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孩子對就業很迷茫,正常嗎?

用戶5920628948982


當然,您可能覺得大三開始迷茫已經晚了,但我覺得不晚,

1、首先,很多人工作和專業並不對口,大學學了半天到就業的時候不想找所學專業相關工作,但又沒有對某個方面工作特別感興趣,所以迷茫很正常。

2、其次,我認為步入社會,也需要嘗試甚至是試錯,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樣的工作,這是應試教育的弊端,學校與社會脫節。

3、另外,互聯網時代,任何東西都隨時可能崩塌,人的需求也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多,找工作的時候考慮得太多,就容易迷茫。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落寞的竹蜻蜓


這個問題,我還是有一點自己的看法的,畢竟我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希望我的經歷能為你提供一點幫助?

我大三的時候,沒有迷茫,因為我讀的是三本,就業不是很理想。只有提高學歷,才能有資本選擇企業。於是我大三準備考研,先是決定考本校,本專業。然後按部就班的進入複習狀態。

很幸運考上了研究生,在我畢業那年,家鄉政府招錄了一批研究生,我很幸運的被選擇上了。雖然中間也有很多坎坷,不甘心?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紫木子的理想世界


我也經歷過,我大三那年剛就業的時候問不知道怎麼去做,怎麼去選擇,很迷茫,我學的土木工程,而那年土木工程畢業生特別多,很不好就業,當時我哥剛接的項目,我就去找他了,然後在一起工作了。我想對大三的學弟學妹們,學校學習的是理論,而社會是把你你學的理論結合實踐而行。理論實踐相結合,同樣重要,剛就業不要想著掙多少錢,努力學習知識,實踐,增加自身的能力,以後養活自己就不成問題。



豫北龍龍


應該說絕大多數人都會在即將畢業之季感到迷茫。作為過來人曾經也是一樣迷茫,我就聊下我自己的經歷吧。我大三的時候,學的景觀設計類,當時特別不喜歡這專業,因為從小也不喜歡畫畫,對藝術這方面沒感覺。之所以選這個專業,都是因為當初報考的時候,分數卡在一個檔位上,綜合下來,這學校的這個專業,是相對比較好的,其實在報之前,自己也不是很瞭解這個專業。現在每次做作業都特別艱難,特別累。而我們這種專業平時都是畫圖的作業,也不是想畫就能畫出來的,所以就總要熬夜,自己身體弱,一熬夜就好幾天換不過來。再加上學校資源有限,人特別多,我一個女生,住在六人間改造的八人寢室裡,每天晚上一到點,學校就斷電,而且連桌子都沒有,還要到處揹著東西找地方畫圖。我發現自己其實喜歡的是有明確答案的東西,而設計這個學科,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次做作業都是在不停的迎合老師的口味,老師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做出來的東西自己都很不喜歡。將來以後如果從事這個工作,也是要迎合甲方,前提是在大行業一片蕭條的情況下,我一個本科生能夠找到工作。

我其實也是滿腦子都想要轉行,但這三年實在是學科內的事情,都應付的太辛苦,也沒有時間去研究一些別的技能,也不知道自己如果轉行了,能夠做什麼。

我但是也是特別痛苦,和學長談過,和家長談過,抑鬱情況嚴重的時候(焦慮的連鼠標都握不住)還和心理醫師談過,但最後的結果都不是很理想。

現在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對學校的作業只能說,差不多就好了。因為我家裡情況不好,出國是沒有錢的,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我也不會花大力氣去考研,再折磨自己三年,只能想著能不能畢業之後回老家找個公司乾乾,也能照料一下家裡。


生活百事講壇


從根源上講,應該不迷茫,因為只要好好學習,本專業就業一定很輕鬆。

但是就國內大學環境來說,迷茫正常,大學沒有家長老師督促,天天吃喝玩樂,很是學生哪會去學習,不掛科重修就萬事大吉了,三本乃至很多二本這種現象更嚴重。

個人建議:迷茫的話花錢去彌補,現在有很多類似編程網絡零基礎去學的培訓班,花錢去好好學,只好好好學,掌握一門技能肯定好就業


無罪者


有很多大學生都有著畢業即失業的情況,對很多大學生來說,“迷茫”是個深深困擾自己的難題。他們有一顆不甘平庸、不願放縱的心,卻不知應該如何走出迷茫,甚至在琢磨“如何走出迷茫”時變得更加迷茫。事實上,我們對迷茫的認知並不到位,只知迷茫二字,卻不知導致它的真正病因。

一般都有著以下幾個問題:

我也想為喜歡的事努力,但我確實不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怎麼辦?

• 我其實挺愛學習的,但真是不愛上課,怎麼辦?

• 周圍有要考研的、出國的、工作的,我卻不知道自己想幹啥,怎麼辦?

• 我想學的東西很多,但迷茫於不知從何下手,怎麼辦?

我覺得你的決定主要取決於你個人的志向了。也就是你對未來生活狀態的期盼。努力堅持初心的意志力很重要。

說一下大方位的:

考研:研帶來的好處,最直觀的就是學歷上的提升,高學歷會使你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且起薪更高。然後便是豐富你在學術上的經歷,這些經歷勢必會成為你以後的財富,無論是找工作還是在工作中。其次就是你的人脈圈子,品質的提升。

讀完研究生不也是為了就業嘛,但你要明白的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讀完研究生後,你的就業選擇面會更狹窄,如果不是你未來想從事的行業,建議慎重做決定。其次,是你能否堅持住做項目寫論文?能否承受學術帶來的枯燥?

出國:出國的好處當然是培養自己在異地獨立生活的能力,充分接觸國外的大學生活,瞭解當地的人文地理,及生活和工作上的差距,取得更多的國外學習和生活的經驗,接觸西方國家的素質教育,展自己的國際視野。

弊處在於首先是高額的出國留學費用,家中是否能夠承擔,如果語言能力不夠好,在外交流都會成為問題,更何況和當地人打成一片了。國外的飲食習慣也與國內大不相同。國外大學進去容易,畢業難,如果扛不住壓力,在外求學也以嘗艱難。

工作:工作的好處,第一是能較快的實現經濟獨立。第二,由於應屆生年紀小,在工作裡有大把的時間去摸索,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

就業的劣勢,對於有些需要高學歷的行業,如金融來說,本科學歷有些吃虧。

畢竟已經大三了,也沒什麼時間留給你迷茫了,不過無論怎麼選擇,一定要把該考的證給考了,還有一些有幫助的證也拿下來。畢竟藝多不壓身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點個贊。


學以致用z


大三。迷茫的孩子很正常啊!

我感覺上大學就很迷茫。什麼都不懂,然後加入一堆亂七八糟的學生會。然後每天過的都很忙很忙,實際學到的東西很少,在期末那幾天也就是隨便背背應付一下期末考試。好像一學期什麼東西也沒有學到一樣。我感覺如果你要從大一開始努力或者你做一個規劃,那麼我覺得在你大三的時候,你會沒有感到那麼迷茫。所以我覺得做規劃是很重要的事情。其實總結來說在哪一個階段都會很迷茫。迷茫是一種人生常態,從一個階段過度到另一個階段的時候都容易產生這種情緒,迷茫很正常。

所以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迷茫轉化成對下一個事情的計劃,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面對就業的事情這是必須的,所以你必須要把這種情緒儘可能去消除。你現在不應該被這種情緒所困住,而是更好的去計劃下一步就業的事情該怎麼樣去處理,如果覺得自己還是學歷不夠或者是自己的能力有限,我建議還是充實一下自身,然後再去考慮就業的問題。否則,即使就業了也會是很辛苦的那一種,大多數都是吃力不討好人,然後是很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習的那種。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你去重視當下,然後去好好分析一下。因為大三開始學習還不遲。所以加油!

還有對於大學來說我很建議。一定要規劃好自身,不要去隨波逐流。你可以去放鬆有時候,但是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學業。而且如果自己沒有很大力的話,不要去參加學生會那些東西,我覺得不會直接自己的經驗反而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我這只是個人觀點。因為每個學校和每個學校的制度不一樣,如果你在特別好的大學,那我當然建議去參加學生會這樣的。社會世界去歷練自己,但是如果在一個一般般的大學,我覺得還是做好自身管理好自身。這就夠了。

一定要去充實自身,否則真的無論去哪裡就業結果都不是令自己太滿意的。所以說現在學習或者現在充實自身還有足夠的時間。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能力去計劃下一步,迷茫這個情緒很正常。應該轉化為動力,好好加油繼續努力。


smile王小漫


對於大三就業迷茫是否正常,我不想直面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生活中面臨的選擇和困境太多,每個個人都會在某個階段陷入對未來的迷茫。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對你的“迷茫”的一種逃避,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分析來確定自己的路。


  1. 對自己的評估。對於自己的能力性格以及優點缺點來一個簡單的分析。來確定自己相對來說比較適合的工作或者行業。舉個簡單的例子,性格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就比較適合交際類,比如公關銷售等;還有比如你從小身體不好,不能做劇烈運動,就排除會有大量體力勞動和頻繁出差的工作。這些都是為了你進一步的縮小你的目標範圍。

  2. 金錢和愛好之間的平衡。有的人選擇工作會優先跟自己的愛好相關的,比如喜歡文字工作的去找出版社的工作,還有的人因為經濟條件,首先會考慮的就是報酬,想要快速的積累財富,不怕辛苦,比如房產中介。還有就是最近比較熱門的行業,可以作為參考。
  3. 身邊資源。雖然我不喜歡投靠親戚或者朋友,但是身邊還是有很多人因此過的還不錯,這也是一個方面,還有就是有關係可以找到事業單位的工作。
  4. 不想打工想創業。這個是很多剛畢業的熱血青年有過的想法,但是這個首先就需要起步資金,且因為沒有經驗,大概率第一次創業都是失敗的,但是如果有領路人再議。
  5. 對工作長遠目標。你是想成為某一個行業的翹首,是為了獲取更多某個方面的知識,還是隻是為了掙錢,這些都是對於工作選擇的一些評判標準。比如喜歡雕刻,拜師學藝,開始可能收入低,但是有知識和技術的收穫。只是為了追求錢財的話,舉個例子,我的一個朋友,一年換了好幾次工作,其中不乏創業,都是為了尋求來錢快的方式。

最後我不知道你的專業,也不知道你是否是想找對口的,希望你帶入自己的情況,確定目標。不光是工作,以後的生活也是,無需迷茫,往前走就好了,走錯了重來也比在霧中迷茫強。


只要出發


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不止是在校大學生迷茫,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從業的人也是一樣的,要看你如何端正的看待這個問題了.

我以一個畢業多年,有著社會工作經驗的過來人來告訴你,不管你在大學裡面有沒有學到東西,沒有一技之長,那是萬萬行不通的.

社會的磨鍊是殘酷的,大學生已不再是80.90年代的香餑餑,更何況你的專業,諸如此類的,工商管理專業,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等,其實說白了,都是混文憑,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可是已經選擇了,就不得不面對現實,面對社會,我們還要生存不是嗎?

你的迷茫大多並不是你的問題形成的,而且學校中的環境,在那種環境,那怕你真的想學好,要做到也真是非常之難,即使大家現在都鼓勵你,同學,還有一年半,好好學習吧,我想你也未必做的到.真的......這並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

下面我們來說將來要面對的社會工作問題:

首先,你必須要有一技之長,像大家所說的,你學習的國貿,如果將來找工作對口,英語就必須要學好,其實在工作中,能用到學校學的東西理論並不多,更多的是靠經驗.

再就是進出口貿易這部分,很複雜,我是學會計,我知道進出口退稅就挺複雜的,相信實務也不會容易的.

報關這塊也要學習一下,最好是考個報關證.

我覺得你再待著學校已然是浪費時間了,學校的英語六級一定要過,如果你真想走正途了,學校給休學離校或者實習時間的話,我建議你離開學校吧,只有在外面上培訓班才能提高你的能力,利用這些時間使勁充充電吧,不然將來就業都很是問題,即使找到好的工作崗位,也不一定能勝任的了,搞來搞去,還把自己搞的更自卑更頹廢.我就是那樣的,最終沒辦法,邊工作邊充電,到現在也是,搞的自己很累.還生怕老闆不滿意被罵.最近這一兩年,全球的經濟情況也不好,工作很不好找,還怕丟了飯碗,哎~所以只有自己不斷的努力,我們還要生存,只是社會中平凡的人.

至於你說要考公務員,考研之類的,也並不是那就是唯一的出路,你現在的基礎都這樣了,再考覺得能學好嗎?我不推薦.

同學,只有將自己充實起來,才能勇敢的活著,加油吧,相信你能做到的,有這麼多人給你打氣加油,你不會再迷茫,向外看看,外面的陽光燦爛,你會有一個嶄新的人生



剪輯陳芥豪


作為度過大三,工作了十五年的過來人,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能在大三時候感到迷茫,大一大二看來您還是挺不迷茫的(哈哈),大三或許是遇到了新的問題,原來的堅持不能堅持;或者是對未來不太確定;或者是感覺自己能力不足又無從開始…

不管什麼原因,有問題就說明在為未來思考,而不是單單過在當下,這當然是好事情,值得肯定和鼓勵。

但是隻有迷茫當然不行,不論什麼原因,走出迷茫迷霧都少不了以下幾個方面:

1.積極的心態。生活和學習都不簡單,我們應該勇往直前。

2.不斷的學習。通過學習補充自己認知或知識上的不足,武裝思想與頭腦。

3.積極的實踐。大三課程已經不多,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社會兼職或活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學聯繫所需,糾偏糾錯找出差距。

4.堅實的基礎。不管怎麼樣,你現在的身份還是學生,學業尤其是專業是你的本職要做的事情,夯實基礎非常重要。作為曾經的招聘主管,我可以肯定的是,對應屆生主要是考察專業基礎和人品。

5.多一些職業生涯方面的書。看的遠,就不會被眼前的磕絆束縛住。也會有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的大氣感!

願有幫助,祝你一切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