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遊思(四)

短篇小說:遊思(四)

七彩丹霞

蕭寧站在山頂上。眼前,山巒疊嶂,雲海碧天。一輪紅日掛在天邊,發出耀眼的光芒,染紅了蜿蜒連綿的峰線,猶如一條金帶勾勒出群山的曼妙曲姿。滿山密林,隨風起伏,如大海波濤。

這是盛夏的七月。蕭寧從家鄉出發,踏上了觀天下山水,覽世間百態的征程。他知道,尋找答案並不是坐在那裡就能得到的,有時候獲取答案也需要契機,需要靈感。

蕭寧做出遊思的決定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他從遙遠的南方回到家鄉,也是因為多少厭倦了凡俗的重複,但他終歸只是千事萬物中的一粒細沙,微小如塵,更是茫茫宇宙中根本無法度量的若無渺渺。他擺脫不了世俗的束縛,心裡卻想著能夠跳出思維的桎梏,找到真正的答案。只是這麼多年,他總感覺自己遊離在答案的邊緣,有時候答案似乎觸手可及,有時候又彷彿遙不可期。

蕭寧想找到答案,但過去這麼多年每天早出晚歸,年復一年按部就班,早已沒了初入社會時的激情和衝勁,加上人際錯綜複雜甚至爾虞我詐,讓他無法靜下心來思考。按照妻兒的意思,如果說閒暇之餘坐在那裡冥思苦想算是感悟人生,做個思考者,也可以理解。結果,他居然在不惑之年返回家鄉,只為了思考一個在外人看來只有哲學家才探索的問題,現在他為了找尋答案,又踏上了遊思天下的路。

蕭寧也曾想過,在四十歲的時候放下人間煙火,參禪悟道是否有沽名釣譽之嫌,但多年的思索讓他發現,當人們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往往會用一種看破紅塵的滄桑感來歸納過去,但很少有人用一種淡泊的心態來對待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有時候,很多人喜歡用物競天擇來闡述世間萬物的存在,卻很少有人用時空的概念來定義生命的真諦和人生的內涵。

三年時間、萬里行程,蕭寧遊思天下,在日月星辰間,似乎找到了他一直找尋的答案——時間是生命的載體,時間不可逆,生命無法回頭;空間是人生的介質,空間可擴展,人生也可進退。(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