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出品 | 磐石之心

這幾天,關於騰訊設立15億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綜合保障基金"的事情,成了各方熱議話題。

很多人紛紛稱讚騰訊的慷慨以及在疫情中表現出的企業責任感。這15億的抗疫保障基金劃分的非常科學和細緻,符合騰訊這家深圳企業的文化和一貫做事風格——務實、細節、真誠。

15億抗疫保障金中的3億用來採購緊缺醫療物資、2億用於戰疫技術開發者獎勵、3億用於慰問戰疫英雄、2億幫助困難家屬、5億用於防疫的科研、疫苗和藥物研發與疫情科普。

15億應該算是所有企業捐助中最大的一筆。但是在筆者看來,騰訊對於這次疫情的貢獻,不僅僅在於這15億的捐助。

更在於,騰訊利用自身的技術和產品,打造了一個"防疫工具包",它大大提升了抗擊疫情的效率,降低了整個社會的成本。

比如,在這次疫情中進行宣傳與科普、幫助政府進行數字化防疫、幫助企業實現遠程辦公、幫助學校實現在線教學、幫助社區實現數字化無接觸管理等。

疫情過後,這些被政府、企業、民眾使用的全新數字化工具一定會得到很好地普及,就像是我們用過智能手機後,就再也回不到諾基亞的時代。

其實,這也是對整個中國數字化經濟發展的一次巨大推動,其價值和意義十分深遠。

騰訊的"防疫工具包"

這次疫情發生後,"無接觸"的生意再次大行其道,比如,電商購物、網上買菜、訂外賣。

這些都屬於電商類業務,並不是本次疫情新興起的。這次疫情發生後,一些新的需求在爆發。

疫情發生後,民眾需要最快地瞭解到疫情數據以及官方發佈的相關信息;各地政府需要向當地民眾統一提供本地疫情信息、對外來人員的管理;

企業無法按時復工,需要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遠程辦公;學生不能復課,需要在線上課……

這些新需求,都需要科技互聯網企業快速響應和滿足,這不是捐款多少億能夠解決的,這是技術問題。

疫情信息發佈

騰訊作為擁有10億用戶的互聯網平臺,微信作為每個人都在用的工具,成為官方公佈疫情信息的大喇叭。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在微信"看一看"中,迅速上線了"肺炎疫情專題",根據國家衛健委和各地衛健委的數據,迅速公佈感染、疑似和治癒、死亡人數。

同時,騰訊新聞、快報等媒體平臺,又迅速報道最新的相關新聞。這個頁面截至2月11日晚7點,已經閱讀了10億次。

防疫小程序

很多民眾都關心本地的疫情狀況,感染的人數、所在區域,以及外來人員的復工、體溫上報,甚至是民眾的口罩預約購買。

這個需求怎麼能快速滿足?依靠零散的各地媒體去報道,顯然觸達率不高。比如,青島主要是依靠大眾網青島、青島日報等一些本地媒體公眾號在報道。

政府如果有自己統一的疫情宣佈平臺、疫情管理工具,那就方便很多了。

臨時開發一款APP,週期太長、推廣成本也高,這時候微信小程序就顯示出威力了。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廣州的"穗康"小程序第一個上線,廣州市民打開微信即可查看疫情信息、上報體溫、上報疫情、預約口罩購買。

接著,在騰訊雲和微信的助力下,武漢、四川、福州、宿州等幾十個城市,紛紛都上線類似的防疫小程序,大大方便了市民。

此外,騰訊醫療還上線了"在線問診",讓民眾可以在線詢問自己的健康狀況,在線判斷是否感染。

遠程辦公與協同

很多企業一邊防疫,一邊也在加緊復工復產,選擇推遲復工、免接觸辦公的企業越來越多,這時候"遠程辦公"的需求就爆發了。

恰好,騰訊在春節前升級了企業微信3.0,除了在線打卡、審批外,還加入了健康上報。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很多之前沒用過企業微信辦公的企業,也開始用起來,2月10日開工第一天,企業微信服務器請求上漲10倍。

特別是,一些零售企業,突然發現之前用企業微信竟然可以在店鋪被迫關閉的時候,繼續做生意。

他們用企業微信加了大量的顧客微信好友,然後在企業微信上給顧客推薦商品,下單後,通過快遞寄送商品,企業微信成了疫情中企業自救的工具。

除了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這個產品更是碰巧在2019年底發佈,剛發佈就趕上了疫情。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2月初,騰訊雲迅速宣佈這個產品在疫情期間全免費,把同時在線人數從100人升級至300人,並對產品的服務器迅速擴容到10萬雲主機,服務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以應對暴漲的視頻會議需求。

此外,"在線文檔"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在學校群裡、辦公群裡,都需要統計學生體溫、員工出行軌跡等。如果用EXCEL表格,傳來傳去,非常費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企業開始用"騰訊文檔",這樣所有人都能同時編輯,自動保存,效率大大提升。

在線教育

除了在線辦公之外,大多數學校都推遲開學,提倡老師在線開課,在線教育也爆發出巨大的需求,數千萬中小學生需要上課。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於是,騰訊課堂迅速針對中小學教學提供了在線課堂解決方案,73萬武漢中小學生使用騰訊在線課堂上課。

江蘇、河南、陝西、山東、上海等20多個省市也都開始使用騰訊教育提供的這套在線課堂解決方案。

數字社區

現在,一切活動,都以儘量減少人與人接觸為目標。購物用電商、開會用視頻會議、學習用在線教育,那麼業主進出小區開出門證,這一樣會增加人與人的接觸。

2月10日,民政部基層建設和社區治理司也建議:"能不能開發一個服務社區抗疫的軟件,這比捐十個億還管用"。

這個需求,騰訊早就發現了,2月8號就已經上線了"海納社區電子出入證"系統,通過線上遠程辦理,線下無接觸核驗,判斷人員通行權限,記錄體溫、判別高危人群。

而且配合人臉識別、紅外檢測等設備,還能智能檢測體溫、自動登記出入記錄,實現全面無接觸通行。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在App Store上,免費App總排行榜中,有四款騰訊應用升至前十名,分別為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微視和騰訊課堂,騰訊課堂更是在"教育App榜"中排名第一。

這充分說明,在疫情中,用戶對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應用的巨大需求。

產業互聯網戰略的一次大閱兵

這次疫情發生後,騰訊各類產品能夠迅速派上用場,幫助政府實現數字防疫、幫助企業遠程辦公、幫助學校實現在線教育,這是對騰訊一年多來擁抱"產業互聯網"成果的一次最好檢閱。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騰訊自2018年9月30日宣佈組織架構調整,並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以來,騰訊雲一直保持著三位數的高速增長,大量產業互聯網類產品、服務也不斷湧現。

騰訊把這些都叫做"產業互聯網工具箱",工具箱裡的技術、產品到底怎麼樣?

說實話,沒有這次疫情,遠程辦公、政務小程序、在線文檔、視頻會議、在線教育、在線問診等產業互聯網類應用,都是少數公司的選擇。

這些產品的同時在線用戶數、使用頻次都沒有過峰值。

如今,"騰訊會議"幾天內增長了上百倍,企業微信的請求數量也是增長了10倍,數百萬學生同時在線上課,全國數十個省市的防疫小程序迅速上線……

這對騰訊雲的服務器承載能力、響應能力以及前端、後端的開發能力,客服能力,都是極大的挑戰。

有些在線課堂,老師上著上著,就卡住了,明顯是用戶量太高,導致服務器資源不足。

騰訊課堂卻在百萬人同時上課的情況下,頂住了壓力,網絡延時低至百毫秒級,實現1080P直播高清視頻,並支持秒級擴容服務。

小程序開發到上線,一般需要2個多月。騰訊云為滿足各地政府迅速上線需求,2-3天完成開發和上線,很多開發的同學每天睡覺3-4個小時,與微信小程序審核團隊配合,每天連軸轉。

此前,有很多質疑擅長做消費者業務(C端)的騰訊,真的能玩轉企業級(B端)業務麼?

這次疫情之下,騰訊產業互聯網產品、團隊算是經歷了一場大考,用實力證明了騰訊做B端業務也是"行家"。

道理十分簡單。

一方面,無論是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在線文檔、在線教育、在線醫療以及基礎的騰訊雲計算業務,都是騰訊公司10多億用戶場景下鍛煉出來技術、能力的對外商用。

舉個簡單例子。騰訊視頻是No.1的視頻應用,打造了強大的視頻在線、高清、低延時、服務器擴容技術,應用在騰訊會議、在線課堂直播中,自然遊刃有餘。

而沒有騰訊視頻這種海量用戶場景的企業,去做會議、在線課堂,必然面臨技術瓶頸。

另一方面,騰訊具備獨一無二的連接C端的優勢。企業微信與微信打通,不僅是在線辦公工具,還是與微信用戶交流、交易的工具。

騰訊會議,用微信直接登錄,直接在微信小程序中調起視頻會議,方便快捷。

這些C端的優勢,最終都被用在B端服務。正如馬化騰所言:"產業互聯網是TO B的,最終也是TO C的,這是騰訊的最大優勢。"

在看到騰訊雲以及大量產業互聯網產品在疫情之下,服務政府、企業、民眾,推動數字經濟普及的時候,我不由得在朋友圈感慨:

在線辦公、在線教育成為疫情下重要的投資機會,而騰訊的股票似乎是最好的投資標的。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騰訊股價從2020年1月30日的370港幣,漲至2月11日的409港幣,上漲10%。

疫情之後……

人類一直在和重大疾病、疫情做鬥爭,每一次無論多麼艱難,都以人類戰勝疫情為終結。

而每一次疫情結束,都讓人類產生對該疾病的免疫,同時也是對醫療技術、社會管理和治理方式的一次大升級。

這家企業為抗擊疫情捐款15億,還提供了三個產品,每個人都在用

1829年的歐洲霍亂,席捲全球,導致數千萬人喪生。這場重大疫情,讓人類開始注重環境衛生、水的安全,大幅提升了全球的衛生和公共基礎設施。

這次疫情結束,同樣會讓人類敬畏野生動物,提升人類對疫情的預警和管理水平,以及醫療水平。

同時,"無接觸"的在線辦公、在線政務、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數字化工具,也必然流行開來。

會有越來越多的政府發現通過一款小程序即可解決繁瑣的政務、辦公,讓市民少跑腿,提高辦事效率和市民服務滿意度。

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在線辦公"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提高效率;面對面開會,即浪費時間,又低效,反而不如來一場"視頻會議"。

越來越多的家長髮現,孩子通過在線課堂,完全能夠足不出戶學英語、課外課,大大節約了接送孩子的時間。

越來越多的醫院發現,在線問診可以解決70-80%的普通疾病,大大減少門診接待數量,讓醫生專注於更嚴重的病人。

疫情過後,我們必將迎來產業互聯網的一次大升級,讓數字化經濟真正走入社會,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疫情是一場災難,也是對技術、政府組織管理能力、危機應對能力的一次修正與檢閱。

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類進步永不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