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後對生活影響大不大?

傑誠實業


影響肯定是有的。膽囊是什麼用途知道麼?膽囊就是用來存儲膽汁的,而且在儲存的時候能夠濃縮膽汁,濃縮的都是精華。當我們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時候,肝臟會分泌膽汁流入消化道消化這些食物,膽囊也會開始收縮把裡面的膽汁直接釋放進入消化道,這樣一來,兩部分的膽汁共同進入消化道參與消化食物,消化的效率就會高很多。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了膽囊,那麼人體就沒有存儲膽汁的器官了,平時肝臟分泌的膽汁就不能被保存起來了,而是持續地源源不斷的進入消化道,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進食,也會有少許膽汁進入消化道,當我們進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時,肝臟會加大馬力生產膽汁,但這些膽汁數量可能還是無法滿足我們的消化用途的,因為沒有了膽囊這個儲水池了。這樣一來,可能我們的消化功能會有所減退,所以我們不建議膽囊切除後的病人食用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就怕我們消化不良,引起消化不良。


但膽囊能不能切除呢?肯定能。要看情況。權衡利弊,如果一個病人的膽囊有很多結石,而且膽囊化膿非常厲害,這時候藥物治療沒辦法完全解決問題的,而需要我們手術切掉壞掉了的膽囊,否則這個膽囊會一直作為感染灶存在,導致我們反覆發熱、腹痛,甚至休克。這時候切掉膽囊就是利大於弊。


而如果僅僅是有少許膽囊結石,但是沒有症狀,只是體檢發現了結石,那就沒必要切掉膽囊,可以繼續觀察,畢竟膽囊是我們所有器官當中唯一能存儲膽汁的,不能輕易切掉。但正如上面所述,是否能切,關鍵是權衡利弊。


切掉了後,只要飲食方面儘量控制,清淡飲食,不要過量食物這些難消化的食物,一般來說問題也不是很大。相比有膽囊結石的時候,患者的感受會舒服多的了。


李鴻政醫生



黃良雪醫生


很多有膽囊結石的患者都不想做膽囊切除手術,擔心膽囊切除術後對自己的身體有不好的影響,有的患者認為沒了膽囊就比正常人少了一個重要的器官會影響食物消化和吸收,真的是這樣的嗎?

很多病人都不太瞭解膽囊的功能,膽汁並不是由膽囊分泌的,膽囊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肝細胞分泌的膽汁進一步的濃縮、臨時儲存,調節釋放入消化道的膽汁量。在進食後,尤其是高脂飲食後,膽囊收縮,使已經濃縮的的膽汁進入十二指腸輔助脂肪消化。那麼膽囊切除後會有什麼影響呢?膽囊切除後對代謝產物的排出並無影響,代謝產物會直接隨膽汁通過膽道排入小腸內,但是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方面,膽囊切除的確會造成部分患者不適。例如會出現腹瀉、腹脹等。但是不要擔心腹瀉症狀大多可在3個月後逐漸緩解,隨著膽道的代償擴張,可發揮部分膽囊的作用,暫時儲存膽汁,使基礎分泌的膽汁不直接入消化道,減輕對腸道刺進,從而增加內容物停留時間,減少排便次數。一般情況下在一個月左右飽脹感也會逐步消失。大部分患者術後是沒有什麼反應的,只有少部分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對遠期的膽囊術後病人生活質量幾乎沒有明顯影響,甚至可以說由此控制了飲食,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保持健康體質上要優於沒有限制的人。


美中嘉和抗腫瘤


首先,隨著醫學的發展很多觀點也在不斷的改變,以往發現結石就切膽囊的做法越來越不為病人所接受,特別是近幾年膽囊結石年輕化,人們更是對切除膽囊有很多顧慮。

對於膽囊功能好,膽囊沒有炎症,膽囊壁不厚的膽囊完全可以保留。結合術後藥物調理膽汁代謝,複發率也很低,小於10%。

而切除膽囊併發症高達37%.雖然有一些併發症看起來很輕,但還是給人們生活帶來影響。腹瀉,消化不良,膽囊切除術後綜合症等,因此,得了膽囊結石要儘早治療,爭取保留膽囊。

膽囊具有以下功能,



肝膽外科李醫生


1、切除膽囊,去除結石(息肉);

2、取淨結石,保留膽囊,即保膽取石。

 膽囊雖小  功能巨大

膽囊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器官,起著存儲、濃縮、排放膽汁的作用。當人們進食後,膽囊收縮後將濃縮的膽汁排入腸道,幫助消化食物。膽囊的存在,不僅調節了膽道壓力、維持膽道系統內環境平衡,還調控了Oddis括約肌功能,而且還維護了胃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幫助促進消化。同時,膽囊自身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對人體還具有重要的免疫防禦作用。

膽囊對人體的意義重大,“重視膽囊的功能,保護膽囊的存在,發揮膽囊的作用”是你我的責任。

 

盲目切膽  後患無窮

膽囊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切除後,膽囊功能喪失,部分病人會長期有消化、吸收不良、腹脹腹瀉等臨床症狀困擾。

除此之外,臨床還發現,膽囊切除後還會增加膽總管結石發生概率,導致十二指腸腸液返流和胃液返流,還可導致膽管損傷。另外,膽囊切除後還能增加結腸癌、胰腺癌的發病率,導致Oddi括約肌炎症和運動障礙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所以,膽囊切除前一定要慎重考慮。若膽囊功能尚存,請務必保膽。對無功能的膽囊以及有癌變的膽囊,要毫不猶豫的切除。



膽囊切除是治療膽結石、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反覆發作、多發膽囊息肉、膽源性胰腺炎等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法。


膽囊切除後對生活影響不會太大,因為膽囊只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當人大量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後膽囊收縮,膽囊儲存的膽汁通過奧狄氏括約肌進入十二指腸參與消化,促進食物的吸收。

膽囊切除3-6個月後隨著膽總管的代償性擴張,管壁增厚,黏膜腺體肥厚增多,使膽總管可以行使膽囊的一部分功能,參與食物的消化過程。

小克建議膽囊切除後要特別注意飲食,在最初的半年內要限制肉類食物的攝入,以免引起由於膽汁分泌不足和濃度過低導致肉類食物不能充分消化,難於吸收而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腹瀉、反流性胃炎等疾病,所以要循序漸進的增加肉類食物的攝入,便於膽囊管代償功能的形成。最終恢復正常飲食,但高脂肪食物還是要適量攝入。




小克大夫


首先,身體的每個器官都有存在的意義,不然不會存在。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濃縮和儲存、排空膽汁,分泌粘液,從而起到調節膽道內壓力的作用。膽囊切除後,膽汁持續不斷地從膽管流入十二指腸,經過一段時間膽管會代償性增粗,部分代替膽囊功能。

膽囊切除後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出現膽汁反流、對脂肪消化的能力不足,但經過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得到改善。在此期間,需要注意清淡飲食,少吃辛辣、油膩、澱粉類食物。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瞭解更多知識,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健康知識傳播者


肝臟每天產生500ml左右膽汁,濃縮後儲存在膽囊內,當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時,需要大量膽汁參與消化,濃縮的膽汁便從膽囊排出參與消化。如果膽囊切除了,肝臟每天產出的500ml稀釋的膽汁不管有不有進食就直接進入腸道,由於低濃度膽汁遠遠不能滿足消化需要,會導致膽汁酸吸收不良而過多地進入結腸,過多的膽汁酸進入結腸後可刺激結腸粘膜分泌水分、電解質,嚴重者就可引起腹瀉。結果導致腹脹不適,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爛不成形甚或呈水樣,而進食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則會加重腹瀉。

所以平時飲食要清淡,油膩高脂肪食物會加重腹瀉。以上是切除膽囊帶來的後遺症,不過也有切除膽囊的少數人沒有上述症狀或者症狀較輕,所以膽囊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切除。

現代中醫高科技秘方產品能有效排出直徑不超過12mm的膽結石,在家服用後當天就能排出膽結石。


清風烈酒


我是胃腸肝膽外科醫生,幾乎每天和膽囊疾病患者打交道,每年少說也要做幾十例患嚴重膽囊疾病患者的手術,有急診救命的,有平診的,不一而足。

雖然說還沒有明確的數據統計,但膽囊切除術後,患者再次回來複診的卻不多,由此可以確定,大部分人做膽囊切除術,尤其是微創膽囊切除,術後對生活的影響不大。


雖然手術成功率、治癒率高,但也會有例外:

有些患者術後不注意飲食,不注意生活調理,照樣大魚大肉,葷素不忌,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如出現腹瀉(尤其是進食油膩食物、高蛋白食物後)、腹痛(即所說的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為膽總管開口Oddi括約肌狹窄或炎症引起,如果有此症狀,可在內鏡下將Oddi括約肌切開)、遠期出現膽總管結石(我也是每年偶爾遇到一兩例,確實不多)。


膽囊切除術後有什麼要注意?

①養生飲食:即少量多餐(規定時間),葷素搭配,不能大魚大肉,千萬忌油膩(特別是動物油),不能吃太多刺激性食物(如過甜、過鹹、過香辣、過熱食物),最後務必要多喝水(無論如何儘量喝水達2000ml)。

②注意複查:建議術後每年複查膽道彩超,如果有小結石,可以吃藥排石、溶石治療,防患於未然。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在我們這裡,應該是膽石病的高發地區,因為經常聽到某某得了膽結石,某某住院取石頭。故此切除膽囊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手術”了。成其為這種情況是因為1.B超診斷的普及,讓膽結石患者得到確診及時、簡單、方便。2.腹腔鏡取石技術的興起。相較於傳統手術——開膛破肚,對患者身體損傷較大,恢復起來也較困難,而微創手術則是創傷小,恢復快,疼痛小,三四天,沒有特別情況就出院了

膽囊固然有許多的功能,但是在必要的情況之下,還是的必須“切除”,否則就成為“累贅”。比如,充滿型結石,結石經常性嵌頓,膽囊炎經常性發作,膽壁穿孔、萎縮性膽囊炎,膽囊大息肉,膽囊腫瘤等等,一句話,切除膽囊,必須符合手術指徵,不是想做就可以做的。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在需要的時候排出,進入腸道,參與食物的消化。想想我們修建的水庫,當不需要灌溉的時候,就把來水存起來,放在庫內,遇到乾旱或者需要給田地澆水灌溉的時候,就開閘放水,一旦取掉了膽囊,亦即沒有了水庫。上面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儲存,直接經過膽總管流到十二指腸。

無膽囊最大的影響是消化能力減弱,右肋緣下不舒服(個別人)。

遇事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