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 | 樂爸

來源 | 美媽講繪本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你還記得,孩子在襁褓中對你甜蜜地凝視嗎?


你還記得,他蹣跚學步時搖晃著撲到你懷裡的情景嗎?


你還記得,週末的公園裡你拉著他的小手走過的那條小路嗎?


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幸福的,毫無徵兆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笑臉,瞬間會讓你融化,內心升騰起溫暖的甜蜜和喜悅,再苦再累,也會覺得值得。

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似乎感覺幸福是如此的短暫。


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與孩子陷入戰爭狀態,並且情況越來越糟,曾經親密無間的交流變得遙不可及,曾經幸福美好的瞬間變成了渴望的經典重現。

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與天生的好奇心,很容易演變成無理取鬧,惹是生非,他們或許會悶悶不樂地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或者沉溺於電腦遊戲,一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那份深厚的父母摯愛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去。


作為家長的我們會無奈、煩躁甚至憤怒,我們要麼懲罰孩子,要麼嘮嘮叨叨,要麼就說:“好吧,你就自己呆在房間裡吧!”


我們之所以會衝孩子吼叫,是因為無計可施或者這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我們感到山窮水盡,很難再獲得孩子的信任,實際上我們心中是深深的孤獨。


我們很想重新建立起親子感情,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做。我們仍然愛著孩子,但那曾經清澈純真、飽含信任的凝視,卻漸漸地退出了我們的記憶。


如果還記得什麼,那可能只有甘苦參半的回憶,而那種親密之情似乎再也找不回來了。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羅傑斯說:“遊戲是生命的主要元素。”


聰明的父母用遊戲改變了這一切,他們是怎麼樣陪孩子做遊戲,而且在陪孩子做遊戲過程中又達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的呢?


例如:孩子早晨不肯出門上幼兒園老遲到,我想這是很多家長所面臨的問題,用遊戲能解決嗎?


媽媽和女兒約定一起來做一個遊戲:現在假裝你還在樓上,我們就要遲到了,我真的很生氣。然後你看看媽媽是怎麼生氣的。


媽媽假裝對樓上喊道:“我們就要遲到了,我現在很生氣。”這時孩子躲在門後捂著嘴,偷偷地笑,媽媽假裝威脅說:“你最好趕快下來,不然我就扔下你不管了,我自己去幼兒園了。”女兒忍不住大笑出來,但媽媽還是假裝沒聽見,氣呼呼地出門了,女兒跟著溜了出來,然而媽媽還是假裝沒看見她。


媽媽坐進車裡後,又自言自語地表演說:“氣死我了,如果幼兒園老師問美美在哪,我就跟老師說,她還沒穿衣服呢,所以我只能自己來幼兒園上課了!”女兒一邊咯咯咯地笑著,一邊極力地掩飾她就在我身邊的這個事實。


這個假裝生氣的遊戲讓我們體會到,上學前跟打仗一樣緊張的情況實際上也可以很有趣,讓父母不用大吼大叫,不用真的生氣,做個遊戲就可以讓孩子的上學準備進行得更快更好。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歐馬利說:“與孩子在一起時,帶上你所有的法寶和智慧,然後坐到地板上。”


曾幾何時,熊孩子讓我們做父母的面紅耳赤,頭痛欲裂。與熊孩子一起玩,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

在英國夏山學校,曾經有位學生半夜溜出宿舍搞各種惡作劇,尼爾校長的處理方式很特別。他穿上華麗的服裝,裝扮成一個土匪,然後在半夜把這個學生叫醒,問他要不要跟他一起去作案。


結果,這位學生一口回絕,還教校長要端正自己的行為。學生的惡作劇事件就這麼得到了解決。

當那個孩子在選擇到底該控制行為還是製造麻煩,對此搖擺不定時,尼爾提供了一種特別的遊戲。他半夜裡這樣傻乎乎地跑出來,就相當於一面鏡子,使學生有機會看清自己,從而重新反思整個事件。


當我們不停地對孩子耳提面命,告訴他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得到自己思考的空間。


他只能被迫做出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要麼口服心不服地接受批評,要麼明目張膽地反抗。而遊戲有助於孩子反思自己。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玩耍也是一門“科學”,這才是父母和孩子玩遊戲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有兩個最愛的東西:髒話和罵人。罵人能讓孩子感到很有“力量”:既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又有“力量”傷害別人的感情。


同樣用兩個簡單的遊戲即可輕鬆搞定。

例如:當孩子叫我“臭狗蛋”時,我說:“噓!千萬不要把我的小名告訴別人啊!”幾乎像條件反射一樣,他們會立刻喊起來:“你的小名叫‘臭狗蛋!’”我說:“嘿嘿!我是鬧著玩的!我真正的小名是‘米飯糰’。”


越傻的名字效果越好,因為此時的目的在於:用玩笑來消除導致罵人行為的情緒壓力。那時孩子當然又會喊:“噢,你的小名叫‘米飯糰’!”於是我就哀求道:“不要,求求你,求求你,不要告訴別人!”

如果孩子說了一些父母不樂意聽到的話或者髒話,我會說:“好吧,你隨便說什麼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敢叫我大鬍子小矮人的話,你就是自找麻煩。”孩子當然會挑釁,一定馬上就說:“大鬍子小矮人!”我就說:“你麻煩大了!”


說這話時,我的聲調輕鬆誇張,並不嚴肅,孩子被我追著滿屋跑。我只是裝腔作勢而已,這個遊戲很簡單,但很有效。


孩子們喜愛這個遊戲,會咯咯地笑個不停,從效果上看孩子們的注意力已經成功地從說髒話上轉移開了。

與孩子盡情地做遊戲吧,讓笑聲去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與勇氣,用笑聲讓孩子懂得規則與遵守。


當孩子長大了回顧那段快樂和純淨的時光,他一定會說:“我有一個天堂般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