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單獨能打得過日本嗎?

平安中國742


二戰時,單獨開戰的話,如果雙方各自準備充分,美國打敗日本只需要1-2年。


泉州小賴


倒過來,弱弱地問一下,日本單獨能打得過美國嗎?可能效果會稍好些。

是的,當年,日本深陷中國戰場而難以自拔,陸軍200餘萬主力全投在中國戰場上,還非常弱智地去攻打美國。
由於侵略中國,觸犯了英美在華利益,美國對日本採取石油和橡膠等戰爭物資的封鎖時,倘若日本人放下身段,通過談判渠道來解決,尚有一絲和平希望,至少戰火不會燒到太平洋上。

但日本皇室上下和軍政府內心卻非常焦慮,國內石油儲備只夠海軍聯合艦隊使用半年以上,對缺乏戰爭資源的日本來說,無疑被人在脖子上套上了繩索。


此時,當過駐美大使館武官見識過美國強大國力,強烈反對對美開戰的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懾於皇室、軍政府以及海軍內部主戰派的巨大壓力,不得不制定了偷襲美太平洋艦隊珍珠港海軍基地的計劃。

同時海軍配合認慫的陸軍攻打南洋,奪取當地的石油、橡膠以及其他戰爭物資,太平洋戰爭和馬來戰役打響,海軍給了美太平洋艦隊以沉重打擊,陸軍則擊敗了英美荷等國軍隊,順利攻佔了東南亞。

但戰爭進程正如山本五十六所預測的那樣,日本對美戰爭,在一、二年以後,就將處於下風,日本最終必將戰敗;因為日本的主動進攻,喚醒了一個沉睡美洲大陸,偏安一隅,不願管歐亞大陸事務的美國。



於是,美國的戰爭機器開動了,顯示出了強大的戰爭潛力,僅二年時間內,就建造了排水量超過3000噸當時全球最大的弗萊徹級驅逐艦175艘、20餘艘大型艦隊航母和130餘艘護航航母,以及大量的巡洋艦、戰列艦、潛水艇等主戰艦艇,包括成千上萬艘輕型護航艦艇,以及其他輔助艦艇。

日軍則深陷侵華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逐漸國力折損,在意大利、德國戰敗以後,日本最終也落得失敗的命運。

主動挑戰美國,日本朝野真的是被逼瘋了,陸軍狂妄地認為三個月即可使中國投降,結果打了數年損兵折將,依然不能使中國抗日軍民屈服。
北進蘇聯的夢想,在諾門罕被蘇軍機械化部隊按在地下摩擦,心高氣傲的陸軍終於同意了海軍的南下計劃,走上了一條失敗的不歸路。


國平軍史


如果是美國單獨對付日本,那麼日本人死的更快,日本在二戰時一共建造了大型航母和輕型航母一共14艘,而美國是102艘航母,其中17艘大型航母,9艘輕型航母,76艘護航航母,而在太平洋戰爭中,海戰佔有決定性地位,而二戰時期的海戰已經是開始了海戰空戰化的進程,航母的數量就決定了海戰的實力對比。

美國的航母可以說就是下餃子,而大部分的護航航母都是投入到了大西洋方向,用來對付德國的海狼。

不但是航母數量,美軍的艦載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遠遠超過日本的艦載機。

美國的力量在執行先歐後亞的戰略,主要力量都是在歐洲,可以說美國是用一隻手和日本打仗。





有痰


哥,一個美國的工業產能足夠吊打全部軸心國了


瘋狗的輕武


二戰時,美日單打必須有個前提

那就是日本在東亞、東南亞大陸無戰事,日本的軍事力量主要聚集在西太平洋上(包括日本列島、朝鮮半島、琉球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加洛林群島、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等)。

在此種假設前提下,日本才有可能為爭稱霸太平洋與美國決一雌雄。

美日軍事實力粗略判斷;

日本陸軍兵力對美國佔優(在島嶼攻防戰中比二戰實戰強);日本海軍對美國海軍實力佔優(指日本聯合艦隊單挑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大西洋艦隊不加入);日本空軍對美國空軍處於絕對劣勢。日本持續戰爭保障能力與美國差在不止一個檔次上。

日本聯合艦隊

勝負判斷,美國絕對戰勝日本。

假設仍然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開戰,美國在1945年不能徹底打服日本,日本投降的時間會推遲幾年。

美國太平洋艦隊

分析原因;

①,日本陸軍雖然龐大,但絕對沒有能力攻入美國本土。而在太平洋上無用武之地,日陸軍戰鬥意志強於美軍,但火力配置不如美軍。綜合比較。日本陸軍的優勢無從發揮。

②,日本聯合艦隊雖強於美國太平洋艦隊,但美海軍軍艦等裝備補充能力遠勝日本,在持續海戰消耗中,美國海軍會由劣轉強,不輸於日本。

③,日本空軍劣勢是致命性的。二戰已證明,海戰的威脅不是來自傳統思維中的戰列鉅艦大炮,而是來自飛機空襲。

日本軍事思想落後,沒有獨立的空軍,只有配置於陸、海軍的航空隊。不僅飛機數量少,高水平訓練的飛行員更稀缺(僅集中在海軍航空隊),在與美軍的海空和島嶼陸戰中,日軍會遭到美國空軍碾壓式的空中打擊壓制,這是美軍戰勝日軍的決定性因素。



結論;日本最終會敗於美國的空中封鎖和打擊。


諶人


美國不是已經打敗日本了嗎?日本不是已經被美國打敗了嗎?美國與日本比有很多優勢,日本在硬件上不是美國的對手。美國人口比日本多,土地比日本遼闊,科技比日本發達,武器比日本先進,美國有愛因斯坦,日本沒有愛因斯坦,日本那麼一個小島,像一根雞毛,風一吹就不見了蹤影。二戰的日本與德國一樣,到處有日本軍隊,派軍隊像清早出海打魚的漁夫撒網一樣。“清早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中國東北也有日本軍隊,東三省被日本佔領了。對於這樣一條想吞象的蛇美國怎麼看得下去呢?怎麼看得慣呢?怎麼看得順眼呢?怎麼能讓日本在亞洲稱王稱霸呢?美國封鎖日本的能源是美國對日本看不慣的表現。一根雞毛一個幼女經得起風吹雨打嗎?美國既可以通過封鎖日本的能源制裁日本,阻止日本的瘋狂舉動,讓日本失去進攻能力。又可以用原子彈制裁日本。美國對付一個日本才真叫小菜一碟啊?不費吹灰之力。因為美國投了原子彈之後,蘇聯也眼明手快,乘虛而入,對東北的日軍發動了猛攻。在“哎喲哎喲”連天的日本身上再踩上一隻腳,加速了日本的投降。這就變成聯合作戰了。實際上,美國投了原子彈之後,日本也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


用戶52733380510


一看到這樣的題目我差點下意識地就回答打不贏,接著看清楚後才發現問的是“美國單挑能不能打贏日本”,而不是“日本能不能單挑美國”,所以,答案還是非常明顯,美國完全可以把日本按在地上給捶得明明白白,他們完全就不是同一個等級的對手好吧,別說是日本了,就是換成軸心國的扛把子德國過來,美國表示也從沒虛過,該摁死還是一樣摁死,當時的幾個列強中,美國可以說就是最高段位的那個帝國主義,至於日本,只是一個窮逼帝國主義啊,它拿什麼去和美國拼國力?

然後我們要知道一點,日本之所以要在亞洲發動侵略戰爭,除了轉移日益尖銳的國內矛盾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掠奪資源,所以,二戰時期日本的軍事實力之所以能發育的那麼好(上個世紀30年代中後期~40年代初期,是日本這個國家整個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沒有之一),就是靠著那些海量的侵略而來的各種資源,簡單來說就是“以戰養戰”,要是沒有初期的侵略戰爭,哪有後期可以在太平洋上硬剛美國海軍的日本帝國海軍?▲位於紐約的戰鬥機流水線生產

因此,不要覺得當時的日本如果不在亞洲大量用兵就可以和美國單挑,其實剛好相反,初期的侵略戰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後期日本軍事實力的發展,畢竟沒有石油、煤炭和鋼鐵的話,哪有後面的大和、武藏和信濃。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日本要和當時的美國單挑,也就意味著是在不侵略亞洲的情況下,憑藉原本的國力去和當時地球上工業文明最燦爛的超級大國一較高下,可是,不依靠侵略戰爭帶來的“以戰養戰”,日本帝國海軍能不能發育到那麼強大都是一個未知數,或許還會因為國內的矛盾爆發而自身先垮掉了,日本為什麼要冒那麼大的風險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就是因為美國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美國海軍專門買來生產冰激凌的船

▲二戰期間美國陸軍的一份午餐

至於後面開始舉國為戰爭服務,國家機器完全運轉的美國究竟有多強,這個應該不用多說了吧,那個時期的美利堅工業文明才是最偉大的,強大的生產能力以及後勤組織能力不僅僅保證了美軍自己的物資供應,同時還需要奶整個盟軍,日本有什麼資格去和這樣的龐然大物硬剛?


哨兵ZH


結論是當然的。日本初戰告捷不過是通過偷襲。不過是一時之勇。美國人遠比日本人更有實力,無論軍事,還是工業都幾倍強於日本。打仗一樣勇敢。結果可想而知。


言君99


戰爭拼的是什麼?戰術,戰略,人員無疑是很重要的。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什麼?是國力!

德國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力以及物力,才在超長戰略縱深的蘇聯一敗塗地。蘇聯人多,可以跟你德國玩人海,德國玩不起啊!德國的虎豹坦克不是厲害嗎?我十輛T34打你一個!你德國兵素質高,我十個打你一個......這就是國力的差距。

美國在二戰中可謂是後勤無限的存在,各方面產能居世界第一位。美國在二戰中的石油產量,軸心國加起來都不及其零頭



還是那句話,美國有豐富的資源以及工業水平,自家接近無限的後勤補給。相反日本一個小島國,衝鋒槍都不捨得造,資源嚴重不足,怎麼和美國打?

總有人說什麼沖繩島,硫磺島美軍傷亡慘重,損失是很大,可是,不能光看美國這邊的戰損啊,哪個島上鬼子不是全體歸西。太平洋戰爭前期鬼子佔了點優勢,中途島海戰之後,基本上就一邊倒了啊。

所以說美國單挑日本,完全沒問題,甚至單挑整個軸心國,都沒有問題。


南黎23333


基本都是美國在單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