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行業內,許多工作可替代性高,為什麼工資卻不低?

陳西


地產公司的職位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部門三大類:

第一類:項目部,項目部涉及項目拿地、建設、周邊環境、國家政策及政府協調、稅務繳納、財政管理等等,簡單的來說,項目部就是在房產項目的前期和收尾階段,發揮主要作用的部門。在項目部工作,要熟悉國家法規政策,要和不同的政府機構打交道,更要有一定的人脈關係,這些崗位估計隨隨便便是頂不了的。

第二類:工程部,工程部主要對土工項目進行進行建設設計、監理、施工、質量、安全、造價等進行監督管理,一個大型的地產項目,必須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經驗豐富的管理能力。萬科、碧桂園等大型房企的工程師多少會有耳聞,一般人還真的頂不下了。

           第三類:營銷部,銷售賣房,只要完成銷售任務就行。現在大都數地產公司都是外包銷售,招聘人員沒太要求,完全憑本事吃飯,一個優秀的銷售員的年薪甚至能超過上兩個部門。

           崗位有了,你頂還是不頂?



建築資訊通


經歷了十幾年以來各線城市房地產價格轟轟烈烈的上漲,行業效益比較好。房地產企業也伴隨著本輪的上漲,從萬達、華夏幸福到碧桂園輪番成為市場的“焦點”。

一、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現狀

(一)  房地產投資額連創新高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城鎮化率的加快,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迅猛,即使在08年全球次貸危機,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我國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以及7折房地利率等救市措施,09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完美反彈,全年投資完成額穩定在了5仟億元的規模增長。2017年我國房地產投資完成額為10.97萬億,當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萬億,佔比為13.26%。截止2018年3季末,我國房地產投資完成額為8.86萬億,國內生產總值累計65.08萬億,佔比為13.61%。房地產投資規模連創新高。

(二)房地產價格的增長與實體經濟增速相背離

2000年以來,我國GDP保持高度增長,2007年增速達到峰值14.2%,隨後經歷全球次貸危機,中國經濟增速開始下臺階,2015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GDP增速維持在6.5%-7%,2016年是我國近20年來GDP增速最低的一年,僅為6.7%,表明2016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嚴峻,2015-2016年PMI也一直處於經濟榮枯分水嶺之下證實經濟基本面較差。

(三) 居民槓桿比率偏高,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總貸款一半以上

在2004-2014年間,中國的商業房地產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都是一致的,但在2015-2017年間,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增速呈現出先降後升,但商業性房地產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速卻呈現出先升後降。2017年末我國居民部門負債率為54.41%,居民負債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美國自次貸危機之後,居民與非盈利機構的負債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我國居民債務負擔則在持續加重。

(四)城鎮化是未來房地產發展的方向

2017年我國城鎮化率58.52%。如圖所示從1995年開始我國城鎮化率增長明顯提速,表現為城鎮人口增速增加,1995年鄉村人口在經歷了15年的增長後開始減少,並且減速明顯高於之前15年的增速。2010年城鎮人口總數超過鄉村人口。

 

綜上所述,還是本行業效益太好了。暴利,太賺錢了。



毛耳朵小驢


粘性!我說的就是職位的粘性!

啥叫粘性?關聯性,你比如地產生意涉及到的部門太多,有相關某部門的批文,上到下有多少這種交集,所以這個就是粘性。

關係熟悉好辦事,所以辦一件事新人和老人的區別就大了,越是粘性高的部門就容易長久。

很多越是上面的領導位置,你說他能力比你強,不見得,可能都沒你的技術厲害,但是越是做上去越是粘性高,他手上的資源就特別多。一般如果總監類上面管理層離職的,帶走的就是帶走資源和人脈,將這些會給到新單位你說會對自己本身公司帶來啥?可能很多人說可以籤個競業合同,其實很多熟悉的人真的沒啥用的。所以為何有些公司將股份給到重要位置的人。這就算原因,所以很多工資高工作不累都是有原因的。


80後燕兒


我不知道你這裡說的可替代性指的是不是地產銷售?銷售這個東西一個人一張嘴就能做,高收入的萬里挑一。大浪淘沙工資低的人多了去了,不過你眼中看到的只有工資高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認真對待自己的這份工作才能讓你看到,你看到的是結果。只是不知道他是那個幹掉了幾十個競爭對手才上來的那一個。而這個人,就是那個不可替代的銷售冠軍。


真相與正義


房地產現在在中國不只是實業,而是具有極高金融屬性的行業,金融化程度非常高,你之所以看到不需要太高技能能在房地產行業撈到金,是因為最近30年,房地產的投資回報一騎紅塵,在時代的進程中,豬都會飛,並不一定靠自己的努力。

選擇一份職業,選擇一個行業,與選擇一段婚姻一樣重要。


公司小律師


因為:賣樓房的提成高啊



憨嘟嘟小咖劇


順勢而為

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