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觀

分享一個今天中午,我跟我媽吃飯時的對話。

我媽:“你現在是不在家呆的太難受,飯都開始做了?”

我:“沒啊”

我媽:“你都待屋裡10多天了,你也能待下去?”

我:“我是真喜歡這種生活,想幹啥幹啥,多好。”

我媽:“你可真行,這要是讓我待,我一點都待不下去。”

我:“你這是不會享受生活。”

我媽:“我可沒你這境界,也不知道你這藉口都哪來的,我看你就是一天閒的。”

我:“......(尷尬)”


不過玩笑歸玩笑,我確實很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就像大冰在《摸摸頭》中描述的那樣:他的背影如煙雲,他寫詩、畫畫、愛旅行,出版過自己的長篇小說,鶴立雞群在世俗的生活中。


外人看起來的莫名其妙,身在其中的人卻樂此不疲。不去迎合外界的標準,只遵循內心的方向,這種感覺真爽!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觀


獨處是內心的快樂


周國平曾說:“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獨處時,可以享受生活中不常有的片刻的安寧。

在這個時空中,只有你自己。

你可以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哼著自己喜歡的歌,你還可以想象,一個人開著汽車,行駛在內蒙古大草原的路上......

你會感到全身心的放鬆,彷彿整個世界都與你無關,

這時的你,就是整個世界。


記得前一段知乎有的一個回答:為什麼很多人到家之前,總喜歡在車裡再待上一會兒?


其中有一個網友是這樣回答的:“關上車門,你可以是任何人。打開車門上樓,你是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一個兒子,你需要考慮房貸,工資,柴米油鹽。從公司到家之間,唯獨在下車前的這段時間,是屬於自己的。”


每天留下一點點獨處的時間,

你可以暫時逃開外界的喧囂,卸下生活的偽裝。

哪怕只是靜靜閉上眼睛,雙手抱著頭,聽著手機裡播放的《天空之城》,也能給疲憊的身心帶來極大的慰藉。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觀


獨處 - 是精神的昇華


叔本華說:“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他才是自由的。”


獨處,是你精神的昇華,

遠離外界的喧囂,遠離那些可有可無的應酬。

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利用這獨處的時間。

看一篇雜文,聽一首戲曲,做一道美味,品一部好劇,

難道不比酒過三巡之後的內心空虛要來的更怡然自得?


演員陳道明曾說:獨處是對一個人的審視。

他的生活恰恰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他擁有無數觀眾追捧的演技,足以讓他與其他許多明星一樣在聚光燈下神采奕奕。

但他依然選擇獨處。

閒暇時,他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

揮毫潑墨,彈琴看書,有時鑽研古籍,有時寫上幾篇雜文。


馮小剛曾笑話他,有成天宅在家裡的功夫,不如參加一場飯局有用。

可他反倒認為:如果人生都要追求“有用”,那該多無趣啊。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觀


獨處 - 是能力的提高


在《重新定義公司》一書中,谷歌掌門人埃裡克·施密特呈現了谷歌員工的成功秘訣。

每個谷歌員工都可以拿出工作時間的20%自由支配,

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可以做任何感興趣的項目,學習任何新技術。


有人說:“決定一個人未來三十年發展的,不是他上班的8小時,而是下班之後的私人時間。”

無數偉大的創新正是獨處時不斷精進學習的成果,掌握了獨處時間,就掌握了成功的秘訣。


再看看如今國內的一些企業,

整天無休止的加班,

“996的福報”比比皆是。


員工們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

下班回到家,只想安靜的躺在床上,連手機都不願意拿起,更別說自我提高了。

如此狀態下的員工,哪有自己的時間涉獵有價值的東西呢?


十幾年之後,他們也許就會成為這家公司輸送給國家的“人才”了。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觀


獨處 - 是一生的追求


被大家尊稱為“先生”的女人楊絳先生,在她身上有著一種淡然於世的態度。

她常與錢鍾書先生,同居一屋,卻各自讀自己的書,研究自己的學問。

在她看來,只有不斷地在獨處中找到自己,才是人一生的追求。


她說:“人這一生,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願地改造自己的過程。”


在獨女圓圓與丈夫錢鍾書的相繼離世後,

這位遲暮的老人,一個人慢慢承受。

她說:“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一位老人,坐在書桌旁,認真整理她丈夫的書稿和筆記,梳理回顧一家人的點點滴滴。最終出版了《我們仨》,愛書者,無不動容。


不迷失過去,也不驚恐於將來。

有人說:“一個人的一生,最難了解的就是自己。”

可當你獨處時,你會發現這將是你自發認識自己的最好途徑。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價值觀


也許你會想說,獨處不就是孤獨嗎?

對此我不以為然。


孤獨和有質量的獨處差別在於:孤獨會使人感到難過,但是有質量的獨處,卻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智慧,讓你體驗更有意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