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讀了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那對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是不是就沒有疑惑,會看得開想得通?

強思喆


應該不是這樣的。一個人讀的書越多,懂的道理越多是沒問題的,但更沒有疑惑、更看得開想得通就不見得了。讀書越多的人會感覺不知道的東西越多,相比於什麼也不知道的人可能更看不開更想不通。


濟南虎子哥


有一句話叫“活到老,學到老”,這就告訴我們,不管哪個人生階段,都應該多讀書,多學習。只有不斷讀書和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才能跟上快速發展的社會。

所以我們即使讀了很多的書,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應該虛心學習,總能從別人身上學習他的優點,到處都會有人教會你什麼事情。當然讀書多,懂的道理也多,但卻不一定事事通。所謂隔山如隔行。總有他疑惑的事情,需要請教別人的事情。

人總會有情緒,會有不開心,只不過每個人所去發洩的辦法不一樣。有些人可能靠寫毛筆字讓自己靜下來,有些人可能靠看書。有些人靠傾訴。只是辦法各不相同。




微風涼1234


人生本就是一本不易書寫之書!

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明理。書可以讀萬卷,但閱不盡人世滄桑。 1、讀很多書,懂很多道理,有一定歧義,“懂得”和真正“領悟”還是有本質區別。例如書上說“苦盡甘來”,這個詞人人都“懂”,但又有幾人真正明白,領悟到它的含義呢?可能大家懂了“苦”和“甘”,但無視了“盡”和“來”,個人覺得要把“盡”字吃透,就夠參悟很多年。 2、關於疑惑,人生的閱歷,需要一道一坎去經歷,杜甫沒有歲月的洗禮,寫不出史詩。讀很多書也未必能解惑,只看而不經歷,對事物還是未知,因為未知而疑惑,20歲很難明白40歲的遭遇。 3、開得開想得通,讀書多是一個方面,自身性格、思考看待問題的方法、從小家庭教育、身邊朋友影響.....都是一個人心境開闊與否的因素。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要學以致用,不能空讀空談,結合實際,學會總結,才是把讀書的意義發揮出來。


鍾蒸魚


書當然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生活就是一本書,在人生的長河裡,無論你有什麼疑惑,都會慢慢在生活的點滴中找到答案。



張黃億


知識廣,視野就寬。書別讀死了,活學活用,看的就遠[祈禱][祈禱][玫瑰][玫瑰]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972


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要多參加社交活動,多接觸不同類型的人,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江湖是什麼?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80後裴大爺


你懂的越多,不懂的就更多,疑惑自然就更多,很正常,但肯定會看的開,想的通


唯一的道


不一定 或許他並不能理解或者接受書中的眾多理念 想法 或許還會有疑惑 也就不一定會想得通 不要死讀書 要活讀書 不是多讀書 而是要多精讀好書 精讀非常適合自己的好書


劉空城


書讀的越多越好,有可能會啟人憂天!


手機用戶52403951542


知識就像在白紙上畫的圓。圓越大,周圍接觸的未知的地方也越大。書,讀的越多,越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