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同學聚會千萬別請客”,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同學聚會千萬別請客”這句話實在是太有道理了!當然這句話也從側面反映了人性!


以前我們高中同學聚會都是AA制的,有一個人負責收錢,安排大家的吃飯和K歌等娛樂活動,我們按照這種形式組織了兩三次聚會活動,大家玩的都挺愉快的,老同學見面敘舊,把酒言歡,回憶回憶學校的青春歲月。


可是後來有一次聚會因為一個同學請客,讓我們以後再聚會就多了一些惆悵。

活動當天我們已經都把錢交給負責收錢的同學了,後來來了一個同學說是要請大家吃這頓飯,後面去KTV的錢他也出了。自打我們知道這個消息,我就感覺我們同學之間的氣氛就怪怪的,雖然我們口頭上感謝這位同學的好意,但是心裡指不定說啥呢!


聚會結束之後我聽幾個同學再說:“臭顯擺什麼呀?就他有錢,就知道在同學聚會上炫耀,有意思嗎?整天就知道收買人心。”還有幾個同學也來跟我抱怨這事兒,覺得我們這個同學有點招搖了,不應該在這種場合上冒尖。

我對這件事情保持中立態度,我們也吃了人家喝了人家的,說謝謝就完了,至於人家是真的炫富還是出於同學情誼什麼的,我們也不得而知,所以我們也沒法評論這件事。


後來這個同學也知道了我們很多同學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了,以後的同學聚會再也沒有出現過,但是以後我們每次高中同學聚會還是會提起這件事情。


興許我們這個同學當時就是想給大傢伙貢獻一次,但是被人說是在炫耀招搖,他可能心裡也很委屈。倒不如當時啥也不做的好!


也許這就是人性吧!


我叫鹽汽水


認同。

那年和初中同學的第一次聚會。

本來不想參加,老同學們聽說我回來了都希望能過去敘敘舊。況且那時候的我看上去更像個紈絝子弟,卻偏偏又小有才藝,美術全校第一,所以女同學們也強烈要求必須過去。

簡單來講,從剛見面時的各種寒暄、問候,到中場的氣氛活躍,都和友友們的經歷差不多,大同小異。

其中有個小插曲,一位沒有參加的女同學通過其他同學告訴我聚會結束後再來,然後和幾個關係好的私下小聚。沒來的原因是她極其討厭其中一個曾經追求過她的猥瑣男,雖然那時候還小,對感情這方面還處於懵懂階段,但他的人品如何卻顯而易見了。

就這樣,聚會結束後又是一波氣氛高漲的擁抱、道別。

其中有一位特意從外地趕回來的女同學和我說,要不要再換個環境出去嗨一下,沒等我開口就被另外一個女同學“巧妙”的回絕了,(她在當初追我的某某女生印象中不太好,所以之後小聚就沒把她考慮在內,雖然我們那時也互有好感)。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

……沒過半個小時,沒參與這次聚會的那位女同學趕來了,因為她之前一直沒吃東西,然後我們再找地方小飲一下,隨後又去了歌廳。

這時候麻煩出現了。

期間一位老同學因為嗨過頭太興奮了,將當時的場景拍照發了朋友圈。沒有幾分鐘,我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是之前想要邀請我的那位女同學……

又是半個小時過去,那位女同學又帶著三位出現在我們面前。

難免的尷尬場面、各種解釋,甚至連謊話都用上了,最後對我一番奚落、抱怨後總算又能畫上一個不完整句號。

而這還不算完。那女同學本身性格要強,也是因為這次的不愉快,散場的時候非要結賬。

讓我瞬間崩潰的是,竟然忘了之前我就付了帳,那位女同學知道是我請客後那眼神兒,豈止用惡毒來形容……

黔驢技窮,認栽……發誓以後絕不裝孫子。


逢春破繭


同學聚會千萬不要請客,這句說的太有理了,簡直就是人生哲理!


17年回家過春節,高中群裡有人發了帖說在縣城一個酒店聚會。那天去了大概二十多個吧,共三桌,同學們商量大夥湊錢平均出錢,這時有個同學站了起來,大聲說到今天的花費全包了。


席間二十多個人只有幾個人高談闊論,其他的人只吃不談。快結束時有幾個人不知是出於什麼目的,捧了請客的同學幾句。那位喝得有點高,有點飄飄然。別的同學看不下去了,一拍桌子離席而去。大夥鬧的不歡而散。18年同學聚會再也沒人去了!


同學聚會本來是好事,同學本來是平起平坐,都不在呼幾個錢。可是那個同學非要自己買單,結果花了錢還惹得大夥不高興!


智者的老師


我認同這說法!

同學聚會有錢同學請客,請也白請,吃大戶沒感覺。

還是AA制付款方法長久健康正常。

2017年我們衛校同學40年聚會,每人交聚會費600元,相約在母校舉辦。見面時同學們相擁而泣激動哽咽,議程安排每位同學在見面座談會上,逐個敘說自已40年來工作、學習、生活、家庭狀況……時不時被掌聲打斷……

四十年過往歲月侵蝕了我們青春年華,改變了我們容顏和體態。當年一群花季少女,而今已步入人生之秋,均晉升為奶奶、外婆班輩……同學們都感慨老了……

同學聚會真的很好,讓我重聚一起,敘敘沒有血緣關係的姐妹情。

我們這次大家交的會費沒用完,剩下餘款買些食品、水果由兩位同學做代表到因身體及其它原因沒能到會同學家去拜訪,並送去全班同學祝福!

我覺得這樣非常完美!



陳一222


在同學聚會上買單,參加的人就像吃大戶,沒人領情。比較知近的鐵哥們小範圍聚會就無所謂了,興之所至,誰花錢都可!我們小學同學第一次聚會是1989年,男女生加一起28人。我們去松花湖,住了一宿,連吃帶住,加上交通費等全部費用1100多元(按當時的工資收入和物價,1100多元可不算少啦),這些都是我們班先富起來的一個同學開銷的,他當時在吉林市做買賣,當時大家都挺感動的。可在回長春的途中,聽一些同學嘮嗑,有好幾個人,男女生都有,就說,“老闆有錢,不花白不花”,這話也傳到那個買單的同學耳朵裡,過後說起這事兒,他很不開心,覺得自己當了一回大腦袋!十年後的1999年第二次聚會,參加的只有第一次的一半,這次沒有老闆買單了,AA制的,後來,去年又有人張羅第三次聚會,結果,大冷場,誰都不熱心,最後,不了了之!


與非或非gy


同學聚會一般都是採取AA 制,是不需要某個人自己買單的。

去年,我們威縣師範一三二班建了一個同學群,雖然聯繫上的人不多,卻也是有了十幾個人。

同學們非常希望聚一聚。於是約好了地點,訂好了車,坐車在邢臺市的幾個景點轉了一圈後,便找了一家不錯的飯店,吃了一頓。

雖然大家已是烏頭變白髮,但見面後的熱情不減當年。你一言我一語,訴說當年學校的花邊舊語,不時的引起哈哈的笑聲。

此次活動平均每人花費一百四十多元,都是大家分攤的。因為我們這些人現在都是做老師的,也沒有什麼大款,也就沒有,也沒人讓某個人自己去承擔這筆費用的。

同學聚會,還是很有必要的。歲數大了,湊到一塊拉拉家常,放極一下心情,挺不錯的。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覺得這個要看什麼級別和團隊的同學聚會了,我們以前一個班五十六個同學,畢業十年的時候組織了一次聚會,我是班長也算是組織者吧,和班級裡的幾個同學合計,最後還是選擇AA制。雖然大家畢業後,混得各不同,混的好的,自己開公司,年薪百萬,也有三四千一月的文員。但,同學聚會,我們都是平等的,是同學情,所以還是不一樣那個土豪來請客,心裡不自在吧!

我們還有幾個處的比較好,畢業後留在了同一個城市,隔三差五也會小聚,像這種類型的聚會,基本都是組局者請客,就不會講究太多,大家吃吃聊聊,就很開心!





蒲葦7


這個問題我遇到的東西可能比7、8、90乃至往後的推,沒有我經歷的尷尬和受傷難過。因往後推晚輩們的家長絕對沒有;黑五類這種"光榮"稱號,地、富、反、壞、右。家父是國民黨軍官1961年我剛註冊讀小學一年級就去世,66年四清、67年文革,開始便是遊鬥各種各類的黑五類,當然其子女在社會上也受到了種種歧視,那些階級分明鬥志昂仰的: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工人階級子女無不扯氣顯擺,70年我未滿十六歲就初中畢業去上山下鄉做農民。言歸正題,85年班中有一同學遇見了我,看我勢頭有請得起同學聚會能力,我答應後,提前一個月發同學聚會邀請帖,是時同學老師教務主務一總到位,想我是該校第一個請同學聚會的首位,那個情景雖無宋丹丹的;鑼鼓宣天,人山人海但也熱鬧非凡,想一個在校被人瞧不起的黑五類子女,有何能耐?故此本班54個同學有50個左右到場,那時的我做鋼材生意,全國、首鋼、天鋼、唐鋼、重鋼、鏈鋼、石家莊等大鋼廠已有我簽訂供銷合同,各位到場的同學在校是談得來的三個一群五個一隊,離校十多年又是首屆首次,更是一個沒人看得起的黑五類子弟提前一個月發邀請,看熱鬧的、想看笑話的種種心情無所不有,有某些同學更是不知羞恥大言不慚當眾宣佈,ㄨㄨX同學今年請,明年到我請,什麼話都有說,其實那年有人比我有錢,正如我老師所說:重情重義的同學有心請,各位同學閒話就少吹了,一個黑五類、一個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工人子弟請性質已不是同日可言。後來那些說明年請的同學一個說老婆拿鎖匙未回,什麼亂七八糟的話和事都暴露無遺。今年我已65歲,心中總抱著:愛眾親仁的心態,但凡有;忠孝廉恥勇為國、仁義禮智信做人,的處世態度對待一切,任何人士都會長壽得到回饋:笑對天下可笑人,容下天下難容事。


覃永生1


關於同學聚會,談點自家感受,我的同窗情誼,闊別於20年之後,想念的音符,如發酵陳年的老酒,濃烈甘甜。

過程和大家聚會的流程大致相同了,有幾個調皮搗蛋的童鞋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參加,大多數苦讀的孩兒們還是都來了,想念啊想念,不變的情緣,曾經的暗戀,懵懂的情竇初開,都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盡情宣洩。

人生短短几十年,性格的變化卻極其微小,說話、笑貌、神情還是如多年前一摸一樣,真是應了那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好的死黨們還是那樣的有說不完的感悟與嬉鬧。

多年不見,吃喝玩鬧,精於管理自我的孩子們都還是那樣幹練有素,任性不羈的老同學大多體型變了樣子,好狠喜斗的有的受了教育,有的不幸離世而去,學霸們的生活大多家庭和美,也有部分的寒門學子經過一番苦心努力,改變狀態,過上了有品質的生活,令人讚美不已,這也是生活本應該有的樣子,值得彰顯。

這是我家的同窗情誼,希望對你有所啟示,唯有多年的思念沉澱,距離的羈絆,才有了同學這醉美的久,思念如疾,誰來療傷呢,唯有不時的相聚。







聖地延安紅


首先,這同學聚會能去的,都是心中裝著同學,裝著原來班級的人,他們都是可愛的人。當然,由於情況特殊去不了的人,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們。

我在高中畢業後分別在大一末和大二末張羅過兩次同學聚會。我都沒有挨個的通知,我只是在空間裡發了條說說,見次說說者,我誠摯的邀請你某月某日參加參加高三十九班的同學聚會。

全班一共三十九號人,來了二十五個,還有三位老師。沒能過來的有幾位在外地,有幾位回了老家,都有在評論裡說明原因。

你知道嗎?我當時看到那麼多人到來時候的感動,多麼不容易啊,高中的情意餘溫尚存,大家都還那麼在乎這這個集體。我當時就決定我要請客,畢竟我們的消費也不高,就是吃飯和唱歌,加起來總共不到兩千塊錢,我在大學一年存下來的生活費也有這個數。

可惜了,後來三位老師掙著要買單,都差點打起來,只好讓給他們咯。不過我們同學們都是帶著錢過來的,後來我們大家有把錢湊齊了,讓我去給老師,老師是死活沒要,差點要跟我打起來😂。所以這次聚會是老師買的單。

至於第二次,可能是時間長了,大家的關係自然就淡了些,大家已經更好的進入了另外的圈子。第二次張羅只來了十個人左右,還是我們同宿舍的居多,不過我們同樣玩的很開心,但是我卻沒有了想買單的衝動,可能我也淡了吧。

所以說在同學聚會上請客這件事,關鍵得看自己是否願意,至於應該還是不應該,在我這是沒這個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