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在股市有什麼作用?

怪島


股票市場投資者,可以分為兩大派:技術派、價值派。何為技術派呢?也就是將圖形、指標、經驗通過總結,然後通過圖形、指標、經驗的呈現,制定好買點與賣點,進行體系化投資。何為價值派呢?價值派,看上去簡單,但實際投資執行起來卻異常艱難,特別是考驗心理因素。價值派需要對股市的理解的程度要比技術派深,並且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也要比技術派深入。

很多股市投資者認為價值派就是將一傢俱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一直持有,作為價值派的標準。其實,並不然,這是價值派其中的一種,但並不能代表價值派。怎麼講?價值派,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邏輯上是合理的。這一點就困難了,因為既要講清楚歷史財務數據優質性,還需要對未來業績具有展望,並且還是股市合理的選擇。

這與市盈率有什麼關係,市盈率在股市又有什麼作用呢?

從兩個派別的角度思考,確實與市盈率都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市盈率卻是兩個派別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怎麼講?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高達100倍、200倍、500倍,那麼這樣的上市公司未來還有多少的潛力呢?股票價格向上的潛力性肯定是低的。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處於歷年水平的低位呢?那麼,股票價格向上的潛力性是具備的。

不僅僅是技術派,還是價值派,市盈率的對比處於高低位,就成為了選擇一家上市公司的條件之一。能更好的辨別一家上市公司的可投資性。雖然技術派是將圖形、指標、經驗的總結,然後制定好策略實現投資買入與賣出。但是,一家上市公司處於買點,但是估值水平奇高,那麼對應的機會也就更低。要是,這家上市公司處於歷年水平估值的低位呢?那麼對應的性價比、安全係數起碼要比估值水平高的上市公司高。

而價值派呢?在對比歷年財務數據、未來業績展望、股息率等等財務數據以後,還需要看估值水平,也就是市盈率處於歷年水平的高低位!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十分優質,但估值水平卻奇高呢?那麼,對應的投資性價比也就低很多。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不僅僅歷年的財務數據優質,還處於歷年估值水平的低位,對應的性價比就高得多,並且風險性要低得多。

市盈率可以說是一個參考的標尺,通常有兩種參考方式:1、同行業進行參考;2、歷年水平市盈率進行參考。怎麼講?一個行業,往往不止一家上市公司,少則幾家、多則幾百家。當然,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所屬的行業。這樣,投資某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有了參考性、對比性。行業性對比,就是將所屬行業內的所有上市公司估值進行對比,在同等優質財報面的基礎上,哪家的估值更低,性價比也就會更高。

那麼,通過歷年水平市盈率參考的方式又是怎樣的呢?市盈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股票價格與每股盈餘之間的改變而改變,可以說,每一天上市公司市盈率均是不同。上市公司歷年的市盈率水平也就有一個平均區間。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處於歷年估值水平的高位,那麼這家上市公司的投資性價比也就會降低。反之,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處於歷年水平的低位,投資性價比升高。

市盈率,到底是什麼?

市盈率的計算方式:股價÷每股盈餘。計算方式很簡單,但是因為股票價格呈現著變化,每股盈餘也是出現這變化,上市公司還有未來預期淨利率的變化,市盈率的變化性也就比較大。通常市場有三種市盈率較為常見: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

靜態市盈率是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也是最為常見的市盈率,是以當前的股票價格÷已知的年度每股盈餘之間的比例關係。當然,靜態市盈率的參考價值性,我們認為並不高。為何?因為其參考的是已知年度每股收益的數據,並不具有未來預測性,參考的價值性較弱。而動態市盈率呢?在可預測性方面,動態市盈率有很大的提高,因為其的計算方式是股票價格÷最近公佈的每股盈餘的動態係數計算方式。雖然,動態市盈率看上去合理很多,但也存在缺陷。怎麼講?因為很多企業的四個季度的淨利潤水平並不平均,有的呈現著一季度利潤薄弱,而四季度利潤多,這就造成了動態市盈率的不準確性。

現在逐漸有向滾動市盈率轉變,使用的投資者越來越多。滾動市盈率是將最近四個季度進行加權計算,然後通過股價÷係數得出的市盈率。這種計算方式要合理得多,既表現了市盈率估值水平,又考慮到了季度性不同程度的每股盈餘之間的關係。

瞭解了市盈率的計算方式,我們再來了解,市盈率到底是什麼?股票市場投資者對市盈率的認知普遍為估值。但是,我們更加傾向於將其作為“標尺”,因為參考技術、財務信息,並不能知曉現在股票價格所處於歷年估值水平的位置,因為市盈率的關係是股價÷每股盈餘,每股盈餘投資者沒有辦法改變,是上市公司經營所決定。但是,股價摻雜著投資者情緒影響,而再來分析市盈率呢?也可以理解為投資者給予這家上市公司正常估值水平,如果高於正常水平,那麼就存在被高估;如果低於正常水平,那麼就存在被低估!這就有了一個“標尺”!

總結:市盈率在股市有什麼作用?能很好反映出上市公司現在股票價格所處於行業、歷年水平估值高低位置,不管是技術派、價值派,均有很強的參考價值,高估還是低估,有著“標尺”的作用。


厚金說


市盈率在股市裡可以有效的判斷大盤和個股的價值,其作用非常大哦!可以說,會看市盈率、懂得分析市盈率的人,往往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有效地、衡量股票價值高低的方法。

所以,如果給市盈率這個指標來打分的話,滿分十分,我給九分!!

第一、什麼是市盈率呢?

簡單的說,市盈率就是衡量一隻個股價值高低,大盤風險與機會的指標。它的計算方式就是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市盈率。

如果某隻股票的市盈率過大,過高的時候,往往就表示:

⑴市場預測未來的盈利增長速度快。
⑵該企業一向錄得可觀盈利,但在前一個年度出現一次過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⑶出現泡沫,該股被追捧。
⑷該企業有特殊的優勢,保證能在低風險情況下持久錄得盈利。

⑸市場上可選擇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價將上升。這令跨時間的市盈率比較變得意義不大。

如果某隻股票的市盈率過低,那麼也就與上面5點形成鮮明對比,反轉。

第二、如何用市盈率衡風險和機會呢?

市場整體市盈率用於衡量一組股票價格高低的整體水平,通常整體市盈率有三種算法: 總股本加權法、等權平均法、中位數法。其中總股本加權法和中位數的市盈率計算方法用途比較廣泛。

一、總股本加權市盈率

總股本加權市盈率就是普通市盈率,是以股票的總股本作為權重,對每隻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進行加總計算,即一組股票的總市值除以總收益。

大部分市場都可以通過普通市盈率的方法判斷標準和範圍: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就好比:

1996年1月18日,上證綜指512點的時候,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淨率2.44倍左右,之後上漲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歷史高點2245點;2005年5月24日,上證綜指998點的死後,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淨率1.7倍左右,之後直上雲霄漲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歷史最高點6124點;2008年10月27日,滬綜指1664點,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淨率1.95倍左右,之後小步漲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點。2013年06月25日,滬綜指1849點,平均市盈率10.16倍左右,平均市淨率1.35倍左右,之後大漲漲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點。

我們可以看到,A股歷史上的幾次熊市大底,基本都是處於20倍以下的市盈率,而在13倍以下的市盈率則是完全屬於機會大於風險的階段了。

美國股票市場也是如此:

從美國完整的興衰史看,一個市場的市盈率,大部分時間在10-22倍市盈之間震盪。

低於10倍,則出現買入信號,往往意味著機會大於風險;

高於20倍,則出現賣出信號,說明風險大於機會;

高於25倍,可能就是危機即將出現的信號。

美國曆史上的幾次金融危機,市盈率都是高的可怕,就好比2001年的科技股泡沫,美國股市的市盈率達到了45倍左右。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股的市盈率更是高達100倍+。

二、中位數市盈率

中位數市盈率是統計學裡的一種方法,方法來自於黃金分割法,市盈率從大到小排列,選取中間值作為計算值,避免因為部分權重過大影響到平均市盈率,中位數市盈率是比較科學的一種統計方法。比較客觀地反映市場情況。(說的簡單點就是統計時剔除市盈率小於0與市盈率大於300的股票


  • 歷史上熊市A股底部平均股份回顧:

  • 1996-1月15日512點的時候,A股中位數市盈率22倍,平均股價6.17元:

  • 2005-6月的998點的時候,A股中位數市盈率20倍,平均股價4.77元;

  • 2008-10月的1664點的時候,A股中位數市盈率18倍,平均股價是6元;

  • 2012-12月的1949點的時候,A股中位數市盈率25倍;平均股價是9.5元(注意本輪熊市中小板率先見底)

我們可以發現,剔除了權重個股的市盈率指數以後,A股的市盈率出現了明顯的提高。這也能夠更準確的反映出中小盤個股的實際情況和位置。

那麼相對於普通市盈率的參考指標,用在中位數市盈率上就顯得不那麼正確了。在325點大底,998點大底,以及1664點歷史大底裡,中位數市盈率往往接近20倍左右,才算是低估。高於60倍,為高估!

第三、個股、各行業的市盈率使用技巧和方法。

不同的市場需要不同的市盈率指標來配合,不一樣的市盈率指標往往也有不同的判斷數據。這點在個股上也是如此。

對於大部分的股票而言,(0-13 :即價值被低估;14-20:即正常水平;21-28:即價值被高估;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這樣的市盈率指標是適用的。

就好比2007年時茅臺動態市盈率(PE)101倍,回頭看靜態73倍,如今動態約28倍;

中國平安2007年時動態150倍,現在靜態13倍PE;

萬科、招行,12年前都是40多倍市盈率,現在都10倍左右,甚至以下;

這是目前大批機構,私募,甚至散戶持有這些白馬股的理由,也是他們上漲的底氣!!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個股都適用這樣的市盈率計算方式!!

就好比銀行股的市盈率往往非常低,用14-20:即正常水平的判斷方式明顯不正確。

而新興科技行業的市盈率則相對較高,用21-28:即價值被高估的數據去衡量也是不對的。

所以,這個這種情況下,普通的市盈率範圍,也就不適用了。我們就要用到一個10年平均市盈率的使用技巧。

舉個例子:中國銀行

要知道銀行股是A股出了名的市盈率較低的板塊和個股,常年維持在10倍左右,甚至以下。這個時候,利用20倍以下的市盈率買入方法來衡量銀行股其實就不太適用了。所以,我們可以採取10年平均市盈率的方式進行分析。

就好比中國銀行,我們可以看到10年內中國銀行的平均市盈率僅有7.91倍,而在2007年的時候它的市盈率最高達到了20倍左右,股價也創出裡當時的高位,是風險大於機會的時刻。

而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銀行的市盈率再次超過了10年平均7.91倍的平均線,達到了9.63從,從而也確認了一個階段的性的高位!!

第四,市盈率與其他指標結合的使用技巧。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數超過A股所有股票的市盈率中位數,往往就是大級別的熊市底部區域了

目前這種情況只出現過三次,分別是:

1:2005年5月-2006年4月,對應的是2005年的熊市大底998點附近;

2:2008年9月-2009年2月,對應的是2008年的熊市大底1664點附近;

3:2012年7月-2012年11月,對應的是2013年的熊市大底1849點前期的1949點附近;

而目前,在2019年的週期裡,這個現象再次出現,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數為30.67,A股這天的PE中位數為30.22;這也是離殤第四次出現了這個罕見信號,意義非凡!

這種底部罕見信號,過去15年,僅發生過3次,每一次都應徵了一個階段性的投資機會,也是歷史大底!就是靠著與市盈率結合而分析出來的一個重要現象。

所以,善待市盈率,懂得與其他的數據相結合去分析,才能夠發揮出1+1>2的效果。

我的總結:市盈率,成功的投資者把它當塊寶,普通的散戶幫它當成草!

在股市裡,市盈率的價值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能夠擠進重要參考指標前三的價值。但是許多新手投資者不明白市盈率的重要性,甚至看不懂市盈率,所以造成了踩雷,買到垃圾股,虧損的窘境。

市盈率不僅僅只是一個數字,它可以給予價值投資者提供的參考價值很高,所以要善待市盈率,更要學會重用它,巧用它,千萬不能“照本宣科”!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背後的真正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市盈率在股市中沒什麼用,特別和老百姓在股市中掙錢沒關係!



市盈率這個名字看起來很專業,很高大上的樣子,特別是一些群所謂的價值投資者,言必說PE,這是一個判斷一個股票價值的參考指標,也就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市盈率被常用來評估一個股票價值是高估還是低估,並有相當人士作為入場的依據。

你要問市盈率在股市中有什麼用?應該換個問法,市盈率能否在股市幫你掙到錢更合適。

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我可以很直接告訴你市盈率和你掙不掙錢沒有太多關係。也就是沒有半毛錢關係,還容易造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情況。



我們在炒股的時候,通常會遇到如下場景:

場景一:很多股評家,在評價一隻股票時都喜歡加上一句,目前該股票市盈率僅多少,價值嚴重低估或高估,建議投資者買入或賣出,如果因此你滿懷希望殺進去,幻想著你就是中國股神巴菲特的時候,虧損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

場景二:何為市盈率高低,這本來就是相對的,市盈率低過10依舊跌跌不休,市盈率超過100連續大漲的比比皆是。一隻股票從來不會因為市盈率低就不會跌,高就不會漲。你如果因為市盈率屢創新高,而賣出一隻股票,很可能就會錯失一隻大牛股!

場景三:市盈率盲區,ST虧損股怎麼辦,在ST的領域中股價大幅飆升的股票一大摞,妖股也層出不窮,市盈率那一套拿過來簡直就是蒙圈。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累述了。



此外,財哥更加想談的是

低市盈率還有可能是騙局!沒看錯,是騙局!

低市盈率個股分為兩種,一種是淨利之中非經常性損益很少的,第二種是淨利之中非經常性損益佔據絕大部分的。

第一種業績的質量更高,因為大額的非經常性損益是不會常有的事。銀行的業績很穩定,淨利之中非經常性損益很少的,所以常年保持低市盈率。而上面所說的這幾個公司,今年低市盈率,明年大額的非經常性損益一消失,市盈率又回到高位,而且對於一些週期股,當股價大幅上漲,市盈率很低的時候,反而可能是行業景氣的頂峰,即將面臨行業拐點的時候。

~所以新人容易被低市盈率所誤導,容易掉到陷阱,需要提高警惕~。

如何避免低市盈率的陷阱,先回顧一下市盈率的用法。當然直接一點的做法是不用!



市盈率的用法:

市盈率在價值投資者眼中,一直被看作是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指標,簡單來看,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表明投資收回成本的週期越短,因此投資價值越高。

市盈率分為三種,分別是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動態市盈率 。

靜態市盈率

常用來對業績波動較為穩定的公司(價值股)進行估值,因為靜態價值股市盈率指標通常不會怎麼變化,去年的和今年的差不多。

它的計算方法為: 靜態市盈率=目前總市值/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淨利潤

舉個栗子:假設收盤時中國建築的股價為9.64元,總市值2892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16年)公司淨利潤為298.7億,則靜態市盈率=2892/298.7=9.68倍 由此也可以看到,靜態市盈率反應的是,如果公司未來淨利潤不增長的情況下,投資該公司可以回收成本的年限。

滾動市盈率

常用於對穩定增長型公司進行估值,穩定增長型公司每年淨利潤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漲,去年的數據和今年的會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滾動市盈率能夠排除業績的季節性影響。

它的計算方法為:滾動市盈率=目前總市值/最近四個會計季度的淨利潤總和

舉個栗子:假設收盤時老闆電器的股價為42.41元,總市值402.48億,最近四個會計季度(16年二三四季度、17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加起來為2.52+12.07-1.63=12.96億,則滾動市盈率=402.48/12.96=31.06倍 。

動態市盈率

券商軟件顯示的就是動態市盈率,常用於對快速增長型、週期型、困境反轉型公司的估值,這些類型的公司業績變化較快,用動態市盈率進行測算能對公司未來進行一定的預判,但是通常存在以下弊端:

1、測算的不準確性;

2、即使測算準確了,未來能夠保持這種業績的時間也不好判斷。

它的計算方法為:動態市盈率=目前總市值/還沒有實現的下一會計年度的淨利潤

舉個栗子:收盤時華友鈷業的股價為60.76元,總市值360.11億,17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為2.52億,則推算下一會計年度淨利潤為2.52*4=10.08億,則動態市盈率=360.11/10.08=35.73倍 。

這樣簡單粗暴的分析方式,決定了市盈率分析法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陷。




市盈率的缺陷

缺陷一:企業盈利不穩定導致市盈率失真

簡單來看,市盈率是由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決定的,每股收益越高,市盈率相對越低,投資價值越凸顯。當然,若企業盈利相對穩定,用市盈率容易做出投資價值大小的判斷,但往往企業的盈利情況並不穩定,企業的市盈率忽高忽低,投資價值難以做出判斷。


缺陷二:成長期企業市盈率難測

其實,市盈率也難以在不同行業之間做出比較。畢竟,所處行業不同,每股盈利的水平不同。若處在朝陽行業,例如互聯網,每股收益相對較高,而市場往往對其估值偏高;但若是企業出在夕陽行業,如煤炭等,若出現較高的市盈率,很多人就恐高了,畢竟每股收益難以支撐高市盈率。因此,不同行業比較也較難。

同樣也能看出,若是同行業中,企業出在飛速成長階段,市場對其估值也會偏高,而低市盈率代表的高投資價值的理論不太合適。

缺陷三:偶發事件造成市盈率難定

企業變化日新月異,一些偶發事件的發生,也會導致市盈率判斷失效。例如併購重組、資產注入或者暫時陷入虧損等。前兩者涉及資產重新組合,每股盈利水平難測,投資價值也難以測度;而企業短暫陷入虧損,可以看作短期的盈利不穩定,有可能造成投資價值的誤判。



財哥最後說一句:可能財哥的觀點和大家不一樣,說的話也有點過頭了,但只是想告訴大家,價值投資在中國的路還很長,依靠某些指標來獲取收益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可能財哥的能力有限,但我不怕大家笑話,在股市20年,我還沒有哪一筆盈利和市盈率有半毛錢關係。中國股市中目前更重要的是心態、氛圍、博弈,甚至是題材都比市盈率重要多了。


財來道


一、先給公式

市盈率=總市值/總盈利

也可以寫作

市盈率=股票現價/每股盈利

二、做具體解釋,保證簡單易懂

看完上邊的公式,估計大家就已經明白了,市盈率就是,盈利一塊錢所對應的市值,也就是現在新進的投資者如果想要盈利這1塊錢需要付出的價格。所以,這就相當於為公司現在股票的價格水平做了標記。

舉個例子,甲公司市盈率60就表示,現在想要參與甲公司的股票,盈利一塊錢需要付出60塊錢的價格水平。這就表示投資甲公司盈利一塊錢現在需要60塊。而假如同時,有一個乙公司,市盈率是30,那就表示投資乙公司,想要盈利一塊錢,現在需要投入30塊。那麼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認為現在乙公司比甲公司的股票便宜。

但是,市盈率畢竟只能作為參考。原因有以下幾點:

1.市盈率有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TTM市盈率,但是,不管哪種市盈率,本質都是拿過去的生產經營數據在計算,反映的是已經實現的經營情況和股票價格。但是炒股肯定是要判斷公司未來一段時間的經營情況和價格高低,所以,市盈率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2.不同行業的行業特點和經營情況不同。

不同行業的行業特點不同,就導致有些行業不能直接拿市盈率來比較來直接得出股價的高低。比如週期性行業並不穩定,盈利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年份,比如房地產公司業績最好的時候肯定是開盤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盈利頗豐,市盈率就會顯示的很低,但是如果現在投資進入,公司很可能就又進入了拿地建設的工程週期,可能一兩年沒有盈利,市盈率就又會很高,就顯得很貴。而消費品行業,比如海天味業賣調味品,不管颳風下雨,總要吃飯吧,所以,基本就沒有周期性表現,那麼它的市盈率就會比較穩定。所以,不同行業公司之間市盈率只能作為參考。


財經北上廣


我是叉叉超,我來回答。


什麼是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票價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

說白了就是一隻股票市盈率越低,市價相對於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表明投資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就越小,股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反之則結論相反。


市盈率公式意味著什麼?作用又是什麼?

公式:市盈率=價格/每股收益

市盈率意味著:可以給人提供一個基本的幫助來衡量當前價格是否合適,衡量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標杆。

市盈率作用:估值的重要參考,根據上市公司定期財報或機構研報獲得其公開披露,便可大致估算出該上市公司的市值。如果估算結果大於當前市值,則說明被低估,反之則被高估。

市盈率分靜態和動態

市盈率是分為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在股市中一般我們在軟件上看到的通常是動態市盈率。

靜態市盈率是用當前的股價除以過去一年已經實現的每股收益,代表的是過去的情況,參考意義不是很大。

動態市盈率是指還沒有真正實現的下一年度的預測利潤的市盈率。一般都比靜態市盈率小很多,代表了一個業績增長或發展的動態變化。



市盈率越低越能賺錢?

投資者一般覺得市盈率越低,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買入,取得回報更多。投資者購買市盈率的更低的個股,不僅風險偏低,而且能夠獲取更高的投資報酬率。

請注意一下兩點:


一、但是不同行業、不同的發展週期,市盈率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有時候天差地別。

二、即使在同一個行業裡,市盈率低也不見得代表它的股票有上漲空間。如果只看市盈率因素進行投資,是狹隘的。


可以根據市盈率低來挑選買入成長性的潛力股,待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



作者不易,多多點贊,十分感謝!感謝!感謝!



叉叉超


市盈率(Price earnings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

市盈率簡單明瞭地告訴我們,企業在盈利能力不變的情況下,靠每年的淨利潤需要多少年的時間可以收回成本。市盈率也代表了這隻股票的市場情緒,市盈率高說明市場對這隻股票樂觀,都願意購買。反之說明市場並不是很看好這隻股票,不願意買入。

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準確的。

還有另外一種:滾動市盈率(PE TTM)

TTM數據是一個滾動概念,每個季度都會不同。雖然它的起始點會發生變化,但卻始終包括有四個不同的季度(1、2、3、4; 2、3、4、1; 3、4、1、2; 4、1、2、3),雖然這四個季度有可能屬於兩個不同的自然年度,但仍然彌補了上市公司季節性的客觀差異所造成的影響。

這樣一來,相隔兩個季度之間的TTM 數據比較時,其採樣中總會出現3 個季度的重合,1 個季度不同。正是由於加入了3 個重合的季度,則使這種比較在一定程度上過濾掉小波動,進而更加客觀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更加客觀的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為投資者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

計算公式:滾動市盈率=總市值 ÷ 最近4季度的淨利潤總額。

如果覺得根據季報自己計算比較麻煩,可以使用python接口baostock獲取,示例代碼如下:

參數含義:

code:股票代碼,sh或sz.+6位數字代碼,或者指數代碼,如:sh.601398。sh:上海;sz:深圳。此參數不可為空;fields:指示簡稱,支持多指標輸入,以半角逗號分隔,填寫內容作為返回類型的列。詳細指標列表見歷史行情指標參數章節。此參數不可為空;start:開始日期(包含),格式“YYYY-MM-DD”,為空時取2015-01-01;end:結束日期(不包含),格式“YYYY-MM-DD”,為空時取最近一個交易日;frequency:數據類型,默認為d,日k線;d=日k線、w=周、m=月、5=5分鐘、15=15分鐘、30=30分鐘、60=60分鐘k線數據,不區分大小寫;周線每週最後一個交易日才可以獲取,月線第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才可以獲取。

adjustflag:復權類型,默認不復權:3;1:後復權;2:前復權。已支持日k線、分鐘線前後復權;暫不支持周k線、月k線前後復權。 BaoStock提供的是漲跌幅復權算法復權因子。

返回數據說明:

示例數據(數據較多,只列出部分數據):


短炒俠客


這個問題就好比你去菜市場買菜,問菜價有沒有什麼用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日常生活從,買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我們都想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樣的買股票也是一樣,都想買到物美價廉的股票。

普通商品可以用價格來衡量它貴不貴,但是要衡量股票貴不貴就不能看價格,得看估值,而市盈率就是最為普遍的一種估值方式。

舉個例子,A股票現在的價格是1100,B股票現在的價格是5.39,這兩個股票哪一個更貴?

如果你只看價格,毫無疑問茅臺更貴。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A股票現在的市盈率是34.6倍;B股票現在的市盈率是5375倍;市盈率給我們粗略的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

如果A股票保持現在的盈利能力不變,每年都以現金的形式返還給投資者,那麼你投資A股股票的回本時間是34.6年;反之你投資B股票的回本時間就需要5375年。

我們經常所用的市盈率一般分為三類:

(1)靜態市盈率

因為市盈率的計算公式=股價/每股收益,比如甲公司的今年的市盈率是100,如果在股本和股價不變的情況下,甲公司的利潤明年要是能增長100%,那麼這個股票的市盈率就立馬下降到50。

所以這就導致靜態市盈率有個缺陷,太滯後。

(2)動態市盈率

為了彌補靜態市盈率的缺陷,就有了動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每股市價/通過季報數據折算的年每股收益。

當然這個計算過程稍微有點繁瑣,你也不需要計算,股票軟件上都算好了。

請注意這裡的動態市盈率採取的是季報的數據,會受到季節性的影響。

(3)市盈率(TTM)

為了彌補動態市盈率季節性的影響,就有了市盈率(TTM),所謂的TTM=Trailing Twelve Months,也就是過去12個月的意思。

這樣一來就相對科學多了,所以我們經常看研報的過程中會發現,券商研報當中所有的市盈率都是市盈率(TTM)

好了,就說這麼多,更多股票知識關注我的實時動態即可。


趣聊財經


對於市盈率,有太多的名人義士寫過其作用,但是理論體系跟現實的使用往往有著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官方的解釋也好,投資者自身的研究也罷,想要以市盈率來衡量所有的標的顯然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情況下,市盈率體現在不同類別的標的身上則具備不同的作用。

市盈率能反映資產自身的內在盈利能力,換言之,你的投資需要多久才能回本……

市盈率的表現形式

通常意義來講,市盈率的作用不外乎就是估值,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每股現價/每股收益=市盈率,該公式體現的如此簡單,可適用於所有標的嗎?顯然不是,來看看市盈率的表現。

1、靜態市盈率

市盈率的表現形式有好幾種,而靜態市盈率算是最簡單的計算方法,通常就是用現價/當期的每股收益,也就意味著你現在進入三季度,但三季度的數據並未出爐,那麼你只能用二季度已經公佈的數據來計算。

這樣的數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還真的不那麼具備說服力,舉個例,假設某股票中報公佈的每股收益為1.5元,而現在已經到了8月下旬,這時的股價已經比6月底的股價高出了30%,達到了60元每股,那麼此時的靜態市盈率也就成了60/1.5=40倍,那麼請問,這時候的靜態市盈率是不是已經失真了?

2、動態市盈率

當天股價除以最近一個報告期的年化數據,報告期年化是指,一季報的基本每股收益*4視作年報數據,二季報數據*2、三季報數據*4/3,以此類推。

我們看到的市盈率一般都是動態市盈率,通常來說,這代表著有一定的預測,比方說一季報的時候每股收益為0.5元,而計算標的的動態市盈率需要用股價/(0.5*4),我們試想一下,假設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增長率為30%,那麼隨後三個季度都能保證這個數據嗎?

我們再假設,當二季度的市盈率為0.9元的時候,此時的每股收益就成了0.9*2,自然就比一季度計算的每股收益低了,假設股價漲了還好,要是沒漲,市盈率的數據是不是就高了?以此類推下去,知道年度每股收益出爐。

3、TTM市盈率

以最近12個月(四個季度)每股盈利計算的市盈率,市盈率(PE)=(股票在指定交易日期的收盤價×當日人民幣外匯牌價×截至當日公司總股本)/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TTM)。

實話實說,對於TTM市盈率的計算方法,往往具有更高的說服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滾動市盈率的計算需要區別開動態市盈率。

一般意義上講,我們不會去自行計算某公司的市盈率,因為這個數據是隨時都可以看到的,比如軟件上一般顯示的是動態市盈率,而一些網站可以查到公司的靜態市盈率以及TTM市盈率,並且你會發現這三個數據都是不相等的。

通過市盈率反向計算每股收益、股價

前文已經說過市盈率可以隨時查到,而我們通常用到的還是要數動態市盈率,僅僅依靠市盈率最簡單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反證每股收益、股價是否合理。

比方說分眾傳媒這隻股票,現在的動態市盈率為56倍,股價為5.20元/股,那麼我們來算一下此時分眾的每股收益是多少,56/5.2=10.76元,來吧,我們對照一下分眾傳媒二季度的每股收益,0.05元,那麼0.05*2=0.1元,這就距離按照現價計算得出的每股收益可謂是天差地別。

我們再來計算一下市盈率,按動態的方式計算,現價為5.20元,每股收益為0.05*2=0.1元,市盈率則是5.2/0.1=52倍,52<56,換言之,實際得出的市盈率顯示分眾已然高估了4倍,可這真的能代表股價被高估了嗎?我認為不能,這是因為分眾今年以來的業績出現了負增長,作為週期股,無法用市盈率直接衡量其估值大小。

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率(peg)

從事證券行業研究的工作人員,包括私募、公募在內,在研究非週期股等標的的時候,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於單純的市盈率,更喜歡用peg來衡量公司是否被高估的情況。

1、週期股

對於週期股,明確的告訴大家,不能用市盈率直接估值,何為週期股?簡單的說有兩種,一是受到經濟運行影響的行業,這其中的公司幾乎都是週期股,比如煤炭、有色;二是受到特殊環境影響的行業,如證券……

為什麼市盈率不能直接用於週期股估值?那是因為週期股的市盈率表現通常跟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市盈率相反,也就是說其市盈率越高的時候,反而是越值得買的時候,其市盈率月底的時候,反而是其股價最高的時候。

舉個例,每股現價/每股收益=市盈率,放在週期股身上就成了經濟好的時候,每股收益越高,在股價還未直接表現的時候,如10元/股,但此時的每股收益已經達到了5元,那就代表其市盈率只有2倍,此時如果認為低市盈率就是低估值,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2、不受週期影響的行業

拋開週期股所屬行業,如煤炭、有色、證券等行業外,其餘不受經濟週期等影響的行業都可以稱之為普通行業,但這裡邊一般都包含了成長股,所以,當遇到成長股的時候,通常市盈率略微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在A股市場,除了科創板的標的外,其餘股票在上市之初的市盈率一般都在23倍一下,這是監管層的硬性規定,那麼這些不受週期影響的行業,市盈率最合適的範圍一般我們理解為20-30倍之間,10-20倍處於相對低估,30-40倍處於相對高估……

從行業的角度來講,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行業的屬性,才能決定市盈率對於標的的作用,我們再舉個例,比如食品行業中的雙匯發展,這家公司就是個做火腿腸的企業,受到經濟週期影響的可能性的確不高,對應其現在的動態市盈率也就15.15倍而已,通過我們上述的市盈率對比標準,似乎處於相對合理的狀態,可僅僅這樣看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對照該股最少5年的市盈率表現,最好是10年,那麼我們要去看其現在的市盈率到底處於5年的什麼範圍,下圖可以告訴我們的是,雙匯現在的市盈率的確處於近6年以來的低位……

3、peg的計算

為什麼要用peg來計算?我們先來看一看計算公式:市盈率/每股收益增長……

比方說上面提到的雙匯發展,這個數據通常需要用到整年的數據,那麼我們用其2018年年報的數據來看,我查了一下,2018年末雙匯的市盈率為15.98倍,市盈率每股增長率為13.77%,那麼其peg就成了15.98/13.77=1.16。

按照規則,peg<1,則說明對應的公司處於相對低估的狀態,顯然,從去年的數據來看,你無法得出雙匯處於低估的狀態,但是現在已經2019年8月底,還用去年的數據來判斷則略顯牽強了,所以,咱們上述提到的所有標的都僅僅只是做案例分析而已,並不能作為買賣的依據。

綜上,市盈率的作用的確能起到輔助判斷公司估值是否合理的作用,並且我們還能通過反證,來判斷那時那刻標的的每股收益、股價是否合理,這在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中,除了財務數據以外,估值也同樣重要,而對於不同的行業屬性,估值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評判一家公司的估值是否在價值區間範圍內,市盈率可以作為較為重要的關注指標之一。這其實是由市盈率本身的意義所決定的,一般來講,市盈率越低肯定意味著公司賺錢能力越強,反之則亦然。

但是,我們在實際的股票分析過程中還會發現一些現象,並不是所有的公司市盈率越低越好,市盈率只能代表著一個風向標,指引著投資者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市盈率在股市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市盈率有哪些分類,分別作用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市盈率的定義是什麼?市盈率是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簡稱PE(Price to Earnings ratio)。

通俗一點的解釋,買入一隻股票,什麼時間可以收回成本,市盈率就可以反映出來,市盈率的最直白的解釋就是,假如一隻股票的市盈率為10,那麼則意味著按照該公司當前的利潤水平,10年後可以回本。

我們常說的市盈率分為三種,分別是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動態市盈率。

① 靜態市盈率

靜態市盈率通常會被用在業務較為平穩的成長性公司身上,這類公司的普遍特點是波動不大,業務非常穩定的大盤股。因此大盤股的市盈率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我們在買入此類股票的時候,主要就會考慮其風險程度較低,虧損的概率低,但是這也意味著賺錢的幾率也大大降低。

計算公式: 靜態市盈率=目前總市值/最近一個財會年度的淨利潤

舉例說明:假設截止到8月16日收盤時,工商銀行的股價為5.5元,總市值1.96萬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2018年)公司淨利潤為2977萬,則靜態市盈率=19600/2977=6.58倍。假設未來淨利潤不增長的情況下,投資工商銀行6.58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了。這就是所謂的靜態市盈率。

由此,我們分析得出,靜態市盈率的主要作用是用在穩定增長的大盤股身上較為合適,這類股票的普遍特點是公司平穩發展,波動不大,投資的風險程度也較低。

② 滾動市盈率

滾動市盈率則是更有精準的一個數據指標,從字面意義去理解,滾動則意味著變化,變化則說明該公司的利潤的變化頻率較高。因此,滾動市盈率一般會被用在高成長性的公司身上。對於高成長型公司來講,,每年的利潤增長都是變化的,而且相對來講每年的利潤增速都是有一定的上漲幅度。

計算公式:滾動市盈率=目前總市值/最近四個財會季度的淨利潤總和

舉例說明:假設截止到8月16日收盤時,中國平安的股價為87.46元,總市值1.60萬億,最近四個財會季度(2018年三四季度、2019年一二季度)公司淨利潤加起來為522億+455億+280億+213億=1470億,則滾動市盈率=16000/1470=10.88倍 。對於這類典型的成長性公司來講,滾動市盈率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體現公司的成長價值,也可以幫助我們規避在成長過程中市盈率過高的公司預埋下的大雷。

因此,通過滾動市盈率的計算方案,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高成長型公司的市盈率的不可預判性更高,我們需要通過變化的市盈率對公司進行動態分析,而且這個變化的頻率最好以季度為一個週期,這樣更利於投資的決策。

③ 動態市盈率

動態市盈率其實是在投資過程中最接近我們所說的一種指標,我們在大智慧、同花順等股票APP上看到的市盈率一般指的都是動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適用於高速增長型、行業週期型等公司的估值,這類公司的業績不穩定,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發生一定程度變化,因此動態市盈率可以很好作為動態指標進行監控公司的基本狀況。但是動態市盈率也會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

1、指標精度不夠細;

2、公司未來的戰略很難預測

計算公式:動態市盈率=目前總市值/推算下一財會年度的淨利潤

舉個例子:假設截止到8月16日收盤時,科大訊飛的股價為30.11元,總市值707億,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淨利潤為1.02億,則推算下一財會年度淨利潤為1.02*4=4.08億,則動態市盈率=707/4.08=173倍。

通過科大訊飛的每個季度的利潤情況可以看得出,每個季度的利潤波動還是相對較大,因此,我們這對於這類股票的估值就不用過於靜態地去觀察,每個月的動態市盈率都將作為一個判斷的標準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更加的準確地分析公司的價值。

所以我們發現,動態市盈率雖然可以檢測到公司在短期時間內的盈利水平變化,但是這種指標相對還是較為粗暴,不適合進一步的精度分析,這也是動態市盈率的一個致命缺陷。

二、市盈率對於股市的意義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市盈率對於個股分析的意義主要在於方向性的指導,它能夠告訴我們這隻股票在大方向是否正確,能夠繼續持有和分析,那麼整個股市和大盤也有市盈率的指標,而且大盤的市盈率則更有分析價值。

① 上證指數市盈率是風向標

從上證指數成立至今,上證指數的市盈率一直作為投資者的風向標,指引著大盤的方向性。這一點對於成熟的投資者來講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其實主要原因是個股的市盈率可能隨著市場的波動而發生變化,但是對於大盤來講,市盈率的變化是A股幾千只股票的中位數,因此,如果要發生較大幅度的變化則是非常困難的。

舉個例子,我們從A股2000年到2019年這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能夠看得A股的每一次低估值區間的市盈率都是在PE<20,從圖中能夠看出兩點變化,A股隨著歷史的發展市盈率在逐步的降低,說明A股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逐漸增加,這無疑會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另外A股市盈率的低估值區域都是在每次大牛市來臨之前的階段,市盈率極低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市場的情緒,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市盈率的區間來判斷市場的情緒。

因此,上證指數的市盈率在整個市場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我們可以上證指數市盈率中位數是否處於低估值區間,來決定是否加倉買入股票,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技巧。

② 指數市盈率過高則意味著風險

從目前的A股整體來分析,會發現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徵,上證指數的大多數藍籌股已經跌出價值,大部分的股價已經和其市盈率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呼應狀態,但是對於創業板的市盈率情況來看,以及創業板自身的股票盈利能力來看,整體的市盈率處於同期較高的位置。

舉例說明,2015年的創業板指的市盈率曾一度達到了PE>125,無論在A股歷史還是美股歷史上來講,125倍的PE是相當高的市盈率了,通俗點講買入這隻股票需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夠回本,也就是說如果這家公司後力不足的話,你這輩子也就很難回本了。

而現在的創業板的市盈率中位數在53左右,相當於歷史高位的一半,一般來講對於創業板的中小企業來說,現階段是盈利能力較差的階段,因此通常來講PE<60屬於較為合理的估值區間,如果相比60倍的PE低很多的話,那就是處於低估值區間,基本上潛力較大的公司都可以提前買入佈局。

因此,對於所有的指數來講,市盈率過高就意味著投資風險的加大,特別是你看到某個大盤指數的市盈率中位數過高時,需要謹慎的是買入所有的股票都有可能面臨著被套的風險。

總的來講,通過以上的幾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市盈率可以分為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每一種市盈率都適用於不同的公司來進行分析,我們需要作出基本的判斷來運用好這些基本指標。

另外一方面,在A股的整體市場上,我們可以通過各個大盤指數的市盈率中位數來分析A股市場整體的估值是否合理,用於輔助我們的決策是否要買入和賣出。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及更多的人。點贊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說理財,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關注我,和我一起慢慢變富。


杜耶說理財


當然是越低越好,比如說輝豐股份 /編碼002496/發行價 2.00元/ 上市日期 2011-11-09 這個股的市盈率是48倍左右。

這就說明:發行價 2.00元除以市盈率是48倍=現在的每股盈利情況0。04元。

也就是說如果上一年市盈率是48倍的話,每股股票要分紅48年才能收回2元投資。

如果該股市盈率是18倍的話,也就是說只要18年就可以收回投資了,你覺得哪種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