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原理是什麼?你是怎麼理解的?

石千石519


書法,是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筆、墨為創作工具,是一門獨特的線條造型藝術。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它在簡約的線條造型中,能夠表達出人們的思想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書法能給我們帶來莫大的精神享受,還能開啟我們的智慧,昇華我們的情操。好的書法,百看不厭;好的書法作品就是能夠具有永久的觀賞價值。它直接和人的精神境界相連同,能使人聯想起美好的生話,獲得多種美的享受。一支毛筆劃破了虛空,在紙上留下了千變萬化的線條,呈現出萬象之美。

書法是表現美,蘊含一切美學特徵的藝術,與我們的居住文化、景觀文化、民間習俗等都密切相關,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法藝術,離不開文化,只有懂得中國書法,才真正懂得中國的藝術和文化。


書香苑360


好的,謝謝大家厚愛抬愛。

現在我將: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原理是什麼?答覆大家。我國書法藝術基本原理就是潘伯鷹先生在《書法基礎知識》裡面的一句話:點是劃(畫)線的縮短,劃(畫)線是點的延伸。這句話看似簡單,貫穿整個書法藝術。有了這個定義、概念。我們就不存在困惑了,怎麼樣入門書法藝術、怎麼前進,就使後來的藝術專業者、藝術追求者有了一個明確藝術方向了。當你在臨摹與不臨摹之間,就會有一個明確努力方向。在書法藝術理論上,已經打下了這個堅實基礎。同時也給畫、印打下了堅實理論基礎。

我就潘先生這句話進行解釋如下:點是劃的縮短,劃是點的延伸。點和劃的相互關係:縮短與延伸關係。一個書法藝術工作者、藝術追求者在進行書藝創作時。本來是點,我寫成適當長代替點,而不是很老實的寫個點劃。當遇到一個長劃,我不寫成長畫,而適當用點劃代替。這樣就達到了書法藝術的基本原理。任何其它書法藝術理論代替不瞭解釋線條性質原理。

書法藝術是線條藝術。我們就在線條上做學問、做文章。離開了線條談原理,可以說都不是相關原理。

藝術本身:實踐中產生理論~理論指導實踐。相互不斷轉換,藝術就是這樣由於這個不斷轉換地前進。這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規律。

理論與實踐沒有誰最重要,也不存在誰不重要。它們永遠是相互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作為一位藝術工作者、藝術追求者,都必須將這兩項牢固在自己身上,才是一位合格的藝術工作者、藝術追求者。

為何這樣強調呢?比如:一位從事藝術已經有了廿年,天天畫寫,應該是水平很好了。但是,只要你還想前進、創新。那麼,就一定需要理論作依據指導你前進。又比如:一位很不注重實踐,天天從事藝術理論研究,當理論指揮不下去了,就要靠實踐幫助了。一個不是很懂得實踐的理論家是空洞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不存在。存在也是沒有說服力的理論。如果是猜想、空想、設想另當別論。不屬討論範圍。

一個合格的藝術家、一個合格的藝術追求者。理論、實踐是對你們要求,也是你們奮鬥方向。要在藝術的席位中佔一席之地,這是你們必須具備能量。

藝術存在它的樂趣性,同時也存在殘酷性,這是每一位藝術工作者、藝術追求者必須清醒認識的事實。

任何一個沒有腳踏實地的做學問,欺騙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只要是勤奮做學問、勤勞一生進行藝術勞動,沒有不成功的理由了。

雕塑家王朝聞先生語: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沒有實踐,理論是無從產生的。

就是潘先生這位對書法藝術

點、線理論的原理產生,你會存在:臨摹與不臨摹的問題上去糾結嗎?還會認為臨摹是唯一獲取藝術的唯一行為嗎?還會認為不臨摹是死路嗎?

書法藝術入門途徑,先從訓練以下三項作為合格基礎:訓練出合格手性、訓練出合格準確觀物眼睛、訓練出合格的思維思考問題方式。才能進行書法藝術學習與實踐。這‘三個基礎’是每一位從事藝術學習起步基礎,也是從事藝術~終身陪伴你的天使!因為,這‘三個基礎’將是決定作品成功與失敗的關鍵所在!也是創新作品與從實踐中產生新理論的基石!

如果先有這‘三個基礎’進行書法藝術學習活動,你就是主動地指揮毛筆寫字。如果沒有這‘三個基礎’作底墊從事藝術學習活動,那麼就是範帖在指揮作者了,這種學習藝術方式、方法,我認為是被動性的學習方式方法了。主動性與被動性學習方式方法,就是我這篇拙文主要內涵。

藝術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樂趣與艱難並存的行業,就是存在著講不清道不明、沒有標準答案的文化。正因為這樣,我們有義務、責任把古今藝術理論梳理清析,更好地縮短摸索時間,有意義、無困惑地進行藝術學習、實踐,有必要把書法藝術的原理清析給每一位熱心藝術的人們、包括藝術工作者、藝術追求者!

只要有人類、民族的存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永遠必須品!!!

書法也好、書法藝術也好,他們的共同點還是線條性質,講多了沒有用的。離開了線條還去談什麼原理?先把概念搞明白,再進行下一步就知道怎麼前進了。


石千石519


傳統上簡單的毛筆字,現在叫做”書法藝術”。

從提出“書法藝術”這個概念起,至今大約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吧。可以說是日本的”現代書法”引發了中國的“書法藝術”概念。

問題是之從叫做“書法藝術”的那一天起,至今在理論上也沒有明確的論述,更多的只是一種“實驗”過程。而傳統毛筆字書寫方式有大量的總結經驗傳世……

傳統”毛筆字”與”書法藝術”的區別在哪裡呢?

從建築物來講,分為古典建築與現代建築。儘管都是建築,設計思路確是不一樣的……

現代建築可以胡思亂想的建造,被人戲稱為大褲衩、吉祥三寶、鞋子等等的建築物應有盡有。而古典建築物就不能亂改變,改變的後果是老百姓不認可,房子就賣不出去了啊!

古典建築也好,現代建築也罷。它們的內核共同點都離不開吃喝拉撒這些功能,建造前都必須先把地基牢牢的打好。

個人認為,”毛筆字”與”書法藝術”的相同與不同處,道理應該跟古典建築與現代建築是一樣的。

嚴格意義來講,從事現代書法藝術的人與從事傳統毛筆字的人應該離婚……

呼籲書協抓緊的完善“書法藝術”理論,實在沒空的話,在野的本人可以把理論無賞的獻出……




呂永亮


什麼是中國漢子書法!中國漢子書法,簡稱書法!

書法是以中國漢字為表達物質對象的,中國政府組織所認可規定的,文字信息的書寫表達法度的方法現象以及行為存在。

什麼是藝術。簡單的說,就是具有個性的。藝術具有類似、形似、也許是等意識暗示;同時具有例如,可能,誇張,執意,重點,側向,立體,動感,趨勢等表現手段具體體現;同時具有人的心理暗示,時空矢量,張量的體現。藝術的感概具有原發個體的唯一性,是自然法度和表達法度以及人性意識法度的美好結合。

當然了,這麼要求書法具有以上性質特徵,顯然非常苛刻。但是要認識到人類的表達哈理解具有不可說的意識能力的存在了!總體來說中國漢字書法藝術具有了非常大的兩派。

一,是政府組織規範存在繼續努力的標準化和平面筆畫、矢量、以及整體文字結構、筆順的科學化,美觀化,以及可以操作便利化。

二,就是以個性對藝術以及修養的理解為基礎的全面探索為努力的,更體現藝術給予的,藝術觀念為指導,體現人文素養的藝術展示,和藝術探索。

書法是基於藝術給予的一種感受的發現和施展。譬如光感透射,譬如時空腐蝕,譬如清秀靚麗,譬如美人婀娜多姿,譬如莊嚴肅穆,譬如生動起舞,譬如開山立新,譬如倒海翻江,譬如玲瓏剔透,譬如溫潤如玉,譬如刁巧欲滴,譬如大將如鍾。。。譬如破衣爛衫,譬如節儉空靈,譬如力透紙背,譬如擲地有聲,譬如醉漢四溢,譬如龍鳳呈祥,譬如中正不阿,譬如粗中有細,譬如棉中有刀,譬如高山流水。。。譬如日貫長虹,譬如一筆千年。。你能想字就能。


聖劍17


書法首先是一種實用技能,即對文字的書寫。我想,書寫變成書法大概有這麼幾個先決條件:

一、文字經過篆、隸、草、真等演變,從最初的符號進化為具有完整的數量和成熟的筆畫,字的結構臻於合理和美觀;

二、書寫工具的不斷更新,特別是紙張的出現,為創造書法提供了可能;

三、文明的發展,使能書者不僅善書,更產生了審美需求。

這樣,書法便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誕生、流傳、興盛。

書法是藝術,它的美學原理,就是利用毛筆書寫筆劃線條,以筆劃線條的粗細、濃淡、疏密等羅列方式,施以輕重緩急的動態張力,從而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感受。

常言道,字如其人,書法是有個性的,它往往賦予了書寫者的主觀設想和情感表達。

每一件書法作品在誕生前,是既可控又不可控的。書成,既可能失望,也可能是一個意外驚喜。

書法當然是藝術,就像其它藝術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取對它的審美觀和駕馭能力。正因為此,書法才能一直有那麼幾分神秘、幾分曲高和寡。


二木林


一孔之見,望多指點。

伍增傑個人之見,願與大德分享書法。以為書法與書法藝術二者沒必要如此區分。

寫字(毛筆)不是書法,但書法絕對是寫字。不是鬼畫符,必須是漢字,這是書法(中國書法)之根,沒了漢字中國書法就不存在。書法本身就是藝術的一個門類,與繪畫、音樂等一樣,所以書法與書法藝術一個意思。

日前什麼醜書吼書潑書雜耍書……層出不窮,其實根本問題是書法概念不清,如小學生毛筆課寫漢字——寫字而已,所謂的專家來個特寫——書法!!?大錯特錯也!就是寫字課!小學生何來書法?書法是對漢字依書法之法而進行的注入了書法家思想再創造,是書法家以漢字遵從書法之法的自己靈魂之軌跡。故不可複製不可二過只可獨一。就如傳說中的王羲之蘭亭序一樣,王羲之也不可再來一次,就是蘭亭集會上的那時刻的蘭亭序,天下再無第二本,後世所臨只是臨者的蘭亭序絕不是王羲之的,臨者也永遠不可能得到王羲之的蘭亭序神韻,神韻是書家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存在,別人是學不來永遠學不來!

臨帖只是學習書法的一種手段而已,一種很有效的學習方法。臨帖就是臨個帖而已,你可以從這個臨習過程揣摩出古人書法之法,以為己用。

至於出現的書法線條論空間論,不論用古人的書論外國的藝術論,皆是藝術思想的對書法的再研究,更深入的闡述,不是對書法定義的垢病。是書法這門藝術的使用不同研究手段的研討。不要一來書法線條論就以為書法是線條了,那是對理論的不尊重以點帶面。

書法之法是筆法墨法字法章法之法,不僅僅是所謂書法之法是個執筆法,不是一個毛筆的問題。


伍增傑書法詩詞


書法嚴格來說並無什麼原理。就是文化和文字的符號。主要作用為記載和識別。因為民眾對文字識別的原因,所以,對書法的一些硬性要求也就產生了。比如排列,容易識別,結構標準,以至於後期因為文化的發展和文人藝術思維的提高,書法線條的美化標準也就隨之高起來了。也就慢慢的形成了我們口中所謂的書法藝術。


如果作為書法藝術而言,非要找一些所謂的基本原理的話,那肯定還是結構的搭建和線條的表現了。這二點即是原理,也是書法藝術構成的元素。

結構

字的結構決定了這個字的形態,上升到藝術的話就是書法的藝術形態了。這就如一個人的五官和四肢一樣,必須長短比例協調,才能是正常人。否則就等於歪脖樹了。

線條

線條是書法藝術的魂魄,是散發內在氣質的。線條與筆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技法形成美感的線條,才能表達書法的內在精神。當然也必須與結構配合才可以。


書法影響力


謝謝提問。書法和書法藝術,應該是有區別的。比如說,永字八法,就可以說是書法的基本原理了。但不一定是書法藝術的基本原理。

永字八法,大體上宋代初才提出來,這個提法高度概括了書法基本筆畫的特點和用筆方法,即是基礎訓練,也是書法的基本筆畫的類型概括。

唐代以後,書法主要以楷書、行書和草書為主。其他書法基本退出了實用書法領域。

所以,永字八法這個原理,主要是對唐代以來楷書的總結,未必適應所有的書法原理,但是,在楷書、行書和草書這個體系裡面是基本適應的。

所以永字八法,至今也是一個書法的基本原理。

如果掌握了書法的基本筆畫的用筆方法,那麼,寫出基本合格的規範漢字,這是沒有問題。

但是,書法還有一些附加條件,例如,墨法、章法,這就對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更高的附加條件,就構成了書法的藝術性。

如果僅僅是能夠寫出來規範漢字,那麼,按照永字八法原理,我們是可以寫出規範書法的,但是,這種書法。不一定就是書法藝術。

所以,書法和書法藝術是有一定距離的。

而書法藝術的基本原理,也會在永字八法之內。

因為,墨法、章法原理不是離開筆法原理的獨立原理,必須為筆法服務。

所以,書法的核心就是筆法,而筆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永字八法了。





千千千里馬


這是一個龐大而又統一的書法藝術工程,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實現追求的實用價值。

中國書法藝術著眼於文字的形式,用筆的法度和質感,墨色的濃淡乾溼,線條的勢態變化等。

實際上,掌握點畫,結體,章法,墨色等方面的規律,達到書法藝術的審美能力。


瀚墨無極


書法的基本原理根本不復雜,就是漢字的美學原理。

臨帖,也是瞭解古人所創造的漢字之美。

當我們瞭解多了,掌握了美的規律以後,才有可能創造新的美!

就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