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嬰兒該如何餵養,需特別注意哪些?

jamie1987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在6個以前應當以純母乳餵養,嬰兒在6個月後,為滿足其越來越多的營養需求,避免嬰兒因為攝入的營養物質缺乏導致嬰兒發育緩慢,應該及時的添加營養充足及安全的輔食。而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2歲及以後。

所以,雖然母乳很有營養,但是嬰兒在6個月以後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會變得更多,所以嬰兒在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的添加輔食,以此來攝入更多的營養供寶寶生長髮育需求。雖然6個月的嬰兒可以吃輔食了,但是又因為其年齡較小,還不能消化很多的食物,在輔食餵養方面,需要注意很多。


6個月嬰該如何餵養,需特別注意哪些?

6個月嬰兒的腸胃功能還很嬌弱,雖然可以添加輔食,但是輔食的性質、形狀、狀態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消化吸收,增加寶寶腸胃功能的負擔。

1.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由容易消化的食物,慢慢的過度到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為寶寶腸胃功能嬌弱,在初期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能什麼食物都給寶寶吃,因為寶寶沒有能力消化這些,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者腸胃功能紊亂。所以,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剛開始添加輔食一定要選擇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米粉就比較容易消化,而肉類就難以消化。

2.添加輔食要從細到粗,從軟到硬:寶寶在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能像大人一樣進食食物原有的狀態,這樣不利於寶寶進食輔食並且也不利於輔食的消化吸收。所以,寶寶添加輔食過程需要從細膩容易進食消化的食物,到粗顆粒,需要咀嚼的食物。而且因為6個月的寶寶還沒有長什麼牙齒,咀嚼功能和吞嚥功能都沒有那麼完善,在吃輔食的時候需要吃軟的輔食,再慢慢的過度到堅硬的輔食。具體可以把粗顆粒和硬的食物,做成流質或者打成泥狀給寶寶吃。

3.添加輔食應該從少到多,從輔食為次,到輔食變為主食: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剛開始只能吃很少的輔食,還是以母乳或者奶粉為主。因為添加輔食需要給寶寶一個適應的過程。從一開始添加輔食的一兩勺,過度到五六勺,再到小半碗。以此適量的逐漸添加。到寶寶一兩歲後,會把輔食變成主食,母乳或牛奶則變成次要的了。


再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除了需要注意這些,還需要注意其他方面。

寶寶雖然小,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輔食都吃的,寶寶也有自己的愛好,如果家長做的輔食寶寶不愛吃,那麼可以換著花樣來做其他的輔食給寶寶吃。並且,輔食宜精不宜多,寶寶因為年齡小胃口小,一次性吃不了太多的輔食,媽媽少做一點就可以了,不要嫌麻煩。

並且,不是所有的輔食寶寶都適合吃,寶寶雖然年齡小,但是也會有過敏的食物,媽媽在餵養輔食的時候需要多注意,避免給寶寶添加令其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

因為寶寶年齡小,腸胃功能嬌弱,在給寶寶餵養輔食的時候,一次性不能吃的太多,得適量,根據寶寶的年齡來對應寶寶食量,寶寶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而且因為寶寶年齡小,很多刺激性的食物都不能吃,如:辣椒油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包括被酒、鹽醃製過的食物。還有一些容易脹氣的食物,寶寶也應該避免吃。

關於餵養寶寶最重要的一點:寶寶在一歲以內不能吃太多的鹽,不能攝入過多的氯化鈉。並不是像老一輩的所說的那樣,寶寶吃鹽才有力氣才能長個,這並沒有科學依據,相反,攝入過多的鹽,可能會導致寶寶體內氯化鈉過多不利於水分的排出,加重寶寶腎臟代謝負擔,引起腎臟出現問題。



關於寶寶吃輔食與母乳/奶粉餵養的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都已經證明,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在嬰兒6個月以前,應當以純母乳餵養,甚至不用添加水的攝入。在6個月以後,寶寶生長髮育開始迅速起來,單單的母乳餵養已經不足以供的起寶寶營養需求,所以,在寶寶六個月以後可以給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了。不過也有人說從寶寶三四個月就給寶寶吃輔食了,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寶寶很小,添加輔食過早會造成腸胃的負擔,對寶寶並不好。(奶粉餵養一樣適用,不過奶粉餵養需要添加水的攝入)。

在寶寶6個月以後,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的寶寶,都應該添加輔食。可以從米粉、果泥、燉蛋黃,這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開始餵養,漸漸地過度到:各種肉泥、軟軟的水果、麵條等食物。在寶寶6個月到12個月之間,依然是以母乳或者奶粉為主,輔食為次。當寶寶在12個月以後,可以適量的多添加一些食物,並且可以不用再把食物做精細或者泥狀。寶寶已經長出了牙齒,並且可以自己咀嚼食物。

在寶寶兩歲之後,輔食已經不能再稱之為輔食了,此刻寶寶已經可以吃主食了,媽媽只需要給寶寶變著花樣做一些食物即可。


6個月的嬰兒餵養還是以母乳或奶粉為主的,輔食只能添加很少,並且在寶寶剛剛接觸輔食的時候,只能吃一些流質或者泥狀的食物。也可以給寶寶從添加米粉或者燉蛋黃開始,這兩者都是比較容易吸收的輔食。輔食的添加一定要有一個過程,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精到簡。

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集專業和經驗於一身的媽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方面的解答,定期分享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更多!

媽媽不好惹


寶寶在六個月以前吃什麼是很容易決定的,畢竟可以選擇的不多,要麼純母乳,要麼奶粉,要麼就是混合餵養。可是,寶寶六個月以後就不同了。


六個月嬰兒該如何餵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在6個月以前最好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可以逐步添加輔食,母乳餵養最少到1週歲,最好2週歲,甚至兩週歲以後。換句話說,就是寶寶在滿六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但是添加輔食不是給寶寶斷奶,寶寶還要繼續喝奶,包括母乳或者奶粉。

所以寶寶滿六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

這是因為,寶寶滿六個月之後,身體裡自孃胎帶出來的鐵已經不夠了,需要及時補充。而且寶寶需要的營養更多了,奶水已經滿足不了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並且寶寶的消化系統已經更完善了,也能夠自己從食物中攝取所需要的營養了。

所以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給寶寶添加輔食需要注意什麼?

1.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是強化鐵米粉

寶寶六個月以後身體裡最缺的就是鐵,所以需要從輔食裡補充鐵,強化鐵的米粉是最適合寶寶的,能夠補鐵,還容易消化吸收。

懶媽媽建議:不要給寶寶吃自制米粉,自制的米粉裡面沒有寶寶需要的營養。

2.輔食的量不能影響寶寶的奶量

  • 一歲以內的寶寶都應該以奶為主,所以在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能過量了,以免反客為主。
  • 在寶寶一歲到一歲半之間,可以適當添加輔食的量,讓輔食和奶量達到平衡。
  • 寶寶一歲半以後,奶量就要慢慢減少,輔食開始變為主食。

但是仍然需要喝奶,如果已經沒有在母乳餵養,可以給寶寶喝配方奶,直到寶寶三歲以後就可以直接喝牛奶了。

①寶寶在6--9個月時,應該保持每天奶量在700--900ml,每天3--4頓奶,每次200--250ml左右,間隔4小時喂一次。需要喂輔食的話,就先喂輔食再喝奶。

②寶寶在10個月--一歲時,應該保持每天奶量在600--800ml,每天2--3頓奶,並逐漸從3頓改為兩頓。還是間隔四個小時一頓,其他的就用輔食代替。

③寶寶在1歲到一歲半間,每天喝兩頓奶,每次200--250mⅠ,每天的奶量保持在400--500ml,其餘的就全部吃輔食。

3.輔食只需要原味

寶寶的輔食不應該添加任何調味料,只需要原味即可,過多的調味料只會破壞寶寶的味蕾,導致寶寶的口味變重,對身體也無益。


須知道,寶寶的味覺是十分靈敏的,能夠吃得出成年人嘗試不出來的味道。

尤其是鹽,很多老人都說不鹽也沒有力氣,可鹽吃多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嚴重的話還會引起“鹽中毒”,更何況,寶寶並不是不吃鹽,只不過輔食和奶水裡面都含有寶寶所需要的鹽,所以不用額外吃鹽而已。

4.添加輔食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能過於著急,應該循序漸進地進行。

  • 輔食的量。剛開始先給寶寶吃一頓輔食,這一頓輔食可以先從一勺開始,變成兩勺三勺,再變成兩頓,並且逐漸代替奶水。
  • 輔食的形狀變化。最初的輔食流動性應該是比較大的,和奶差不多,慢慢的變成糊狀,越來越稠。等到寶寶七八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吃一些顆粒狀的食物,最後才變成固體狀的食物。
  • 輔食的品種。寶寶第一口輔食是強化鐵米糊,之後可以慢慢添加其他輔食。輔食的種類需要慢慢添加,每次只能添加一個種類,三四天之後,如果寶寶沒有不適,再添加另外一種。如果中途寶寶表現不適,應該馬上停止添加新的輔食。

懶媽媽建議:如果寶寶不願意吃輔食,可以遲一點再嘗試,但是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不超過8個月。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如果寶寶對某種輔食比較抗拒也不需要強迫寶寶吃,因為寶寶的口味也是一段段時間不同的,可以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嘗試。

爸爸媽媽在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也可以同時給寶寶立規矩了喲,讓寶寶坐在單獨的輔食桌上,從小養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滿六個月後的嬰兒開始添加補充食品,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後。所以到了6個月,就可以在母乳餵養/配方奶餵養/混合餵養的基礎上,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是應該是“奶類為主,輔食作為輔助”,切不可因為添加了輔食就不給寶寶吃奶了。

6個月嬰兒該如何餵養

前面剛也說了,到了6個月就要在吃奶(不管是純母乳,還是配方奶餵養,或是混合餵養)的基礎上,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是還應該是以奶類為主,逐漸添加輔食,並讓寶寶適應。具體的 輔食質地、頻率和用量,可以參考下表:

1.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最先吃什麼?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寶寶輔食要是從富含鐵的食物開始添加”。

富含鐵的食物有很多,綜合考慮寶寶的消化和咀嚼能力,建議先給寶寶添加嬰兒米粉,而且是市售的“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由於胃腸發育還不完善,肉泥和肝泥吃了不一定好消化,因而先給寶寶吃“嬰兒米粉”。

小Tips:建議選擇“市售嬰兒米粉”,不建議自制米粉,因為市售米粉都強化了鐵,更利於給寶寶補鐵、容易消化,還不容易導致過敏。

2. 除了嬰兒米粉,不同月齡的寶寶都能吃些什麼?

不少家長並不是很清楚應該如何給寶寶添加,到了不同的月齡都能吃些什麼?下面是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的特點、適合添加的輔食及每天添加輔食的次數。

① 滿6個月的寶寶

特點:這個階段的寶寶處於“直接吞嚥期”,因而要給寶寶吃泥糊狀食物。

適合的輔食:強化鐵米粉、菜泥、果泥、蛋黃泥等。

添加次數:2次/天。

② 7-9個月的寶寶

特點:從7個月開始,寶寶進入“舌碾期”,也就是說寶寶能用舌頭碾壓食物並會吞嚥,因而輔食上可以做的稍微“粗糙”一些了。

適合輔食:略帶顆粒的軟爛食物,如肉泥、肝泥、魚泥、蝦泥、稠粥、煮爛的麵條、菜沫、肉沫、碎軟水果等。

添加次數:2-3次/天。

③ 10-12個月的寶寶

特點:10個月以後,寶寶開始進入“咀嚼期”,從這時候開始就需要加強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了,因而要加一些“相對耐嚼”的食物了,比如軟爛的固體食物。

適合輔食:軟爛的固體食物,如軟飯、小包子、小餃子、小餛飩、饅頭片、水果塊、碎菜等;

添加次數:2-3次/天。

3.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① 奶類為主,輔食為輔。

剛添加輔食的階段,寶寶的胃容量還小,吃的輔食量有限,多吃輔食少吃奶,並不能滿足每天寶寶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因而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應該主要喝奶,輔食作為輔助餵養。

② “逐類多樣”的添加輔食。

從添加了輔食後,就要不斷給給寶寶嘗試不同種類、性狀和味道的食物,並且嚴格遵循添加輔食的原則,一樣一樣的添加,添加後觀察寶寶的表現,根據寶寶的表現再繼續添加。

“如果不會做、不知道給寶寶每天吃什麼輔食怎麼辦?”

現在網上或是育兒輔食書上有很多關於寶寶輔食的添加方法和輔食食譜,不會做的家長照著做就好了,可別每天只給寶寶吃米粉,吃上一陣子就吃膩了!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也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京媽說


看了很多回答,基本上都更加關注嬰兒身體餵養方面需要注意的事宜。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一貫傳統,我將從“身”、“心”兩個層次全面的對這一問題進行闡述。開始我的表演:

身體方面的餵養

  • 給孩子適當的添加輔食及補充劑。大概孩子到6個月的時候,便可以開始他的“吃貨人生了”,適當的添加些輔食。剛開始的時候應該先吃穀物,其次是蔬菜、水果。在這期間,需要確保給孩子的食物都是軟的,方便吞嚥,而且要把食物弄成小塊,保證孩子不會被噎到。

  • 水是最健康的飲品。不要讓剛滿六個月的嬰兒喝果汁。果汁並不能提供超過新鮮水果的營養物質。而且,市面上的大部分果汁是為成人設計生產的,大部分裡面含有添加劑,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 睡覺。俗話說“吃喝拉撒睡”,睡眠對於嬰兒的生長髮育至關重要。6個月大的嬰兒仍然需要每天小睡至少兩次。一次在上午,另一次在中午。通常來說,只要他在夜間的時間能正常睡覺,最好讓他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如果孩子在夜間睡覺時難以入睡,一定要在他下午小睡的時候早點叫醒他。

  • 長牙。這個時期的嬰兒身體上最明顯特徵就是開始長牙了。當然孩子長牙的時間也因人而異,主要由遺傳基因決定。所以沒長牙的話也不必太過擔心。長牙可能導致孩子流口水以及喜歡咀嚼硬的物品。平時照顧時需要確保磨牙膠由結實的橡膠製成的。這時候也需要注意清潔牙齒,用輕柔的嬰兒專用牙刷為孩子清潔牙齒。

情感發育方面的培育

  • 行為方面可以引導孩子建立一定的規矩。6個月大正是給嬰兒建立一定規矩的最佳時期。規矩的目的是教育和指導,而不是懲罰:獎勵孩子好的行為,在其表現不還的時候,收回獎勵。如果孩子無端哭鬧,在確保孩子身體沒有不適的前提下,當他停止哭鬧,可以給一些額外的關注、表揚和擁抱。如果再次哭鬧,過一段時間再關注,用嚴厲的語氣講話,不要給予關注和擁抱。總之,嬰兒在6個月大的時候,是建立起你的權威性和一致性的良好時機,千萬不要錯過。

  • 語言的發育。6個月時,寶媽在孩子語言發育中的參與變得更為重要。嬰兒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積極的模仿說話的聲音,如果7個月時,孩子仍然沒有開始牙牙學語或者模仿任何聲音,這可能意味著他的聽力或語言發育有問題,家長需要額外注意,及時諮詢就醫。

  • 認知發育。在這個階段,嬰兒會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無意中理解“因果關係”這個概念。比如鈴鐺在搖動時會發出聲音,比如敲打東西會引起聽眾的一些反應,包括有趣的表情,不久以後,他甚至會故意丟東西,就為了看你把它撿起來。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為孩子提供這些實驗所需的物體,鼓勵他實踐他所發覺的“理論”,這對孩子很重要。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求關注,點贊!!

大王de麻麻


你好,寶寶滿六個月之後,為了寶寶生長髮育需求,除了繼續的母乳餵養以外,添加輔食也成為了寶寶成長中的一件大事。

科學添加輔食的小建議:

水果建議吃應季的,剛添加水果時,可以搗成水果泥直接餵食,等寶寶大一點了,可以切成條、片讓寶寶抓著吃;如果水果本身甜度很高建議少喂,以免影響味覺;給寶寶餵食稀飯也不是不可以的,建議媽媽在做稀飯時,適當的加入一些不同的食材,例如蛋黃、肉末等熬煮成輔食粥,從而提高其營養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蛋黃是建議在寶寶八個月以後再添加餵食,一歲以內的寶寶不要吃鹽。初添輔食,首要的真正目的不是營養,而是讓爆吧波習慣於吃母乳以外的食物,適應不同的口感和口味,起初寶寶願意吃一口兩口,就是成功應該要給予獎勵。同時學會和習慣用勺子進食也是添加輔食的目的之一。家長此時需要引導寶寶吃各種食物的興趣和慾望,讓寶寶終身受益。


兒科醫生李萍


大家好,我是川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寶寶一般到了六個月吃完奶後意猶未盡,對餐桌上的飯菜感興趣,能抱著坐穩,看見大人吃東西會開始流口水和有吞嚥反應,不管寶寶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這個時候就需要添加輔食了。

怎樣給寶寶添加輔食呢?

《中中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從6個月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一些非乳類的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定食物,這一類食物被稱為輔助食品,簡稱“輔食”

1、添加輔食的順序為:添加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添加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動物食物(如蛋羹、魚、禽、畜肉泥),添加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全蛋、肉末。

2、輔食添加的原則: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輔食種類,由泥糊狀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6-12個月的輔食
第一階段(6個月吞嚥型輔食
6個月時開始添加稀泥湖狀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肉泥等)。首先嚐試米糊,再逐漸加煮熟的新鮮蔬果泥、蛋黃、魚肉泥

第二階段(7-8個月蠕嚼型輔食
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質地稍厚泥糊,如動物內臟、豆腐、牛肉泥、米粥和爛面
第三階段(9-10個月)細嚼型輔食
質地為碎末,如碎菜、蝦末、瘦肉末、饅頭和麵片

需特別注意哪些?

1、給6個月的寶寶添加食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太心急,一下子添加得太多造成消化不良和積食,過敏。

2、6個月-2週歲最容易缺鐵懷貧血,寶寶出生後體內儲存的鐵只能滿足4個月生長髮育的需要,而4-6個月的寶寶,體重、身高迅速增長,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因此這個時候添加輔食就特別要添加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如蛋黃泥、魚泥、蛋肉泥、動物血、豬肝等。

我是川川媽媽,擁有一個17歲女兒和一個4歲兒子,有著照書養的理論知識,也有著豬養的實踐經驗。關注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一起來討論育兒路上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陪孩子一起成長!



川媽育兒


6個月嬰兒該如何餵養,需特別注意哪些?

6個月的寶寶開始接觸離乳食品,但營養的主要來源還是母乳或配方奶。輔食只是彌補部分營養素的不足,為過渡到以飯菜為主要食物做好準備。

這個階段寶寶需要添加的輔食,以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為主:包括米粉、蛋黃、肉、蔬菜、水果。此階段重要的是食物的合理搭配,及輔食是否適應此月齡段的寶寶。至於輔食添加的時間、次數,還要根據寶寶個體差異而定,主要取決於每個寶寶對吃的興趣和主動性。


一、6個月,寶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

輔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粉以外的其他各種性狀的食物,應該在寶寶滿6個月(180天)時開始添加。科學合理地添加輔食是寶寶正常生長髮育的基礎,不好的輔食會使寶寶的發育落後。添加輔食的關鍵目的之一是補鐵,加鐵米粉、動物肝臟和瘦肉是最佳選擇。寶寶最初的輔食都是泥糊狀的,有些可以家庭製作,有些可能需要購買。無論如何,寶寶添加輔食這件事,家長要用心、細緻地對待。


  • 滿6月齡(180天)起添加輔食,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過去有人建議從4個月起添加輔食,目前認為這是不恰當的。有特殊需要時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提前或推遲輔食添加時間。

  • 輔食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如加鐵米粉、肉泥)開始。最開始的輔食選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用母乳、配方奶或水衝調成稍稀的泥糊。輔時添加每次只能引入一種新的食物(適應2~3天),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並且從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麵條、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 關於添加輔食時食物的先後順序,過去有很多建議,比如“蛋黃要8個月加,蛋清要1歲加”“先添加果蔬,再添加肉類”等,但目前的觀點是輔食添加並沒有特定的順序,推遲添加雞蛋等高過敏食物不可能預防過敏。輔食添加順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注意觀察是否有食物過敏現象。如果在嘗試某種新食物後的1~2天內出現嘔吐、腹瀉、溼疹等不良反應,必須及時停止餵養,待症狀消失後再從少量開始嘗試,如仍然出現同樣的不良反應,應儘快諮詢醫生,確認是否為食物過敏。特別注意:寶寶偶爾出現的嘔吐、腹瀉、溼疹等不良反應,不能確定與新引入的食物相關時,不能簡單地認為寶寶不適應此種食物而不再添加。

  • 嬰兒米粉是推薦的輔食,因為它強化了鐵及其他營養素,營養價值遠遠超過家庭自制的米粥和米飯。

  • 家庭製作輔食時,1歲內不要加鹽、醬油、雞精、味精、糖等調味品,但應該用植物油。宜多采用蒸、煮,不用煎、炸、醃、燻、滷。父母及餵養者不應以自己的口味來評判輔食是否好吃。

  • 父母應負責準備安全(如生熟分開,不吃剩飯剩菜)、有營養的食物,根據嬰幼兒的需要及時提供,並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而具體吃什麼、吃多少,則應由寶寶自主決定。父母應及時感知寶寶發出的飢餓或飽足的信號,充分尊重寶寶的意願,耐心鼓勵,但絕不能強迫餵養,應允許寶寶在已準備好的食物中挑選自己喜愛的食物。


為寶寶製作泥糊狀輔食的基本方法

1.肉類

選用瘦豬肉、牛肉等,洗淨後剁碎,或用食品加工機將肉塊粉碎成肉糜,加適量的水蒸熟或煮爛成泥狀。加熱前先用研缽或調羹把肉糜研壓一下,或在肉糜中加入雞蛋、澱粉等,可以使肉泥更嫩滑。

2.肝類

將豬肝洗淨、剖開,用刀在剖面上刮出肝泥,或將剔除筋膜後的雞肝、豬肝等剁碎或粉碎成肝泥,蒸熟或煮熟即可。也可將各種肝臟蒸熟或煮熟後碾碎成肝泥。

3.海鮮類

1.將魚洗淨、蒸熟或煮熟,然後去皮、去骨,將留下的魚肉用勺子壓成泥狀即可。

2.蝦仁剁碎或粉碎成蝦泥,蒸熟或煮熟即可。

4.葉菜:選擇菠菜等綠葉蔬菜,擇取嫩菜葉。水燒開後將菜葉放入水中略煮,撈出剁碎或搗爛成泥狀。

5.根莖菜:將土豆、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後煮爛或蒸熟,用勺子壓成泥狀或搗爛,即製成土豆泥和胡蘿蔔泥。

6.水果:香蕉剝皮,用不鏽鋼勺輕輕刮成泥狀或搗爛;蘋果切成兩半,去核,用勺子輕輕刮成泥狀。


二、給寶寶添加果汁、菜水要注意什麼?

  • 應先加菜水再加果汁,嬰兒天生喜歡甜味,而果汁是甜的而菜汁是淡的,若先添加果汁,孩子以後可能不肯吃菜水。

  • 當孩子可以喝更多的果汁和菜水後,可以用專門的奶瓶和奶嘴,這樣的奶瓶一般容量較小,差不多是一次的量,奶嘴的開口一般是十字型的,便於果汁較濃時順利吸出,一般的圓孔奶嘴可能會發生堵塞的情況。

  •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對新食物有抗拒心理,最好趁孩子心情愉快、較口渴時給予。如果孩子仍不願接受,也不要勉強,過些天再嘗試。


三、給寶寶的輔食中不要加鹽

人每天必須攝入一定數量的鹽。基於這樣的考慮,很多母親也會在孩子輔食中加鹽,其實,這種做法對孩子的生長十分不利,應當馬上糾正。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和氯的代謝都需要水分來參與。如果吃鹽太多,過多的鈉和氯就需要更多水分參與才能完成正常的代謝。

  1. 1歲以內的小嬰兒腎臟發育還不健全,很難順利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這就增加了腎臟的負擔。時間久了,必然使孩子的循環系統出現問題。吃鹽太多還容易使孩子患高血壓,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 因此,孩子所吃的食物必須儘量清淡。一般說來,1歲以內的孩子每天所需要的鹽不超過1克,這還包括食物天然含有的鹽分。由於母乳、配方奶本來已經含有一些鹽分,水果、蔬菜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的鹽分,給孩子製作輔食時,6個月以下的孩子是完全不用放鹽的;給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稍稍吃一點鹽,但應當儘量少,以大人嘗不出鹹味為準。


四、為寶寶準備些磨牙小食品,教寶寶如何咀嚼

5~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長牙,為了減輕牙齦的腫脹感,咬東西是孩子再正常不過的喜好了。


第1次吃到不是流食的食物,寶寶會充滿好奇。因為不會咀嚼,在吃輔食時寶寶會用舌頭將食物往外推,這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言傳身教,親自張開嘴咀嚼給寶寶看,讓寶寶的嘴巴動起來,學會如何自己咀嚼東西。


這時,父母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硬的、易於咀嚼的食物,比如柔韌的條形地瓜幹、手指餅、新鮮水果條(蘋果、梨等有些硬度的水果)、蔬菜條(黃瓜、胡蘿蔔等都可以),讓孩子磨牙,同時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應該說是一舉兩得。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急於求成,用大塊的肉乾或魚絲等食物來讓寶寶練習咀嚼,非常容易發生哽塞。


酥糖媽媽


六個月的寶寶需要添加輔食,能夠保證寶寶的營養供給,剛開始輔食的量不要太多,在餵養寶寶的時候需要關注寶寶的身體反應,是否發現有腹瀉,噁心等不適應的症狀,另外大家還需要保證營養的均衡,少接觸水果,蛋糕等食物。

寶寶長大之後,對於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就會發生變化,而原來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已經沒有辦法提供充足的營養,所以保證六個月左右需要補充一些輔食,六個月內的寶寶如何餵養,不少朋友們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下文我們將為您詳細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個月的寶寶如果想要添加輔食,需要遵循很多的原則,首先需要注意,輔食的量不要太多,寶寶的食量比較小,而輔食的成分也不要太多,注意餵養的方式。喂輔食的時候可以當食物時在碗內或者杯子就用湯勺來喂寶寶,讓寶寶逐漸的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如果將牛奶和輔食混合性的最重的時候,儘量的需要用湯匙來喂寶寶,避免用奶瓶來餵食。





沫之雨兒


六個月是寶寶餵養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因為六個月以前,寶寶只喝母乳或配方奶粉,六個月以後,寶寶除了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食,還需要適量添加加輔食,所以,六個月寶寶的餵養特別關鍵,寶爸寶媽必須特別關注。如果轉折成功,則可以實現寶寶飲食結構的逐步轉變,為後期的斷奶奠定基礎,還可以為寶寶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利於健康,還能有效促進其生長髮育。

六個月寶寶如何喝奶

一歲以前,寶寶仍然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食,添加輔食的目的並不是以此為主食,而是讓寶寶鍛鍊咀嚼和吞嚥能力,逐步適應各種食物的口味,逐步增強腸胃消化能力,並適當補充各種母乳或奶粉中不具備的營養物質,所以說,一歲以前輔食添加的量和種類比較有限。六個月是添加輔食的起始階段,添加輔食的量肯定很少,同時,寶寶可能比較抗拒輔食,或者寶寶可能吃了這些輔食以後出現了便秘或腹瀉等反應,不能立即加大量,所以,寶媽必須保證六個月寶寶的每天奶量,基本與六個月以前持平,一般在800毫升左右。

六個月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寶媽一定要按照從稀到稠,從少到多,從單一到多樣的順序逐步給寶寶添加輔食,六個月的輔食以營養米粉為主,在寶寶適應米粉的基礎上,寶媽可以讓寶寶嘗試蔬菜泥、果蔬泥,最好再給寶寶嘗試蛋黃泥,所有的輔食都應該做成稀糊狀,剛開始儘量稀一點,這樣的食物寶寶比較容易接受,也不會給腸胃造成壓力,導致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寶媽每次給寶寶增加輔食品種時,只能限定一種,並且要等寶寶連續三天以上吃這種輔食沒出現不良反應以後,才可以判定這種輔食不會導致寶寶過敏,再嘗試新的輔食品種。如果寶寶吃某種輔食後出現過敏的症狀,則暫時不要添加到輔食食譜,等寶寶大一點再嘗試,因為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的抗過敏能力會增強,可以攝入的輔食品種也會隨之增加。

寶媽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保持耐心,因為剛開始添加輔食,寶寶的抵抗情緒比較強烈,可能餵了不肯吃,或者吃了又吐出來,寶媽千萬不要著急,因為這個階段寶寶吃多少輔食並不重要,關鍵是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寶媽要用勺子給寶寶喂輔食,每天能吃到一到兩勺就可以了,並把輔食添加在兩頓奶之間,這樣不會影響到奶量。如果寶寶特別拒絕某種食物,寶媽千萬不要隨便放棄,這個階段寶寶的口味還沒有形成,只要反覆嘗試,寶寶就會逐步適應,從而避免寶寶養成偏食的壞習慣。

結語

六個月寶寶的餵養必須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只有保證奶量,才不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同時,寶媽必須循序漸進地給寶寶添加輔食,只有合理並及時地添加輔食,才能進一步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並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孩子的餵養,根據自己孩子的成長需要就好了,不用太在意網絡上的建議和醫生的主觀判斷。

如果還有母乳,當然母乳餵養是最好的,不要聽醫生說的什麼6個月以後的母乳就缺少營養了什麼的,身邊無數個母乳餵養到一歲多的孩子身體都非常好。

我自己家的孩子也是基本全部依靠母乳餵養到1歲才開始吃輔食的。他不喝奶瓶,也不怎麼吃輔食,所以我們只能拼命的給媽媽吃好的,讓母乳能夠供應得上,平時出門也會被醫生、阿姨什麼的說,說我們不給孩子添加輔食不行什麼的,但是我們孩子就是喝母乳就長得很好啊,體重和身高都達標偏上。

所以根據自己孩子的需要來吧,自己要有主見才行,不然那麼多人那麼多嘴,你聽誰的不聽誰的都不知道,見異思遷和三心二意的嘗試各種辦法,可能最後才會害了孩子的。

做自信的爸媽,我們只需要多陪孩子,給孩子多一些愛就是最好的爸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