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大溫電影:最新最全最快的藍光畫質網


一個典型而又引人入勝的懸疑故事:一個汽車旅館裡,住進了10個人,他們中間有司機、妓女、過氣女星、夫婦、警探和他的犯人,還有神秘的旅館經理。


這天風雨大作,通訊中斷,10人被困在了旅館裡,驚悚的故事開始了。


他們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並且按照順序留下牌號。10個人存活下來的漸漸變少,他們開始恐慌,互相猜忌,卻無意間發現了彼此間的聯繫。


但是,大家懷疑的嫌疑人卻紛紛死去,謎團籠罩在旅館狹小的空間裡,這樣的兇殺案件卻有著人們猜不到的真相……


《致命ID》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豆瓣8.6分,好於98%驚悚片,97%懸疑片。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只看海報,已湧現出一股寒意。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劇中畫面更是分分鐘讓人捂眼睛!!


《致命ID》簡單地說就是,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殺人案。


電影開頭,古板眼鏡哥在公路上開車載著老婆孩子。


忽然車子爆胎了。


下來一看原來是高跟鞋跟插在車胎裡了。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沒辦法,眼鏡哥只能蹲在路邊換輪胎。


不料,一輛突如其來轎車把他老婆撞飛了!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而男主就是這輛車的司機!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一個風高夜黑的夜晚,一場突然襲來的暴風雨,手機沒訊號,道路沒法走。


他們只能來到附近的汽車旅館等待救援。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隨後,電影角色一一登場了。


這天,汽車旅館共接待了11位客人。


有妓女、過氣女明星、警察、犯人、情侶、一家三口等。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漫漫長夜從過氣女明星的頭顱被發現於洗衣機內滾啊滾開始,離奇死亡再也無法停止。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這畫面太可怕了,大溫就不放出來嚇人了......


所有人依照分配的房號,從10到1接連死去。


每個人的死法完全不同。


有被刀捅死的。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有被汽車撞死的。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還有被放在冰櫃裡凍死的.......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反正看這些畫面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隨著活著的人越來越少,他們開始黑那些長相不善的人。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幾次下來懷疑的人死了,但身邊的死亡還在繼續。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後來甚至發生了超自然現象——屍體不見了,血跡也沒了。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難不成這是一部鬼片?當然不是。


現在才是揭露電影主題的時候——


原來是電影男主陷入一場虛幻的角色遊戲中。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而這些角色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他們生日都是同一天,名字是美國不同的州。


這應該是美國各州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了。


沒錯,這又是一部講述精分的電影。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而這次精分人格厲害了,一下子來了11個,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孩子。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這些人格簡直可以組成一個足球隊了!


作為精分人格,男主可謂是全能型選手。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既是司機,又是前警察,緊急情況下還是醫生......


不好意思,放出了一張視覺衝擊力極強的圖片。


真是,厲害了我的哥。


而旅館中的11個人格,其實是麥肯腦海中的獨角戲。


這位麥肯,是殺人犯,即將被判刑。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而汽車旅館中的殺戮,只是麥肯的心理醫生對他施行的治療方式。


是不是感覺劇透了好多?


即使這樣,我保證你也猜不到真正的兇手!


拋開劇情,《致命ID》的懸念鋪墊堪稱完美。


女主搭上男主的順風車,她第一眼看到的是《存在與虛無》的書,鏡頭順便給了個特寫。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這正好與電影精分主題相銜接。


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NO,有可能只是你的幻想。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電影中貫穿一首詩:


“當我走上樓梯時,
我看見一個不在那裡的人,

今天他又不在那裡,
我希望...我希望他會永遠消失 。”


共出現了三次:


第一次出現在開頭,醫生聽取麥肯的口供時,出自他本人之口。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第二次出現在影片中間,由旅館場景切入人格世界時,出自司機人格之口。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第三次出現在影片結束,小男孩人格掌控胖子時,出自小男孩人格之口。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而這首不起眼的詩,正是揭露結局的關鍵。


就像豆瓣網友說的:大量的細節描寫使得影片非常耐人尋味,切換焦點鏡頭的微小變動更是隱喻。

一隻高跟鞋引發的連環案,這部燒腦片分裂了24種人格

電影有懸念但需要你細細推敲。有驚悚但又捨不得跳過每一個鏡頭。這樣一部好片,你應該要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