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慈制藥:已銷售防疫物資2000餘萬元,將建口罩、防護服生產線

記者 | 陳慧東

2月12日晚間,佛慈制藥(002644.SZ)披露公告稱,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公司防疫藥品生產已於2月1日全面復工,全力組織生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推薦藥品藿香正氣丸、防風通聖丸、安宮牛黃丸以及板藍根顆粒、銀翹解毒丸等市場急需藥品,全力保障相關藥品市場供應,保障相關藥品不斷貨、不漲價。

在消毒用品生產方面,佛慈制藥1月31日收到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同意部分企業生產的消毒劑(第一批)用於疫情防控消毒使用的通告》,同意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生產75%乙醇消毒液。獲得主管部門許可後,公司開始加班加點生產75%乙醇消毒液,全力保障市場需求。截止目前,公司已生產75%乙醇消毒液840餘噸,產量佔甘肅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防護用品採購方面,佛慈制藥積極通過國際市場渠道,自韓國進口 KF94 口罩 40 萬隻,有效緩解當地市場口罩急缺形勢。同時,為積極響應政府應對疫情防控所需,緩解疫情防控物資供給壓力,公司擬投資1500萬元建設口罩、防護服生產線,目前已全面開展資質辦理、設備採購、原材料供應、場地淨化等前期準備工作,預計3月上旬設備到貨,力爭3月中下旬投產,日均產能50萬隻。

針對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情況方面,佛慈制藥稱,公司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已全面復工,生產經營均按計劃進行,本次疫情暫未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造成明顯影響。截止目前,公司銷售防疫物資2000餘萬元,公司口罩、防護服生產線投產後將增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佛慈制藥的前身是始建於1929年的上海佛慈制藥廠,於1956年遷入蘭州,2011年登錄深交所。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中成藥及大健康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中藥材種植、加工及銷售。

財報顯示,近年來佛慈制藥業績並不理想。2016年至2018年,佛慈制藥實現營收分別為3.63億元、5.01億元、5.45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0.61億元、0.74億元、0.74億元。

2019年,公司實現總營收6.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5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9%。截止2019年末,公司總資產為24.3億元,較年初下降3.62%,總負債為9.16億元,較年初下降 15.20%。

2019年年底,佛慈制藥曾緊急“賣地”增利。據公司2019年12月13日晚間公告,為有效盤活公司資產,公司擬將位於蘭州市安寧區代家莊2號和蘭州市安寧區莫高大道中海廣場南側兩處土地,以1.0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控股股東蘭州佛慈醫藥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2月12日,佛慈制藥跌1.57%,報收8.16元/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