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5歲了,很懼怕死亡,怎麼辦?

用戶2479250297955


生命是從自然中來的。有生必有死,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生要歡樂,死也不要悲傷。活在世上一天,新要享樂生活一天,怕死就可以不死嗎?七十多歲,已經閱歷了人生的滄桑了,看破紅塵了,還有啥可怕的呢。


深山來客18


人老了都怕死,我那惡婆婆都八十四了,去年臘月腿疼,怕她死了,給我們家攪滴胡昏天黑地,討吃到家。從年輕到老長著一張不值錢滴臭嘴和惡毒心眼,不給自己留一點後路。五個子女沒人要她,我家愚孝男人最小,最後把她弄回來十年了,這可倒好,攪屎棍一把,走到哪臭到哪 ,這樣人讓天收了吧!


用戶8257253285735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願意而又不得面對的現實。是任何人不可逃避的。

作為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應該正確面對。並對自己的一生有所評價和總結。

當你所應盡的責任義務都完成了。比如送走了父母,養大了兒女併成家立業混得有模有樣。了無牽掛。

當你回頭看過自己走過的坎坷和奮鬥的經歷,儘管仍有許多遺憾,但仍然無愧於父母先人,無愧於家庭和社會。

當人生終點到來之時,理當慨然面對不應有任何懦弱。當然如果最後再能做點什麼就再好不過了。

不是空話,我也七十歲了,生死之事雖不敢說置之度外,卻也早就看開了。如果身體康健,事事如意,寧可向天再借五百年。如果不是,風燭殘年,疾病纏身,即使兒女再孝順,以金錢埋至頭頂,也沒多大意義。與其遭罪,不如早走。


閒散自由人


人到了75歲,自知人生無多,懼怕死亡,這很正常。生的眷戀,死的恐懼,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莊子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子前往弔唁,只見莊子居席而坐,鼓盆而歌,惠子說,你們夫妻一場,不悲痛也就罷了,怎麼能高興的唱歌呢,不也太過分了。莊子說,她剛死時,也挺難過的,但細想想,人本無生,生本無形,形本無氣,在天地混沌之間,變而有氣,氣而有形,形而有生,如同春夏秋冬一樣,現在她靜臥在天地之間,我在那裡嗚嗚痛哭,不也太不通達天理了嗎。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發,人生不過是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生死死,循環不已。生是死的過去,死是生的開始,因此,死是沒什麼可懼怕的。另外,從佛家的角度看,人面對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錯誤都來自於執念,人生最大的執念在於我執,也就是太看重自己了,破掉我執,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中,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總之,坦然的面對生死,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愉悅的活在當下,才是人生之正途。


東方俊俠74412004


死亡人人都懼怕的,不是說就你一個人懼怕,也不是說只有到了75歲才會懼怕。

您問怎麼辦?

我比你還年長几歲,可能回答你比年輕人更適合些?

我的做法一是不去想它。因為想也沒有用,該來的總是要來,我能做的就是該做什麼做什麼,當心自已的身體,保持健康,注意冷暖(這點很重要,因為感冒是大敵),注意營養,注意睡眠(這點也很重要,因為睡眠時免疫功能發揮最大作用),適當運動。保持健康的目的無非是想把該來的那一天推遲而已。

二是要有點事做做的,太閒了反不利於健康,最好有能力的話做點事業,做點工作,這樣會使你有點成就感的,會在潛意識中覺得“我還沒老”,我想這對延長生命是有幫助的。

沒有事業做,那就養花看鳥,琴棋書畫加上現在流行的廣場舞之類的興趣愛好也會使自已感到還有價值感的。

三是穿著打扮該時尚的還是要時尚一點,現在不是流行一句口頭禪嗎?叫做“八十歲不稀奇,七十歲小弟弟”,不要早不早的就穿得臘裡臘踏,老態朧腫。這也是一種心裡健康的暗示。

最後要說的就是坦然面對死亡,真要到來的那一天自已怎麼想?往前看還是往後看?

往後看,捨不得自已的諸多親人,捨不得這世上的美好繁華。

往前看,離開了一切煩惱與苦痛,去見先我而去常在夢中才能見到的親人,不是也是一件樂事麼?

呵呵!不要說這不是科學,科學在這方面還沒定論咧。

這樣想也就可以少懼怕死亡啦。


fairplay012


哈哈哈,誰好好的願意去死呢?不過這也要看一個人的心裡素質,和對生物體的認識理解程度。我們這有幾個老頭老太太在聊天的時候這樣說道,吆,我老了,都快七十了。另一個說我都七十多了快見馬克思了。可有一個這樣說道,我就還小呢,才八十五。所以說,調整好心態,順其自然,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這花花世界也不是說不可丟,關鍵要看你咋個丟,地球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死去而發生多大的變化,因為,生物體在自然界也就是個細胞而已。


用戶7143118958771


說到生死,肯定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我曾經也寫過兩篇關於生死的文章,獲得大家的非常認可,閱讀量共計40萬,您可以加@生活的fans垂讀,人活到一定的程度也許就不想活了,也許能給您帶來一些思考,重新思考生死。題中說到您75歲了懼怕死亡,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一樣,畢竟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怎樣直面這個事情呢,我覺得您可從兩方面入手:


首先,雖說“世上難逢百歲人”,人活到一百歲的也有,您也有嘗試延長生命的長度:一方面規律作息時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合理飲食;另一方面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與人爭長論短,不驕不躁不嗔,定期檢查身體,如心率、呼吸、血糖、血壓和血脂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個大致的瞭解,減少意外死亡的風險。如果這兩方便做得好,壽命得到延長,能活過一百歲,生死就不是你現在思考的問題,就不會恐懼了。


其次可以信佛教,佛講究的是三生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如果能把這種信仰融入到您的生命裡,死亡意味著即將投胎,意外著新生,生將會死,死即是生。您還還會懼怕死亡嗎,現在要做的是善待生命,吃齋唸佛,多行善積德,爭取下輩子能投胎做人,而且投個好人家。

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不能逃脫,歷代統治階級求仙煉丹,也未能長生,還有些反而早逝,順其自然吧,糾結太多也無益。感謝您的閱讀,希望能幫到您。


生活的fans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告訴大家人有靈魂,大家都做過夢,夢有高興的,有恐懼的,我們的肉體躺在床上,啥也沒幹,靈魂所經歷的一切,就是咱們的夢。死亡是咱們肉體不行了,靈魂走了,靈魂再也不回來了,靈魂的去處要麼天堂要麼地獄,根據這個人一生的言語和行為而定,咱們人在隱秘處所幹的事上天都知道,靈魂永不滅亡,肉體就像一件衣服,多年以後這個靈魂穿上新的肉體,就又是一個人。本人純屬瞎掰,但希望大家能有所領悟。


用戶9025953606607


俗話說,生死遵天命。生,是一次偶然。死,卻是必然。既是必然,那麼就從容面對吧。

人世間唯一平等的,就是死亡。既然已經活過一次了,應該就沒什麼好遺憾的了。這個話題應該讓年輕人來討論才更好,讓他們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既然生命短暫,那就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一些。

既然難以避免,那就設法讓自己勇敢一點。或許,真的會有輪迴呢。畢竟,人類對宇宙萬物的瞭解甚少,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迷,譬如靈魂的學說,有很多的科學家已經介入了這個領域進行了研究。死去的也只是軀殼,而靈魂永遠不死。你可以這樣寬慰自己。有很多人,年輕時是唯物主義者,但,60歲以後開始相信迷信的東西,包括靈魂之說、輪迴之說等等。開始信奉宗教。其實,這也是恐懼死亡的一種表現,大多數人到了年老的時候都會怕死,怕死也並不丟人。設法讓自己真心的去信奉宗教吧,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死亡只是一個瞬間,接下來的才是永恆,才是不死……


劉繼華


我公公八十八歲生日過後,突然飯量下降,直到走路摔跤不斷,才去醫院檢查,站著進去,躺著出來的,膽管癌晚期,每天拒絕吃藥,坦然面對死之,每天省來總說怎麼還沒死,一個月就去世了,心態出奇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