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算不算可恥?

月光石門


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是活的轟轟烈烈的,大多數人都是在碌碌無為中生存,但是正是這些碌碌無為之人創造了世界。


三峽客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是每個有思想、有意識的人都會想的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人對人生的意義理解不盡相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動,有什麼樣的行動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於是,有人過得轟轟烈烈,有人過得平平凡凡,有人介於兩者之間。每個人都是個單獨的個體,都有思想有意識,都是社會之人,為什麼人生不一樣,價值理念不盡相同?

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算不算可恥?

我認為轟轟烈烈的人生也好,碌碌無為的人生也罷,和高貴及可恥都談不上關係。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具體進行分析。

一、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理解不同,實現的人生價值也不同。每個人對人生的意義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有人認為,人生那麼短暫,要珍惜易逝的青春年華,不負韶華,不負青春,不負美好時代,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在有限的生命中實現無限的價值,多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有人認為,人生那麼短暫,金錢名利地位等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人生沒有下輩子,過好當下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也有人不對自己的人生作規劃,過一天算一天,只要自己開心快樂就行;也有人想好好幹一番大事業,但因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最後沒有成功,只有甘於平凡。以上種種,不同的人對人生理解不同,實現人生價值不同。

二、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一樣,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生活是個大舞臺,不同的人舞出不同的人生。可是,人生沒有彩排,今天不可預知明天的事,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有人喜悅,也有人悲傷。世間百味,人間百態,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一樣,實現的社會價值也不一樣。但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不管取得偉大成就之人,還是平庸之輩,人人都是平等的,不是取偉大成就就高貴,碌碌無為就可恥。世間那麼多人,取得偉大成就的有幾個?大多都是平庸之輩,碌碌無為之人。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人生,各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行,儘自己該盡的責任就好。

三、人的一生不管怎樣,只要無怨無悔就可以。人的一生,不管你擁有高官厚祿、金錢無數、廣廈萬間,還是過平凡的日子,每個人每天同樣吃飯睡覺,過得好也是一天,過不好也是一天,開開心心也是一天,愁眉苦臉也是一樣,人生不過三萬天,如何過?只要開心快樂就好,沒有可恥與不可恥的說法。

四、人的一生能有所成就,就別選擇碌碌碌無為。雖然碌碌無為度過一生並不可恥,但我覺得,別在應該奮鬥的年齡選擇安逸,奮鬥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別在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享樂,佛說人生來是來吃苦的,選擇吃苦才會體會到人生百味,老了回憶往事,才不會後悔;能有成就,實現人生價值時,別選擇平庸或碌碌無為,多為社會作貢獻,多創造人生價值沒什麼不好。

總之,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並不可恥。世間那麼多人,能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的沒有幾個。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之人,都是平庸之輩,給人的感覺就是碌碌無為。雖然碌碌無為不可恥,但人別在應該吃苦的年齡選擇安逸,甘於平庸,選擇平凡,應多努力奮鬥,奮鬥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我們都要努力活出最精彩、最美的人生,無怨無悔度過每一天。


寒葉930


碌碌無為,平平淡淡,踏踏實實度過一生並沒有什麼可恥的。人到暮年,回首往事,上不愧天地,下不負百姓。胸懷坦蕩,真實自在。而那些一生金錢至上,為了獲取錢財,坑蒙拐騙,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人,即使他腰纏萬貫,富甲一方,他就非常成功嗎?不,恰恰他是最失敗,最可恥的。因為他愧對蒼天百姓,愧為一生做人。


孤獨企敗


能有所作為嗎,還是將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不希望在廠裡打工了,希望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事業,那樣就不受制於人了,心靈也會感覺自由,那是我所渴望的生活狀態,在廠裡上班,感覺毫無自由,被管理的如籠中鳥,這不是我想過的,願意過的,追求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讓我感覺壓抑,感覺人生沒有多少明亮的色彩,除了暗色就是冷色,沒有鮮豔,沒有溫暖,難道我就只能過這樣的不喜歡的極度排斥的生活,只能如此,無法跳出去,找到一片嶄新的充滿無限生機的夢寐以求的世界。


虐神


我們不否認,人如蟻族,有時候確實是很卑微地存活著。但渺小如螞蟻,你可別瞧不起,能抗起比自己重一百倍的物體!

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該給惰性找理由,給平庸找藉口。人生,就是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的一個過程。

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算不算可恥

答:不算可恥,也算可悲。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生命對每個人來說,極其珍貴,浪費不起。終其一生,有人碌碌無為,有人碌碌有為。一字之差,失之千里。

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閒適安逸,該安逸的時候,就只能苟延殘喘。你心安理得地待在舒適區,打著你的遊戲,吃著你的外賣,睡著你的懶覺,日復一日,浪費著時間浪費著生命。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就是可恥的。

因為,唯獨時間和生命,我們浪費不起。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更可恨的是,還有人理直氣壯地自己開脫,我們都是凡人,過著平凡的日子。拜託,你那不是平凡,而是平庸好不好。

我們就說說簡單的一日三餐,基本的生活起居和工作日常。看看到底差異在哪裡?

有些人日頭三竿,還在流著口水和周公約會;有些人則聞雞起舞,自覺讀書學習加健身。

有些人的早餐,一包泡麵了事,加條火腿腸,沾沾自喜算大餐;有些人精心準備,蔬菜、水果、牛奶、麵包,色香味俱全。

有些人慌里慌張、丟三落四、蓬頭垢面就出門;有些人有條不紊、萬事齊全、精神抖擻出門去。

有些人家裡混亂不堪,垃圾遍地,無容身之處;有些人家裡窗明几淨,整整齊齊,一塵不染。

有些人工作任勞任怨,積極進取,晉升在即;有些人則能懶則懶,消極度日,裁員在冊。

有些人工作之餘,沉迷王者榮耀加農炮,通宵熬夜成家常便飯;有些人工作八小時之餘,閱讀思考勤充電,努力提升不落伍…

差異大嗎,大!很大!

你做不到嗎,完全可以!你只是不作為。因為那些在你眼裡細微的小事,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做,以何一步登天?

天道酬勤,生活從來不會虧待努力生活的人們。或許沒有豐功偉績,但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或許沒能腰纏萬貫,但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或許沒有高官俸祿,但深諳平平淡淡才是真理。

平凡如我們,要善於在平凡的人生中,發現它的不平凡,發現生活的真諦,享受人生的過程,在自己平凡的一生中活出自己的色彩。

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別再給自己的惰性,找這樣那樣的藉口。要相信,任何時候的覺醒,好過你自欺欺人的謊言。


我之煙臺


什麼叫可恥?當你欺辱別人時是不是可恥?當你在暗地裡做肖小之輩時是不是可恥?當需要你見義勇為時你卻避而遠之,算不算可恥?當你明裡暗裡打壓別人時算不算可恥?當你壓迫,剝削別人時算不算可恥?當你拋棄你的愛情,親情,甚至國家時算不算可恥?不要臉,這都做不到你有什麼資格談可恥?


用戶2441447927209


今天正好讀到蒙田的一篇隨筆,可以回答“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算不算可恥”這個問題,也完全代表我的想法。

蒙田說:“人要按人的條件生活,此乃天意所定,並非僅僅形式上如此。”蒙田還說:“懂得堂堂正正地享受人生,這是至高的甚而是至聖的完美品德。我們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條件,我們不知道自身的內部是怎麼一回事卻要自我超脫。”“我以為,最美滿的生活,就是符合一般常人範例的生活,井然有序,但不含奇蹟,也不超越常規”。

所以,我的觀點即是:懂得生活,好好生活,努力生活![微笑]碌碌無為又如何?





森香水岸小小園


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這個標準太難定奪了,什麼是碌碌無為?跟偉人比大部分人都是碌碌無為的,跟好吃懶做混吃等死之徒比,我們又活的如此充實。

而可恥的標準更難衡量,從什麼角度?家國天下?還是仁義道德?

按我的標準來說,碌碌無為的一生是否可恥,要以一個人的能力來說。

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他的人生本該匡扶社稷,濟世安民,盡顯所能,給社會帶來進步,讓自己所在的一方百姓安居樂業,以報自己的宏圖大志。倘若偏安一隅,終日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裡自娛自樂,那麼哪怕他殷實富有,他的人生也是碌碌無為的。

有起死回生之能的人,他的人生應該懸壺濟世,救人於病苦,讓久病之人重獲新生,讓破敗的家庭迎來希望。倘若他硬是把自己塑造成了某些武俠小說裡絕情醫生的樣子,有病不治,見死不救,那麼哪怕他自己能保得自身長命百歲,也是碌碌無為。


而我們作為普通人,我們的人生應該是愛國愛家,愛崗敬業,遵紀守法,一面努力的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一面充實自己以期此生可以看到詩和遠方。如果成日遊手好閒,惹是生非,那那就不僅僅是碌碌無為了,如行屍走肉一般。

不過,面對碌碌無為的人,我們只能寄望於他自己知恥,很難去批判他是不是可恥,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走向的權利,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或許他最快意的人生,就是碌碌無為。

我們只能在議論和評價中,替他感到悲哀而已。


講道理的叨叨


碌碌無為的反面是功成名就,是年少有為。

現實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將度過極其普通的一生,上學、工作、結婚、還房貸車貸、養孩子、撫養老人,特別是步入中年以後,在生活的重壓之下還談什麼夢想;一步步成為“當初自己最討厭的人”,業餘生活只能喝喝酒、打打牌。如果這就是碌碌無為的話,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將碌碌無為度過一生。

但要說“可恥”,我認為達不到,畢竟要做一個合格的成年人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我不認同所有人都選擇這樣的生活態度。對於90後、00後,很多人都經歷了高等教育,雖然步入社會後很難找到一份能夠實現抱負的工作,但可以利用業餘時間,特別是結婚前生活壓力較小這段時間,充分發展一下業餘愛好,把在學校裡學到的、培養的特長和愛好發揮一下,比如說做自媒體、做直播、考證、讀書······東北新銳作家雙雪濤,畢業後回老家在銀行上班,業餘時間一直在讀小說、寫小說,結果年過三十,偶然獲得了臺北的一個小說獎項,從此被出版業關注,現在已出版三四本小說集,還有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刺殺小說家》)。雖然中國一直有個說法叫“出名要趁早”,但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暫時蟄伏也不失為一個選擇。像雙雪濤一樣,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不能年少有為,又不想庸碌一生,那就放下手機、告別遊戲,開始提高、充實自己。


武松的女朋友


可恥這個詞是有著某種攻擊性的,不適合用於對碌碌無為的人生的評價。

碌碌無為的人生往往是世界上很多人的生命歷程,沒有多少人是掀天揭地的。所以去按照自己認可的生命意識去生存,這是一個人的自由,只要他不觸動別人的利益,不違背良善道德。

碌碌無為的人生,你可以說它不積極,但不要說那是可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