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防疫生產兩不誤 豆農收益有保障

“大家儘量掌握有效距離,保持2米以上,稱完一家走一家。”日前,記者在施甸縣嵐峰鮮豆收購的現場看到,村裡派出專門的人員維持秩序,交售鮮豆的群眾個個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

今年,施甸縣共種植青豌豆5萬畝,預計產值1.7億元。一邊是要儘可能減少商販進村收購豌豆,一邊要讓村民們的豌豆賣得出,賣上好價錢,怎麼辦?施甸縣結合實際,採取了固定收購人員、收購時間、收購地點的“三定”措施,確保群眾的鮮豆交售更安全,群眾的收入有保障。

“疫情期間,10餘家商販進村收購青豌豆,這無疑加劇了全村疫情防控的壓力,現在固定收購人員和時間後,群眾的收入、生命安全和健康都得到了保障。”由旺鎮嵐峰村黨總支書記蘇榮開介紹,以前,到村裡收購豌豆的商家有10多家,現在縣裡實施安全交售“三定”措施後,到村上來收購鮮豆的公司就是固定的一家公司,收購人員最多不超過3人,收購的時間和村民進行商量後,定在每天下午的4點到6點。

村民趙保澤今年種了20多畝豌豆,產量估計達到9000公斤。到村裡的固定收購點交售前,他也對比了幾家收購商的價格。他說:“來村裡收購的這3家公司給的價格和市場上的價格一樣,我們的鮮豆交到他們手裡很放心。”(楊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