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加油”、“挺住”還可以……


除了“加油”、“挺住”還可以……


“加油”很好,“挺住”也很好。只是我們的文字本來足夠寬廣和深厚,大可不必如此這般簡陋與貧乏。且現在已然變成了別人用我們的文字教我們怎麼說話,這有點不太好……

“風月同天”、“與子同裳”無論如何比“加油、挺住”更中國,也更讓人感懷與共情。所以,我們還是要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字與情懷。隨手寫下一些,也不用多解釋,很好理解的。其實我們的文字很美,且能打動人心。

餘者不再多言……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詩經·北風》

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箜篌謠》

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髙樓》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民胞物與——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乾坤一胞與,感此重戚容——宋·何夢桂《和何逢原寄韻》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清·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千字文》

如果有可能,散裝蘇十三太保再赴荊楚時,在行囊上打上諸如“民胞物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應該是件讓人值得振奮的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