應下床或坐起。

臥床休息3周後,可以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

不要小看臥床休息。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基礎治療,是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

急性期症狀重的病人必須臥床休息、佩戴腰圍。而且要求睡較硬的床墊休息。

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

2、運動療法

目的在於提高腰背肌肉張力,增強韌帶彈性,活動椎間關節,防止肌肉萎縮 ,減少結締組織粘連。

常用的鍛鍊方法有: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四點式支撐法、飛燕式。

針灸治療有鎮靜止痛、抗炎、消腫、調整肌肉和韌帶的功能。

對於治療調理腰椎間盤突出效果很好。但前提是你要認識這樣的針灸師。

4、艾灸療法

通過艾灸組穴的方法,不吃藥,自己動手調理,效果也很好,一般可在4個月左右愈。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冰臺草堂


有人戲言“工作不突出,業績不突出,椎間盤突出”。隨著社會的進步,勞動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變,原來的重體力勞動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坐著工作,看電腦、伏案、開車等。甚至每天達八小時以上。這種坐姿的後果就是腰椎間盤很受傷。一旦腰椎間盤突出,就會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下肢麻木、步行困難等嚴重不適症狀。有人問腰椎間盤突出是不是由於過度勞累?此外,如何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如何做到工作和業績突出,而腰椎間盤不突出呢?


腰椎間盤突出是不是由於過度勞累?

當然不是。除了過度勞累,下列原因也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1)長時間保持坐位:長時間保持坐位的人,如司機、白領等,姿勢不正確,由於腰部肌肉及軟組織受力不平衡,腰椎間盤受傷機會多多,更易突出。當然退變是首要因素,所以20~50歲多見。但如果天天坐著工作,伏案,如寫作、打字、當然更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2)體位驟變、猛力動作或暴力撞擊:椎間盤在腰椎運動時起到類似軸承的作用。但椎間盤的承壓能力有限,在體位驟變,猛力動作或暴力撞擊下,纖維環會向外膨出,髓核也可經過破裂的纖維環裂隙向外突出,就形成了椎間盤突出。突出的髓核會刺激或壓迫周圍的神經,造成腰臀、腿腳疼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建議:

(1)如果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出現馬尾綜合徵的症狀和體徵,或出現嚴重的或進行性肌肉無力,應進行緊急評估,急診手術治療。

(2)如果不存在嚴重的或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尚無證據表明早期進行手術可改善結局。

(3)如果患者存在持續性功能障礙且生存質量嚴重受損,經3到6個月非手術治療無改善,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怎樣預防椎間盤突出?

(1)合理的運動:堅持每天定時活動四肢,沒有特定的姿勢,幅度不要太大就行,每次活動5分鐘左右。肌肉收縮,堅持每次持續5到10秒。每分鐘5次,每小時5到10分鐘。當需要彎腰取物的時候,可以先下蹲,再取物,慢慢起身,能減小對腰椎間盤的壓力。

(2)鍛鍊腰背部的幅度不要太大:人們在鍛鍊時,通常需要熱身和拉伸,很多人不注意腰背部的幅度,導致腰背部脊椎受損,引發腰椎間盤突出。所以,在鍛鍊過程中,還需要控制好幅度,不要過大以免損傷脊椎。同時,在提重物的時候,也不要直接彎腰提,可以先蹲下,再慢慢起身,減少腰背損傷。

(3)搬運重物要注意姿勢:在搬運重物時,先蹲下,兩側手臂抱起重物,使物品貼近身體,再緩慢起身。這樣能減輕腰椎的壓力,減少復發。

(4)保持正確的站姿和坐姿:長時間不良站姿與坐姿可能導致腰椎間盤不均勻受力,從而誘發腰椎間盤突出,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儘量不要長時間站立或者久坐,適當的進行活動,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腰和背部痠痛疲勞感。


藥師方健


你好,過度勞累是腰椎間盤突出一方面。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徵,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青壯年多發,20~50歲者多發,男女比4~6:1,20歲以內佔6%。

病因:

1.脊柱畸形或脊柱生理曲度的改變,如脊柱側彎或畸形。

2.過度負荷,造成椎間盤早期退變,如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

3.長期從事彎腰工作者,特別是在提取重物時,使椎間盤內壓力大大增加,易造成纖維環破裂。

4.長期震動,長期坐在顛簸狀態時,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較大,長期反覆作用可致發病,如駕駛汽車或拖拉機。

5.年齡,此病發病率在中青年中最高,20-40歲佔絕大多數。

6.妊娠,多次妊娠的女性發病率較高。

7.除此之外,發生椎間盤突出者還有一些誘因,如急性外傷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護,脊柱畸形,吸菸,遺傳等因素都可以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臨床表現:

1.腰痛和一側下肢放射痛是主要症狀

2.坐骨神經痛:放射痛沿坐骨神經傳導,直到小腿外側、足背或足趾

3.間歇性跛行

4.大小便障礙

5.強迫體位,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陽性


預防:

平時應減少積累性損傷、腰圍的佩帶、腰腹肌的鍛鍊、注意用腰的姿勢


小蟲醫


首先,“腰間盤突出”與“腰間盤突出·症”並非同一概念。

腰間盤突出,主要是在腰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受到相應的損傷所引起的。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是一定會出現的,每個人都不例外,而且是從20多歲就開始的。出現退行性變,腰椎間盤的彈性及抗負荷能力也隨之減退。

這樣的退行性變不斷進展,而日常的勞損逐漸累積,使腰椎間盤反覆承受擠壓、屈曲和扭轉等負荷,最後導致纖維環的後部變薄、產生裂縫。

所以,腰間盤突出,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腰椎間盤的老化。這種老化是自然的,只是有的人快些,有的人慢些,與疲勞無關。

——接下來,才是“症”。

過度勞損,傷害累積,腰椎間盤的纖維環,就會從變薄、裂縫發展至徹底開裂,已變性的髓核組織由纖維環的薄弱處或破裂處突出,壓迫神經根或馬尾,引起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甚至產生神經功能損害的症狀。

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可以與過度勞累有關。過度勞累,導致氣血不足以濡養,可以成為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致使纖維環徹底破裂。已經出現破裂的,也可以過度勞累而加劇病情。


纖維環破裂是不可逆的,因此無法徹底治癒。保守治療僅僅是緩解症狀,症狀特別嚴重者,需要做手術,微創臭氧融髄核,或是摘除椎間盤。


純鈞LHGR


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

內因:在成年後椎間盤基本無血液供給,沒有自己修復得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脫水,變性,高度丟失,同時日常生活中遭受個方面的擠壓,牽拉扭轉等,使椎間盤纖維環逐漸老化,破裂。


外因:當收到腰部外傷,扭傷時但是柱間盤纖維環突然破裂,髓核向後方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或者長期彎腰負重,椎間盤長期承受過大壓力,久之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形成椎間盤突出。

所以說椎間盤突出確實和長期重體力勞動有關係,但不知你所指的過度勞累是哪方面。


骨醫小匠


椎間盤突出只是脊柱力學結構平衡失調的一個結果,造成失衡的誘因比較多,像長期不良姿勢造成生理曲度變形,關節應力積累,運動損傷造成脊旁軟組織力量不足,韌帶彈性下降,關節失穩,不良習慣造成體態改變後關節代償性勞損等等……而功能鍛鍊就是通過改善脊柱的失衡狀態,恢復正常的力學結構,從而改善症狀。而其中主要的方向有這幾個

一,生理曲度改善,曲度變直後關節應力積累造成椎間盤負擔加重,出現變形,而通過功能鍛鍊改善生理曲度,從而減輕關節壓力,緩解椎間盤負擔,促進椎間盤有所回納,消除神經壓迫。

二,椎間隙改善,由於慢性勞損積累造成關節間隙變窄引起椎間盤變形膨突,靜態拉伸為主的功能鍛鍊,可以通過拉伸脊柱,增寬椎間隙,從而為椎間盤迴納創造空間。

三,增強肌肉力量,很多慢性勞損積累或運動損傷的患者,由於肌肉力量不足,無法保持關節穩定造成椎體失穩,影響體態改變,通過鍛鍊核心肌肉力量,代償關節群受到的壓力,保持關節穩定,改善整體體態。

的確椎間盤突出後包裹椎間盤的纖維環已經破裂,是無法修復的,但通過功能鍛鍊恢復,使脊柱和脊旁軟組織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改善神經壓迫,那麼就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了。


鍾文整脊康復


腰椎間盤突出症,並非疲勞所致。它原因有:一抽重物時姿勢不正,腰部過伸持重物而拉傷,二、久坐而無運動,腰肌委縮,腰圍的肌肉消失,腰椎間盤受壓而沒有腰肌的扶持力而突出,年老體弱者,坐姿不正也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之一。


陸叔23


腰椎間盤突出也不一定都是勞累過度引起的。有很多人都是在發力的時候,肌肉韌帶沒有協調好,猛然發力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情況下,只要把肌肉和韌帶協調好再發力是很難得腰椎間盤突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