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們應該思考什麼?怎樣才能發揮正能量?

忍者7004155841


謝謝這位文友的垂青,我很願意回答你這個問題。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帶給人們慘痛的傷害,但同時也帶給我們好多值得深思和反省的問題。

而我在宅家過程中,思考最多的問題就是關於人性的思考。

古代先賢們歷經無數載寒暑春秋,集人間智慧之大成,匯聚成了千古名篇《三字經》,後人傳誦數千年而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三字經》開頭開宗明義,直擊要害,三言兩語道出人性話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人本善良,天生沒有善惡之分,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因後天的成長環境各不相同,所以導致性格秉性差異參差不齊;雖然性情相近,但由於受到家庭、社會外部環境影響,習性便相去甚遠;如果沒有及時調教糾正,那麼一個人的習性便會和當初本性背道而馳;因此說,培養教育的功夫任重道遠,絕非一蹴而就,應該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專心致志方能奏效。

敘述到此,對古人那種“先知先覺,明察秋毫”的遠見卓識,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時至今日,我們在對下一代的教育仍自嘆不如。

假如,我們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始終如一地堅持用古人的教育理念施之以教,而今的社會定然會是另外一番情景的。亦或從現在開始,所有人都能重溫經典,重拾古人智慧結晶,並以此當初座右銘,時刻警醒自己的言行,那麼,我們所處的環境定將是一派歌舞昇平,安居樂業的喜人景象。

聯想當前,大難降臨,國難當頭,那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力量定會比現在更加磅礴浩蕩,自然不會出現那些“趁人之危、見利忘義、背信棄義、貪生怕死、發國難財”等等不和諧不善良的惡劣卑鄙小人。

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真善美定會取代假醜惡,寒冬很快就會過去,春天即將來臨,“人之初性本善”的滾滾洪流定能沖滌掉那些汙泥濁水;向光而行霧霾必然散去。

讓我以陳毅元帥六十年代的著名詩句《青松》做結吧: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真;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