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歐盟28國失業率為6.2%,創2000年以來最低。歐盟經濟開始復甦了嗎?

野馬和尚


關於歐盟的經濟問題,我一直以來跟蹤了很久。這個問題恐怕我還是比較合適回答。

1.歐盟的失業率創新低,是情理之中,因為歐盟經濟如預期的在這段時間得到好轉。不出意外的話,2020年的一二季度,歐盟的經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歐盟已經擺脫了桎梏走出了困局。

2.歐盟是在飲鴆止渴。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之後,歐盟實際上開啟了QE。這些年以來,歐盟央行多次想提高市場利率,以應對可能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但是每次放出風聲之後,歐盟市場的反應都非常激烈,最後不得已就此作罷。到了2019年,十年過去了,歐盟都沒有完成從次貸危機QE以後的加息週期,因為我們都知道貨幣不可能永遠一直寬鬆下去,一旦經濟好轉就應該慢慢收回寬鬆的政策。但是,歐盟已經錯過了這樣的機會,到了2019年沒有完成加息週期的歐盟不得不再更深層次的寬鬆,以應對經濟衰退。這樣的貨幣政策,無疑是飲鴆止渴。

因此,歐盟這次失業率創新低是飲鴆止渴的結果。歐盟在下一次經濟危機面前將非常脆弱,沒有子彈可打。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


投資社論


歐盟統計局1月30日數據顯示,經季節因素調整後,2019年12月歐元區失業率為7.4%,低於11月份的7.5%和2018年12月的7.8%。這是自2008年5月份以來歐元區的最低值。

2019年12月歐盟28國的失業率為6.2%,低於11月份的6.3%和2018年12月的6.6%。這是歐盟自2000年1月份開始發佈月度失業率以來的最低值。

去年12月的失業率下降存在季節因素,因聖誕節等消費季的影響,會促進零售以及消費的增長,這對就業會有所刺激,而歐盟去年的降息與QE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歐盟就業有所幫助,而歐盟經濟又處於逆週期的逐漸回穩過程中,所以歐盟就業情況開始有所改善。

另外,受華爾街的影響,美歐股市走穩,金融市場的走穩,這會給企業經營與個人消費帶來一些刺激,而歐盟的債券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美國的債券市場,債券市場的大規模融資為歐盟的一些企業解決了融資問題,這對企業經營以及就業給予了一些支持。

從各成員國來看,2019年12月失業率最低的國家分別是捷克2.0%、德國和荷蘭均為3.2%;失業率最高的國家分別是希臘(2019年10月為16.6%)和西班牙(13.7%)。與2018年12月相比,有21個成員國的失業率下降。

雖然歐盟的失業率有所改善,但是歐盟經濟增速依然低迷。2019年全年,歐元區19國的經濟實際增速初值為1.2%,歐盟28國經濟實際增速初值為1.4%,歐盟經濟表現明顯疲弱。

受英國脫歐以及美歐貿易等問題的影響,歐盟經濟去年表現疲弱,尤其是歐盟的經濟領頭羊德國經濟的明顯降速對歐盟經濟影響比較明顯,預期2020年這一疲弱趨勢還是難以明顯扭轉。

目前歐盟成員國正在針對共同的財政規則進行修改,以維護成員國及歐元區的經濟穩定,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保障經濟增長併為創造就業的前提條件。但是在財政問題上歐盟內部一直以來分歧比較大,財政問題的意見協調今年上半年還難有結果,因此財政問題得不到統一協調,依然還將影響歐盟經濟的有序發展。

而歐盟的產業結構問題、老齡化問題、高福利與高負債等問題都是長期老大難問題,難以有效解決,因此歐盟的經濟復甦還任重道遠,尤其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歐盟的科技行業遭受比較大的衝擊,且金融方面深受華爾街的困擾,而能源與國際支付問題又遭受美國的嚴厲打壓,所以現在談歐盟經濟復甦尚早。


馨月說財經


自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以來,歐盟經濟發展就步路蹣跚,如今已經過去十來年,仍然再談經濟復甦,不知道歐盟還要經歷多少年經濟就真的“復甦”了?

這裡首先談談什麼是“經濟復甦”。經濟總基本上可以認定是規律性波動,象聲波一樣有低谷,有高峰,而所謂的經濟復甦,簡單可以認定是從低谷向高峰的運動。最近十來年,歐盟的經濟總量也像聲波那樣低谷、高峰的波動,但它的總量始終還達不到2008年的最高峰,因此這十來年關於歐盟經濟復甦的話題一直老調重彈。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經濟集團,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發達國家,發展水平高,因此發展比較緩慢。歐盟也曾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自2015年GDP被美國超越後,如今差距是越來越大,英國的脫歐,無疑又是雪上加霜,歐盟經濟總量想要重新趕超美國,可能性也越來越低了。

2019年12月歐盟28國失業率為6.2%,創2000年來最低,這是歐盟經濟向好的一個積極信號,但個人認為就此斷定歐盟經濟復甦還為時尚早。


錦繡中源


從事金融行業6年,樂意解答。

失業率降低是經濟好轉信號,但並不是絕對,並不代表社會創造價值就多了,且失業率與勞動力參與率也有關係。一國貨幣能較好反映經濟情況,從2008年開始,歐元兌美元持續貶值,說明不看好歐元,不看好歐盟經濟發展。且各項數據表明經濟依然疲軟。

2019年1月份開始,歐盟的PMI就經常低於50的“榮枯線”,前三季度僅1.6%。歐洲三駕馬車中,德國的PMI在今年就沒超過50,9月份甚至下降到只有41.7。可以說,在2019年已經過去的時間裡,德國的製造業就是“下滑、下降”,全年GDP增速僅0.6%,創2008年以來最低。英國,由於“脫歐不決”,其PMI也在向下走,GDP增速僅1.2%。法國增速也放緩,增速僅1.3%。作為歐盟的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的表現更糟糕——上半年GDP同比負增長0.2%。

同時歐盟面臨主權債務,包括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

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短期未出現明顯復甦跡象。





財經微講堂


1,2018年歐盟GDP增速為1.9%。

2019年,歐盟28國的GDP增速在,約為1.2%-1.4%。

低於美國2.3%中國6.1%。

2,PMI製造業採購人經理指數,經常低於50的榮枯線。

3,2019年受英國脫歐影響。法國罷工影響。

綜上,相比2018年GDP經濟已經下滑,而且經濟狀況稍微好些的英國也脫歐成功。三駕馬車德國,英國,法國,少了主要的一駕。


聊侃說閱


德法聯手欲重塑歐盟,經濟復甦仍面臨考驗!


遠航小衛士


復不復蘇要看中國!中國行他們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