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進入人體內的48小時……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外,其實還存在一個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那就是我們人體內的細胞世界,超2萬億個細胞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堪比人類史上任何戰爭都更慘烈的史詩級戰爭。

病毒進入人體內的48小時……

而病毒,是人體這個“宇宙”三十億年來最大的宿敵。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病毒與所有微生物都不同,它不是由細胞構成,它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生存和繁殖。通過入侵細胞,控制細胞中一些成分來實現自身的複製,再從細胞中逃逸感染其他細胞。

病毒行事狡詐,可以感染一切的生物,也可以突破種間屏障,在人與動物間跨種傳播。比如SARS病毒、MERS病毒和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最初來源都是蝙蝠身上的病毒經過宿主傳播給人類。

1、病毒是如何入侵人體的?

我們可以理解為病毒是一種寄生物,因此,它需要“不擇手段”地入侵人體細胞,才能獲得生存,這是它的唯一目標。

通常情況下,病毒可以通過皮膚黏膜(眼鏡、鼻子、嘴巴等)、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也可通過接觸間接傳播。雖然我們的皮膚作為人體第一道防線可以抵禦病毒的入侵,但病毒是狡猾的,往往在你不經意間揉眼睛、進食、擦鼻子時都可能成為病毒入侵的最佳時機。

它們進入人體唯一的目的,就是入侵細胞,找到細胞核並控制它以便自我複製。

在病毒感染初期,它們很擅長偽裝,對人體危害小,又能躲過人體免疫細胞的識別,這一時期就是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無明顯症狀。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

而此時的你可能還在聚會、與親人聚餐、旅行……殊不知你已經變身為“行走的病毒體”了。任何一個與你接觸的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而你也成為無形中的“害人兇手”。

當病毒寄生到一定時間,總會引發細胞警覺,你會出現發燒、乾咳、乏力等症狀,此時的你還以為只是得了普通的感冒,並不會在意,其實你的體內已經在上演一場“免疫大戰”了。

2、邪惡的病毒可能會讓人喪命

免疫細胞攻擊病毒讓人體產生炎症反應,這時候去醫院抽血檢查,會顯示白細胞正常或者上升,而淋巴細胞減少,這也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有血象。

因為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治療新型病毒,醫生只能通過延緩併發症來給身體的免疫細胞爭取更多時間,或者讓患者減輕些併發症能夠感覺舒服些。

但邪惡的病毒在你體內的複製愈發強烈,他們霸佔了你的肺部,這裡成為了戰役的主戰場,原本健康的肺部變成了“白肺”,而負責保護我們的免疫細胞不知道該如何對付如此龐大的病毒兵團,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在我們身體裡搞破壞。

隨著症狀的進一步發展,大概在發病一週左右,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胸部梗阻、胸悶喘氣症狀,一些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下降更無法對抗強大的病毒,危重病人會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性休克、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患者的呼吸系統在慢慢衰竭,更嚴重的可能會引發其他器官的併發症,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3、做好自身防護很重要

其實,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很常見,之所以會自愈是因為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意思就是,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停止,靠人體的自身免疫力就可痊癒。

而新型冠狀病毒“毒”性似乎更大,它潛伏期長達14天,期初症狀不明顯,進入人體內無法察覺,傳染更是悄無聲息,在大量繁殖破壞肺部後拖垮身體而最終喪命。因此,一旦發病會讓你猝不及防。

雖然病毒很可怕,但隨著生物醫學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看到了更多溫暖的一面,各種抗病毒療效的藥物被發現,且目前比較有效果的已經開始臨床試驗,疫苗的研發也在加快腳步,爭取3個月走向臨床試驗。

我們相信科學的力量,更相信我們強大的國家,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當然,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戰役的主角。

你可以帶好口罩,阻擋飛沫傳播的幾率;

勤洗手,預防接觸性傳染,預防並從口入;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

肉、蛋、魚蝦等徹底做熟再食用;

避免聚眾集會,與呼吸道患者密切接觸;

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每一條對我們都至關重要,在這個特殊時期,從我做起,再堅持一下,定能等到春暖花開之時,願你我都可相隨,共浴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