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說起太監,也就是古代的宦官,相信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印象都不會太好,因為有很多出了名的太監都為人陰險狠辣,包括有的小說裡面關於太監的描寫都給人帶來一種太監都是壞人的感覺,但是世事無絕對,今天我來給大家說說一個好太監,來改善改善大家對太監的看法。

隱居保命

張居翰出生於唐朝,在當時被張從玫收養為義子,所以跟了張姓,也藉著義父的地位得以走上仕途,因為他做事認真,所以很受上面人的賞識,所以仕途也跟著平步青雲,有次他受命趕往幽州,見到了當地的節度使劉仁恭,兩個人雖然素未謀面,不過經過談話之後瞬間生出了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當皇上要把張居翰調回來的時候,劉仁恭上書表示希望可以把他留下來和自己一起共事,皇上也就答應了。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可正是因為如此,他躲過了後來的一次殺身之禍,唐朝末年,百姓窮苦不堪怨聲載道再加上各地都有起兵謀反之人,並且當時宦官掌權太過嚴重,於是有人覲見說百姓貧苦民不聊生全都是因為宦官要求皇上下令處死當權宦官,皇帝也是迫於無奈只好下令,因為劉仁恭念及和他的舊情,就用了李代桃僵之法,將張居翰藏了起來,殺了另一名罪犯頂替,就這樣張居翰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立功受賞

公元906年,朱溫率兵進攻滄州,滄州市劉仁恭的管轄範圍,得知消息後劉仁恭連夜帶兵馳援,但奈何差距太大,只能苦苦防守,劉仁恭奈何不了敵軍只能寄希望於求援,好在太原的李克用當機立斷,率兵進攻潞州,這是用了一招圍魏救趙來幫助劉仁恭,並且表示自己兵力不夠希望劉仁恭可以派些精銳來協助自己,好早日緩解滄州的戰況。

劉仁恭就派出了張居翰等人去協助李克用,兩軍在幽州匯合隨後直奔潞州殺去,攻打潞州的情況非常順利,

在張居翰的運籌帷幄中軍隊勢如破竹,不日就拿下了潞州,圍攻滄州的軍隊聽說後方失守,便軍心大亂,倉皇的逃命去了。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再說這李克用本身也是個惜才之人,看到張居翰表現的如此出類拔萃,便和劉仁恭商量想把他留在自己手下做事,劉仁恭想,既然他是戴罪之身,也不妨讓他在李克用手下戴罪立功,於是也就同意了,張居翰也沒有辜負李克用的厚望,把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除了訓練士兵,每年的春天還讓士兵去幫助百姓務農耕種,因此也很受百姓的愛戴。

隨後李思安率領十萬大軍圍攻潞州,想從李克用手中把失地奪回來,於是李思安廣屯糧,高築牆,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接著把潞州圍了個水洩不通。

張居翰身先士卒登上了城牆站在了指揮的第一線,期間朱溫也多次給他寫了密信,表示如果他可以投降,可以許以他數不盡的榮華富貴,張居翰絲毫不為所動,當即燒燬了密信並斬殺了來使。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了,隨著守城時間越來越長,稱重百姓難免躁動不安,這時候張居翰靠著自己的悉心經營加上多方的運籌才穩定下了民心,由於李克用的嚴防死守,李思安即使在數量上有大優勢可也是對潞州構不成實質性的威脅。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隨後李克用因病過世,但是援軍也已經殺到了李思安大軍的後方,宛如神兵天降一般一點準備的機會都沒有給敵軍,張居翰見援軍已到,於是當機立斷配合友軍前後夾擊,直殺得敵軍丟盔棄甲,據說由於逃命的人太多導致逃跑的路上都造成了堵塞。

張居翰此戰居功至偉,導致敵軍大敗,死傷不計其數,生擒敵軍官兵三百餘人,繳獲糧食足足有百萬石,又和李嗣昭配合的天衣無縫,所以自此之後李嗣昭每逢出征就讓張居翰鎮守後方,張居翰把後方的百姓和士兵治理的井井有條,為此也得到了莊宗的讚揚。

改詔救千

隨著後唐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大,前蜀皇帝王衍出於自身實力不足,也為了屬下考慮,便上書莊宗表示願意棄暗投明,希望莊宗不計前嫌。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可是正巧趕上莊宗聽聞李嗣源在魏州企圖謀反,作為皇帝為了穩定軍心只能御駕親征去平定叛亂,就在出發之際,有人覲見說到,王衍一行黨羽無數,如陛下此去他在後方作亂對大局不利,請陛下聖裁,莊宗心想此去帶去的都是精兵良將,萬一王衍在後方興風作浪,局勢將混亂,甚至會動搖其根基,於是下令,將王衍一行殺掉,從此以絕後患。

張居翰在複查詔書的時候,認為不免太過殘忍了,王衍一行足足有上千條人命,更何況王衍已然投降,陛下此舉有些欠妥,於是心生憐憫把詔書上的王衍一行,改成了王衍一家,偏偏就是把這個行字改成了家,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要知道在當時擅自改動詔書是要被凌遲處死的,不幸中的萬幸是,接到詔書的人也沒想到有人會為了一個毫不相干的人改寫詔書,因此並未懷疑,而莊總在前線自顧不暇,也沒有多餘的心力監管此事,這樣王衍的僕役以及前蜀的文武大臣們才得以保全性命,對張居翰更是感激涕零。所幸的是後來莊宗也知道了此事,想到前因後果認為自己當時此舉確實欠妥,也就沒有多怪罪張居翰。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安享晚年

後來莊宗李存勖不幸被殺,明宗李亶進入洛陽,張居翰上書懇請辭官回鄉,請求明宗的恩准,明宗再三挽留,可張居翰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請求陛下放歸田裡,明宗無奈只得同意。

張居翰辭官後歸隱於長安,收養了個義子叫張延貴,至此安享晚年,也算有了個不錯的歸宿。

張居翰一生勤勉克己,不做害人之事,為人也十分和善從不結黨營私,與歷朝歷代宦官都有很大區別,可能也是老天憐憫他,又或者說好人終究有好報,他直到七十歲才離開人世,在古代素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話語,在當時也算是高壽了。

我國曆史上太監的一股清流,冒殺頭風險假傳聖旨,改一字,救千人

文章最後希望各位以後再說到太監或者宦官的時候可以記得有這麼一位善良可愛的太監,為了上千條人命冒著自己被殺的風險奮不顧身救人於水火,他就是張居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