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人很自私,作為子女你會和上了年紀的父母計較嗎?

用戶5030107120298


個人觀點,不會計較,人老了就會像小孩,變得小氣自私,脾氣說變就變,難以捉摸,家務事,說不清,寬容,忍讓是必須的,不要太認真,老人很難改變的,只能改變自己,耐心慢慢的相處


靜靜聆聽1206


計較有用嗎?自私的人變老了,又是為人子女,子欲孝而親不在,姑且忍了吧。我有個朋友結婚後對她公婆的做法很費解,比如一家人聚餐吃火鍋,她公公端起肉盤全倒在自己前面,她小叔子很生氣,你一個人把肉吃完?我們吃什麼?我朋友沒有說什麼,她老公也沒說什麼。我超級佩服她,她嘆口氣說習慣了。她結婚時公婆沒有給一分彩禮,她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想不要老人的錢自己白手奮鬥就好。她懷孕時家裡經濟比較困難,她親媽給她買了蘋果,她公婆空手去看她,看見蘋果挑了兩個最大的吃了。她公婆給她看孩子時,她發現小孩子的輔食吃的特別快,孩子的溼巾啥的消耗很快,直到有天她撞見婆婆在吃孩子的零食,看見公公在用孩子的溼巾,她無奈只得降低零食的規格買多點放家裡。當她和老公溝通這種事情的時候,她老公火冒三丈,咋的,吃你兩個蘋果怎麼啦!他們是我父母,他們一輩子都這樣。我就想他們過好的生活,不就是兩個蘋果嗎?至於嗎你?她說我老公肯定心裡清楚自己父母的為人,但是不允許別人說,為人子女也是沒有辦法。


黃黃66336


老人再自私他們畢竟是父母啊,如果計較吵架那不亂成一鍋粥了麼,而且有的老人越老越像小孩鬧脾氣,作為理性的子女還是要多包容多理解些,畢竟我們小的時候不懂事,父母也是這樣一路包容過來的,但包容歸包容,有些理兒該講還是要講,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我一個朋友生下二寶後身體不太好,父母就去幫她照顧,朋友怕他們累又找了一個保姆,可他們嫌花錢就讓保姆走了,朋友定期給他們買菜錢,還給他們買衣服,定期掏錢讓他們出去旅遊散心,老爺子還有退休金,然而有一天老爺子對老伴說請保姆要花好幾千,女兒是不是也得給他們發工資啊,大家說老爺子的要求合理麼?


pzl雪地的小妖


我爸媽在我們三兄妹之間會一碗水端平的。可能有時候也會出現傾斜的。但我從來不會計較,我的兩個哥哥也很疼愛我。我是我爸媽只要高興怎麼做都好!我的原則就是不讓我爸媽著急!生氣。爸媽不開心我心裡難受!爸媽給我帶來這個人世間就是來報恩的。


賢惠151688966


不計較,我是獨生女,家裡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老公家有個小姑子,住在另外一個市,離得遠也沒那麼多事,公婆有點難相處,看在老公的份上能忍則忍,忍不了就去河邊散散心,沒什麼過不去的坎,那些做兒媳婦的問我為什麼不會跟婆婆吵架,我說要是吵架天天有的吵,但是吵完之後坐一起吃飯不尷尬嗎?大不了左耳進右耳出就行了


居家小饅頭


如果計較,真的吵不完的架。從來沒想過和婆婆公公正面衝突,但是大姑姐跟我說話太難聽,而且說的我一臉懵,我不可能忍著的。於是我就跟我公公說了,你看看你閨女說的是人話嗎?讓我和你兒離婚,是不是我們離了她跟你兒?


其實我還好163989810


老人自私或者不自私,鄰家老馮認為:有幾種情況可以區分。

第一種老人自私。

這種老人自私,他不是叫老人自私。而實質是,以前自私的人,現在變老了。

這種人,年青時就是自私。光顧自己不關心別人。特別是對家庭,莫不關心,自顧自己活得瀟灑,過得快活。

這種人雖然不多,但確實存在。這種人長期養成自私自利,人變老後對家庭,特別是把子女當成提款機。要吃要喝的,還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事,給子女增加了很多負擔和麻煩。

第二種老人自私。

就是老人辛苦一輩子,養家餬口,上敬長輩下愛兒女。現在年齡大了,該敬的孝也敬完,兒女長大成人也成家立業了。

這時候,老人選擇自私一點,我覺得這才是老人明智的選擇。學會該放下的時候放下,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過份包辦,實際上對子女沒有好處。

老人過自己喜歡的老年生活,為自己的老年多作按排,自己做好自已的事情,也是為子女減輕負擔。

第三種老人自私。

這種老人,主要是沒有經濟收入,特別是農村的老人。他們在年齡不大時,可以出賣勞動力,在外打工掙錢。除了自己開銷外,還可以幫助子女。

現在年季大了,身體無法承受打工的勞動強度。不能打工就掙不到錢,這時只能選擇不管子女。

以上三種情況,在社會上都存在。每個子女對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樣的情況,肯定都心中有數。我覺得作為子女,做子女的本份,把自已這個家搞好,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老人自私與否,很難作出判斷。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具體情況,老人和子女雙方,都要學會相互諒解。每個人都能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到位,那這個家庭肯定不會太差。


鄰家老馮


老人很自私,可能有兩種原因造成的。

一是,年齡大了,有些老人大腦出現了退化現象,顯現出老返童的狀態,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為自己考慮的多,不為別人著想,這實際上是一種病態,不能與老人計較這樣的事情。

二是,子女們做事傷到了老人,讓老人有了防範之心,所以在處理一些問題上,為自己多爭取一些利益,這是老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出現這種情況,兒女們要檢討自己的問題。

作為兒女,要理解老人的這種自私的行為,凡事必有因果。孝敬老人是兒女的責任,這才是兒女們應該做好的。


如意125025957


不是老人自私。是自私的人老了!

要孝敬。而不是孝順。(就是態度要好,主意要正)

身在福中不知福。

父母在感覺不到什麼……甚至還煩!

如父母不在了!所有的嘮叨……就知道什麼是幸福了!

也就明白老祖宗為什麼講孝道了!


小郭818


的確,人都是很自私的,甚至有時候會感覺自己的至親都是很自私的,作為晚輩總有和他們扯不斷的關係,有時候他們的行為使你很寒心,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是你至親,有時候你放下自己的情感依賴,放下對他們的情感寄託,你就會發現沒有那麼傷心和寒心了,人與人之間緣分就這幾十年,何必太在意了,反而傷害了自己。有些事情不太在意了,就不會傷到自己了,獨立的個體都有獨立個體的壁壘,不容就別容,自己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