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前两天在头条看到立法网的一篇文章《西方化取向下设计出的中国法制实际是缺乏民族土壤和根基的法制》,下面一千多条评论,大多数认为文章犀利中肯,舶来品的确有许多“水土不服”。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文章直指要害,言辞犀利,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章。

我想说的是,现在普遍认同,法律也是支持这一观点的“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也是标准的把西方的那套价值观强行嫁接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家文化传统理念上。不管怎样强行灌输,现实中总是有些别扭与不适。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这个观点是伪权益,伪素质、违反人性与情感的。也是割裂亲情与家庭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是父母的没错,父母负主要责任也没错,但是在年轻父母需要有能力的爷爷奶奶搭把手的时候,长辈却以我没有义务帮带小孩而拒绝,我认为是欠妥当的。它不符合亲情与人性,不符合咱们国家的传统,更不符合最原始的人的朴素情感。

最原始的人类组成一个家庭,最基础的行为是相互配合,互相扶持,让这一个最小小单位能够正常运转下去。然后更高一级的是生死相依的情感,再高一级的是传承,精神与财富的传承,血脉的传承,彼此关系根本无法分割的,也不能分割的。

没有义务帮忙带娃,显然是与相互配合,互相扶持,这一基础相违背的。我们交个朋友也是需要互相关照才能长久。亲情岂能因为儿子结婚生子,就此中断互相照顾的行为呢?太缺乏人情味。

家里经济状况允许请保姆的,或者允许夫妻双方一人在家全职带娃的还好。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大众,一个人养家担不起或者负重前行,顾此失彼。在这个时候父母有能力帮一把却袖手旁观,怎么可能等你需要养老时,她能心甘情愿,床前尽孝呢?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我接到太多女性咨询电话,在哭诉家庭矛盾的时候,说其他事情不管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多么难受都还能正常叙述,但是一说到自己当年是如何艰难生娃,带娃没有人帮忙的时候都是忍不住泣不成声,这种伤痛是刻骨铭心的,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只要想起来都是泪流满面。

如果在此期间不管怎样艰难,母亲和孩子都安然无恙的度过还好。如果其中但凡有一个有所伤害,犹如烙印,那个伤害连同怨恨一起深深的烙在心瓣,时不时地冒出来,让当事人想忘都忘不了。

孩子的哭闹,没吃过几次热饭,没睡过好觉、做不完的家务,甚至做梦都是关于照顾孩子的种种……这些都很艰难但都不是最伤心的。最伤心的是她们感受到的无助,最怨恨的是冷漠,这份冷漠是来自自己的亲人。

这个时候她们的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遗弃她了,是冰冷的、刺骨的冰冷。

在生小孩带小孩这段时间产生的无助与冷漠,往往成为家庭里的隐形炸弹,看似很小的事情或者与它无关的都可以引爆这颗炸弹。

很多人认为我老了就不指望她养老,觉得我有儿子,我儿子绝对不会不孝顺我。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儿子的一举一动其实都与儿媳有关的,儿子是可以照顾你,儿子照顾你去了,那原本属于儿子承担的家庭事务是不是都落在媳妇头上了,媳妇还不是要承担。更何况大多数那个时候儿子忙于工作,是家庭里的顶梁柱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去照顾,最后还是要麻烦媳妇照顾。

那些年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受过的伤都会情不自禁地在你需要她的时候流露出来,半点不由人。不管法律如何赋予权益,违反人性,违反情感的事情,始终不可能畅然通行。

没有在最苦的时候拉一把,别说儿媳,即使儿子与父母的心也会渐行渐远,最后只剩下一个空壳关系,又怎么可能安享晚年呢?

这是从自身需要说在媳妇需要搭把手时,搭把手,在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媳妇也能感恩尽力。

从更高一个层面说,也是家庭繁衍延续的意义,家风的传承。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尊老爱幼,我们尊老不仅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更是给予了我们爱与互爱,让我们明白是非曲直,教会了我们良善美丑。

如果只是给予了生命,养育长大。给予的却是自私与冷漠,互相防范与猜忌,那我们是不是觉得还不如不来这个世界的好,没有了活着的快乐何谈孝顺与传承。

如果一个人他做不到爱幼,根本无法做到尊老。幼,承载着希望和美好,他都不爱;老代表着暮气与衰败,他怎么可能做到尊敬呢?自己都做不到尊老,如何要求晚辈尊敬孝顺自己呢?

说白了那些说“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 的人,大多是自私的,他只爱自己。这句话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背锅的。

最合适的是,我可以给你带娃,但是只能是辅助,你要感恩,因为只有有一颗感恩的心,多年以后我需要你照顾时,你才有可能尽心。

把父母带孩子当天经地义,自己当甩手掌柜的,多年以后多半不会在床前尽孝,只会计较得失。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在我们小时候大多数人都能回忆起爷爷奶奶,甚至太爷爷太奶奶对我们的疼爱与照顾。那种情感链接让我们在爷爷奶奶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去孝顺他们,尊敬他们。这种情感是割不断,根植于血液与灵魂的,也是人类,一个家庭最根本的传承。

而现在大多数家庭对父母都是渐行渐远,更别提隔代了,隔代更多的是疏离与陌生。长此以往,家的幸福感、依赖感降低,更多人选择不婚与丁克。

多年以后当大家意识到的时候可能会调整,但是这中间的伤痛却实实在在的烙在每个人的身上,谁也逃不掉。

就像计划生育,八十年代你要生,扒房抓人,现在鼓励生育却不想再生一样。被迫只生一个的弊端我们只能承受,无法避免。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家庭的本质是爱,爱的本质是付出,付出才能有回报,谁违反了这个本质,谁一定会尝到苦果。

更何况浸润到我们血液里的传统文化就是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互帮互助。

我没有义务帮你带娃怎么行得通,这个娃问你叫爷爷奶奶,流着你四分之一血液,延续了你的基因,继承了你的容颜与性格;说不定他还要为你养老,怎么就不能在他需要你搭把手的时候,你满心欢喜的伸出双手呢?

在我们有能力搭把手时还是伸手帮扶一下,才是亲情温暖的体现。

这也是无论法律怎样规定,认为父母没有义务帮助带孩子,但是大多数中国父母依然毫无怨言的帮助带孩子的根本原因。亲情与家庭是无法分割的,一旦割裂,后患无穷的。

西方价值观的舶来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注定不适合中国家庭文化的土壤,我不看好这个价值观,它只是自私的人一张通行证而已。


你有义务为我养老,我没有义务为你带娃:多少媳妇因为这句话扎心


<strong>我是心田情感:心田情感,用心陪伴您的心田!旨在为你拨云见日,认识本我;为心指引方向,为爱保驾护航!帮助求助者真正的走出感情婚姻泥沼,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归宿。

欢迎关注,咨询心田情感!感恩在头条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