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人心不如水"的下一句是什麼?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是劉禹錫的名句。說起劉禹錫,不得不提提“永貞革新”。

我們知道,唐朝中晚期有兩大弊端,分別是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問題爆發的典型是安史之亂,地方矛盾令皇帝對臣子失去信任,於是部分中央權力落入宦官手中,導致了宦官專權。除此之外,中晚期的唐朝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就是朋黨之爭。自武后朝起,拔擢成長的寒俊之士與傳統的關中仕族,矛盾也是異常激烈。

這幾大矛盾嚴重威脅了唐王朝的政權統治,晚唐近十位皇帝,並非沒有不想一改局面的。除了後人比較稱頌的唐武宗與李德裕的改革之外,早前的唐順宗李誦就做過嘗試,這就是永貞革新。在李誦還是太子的時候,太子侍讀王叔文、王伾很受重視,且他們素有改革之心。劉禹錫與王叔文交好,志向和才華都被王叔文稱讚。再加上志同道合的柳宗元人等,組建成為唐順宗的政治核心勢力。唐順宗繼位之後,在這些人的主持下,開始了風風火火的永貞改革。但是,和封建時期的大部分改革一樣,永貞革新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將自己放在了藩鎮、宦官、官僚的對立面,所以不會成功,僅僅維持了一百多天。改革最終引起了政變,唐順宗被幽禁起來,剛登基半年就不得不禪位給太子李純,也就是唐憲宗。這麼說,永貞革新和清末的維新變法,倒有幾分類似。

劉禹錫和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遠州司馬,這就是著名的“八司馬事件”。不久劉禹錫和柳宗元被招入京。但是,口無遮攔的劉禹錫又一次得罪了權貴,再次被貶,到了偏遠的巴蜀之地夔州(今重慶)做刺史。在這個期間,劉禹錫寫了很多詩歌,他吸收了當地民歌的特點,創作了《竹枝詞九首》《竹枝詞二首》,來描繪當地的風俗和情懷。劉禹錫為人耿介,詩中多有憤懣以及不甘沉淪之心。

這首竹枝詞是第七首。

竹枝詞

瞿塘嘈嘈十二灘,

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閒平地起波瀾。

——劉禹錫

解析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瞿塘就是瞿塘峽。上游的長江,重慶白帝城到湖北宜昌段,從西向東分別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就是我們常說的長江三峽。這段江峽,沿岸山峰陡峭,行途曲折轉圜,歷來是行舟長江風險最多的地方。古今著名的灩澦堆,就在瞿塘峽口。灩澦堆是一塊巨石,每於秋冬枯水季節,顯露表面。平常時節,船隻行於此處,極易觸礁。所以古人常言,“灩澦大如象,瞿塘不可上;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建國之後為了方便船隻運行,在我國勞動人民的努力下,將這一巨石炸掉,至今存放在三峽博物館,任人參觀。

“十二灘”,十二個灘頭,是虛指,極言多之意。這兩句用來形容瞿塘峽的路途艱難多阻,難以通行,為下句的對比蓄勢。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這兩句由眼前景物進而轉入人情世故。

在詩人的眼中,長江瞿塘峽漩渦重生,暗礁遍佈,舟行至此,已然是千磨萬難,可是儘管如此,與人心的險惡相比,那還是小巫見大巫啊。因為瞿塘峽是天險,只存在於在水路,你不行水路就是了。而人心的兇險叵測,甚至在等閒平地之上都有可能發生,儼然平地一波瀾。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人心的險惡是在看不到的地方,甚至在你認為最不可能發生的地方,叫人防不勝防。

“長恨”二字,有力地表現出詩人對這種無恥行徑的嫉恨和痛惡,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用“等閒”來形容平地,突出人心險惡,出人意料,與首句的嘈嘈天險相對比,更加具有衝擊力。

劉禹錫多次遭到貶謫,都是拜小人所賜。他深刻地體會到了這種痛苦,所以看到瞿塘峽險急的水流,他自然而然地就聯想到了人情世故。用瞿塘峽與善變的人心作對比,形象,精闢。


到今天,新冠肺炎將人們置於危險之地,而“人心”也再一次被人們所檢驗和審視。有人說“疫情雖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心”,坐地起價發國難財的無良商家、唯恐天下不亂的造謠者、撕醫生防護服朝醫生吐口水的患者、阻止醫護人員回家的小區居民、惡意隱瞞經歷致人隔離的無知者……這些“人心”讓人不寒而慄,真是“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面對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有些人把惡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也有人用行動詮釋著人性中的真善美,告訴我們無論現實多麼殘酷,愛永遠不會缺席,感謝後者,是他們讓“人間值得”,讓“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